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全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全区森林面积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913.8万公顷,增加到2 078.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7.7%,提高到17.57% 。
一、资源分布
自治区的林木资源由原始林区、次生林区和人工林区3部分组成。原始林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次生林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矛荆坝、蛮汉山、大青山、乌拉山、贺兰山、罕山和额济纳等11片次生林区。人工林主要分布在赤峰市、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等盟市,遍布全区。
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包括阿尔山、绰尔、绰源、乌尔旗汗、库都尔、图里河、伊图里河、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根河、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和莫尔道嘎等17个森工局,大杨树、毕拉河和北大河等3个经营局,乌玛、奇乾、永安山等三个规划局,以及汉马自然保护区和诺敏森林经营所,总面积为953.2万公顷,森林面积732.0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7.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91%。
次生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南部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坝、蛮汉山、乌拉山、大青山、贺兰山、罕山、额济纳等11片次生林区。这11片次生林区总面积1 084.95万公顷,森林面积486.4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84%。
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等盟市54个旗县境内,总面积2 787.90万公顷,森林面积451.19万公顷,林木蓄积量0.5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公司经营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部分是指加格达奇林业局和松岭林业局,总面积187.31万公顷,森林面积118.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0.9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24%。
二、资源结构
据2003年全区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用地总面积4 409.3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 619.32万公顷,占36.72%,疏林地66.53万公顷,占1.51%;灌木林地454.24万公顷,占10.30%;未成林造林地191.88万公顷,占4.35%,苗圃地0.66万公顷,占0.02%;无林地2 076.71万公顷,占47.10%。
全区林业用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林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一)全区国有林地面积2 246.58万公顷,集体林地面积2 162.76万公顷。
(二)树种结构,主要由落叶松、樟子松、柞树、白桦等构成。
(三)林种结构,防护林占比重最大,占62.03%,用材林次之。
(四)林龄结构,中龄林占比重最大,面积,蓄积分别占39.07%和39.77%。
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表1-2-1 单位:百公顷
森林面积蓄积分优势树种统计表
表1-2-2 单位:百公顷、百立方米、%
森林各林种面积蓄积统计表
森林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全区天然林(包括经济林)面积1 378.67万公顷,蓄积量10.52亿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75.72立方米;人工林人工造林总面积571.09万公顷,蓄积量6 759.03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26.61立方米。
天然林及疏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人工造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三、资源动态
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到1980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374.01万公顷,疏林地面积162.70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88.87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6.68万公顷,苗圃地2.84万公顷,无林地2 644.32万公顷。人工林面积 86.35万公顷。森林面积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913.8万公顷,增加到1 562.8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9.4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3.27%,比自治区成立初期提高5.57个百分点。
1988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383.64万公顷,疏林地面积115.46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03.51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3.34万公顷,苗圃地1.32万公顷,无林地1 511.99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服237.28万公顷。森林面积由1980年的1 562.88万公顷,增加到1 587.1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由1980年的9.46亿立方米,增加到10.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3.51%,比1980年提高了0.24个百分点。
1993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406.57万公顷,疏林地110.07万公顷,灌木林地212.42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2.12万公顷,苗圃地1.25万公顷,无林地1 441.63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79.88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1 618.99万公顷,比1988年增加31.8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1.24亿立方米,比1988年增加0.9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3.81%,比198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1998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474.85万公顷,疏林地48.48万公顷,灌木林地265.20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5.72万公顷,苗圃地0.93万公顷,无林地1 356.77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350.36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1 740.05万公顷,比1993年增加了121.06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1.69亿立方米,比1993年增加了0.4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4.82%,比1993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到2003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619.32万公顷,疏林地面积66.53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54.2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91.88万公顷,苗圃地面积0.66万公顷,无林地面积2 076.71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571.09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2 078.93万公顷,比1998年增加388.8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2.9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2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比1998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全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全区森林面积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913.8万公顷,增加到2 078.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7.7%,提高到17.57% 。
