匈奴人的服饰是什么样子,我们从匈奴铜饰牌上人物形象和汉石刻画上的形象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他们的服饰,还是小袖而衣长齐膝,北方民族这种衣服式样,始终变化不大,以后的鲜卑、乌桓、突厥、回鹘的衣着与此还是极其相近。当时北方民族是轻骑兵,铠甲一般用皮做,因而装备轻而动作灵活。据山东沂南汉墓石刻,历史博物馆藏大型空心砖上刻有几个胡人骑兵,深目高鼻,戴尖锥形毛毡帽,穿齐膝短衣,手执剑盾,还保留着匈奴、乌桓骑士剽勇捷速形象。这种胡服骑衣,小袖长袍齐膝,应即胡服一般样式。按照《史记·匈奴传》所说,当时诸部族君长喜欢锦绣,绣长襦锦袍各一领。在西北各地出土的汉唐各色花锦新绣衣,所证明史传记载确实,小袖而长齐膝的衣着的基本形象,也与上述东胡人服饰一致。《尚书·周书·毕命》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之人。”⑨“左衽”,衣服前襟向左,与汉族衣服前襟向右相对立,而这又当与北方民族的尊左的文化习俗相应。“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其座,长左而北向。”拜日、月之始生,是面向东方,左方则是北方,座位则尊左(以左为长),面向北方。东方为日、月始生之地,向东礼拜日月时,左方是北方,面北而坐,则是尊崇北方。《史记·正义》:“其座北向,长者在左,以左为尊。”⑩这与北方民族太阳崇拜观念有联系,是围绕日、月的运动而产生和形成的思维结构与文化观念。
靴是北方游猎民族穿用的,它便于跋涉水草和适于胡人乘骑。赵武灵王必改履而着靴。《释名》云:“古有而无靴,靴子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中华古今注》云:“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靿黄皮,闲居这服。”赵武灵王也采用胡人的貂皮冠。据汉代胡广的说法:“意为北方寒凉,本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胡人的腰带为革带,革带下附加小瑰,环上悬挂随带物。《赵策》云“赵武灵王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春秋战国时的这种铜或镶金的带钩,出土实物极多。唐代张守节《正义》谓赵武灵王主要是废弃上衣下裳,即废去下裳而只著裤。王国维说:“以裤为外服,自裤褶服始。然此服之起,本于乘马之俗,盖古之衣,本为车中之服,至易车而骑,则端衣之诸幅之裳者与深衣之连衣裳而长且被土者,皆不便于事。赵武灵王之易胡服,本为习骑射计,则其服为上褶下裤之服可知,此可由事理推之者也。虽当时尚无裤褶之名,其制必当如此,张守节废裳之说,殆不可易也。”(王国维《观堂集林》卷22《胡服考》)以上了解到北方民族的服饰,从上衣、下裤、靴、冠、带几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北方民族服饰,历史上称胡服。在北方民族文化中,胡服对中原文化影响最深,几乎改变了中原汉族服饰的全貌。
东胡时期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战国或之前东胡已有纺织手工业萌芽。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曾出土陶纺轮。西汉元始二年,乌桓人以皮、布向匈奴赎回被掠妇女幼小。辽宁西丰县西岔沟东胡墓出土有布片,这种布片可能是自己纺织或由外来的。
鲜卑又分东部鲜卑和西部鲜卑,其中拓跋鲜卑由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南迁至河套和大青山一带,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后又出现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政权。拓跋鲜卑的服饰特点:不束发则戴帽。穿靴,身着小袖紧袍,或只穿上褶而下着小口裤。腰束革带。鲜卑人系的腰带称“郭落带”,革带上饰以铜钩、铜牌或金牌。牌上饰有鹿纹形象,反映他们的游猎生计。在满洲里扎赉诺尔鲜卑墓和内蒙古察右后旗二兰虎沟古墓均有鹿纹饰牌出土。后周的服色都用五色或红、紫、绿等色,并镶以杂色的领边和衣裙,称之为“品色衣”。左衽。汉族衣襟是右衽,北族则为左衽。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有袴褶之制。《释名》称“裤,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急就篇》称:褶垂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裤褶之名,虽然起自汉末,但用为这类服装的基本样式,都早已存在,其实就是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之一。裤褶之制汉魏之际主要在军旅中穿着。魏晋以后,被广泛用于民间,作为普通的常服和便服。军将武士也仍以此服为戎装。它的样式,较之汉族服装紧而窄小,长与齐膝,裤管宽松,下长至足。裤褶的质料,可以用布缣绣彩,也可以用锦缎织成,还有用野兽毛皮制作的。裤褶的束腰一般多用皮带,贵者镂饰金银。除裤褶之外还有两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释名疏证补》:“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发心,亦两当之义也。”一般为前后两片(《中国历代服饰》133页)。
北朝时期争夺政权战事不息,作战工具有保护人体的铠甲、保护战马的马甲等,并得到广泛的使用,也越来越精致。《晋书——赫连勃勃传》云:“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造王兵之器,精锐尤甚,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在鲜卑将士身上穿的主要呈护胸背的“两裆甲”。军装中,则足着靴,腰束皮带,头戴盔,此外衣肩上披膊、筒袖等件的金铠甲,也是呈鱼鳞形的称鱼鳞甲。
注释:
⑨⑩《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33页,转引自《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57页、58页。
张碧波、董国尧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479页,是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1第一版。
陶正刚撰:《北主昌鲜卑贵族娄睿墓的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期第145页。
项春松著:《赤峰古代艺术》637页、638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电话:(0471)3292175 蒙1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