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全区冶金行业产能5967.6万吨。其中,炼钢产能3366.6万吨,占全国3%;全年生产生铁2189万吨,生产粗钢2956.51万吨,生产钢材3042万吨。铁合金生产产能1756万吨,占全国的31%,位居全国第一;生产铁合金1140.3万吨。有色金属行业产能845万吨,占全国10.7%,生产有色金属785.5万吨。内蒙古自治区落实国家有关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行业稳增长等各项政策措施,截至2022年底已经建成有色金属企业249户,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2022年有色金属产量785.5万吨,占全国11.6%,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产值2440亿元,增长29%。高铝煤炭资源237亿吨,占全国74%。其中,含氧化铝24亿吨,占全国75%。电解铝企业11户,生产能力651万吨,实际产量611万吨、增长5.4%,占全国15%,居全国第二位。铝延伸加工企业47户,加工产能608万吨(其中,铝合金和铝板带棒594万吨、高纯铝8万吨、超细铝粉6万吨),实际产量467万吨、增长94%,占全国7.5%。铜金属保有资源量671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占全国5.1%。采选企业74户,铜精矿产量35.8万吨、下降10.5%,占全国19.8%。铜冶炼企业7户,电解铜产能68万吨,实际产量76.4万吨、增长6.1%,占全国的6.3%。铜延伸加工企业1户,生产能力10万吨,实际产量5万吨、增长4.2%,占全国3%。铅冶炼企业5户,生产能力42万吨,实际产量33万吨、下降8.3%,占全国4.2%;锌冶炼企业4户,生产能力65万吨,实际产量57.9万吨、增长3.8%,占全国8.5%;镁冶炼企业13户,生产能力19万吨,实际产量4万吨、下降12.3%,占全国4.2%。
【碳达峰稳增长政策落实】 2022年7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研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从原料供应保障、承接电解铝产业转移、再生铝产业发展、电解铝延伸加工、铝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铝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铝企业绿色化发展、严格铝产业准入等8个方面,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内蒙古铝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延伸加工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慢、能源消耗和排放较高等问题。
【产业链建设】 2022年,自治区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设稀土产业链、有色金属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重点项目91个,新增钢产能399.5万吨、生铁274万吨、钢材785万吨、铁合金702万吨、电解铝40.5万吨、高纯铝1万吨、铝材114万吨,稀土金属3.3万吨、稀土功能材料产能2.5万吨,新增产值130亿元。争取新增稀土矿产品生产指标4.13万吨、冶炼分离产品指标3.93万吨。
【行业运行管理】 2022年,自治区压减粗钢产量,争取批准增加粗钢产量202.5万吨,制定了能耗指标、污染物排放、质量安全生产约束措施,确定2022年粗钢产量不超过3320.4万吨。推动采暖季水泥熟料错峰生产,全年减少熟料产量3097万吨,减少煤炭消耗3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2681万吨、3.44万吨。
【结构调整】 2022年,自治区推广乌兰察布市铁合金限制类产能退出的经验做法,供各盟市参考借鉴。已调出限制类产能为非限制类6.6万吨,拆除退出147.85万吨,关停185万吨,在产81.4万吨。 (付成霖)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实现营业收入1158亿元,比2021年下降8.12%;利润总额48.18亿元,比2021年下降53.39%;上交税费95.29亿元,比2021年增长36.95%。包钢股份坚持面向市场,主动停炉控产,合理优化结构,2022年,生产生铁1327.65万吨,比2021年下降11.84%;粗钢1418.46万吨,比2021年下降13.76%;商品坯材1344.27万吨,比2021年下降12.97%。北方稀土争取总量控制指标,获分配指标占比近七成;全年品种钢销售占比达44%,“十千亿”项目创效5.7亿元。扩大自有资源效益,铁精矿产量达900万吨以上,外销盈利超2亿元。实现稀土原料产品全部线上交易,全年吨钢、吨稀土制造成本分别降低3.19%、3.17%。全年采购跑赢市场5.69亿元,销售跑赢市场4.69亿元。压缩各项费用支出,全年财务费用降低4亿元以上。争取政策支持,享受国家各类退税9亿元。盘活11条闲置产线,增值1.6亿元。 (郝虹)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2022年,包头铝业有限公司铝产品产量132.5万吨,比2021年增长3.91%,其中高精铝7.31万吨,比2021年增长16.4%;原铝产量129.35万吨,超产1.68万吨;发电量123.03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3.77%;上缴税费10.74亿元,比2021年增长2.2%;工业总产值238.18亿元,比2021年增长12.96%;盈利23.91亿元,比2021年减少8.14%。
