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由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航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分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
此次论坛以“深化产学研合作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航天育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推广应用开展学术交流,是第十二届内蒙古“英才兴蒙”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人才创新创业周重点活动之一。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教授,以及来自80余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志强教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杜永臣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原首席科学家白晨研究员等4位专家作主旨报告。论坛期间还举办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甜菜产业等3场平行分论坛。
论坛现场,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现代农业与航天育种工作委员会发起,联合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等10余家国内航天育种优势单位,成立全国航天育种创新联合体。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航天新品种”“天工智农AI终端”等5项航天育种与现代农业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内蒙古佰惠生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等5家单位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嫦娥六号任务中搭载中医药(蒙医药)材育种材料4份、藜麦育种材料6份,现场进行嫦娥六号空间诱变实验材料交接仪式。“作为内蒙古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的科研机构之一,共搭载41份航天育种材料,并为全区15家单位及团队搭载230份育种材料、示范推广50余个航天品种,示范面积达5000亩以上,有效支撑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许振山表示,“希望借助论坛,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将更多优势科技资源引入内蒙古,助力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和科技‘突围’工程。”
2024年9月21日,由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航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分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
此次论坛以“深化产学研合作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航天育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推广应用开展学术交流,是第十二届内蒙古“英才兴蒙”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人才创新创业周重点活动之一。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教授,以及来自80余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志强教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杜永臣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原首席科学家白晨研究员等4位专家作主旨报告。论坛期间还举办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甜菜产业等3场平行分论坛。
论坛现场,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现代农业与航天育种工作委员会发起,联合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等10余家国内航天育种优势单位,成立全国航天育种创新联合体。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航天新品种”“天工智农AI终端”等5项航天育种与现代农业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内蒙古佰惠生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等5家单位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嫦娥六号任务中搭载中医药(蒙医药)材育种材料4份、藜麦育种材料6份,现场进行嫦娥六号空间诱变实验材料交接仪式。“作为内蒙古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的科研机构之一,共搭载41份航天育种材料,并为全区15家单位及团队搭载230份育种材料、示范推广50余个航天品种,示范面积达5000亩以上,有效支撑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许振山表示,“希望借助论坛,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将更多优势科技资源引入内蒙古,助力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和科技‘突围’工程。”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