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居住区89个,达标率96%。实施改造老旧管道2170千米,新增既有居住区养老设施181个,新增停泊车位5.1万个。城市绿化方面出台绿化设计方案、养护管理标准等指导意见,2022年全区建成“口袋公园”95个,改建城市绿化道108千米,建成1276千米。新、改建社区绿化活动场所,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716个,其中2022年度建成380个。
【城市供水】 2022年,调度设施运行情况,掌握各地供水单位水厂运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水质达标等情况。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开通24小时客服电话,及时回复和处理群众用水方面的困难诉求。开展水质提升行动,加强供水单位水质处置能力,安装在线检测设备。截至2022年底,全区城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93.71万立方米/日,全区供水管道长度25169.95千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9.40%。
【城市供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供热系统建立供热周报告和日调度机制,协调解决供热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联动机制,实时掌握气候变化,根据天气情况,组织各地加强供热系统运行监测,提前做好预判,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供热质量。健全服务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发布供热设施问题处理办法,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用户解决供热问题;开通24小时客服电话,及时回复和解决群众用暖方面的困难和诉求。健全应急保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供热事故应急预案》,对应对内蒙古自治区供热突发事故作出具体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供热事故。
【城市供气】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逐步解决燃气领域“燃气企业小、散、弱”“执法宽、松、软”“燃气报警器安装不到位”“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努力化解燃气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切实消除燃气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用气安全。加强一线执法检查人员培训,适时组织开展燃气领域法律法规和检查指导培训,强化一线执法检查人员业务能力。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切实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市场、保障燃气供给,确保城乡居民的用气需求和用气安全,促进燃气市场健康发展。
【老化管网更新改造】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摸清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管网底数,有序推进以燃气管网为重点的老化管网更新改造,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方案(2022—2025年)》,实施改造老旧管道2170千米。
【能源惠民服务】 2022年,全区落实208万户农牧户、410万吨燃煤取暖需求煤源,落实城镇集中供热用煤煤源超过650万吨;全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8.8亿千瓦·时;全区2022年及2022—2023年供暖季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量58.25亿立方米。其中,民生用气量21.22亿立方米,供暖季民生用气量14.49亿立方米。全区“三零”“三省”服务惠及用户24.1万户,节省投资超14.5亿元,其中,蒙西地区惠及户数13.8万户,节省投资12.3亿元;蒙东地区惠及户数10.3万户,节省投资2.2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建机制、定制度、立标准、引资金、推试点等多层面着手,推进海绵示范片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国家海绵示范城市,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从项目化、碎片化向区域化、系统化提升转变。
【服务设施建设】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任务,统筹推进养老、托幼、无障碍服务设施建设,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居住区总数89个,达标率100%。新增既有居住区养老设施181个、39.9万平方米。
【停车设施设备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自治区城镇公共停车场常态化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停车难重点区域增划停车泊位5.1万个。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呼和浩特市开展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试点行动,全区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200余个。
【污水处理】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强全区污水治理工作,制定年度管网排查计划,抓好城镇污水处理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排查污水管网等设施功能状况、错接混接等基本情况及用户接入情况。全区重点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已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完成20个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共排查河流44条、水域2处,均无返黑返臭和新增黑臭水体。
【生活垃圾处理】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标准》,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贯工作,会同自治区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四届全区“最美环卫工人”选树宣传活动的通知》,开展“最美环卫工人”选树活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4座。各盟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张永倩)
【城镇绿化建设】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高城镇绿化科学化建设管理水平,印发《关于城镇科学绿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化设计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引导各地科学规范设计建设各类绿地。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022年全区建设完成“口袋公园”95个。强化绿道网络建设,2022年全区新建、改建城市绿道108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区累计建成绿道1276千米。
【城市公共交通】 2022年,自治区城市公交车运营车辆1.15万辆,客运量4.67亿人次,运营里程4.72亿千米。全年,出租车运营车辆6.8万辆,载客车次总数6.25亿车次,客运量11.08亿人次,运行里程48.7亿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区域许可网约车6800辆。呼和浩特市开通运行2条地铁,1号线西起伊利健康谷站,东至坝堰(机场)站,全长21.7千米,共设车站20座,2019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2号线南起阿尔山路站,北至塔利东路站,全长27.3千米,共设车站24座,2020年10月1日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1号线客运量1698.22万人次,2号线客运量1609.57万人次。 (赵婧)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居住区89个,达标率96%。实施改造老旧管道2170千米,新增既有居住区养老设施181个,新增停泊车位5.1万个。城市绿化方面出台绿化设计方案、养护管理标准等指导意见,2022年全区建成“口袋公园”95个,改建城市绿化道108千米,建成1276千米。新、改建社区绿化活动场所,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716个,其中2022年度建成380个。