2022年,建立月度滚动预算绩效考核新体系,实现生产管控良性循环,电解系列生产类指标均高于确保值。包头铝业推行点检为中心的设备预知维修管理模式,进行无泄漏治理,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创新标杆”和“年度设备管理标准化标杆”称号,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称号,并连续三年获得“包头市节能先进单位”称号。持续做强高纯铝“红旗产业”,产能达到6万吨,产品继出口销往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海外市场后,开拓美国市场。形成以电解铝节能降碳和高纯铝为核心层,以电解铝智能制造和铝合金技术等分中心为紧密层的“2+5”领域技术中心。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26项收尾方案,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所有任务按时办结。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提出“七提七降”(提市场研判增效,提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提信息化队伍能力,提资本运作能力和资金运转效率,提质量体系运行实效,提纠纷异议处理及时率,提调度管理功能;降非生产性电耗,降炭渣,降导杆维修费,降外包费,降管理费用,降仓储呆滞占用、原材料、燃料等、备品备件等、电厂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降作业环节物流成本)工作方案和“100项赶超标杆”措施,减少环节损耗、突出价值创造,吨铝成本较标杆同比减少2005元。 (陈腾飞)
图34 2022年,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固废存放中心,固废日排放达标率100%
(乌兰布赫 供图)
【概况】 2022年,全区冶金行业产能5967.6万吨。其中,炼钢产能3366.6万吨,占全国3%;全年生产生铁2189万吨,生产粗钢2956.51万吨,生产钢材3042万吨。铁合金生产产能1756万吨,占全国的31%,位居全国第一;生产铁合金1140.3万吨。有色金属行业产能845万吨,占全国10.7%,生产有色金属785.5万吨。内蒙古自治区落实国家有关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行业稳增长等各项政策措施,截至2022年底已经建成有色金属企业249户,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2022年有色金属产量785.5万吨,占全国11.6%,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产值2440亿元,增长29%。高铝煤炭资源237亿吨,占全国74%。其中,含氧化铝24亿吨,占全国75%。电解铝企业11户,生产能力651万吨,实际产量611万吨、增长5.4%,占全国15%,居全国第二位。铝延伸加工企业47户,加工产能608万吨(其中,铝合金和铝板带棒594万吨、高纯铝8万吨、超细铝粉6万吨),实际产量467万吨、增长94%,占全国7.5%。铜金属保有资源量671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占全国5.1%。采选企业74户,铜精矿产量35.8万吨、下降10.5%,占全国19.8%。铜冶炼企业7户,电解铜产能68万吨,实际产量76.4万吨、增长6.1%,占全国的6.3%。铜延伸加工企业1户,生产能力10万吨,实际产量5万吨、增长4.2%,占全国3%。铅冶炼企业5户,生产能力42万吨,实际产量33万吨、下降8.3%,占全国4.2%;锌冶炼企业4户,生产能力65万吨,实际产量57.9万吨、增长3.8%,占全国8.5%;镁冶炼企业13户,生产能力19万吨,实际产量4万吨、下降12.3%,占全国4.2%。
【碳达峰稳增长政策落实】 2022年7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研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从原料供应保障、承接电解铝产业转移、再生铝产业发展、电解铝延伸加工、铝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铝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铝企业绿色化发展、严格铝产业准入等8个方面,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内蒙古铝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延伸加工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慢、能源消耗和排放较高等问题。