一、资源分布
自治区的林木资源由原始林区、次生林区和人工林区3部分组成。原始林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次生林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矛荆坝、蛮汉山、大青山、乌拉山、贺兰山、罕山和额济纳等11片次生林区。人工林主要分布在赤峰市、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等盟市,遍布全区。
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包括阿尔山、绰尔、绰源、乌尔旗汗、库都尔、图里河、伊图里河、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里河、根河、金河、阿龙山、满归、得耳布尔和莫尔道嘎等17个森工局,大杨树、毕拉河和北大河等3个经营局,乌玛、奇乾、永安山等三个规划局,以及汉马自然保护区和诺敏森林经营所,总面积为953.2万公顷,森林面积732.0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7.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91%。
次生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南部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坝、蛮汉山、乌拉山、大青山、贺兰山、罕山、额济纳等11片次生林区。这11片次生林区总面积1 084.95万公顷,森林面积486.4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84%。
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等盟市54个旗县境内,总面积2 787.90万公顷,森林面积451.19万公顷,林木蓄积量0.5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公司经营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部分是指加格达奇林业局和松岭林业局,总面积187.31万公顷,森林面积118.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0.9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24%。
二、资源结构
据2003年全区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用地总面积4 409.3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 619.32万公顷,占36.72%,疏林地66.53万公顷,占1.51%;灌木林地454.24万公顷,占10.30%;未成林造林地191.88万公顷,占4.35%,苗圃地0.66万公顷,占0.02%;无林地2 076.71万公顷,占47.10%。
全区林业用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林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一)全区国有林地面积2 246.58万公顷,集体林地面积2 162.76万公顷。
(二)树种结构,主要由落叶松、樟子松、柞树、白桦等构成。
(三)林种结构,防护林占比重最大,占62.03%,用材林次之。
(四)林龄结构,中龄林占比重最大,面积,蓄积分别占39.07%和39.77%。
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表1-2-1 单位:百公顷
森林面积蓄积分优势树种统计表
表1-2-2 单位:百公顷、百立方米、%
森林各林种面积蓄积统计表
森林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全区天然林(包括经济林)面积1 378.67万公顷,蓄积量10.52亿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75.72立方米;人工林人工造林总面积571.09万公顷,蓄积量6 759.03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26.61立方米。
天然林及疏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人工造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三、资源动态
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到1980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374.01万公顷,疏林地面积162.70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88.87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6.68万公顷,苗圃地2.84万公顷,无林地2 644.32万公顷。人工林面积 86.35万公顷。森林面积由自治区成立初期的913.8万公顷,增加到1 562.8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9.4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3.27%,比自治区成立初期提高5.57个百分点。
1988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383.64万公顷,疏林地面积115.46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03.51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3.34万公顷,苗圃地1.32万公顷,无林地1 511.99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服237.28万公顷。森林面积由1980年的1 562.88万公顷,增加到1 587.1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由1980年的9.46亿立方米,增加到10.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3.51%,比1980年提高了0.24个百分点。
1993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406.57万公顷,疏林地110.07万公顷,灌木林地212.42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2.12万公顷,苗圃地1.25万公顷,无林地1 441.63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79.88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1 618.99万公顷,比1988年增加31.8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1.24亿立方米,比1988年增加0.9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3.81%,比198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1998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474.85万公顷,疏林地48.48万公顷,灌木林地265.20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5.72万公顷,苗圃地0.93万公顷,无林地1 356.77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350.36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1 740.05万公顷,比1993年增加了121.06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1.69亿立方米,比1993年增加了0.4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4.82%,比1993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到2003年,全区有林地面积1 619.32万公顷,疏林地面积66.53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54.2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91.88万公顷,苗圃地面积0.66万公顷,无林地面积2 076.71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达到571.09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2 078.93万公顷,比1998年增加388.8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12.9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2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比1998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