【城市供水】 2022年,调度设施运行情况,掌握各地供水单位水厂运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水质达标等情况。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开通24小时客服电话,及时回复和处理群众用水方面的困难诉求。开展水质提升行动,加强供水单位水质处置能力,安装在线检测设备。截至2022年底,全区城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93.71万立方米/日,全区供水管道长度25169.95千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9.40%。
【城市供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供热系统建立供热周报告和日调度机制,协调解决供热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联动机制,实时掌握气候变化,根据天气情况,组织各地加强供热系统运行监测,提前做好预判,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供热质量。健全服务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发布供热设施问题处理办法,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用户解决供热问题;开通24小时客服电话,及时回复和解决群众用暖方面的困难和诉求。健全应急保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供热事故应急预案》,对应对内蒙古自治区供热突发事故作出具体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供热事故。
【城市供气】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逐步解决燃气领域“燃气企业小、散、弱”“执法宽、松、软”“燃气报警器安装不到位”“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努力化解燃气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切实消除燃气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用气安全。加强一线执法检查人员培训,适时组织开展燃气领域法律法规和检查指导培训,强化一线执法检查人员业务能力。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切实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市场、保障燃气供给,确保城乡居民的用气需求和用气安全,促进燃气市场健康发展。
【老化管网更新改造】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摸清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管网底数,有序推进以燃气管网为重点的老化管网更新改造,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方案(2022—2025年)》,实施改造老旧管道2170千米。
【能源惠民服务】 2022年,全区落实208万户农牧户、410万吨燃煤取暖需求煤源,落实城镇集中供热用煤煤源超过650万吨;全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8.8亿千瓦·时;全区2022年及2022—2023年供暖季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量58.25亿立方米。其中,民生用气量21.22亿立方米,供暖季民生用气量14.49亿立方米。全区“三零”“三省”服务惠及用户24.1万户,节省投资超14.5亿元,其中,蒙西地区惠及户数13.8万户,节省投资12.3亿元;蒙东地区惠及户数10.3万户,节省投资2.2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建机制、定制度、立标准、引资金、推试点等多层面着手,推进海绵示范片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国家海绵示范城市,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从项目化、碎片化向区域化、系统化提升转变。
【服务设施建设】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任务,统筹推进养老、托幼、无障碍服务设施建设,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居住区总数89个,达标率100%。新增既有居住区养老设施181个、39.9万平方米。
【停车设施设备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自治区城镇公共停车场常态化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停车难重点区域增划停车泊位5.1万个。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呼和浩特市开展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试点行动,全区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200余个。
【污水处理】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强全区污水治理工作,制定年度管网排查计划,抓好城镇污水处理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排查污水管网等设施功能状况、错接混接等基本情况及用户接入情况。全区重点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已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完成20个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共排查河流44条、水域2处,均无返黑返臭和新增黑臭水体。
【生活垃圾处理】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标准》,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贯工作,会同自治区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四届全区“最美环卫工人”选树宣传活动的通知》,开展“最美环卫工人”选树活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4座。各盟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张永倩)
【城镇绿化建设】 202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高城镇绿化科学化建设管理水平,印发《关于城镇科学绿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化设计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引导各地科学规范设计建设各类绿地。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022年全区建设完成“口袋公园”95个。强化绿道网络建设,2022年全区新建、改建城市绿道108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区累计建成绿道1276千米。
【城市公共交通】 2022年,自治区城市公交车运营车辆1.15万辆,客运量4.67亿人次,运营里程4.72亿千米。全年,出租车运营车辆6.8万辆,载客车次总数6.25亿车次,客运量11.08亿人次,运行里程48.7亿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区域许可网约车6800辆。呼和浩特市开通运行2条地铁,1号线西起伊利健康谷站,东至坝堰(机场)站,全长21.7千米,共设车站20座,2019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2号线南起阿尔山路站,北至塔利东路站,全长27.3千米,共设车站24座,2020年10月1日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1号线客运量1698.22万人次,2号线客运量1609.57万人次。 (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