【产业链建设】 2022年,自治区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设稀土产业链、有色金属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重点项目91个,新增钢产能399.5万吨、生铁274万吨、钢材785万吨、铁合金702万吨、电解铝40.5万吨、高纯铝1万吨、铝材114万吨,稀土金属3.3万吨、稀土功能材料产能2.5万吨,新增产值130亿元。争取新增稀土矿产品生产指标4.13万吨、冶炼分离产品指标3.93万吨。
【行业运行管理】 2022年,自治区压减粗钢产量,争取批准增加粗钢产量202.5万吨,制定了能耗指标、污染物排放、质量安全生产约束措施,确定2022年粗钢产量不超过3320.4万吨。推动采暖季水泥熟料错峰生产,全年减少熟料产量3097万吨,减少煤炭消耗3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2681万吨、3.44万吨。
【结构调整】 2022年,自治区推广乌兰察布市铁合金限制类产能退出的经验做法,供各盟市参考借鉴。已调出限制类产能为非限制类6.6万吨,拆除退出147.85万吨,关停185万吨,在产81.4万吨。 (付成霖)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实现营业收入1158亿元,比2021年下降8.12%;利润总额48.18亿元,比2021年下降53.39%;上交税费95.29亿元,比2021年增长36.95%。包钢股份坚持面向市场,主动停炉控产,合理优化结构,2022年,生产生铁1327.65万吨,比2021年下降11.84%;粗钢1418.46万吨,比2021年下降13.76%;商品坯材1344.27万吨,比2021年下降12.97%。北方稀土争取总量控制指标,获分配指标占比近七成;全年品种钢销售占比达44%,“十千亿”项目创效5.7亿元。扩大自有资源效益,铁精矿产量达900万吨以上,外销盈利超2亿元。实现稀土原料产品全部线上交易,全年吨钢、吨稀土制造成本分别降低3.19%、3.17%。全年采购跑赢市场5.69亿元,销售跑赢市场4.69亿元。压缩各项费用支出,全年财务费用降低4亿元以上。争取政策支持,享受国家各类退税9亿元。盘活11条闲置产线,增值1.6亿元。 (郝虹)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2022年,包头铝业有限公司铝产品产量132.5万吨,比2021年增长3.91%,其中高精铝7.31万吨,比2021年增长16.4%;原铝产量129.35万吨,超产1.68万吨;发电量123.03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3.77%;上缴税费10.74亿元,比2021年增长2.2%;工业总产值238.18亿元,比2021年增长12.96%;盈利23.91亿元,比2021年减少8.14%。
2022年,建立月度滚动预算绩效考核新体系,实现生产管控良性循环,电解系列生产类指标均高于确保值。包头铝业推行点检为中心的设备预知维修管理模式,进行无泄漏治理,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创新标杆”和“年度设备管理标准化标杆”称号,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称号,并连续三年获得“包头市节能先进单位”称号。持续做强高纯铝“红旗产业”,产能达到6万吨,产品继出口销往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海外市场后,开拓美国市场。形成以电解铝节能降碳和高纯铝为核心层,以电解铝智能制造和铝合金技术等分中心为紧密层的“2+5”领域技术中心。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26项收尾方案,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所有任务按时办结。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提出“七提七降”(提市场研判增效,提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提信息化队伍能力,提资本运作能力和资金运转效率,提质量体系运行实效,提纠纷异议处理及时率,提调度管理功能;降非生产性电耗,降炭渣,降导杆维修费,降外包费,降管理费用,降仓储呆滞占用、原材料、燃料等、备品备件等、电厂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降作业环节物流成本)工作方案和“100项赶超标杆”措施,减少环节损耗、突出价值创造,吨铝成本较标杆同比减少2005元。 (陈腾飞)
图34 2022年,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固废存放中心,固废日排放达标率100%
(乌兰布赫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