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治纲(1908—1940),男,汉族,吉林省公主岭人。青少年时代,先后在黑龙江省太平川、汤原镇读书。毕业后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任记录员。“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文武”抗日队。民国22年(1933),冯治纲得到中共党员的帮助,将抗日队重新命名为“文武队”,自任队长。
民国25年(1936)1月,汤原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参谋长。1月24日,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四军军长李延禄、六军军长夏云杰、六军政治部代主任李兆麟及下江义勇军领导人在浩良河联合召开的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会议,并记录整理《东北抗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议》等文件。3月,他与夏云杰共同领导六军3个团袭击鹤岗煤矿警察队,两次伏击佳木斯开往鹤岗军用火车。冯治纲率领六军部队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关东军、伪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7年(1938)5月,冯治纲与李兆麟在萝北县老等山召开六军部分团以上干部会议,分析下江抗日斗争形势,统一认识,作出分批西征决定。首批西征部队由六军一师六团、六军二师十一团、二师教导队组成。冯治纲负责军事指挥,陈雷为首批西征部队临时党委书记、政治负责人。12月,冯治刚向李兆麟提出在讷嫩地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议。不久,中共北满省委派方泳玉、尹子奎、耿殿君、王恩荣等地方工作人员配合部队开辟讷河、嫩江、德都等县抗日游击根据地。
民国28年(1939)5月,冯治纲为打开讷嫩地区抗日斗争新局面,首次进入伪满洲国兴安东省,组织攻克讷河战斗。6—12月,抗联西征部队运用游击战术,开辟游击区,与日伪军交战70余次,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认为“最活跃的是冯治纲部队”。同年底,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根据北满省委决定,组成西北远征军指挥部,冯治纲任指挥。
民国29年(1940)2月4日,冯治纲率部队在今呼伦贝尔阿荣旗三岔河任家窝棚执行任务时,与敌人遭遇激战不幸中弹,与警卫员裴海峰、排长李万发、班长李海河、战士兰继春等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