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工业

2023卷

  • 建材工业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建材行业碳达峰、行业稳增长等各项政策措施,截至2022年底全区水泥企业120户、产能1.1亿吨、产能利用率32.5%。熟料企业48户、产能5360万吨、产能利用率69%。平板玻璃企业3户、产能2153万重量箱。2家水泥企业成为工信部“绿色工厂”示范单位,30余家企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工厂”示范单位。

    【水泥】  2022年,全区水泥产能1.1亿吨熟料产能5250万吨全区水泥熟料产量3482.66万吨、比2021年减少7.31%产量排名第19位,增速排名11位;水泥产量3523.7万吨、比2021年减少4.6%占全国比重1.66%,产量排名第22位,产量增速排名第4位。

    【平板玻璃】  2022年,全区平板玻璃产能152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量为1117.9万重量箱、比2021年增长4.9%占全国1.04%。

    【石墨新材料】  2022年,全区石墨新材料深加工能力117万吨,石墨及碳素材料产量335.9万吨、比2021年增长6%。

    【水泥行业采暖季错峰生产】  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3年采暖季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停窑时间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共4个月。全区水泥熟料生产线100%参与错峰生产,45条生产线按时停窑执行错峰生产,其中非电石渣企业停窑率为100%,全部应停尽停,电石渣熟料企业均与传统企业签订了错峰置换协议,为控产能、稳价格、增效益、改善环境、节能减排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2022—2023年采暖季错峰生产期间,累计压减熟料产量1800万吨,减少燃煤消耗22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564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1.71万吨。

    【电石渣企业与传统熟料企业合作】  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3年采暖季从错峰生产、电石渣熟料置换、有效输出富余熟料方面,督促电石渣企业与传统熟料企业尽快签订冬季错峰置换协议。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内蒙古水泥集团平台作用,持续加大通过自身资源和渠道运作的熟料发运量。建立与电石渣熟料长期合作稳定、动态调整的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照全年置换统筹把控渠道,错峰期、非错峰期分开谈判,错峰期以周边非电石渣企业2022年4—9月变动成本为依据,除了自停窑以外的时间全部参与置换;非错峰期随行就市,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置换,让电石渣企业主动愿意进行置换。落实错峰置换有关规定,乌海及周边地区拟置换的4家电石渣企业与去产能平台内蒙古水泥集团签订置换协议,并由其统筹电石渣熟料疏解工作,有序输出富余熟料。

    【水泥行业自律】  2022年,内蒙古水泥协会成立了错峰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四个区域性错峰生产监督检查组,发布了错峰生产倡议书。错峰期间,协会每天在微信平台上通报错峰生产情况,对未错峰企业提出要求。召开“撮合对接会”,把电石渣熟料企业与传统企业撮合在一起,使双方达成产能置换协议。认真审核企业错峰生产置换方案,提出审核意见报自治区工信厅公示公告。针对个别企业提出的种种“不错峰、少错峰”理由,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核实,掌握真实情况,维护行业错峰生产大局。  付成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建材工业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建材行业碳达峰、行业稳增长等各项政策措施,截至2022年底全区水泥企业120户、产能1.1亿吨、产能利用率32.5%。熟料企业48户、产能5360万吨、产能利用率69%。平板玻璃企业3户、产能2153万重量箱。2家水泥企业成为工信部“绿色工厂”示范单位,30余家企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工厂”示范单位。

    【水泥】  2022年,全区水泥产能1.1亿吨熟料产能5250万吨全区水泥熟料产量3482.66万吨、比2021年减少7.31%产量排名第19位,增速排名11位;水泥产量3523.7万吨、比2021年减少4.6%占全国比重1.66%,产量排名第22位,产量增速排名第4位。

    【平板玻璃】  2022年,全区平板玻璃产能152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量为1117.9万重量箱、比2021年增长4.9%占全国1.04%。

    【石墨新材料】  2022年,全区石墨新材料深加工能力117万吨,石墨及碳素材料产量335.9万吨、比2021年增长6%。

    【水泥行业采暖季错峰生产】  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3年采暖季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停窑时间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共4个月。全区水泥熟料生产线100%参与错峰生产,45条生产线按时停窑执行错峰生产,其中非电石渣企业停窑率为100%,全部应停尽停,电石渣熟料企业均与传统企业签订了错峰置换协议,为控产能、稳价格、增效益、改善环境、节能减排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2022—2023年采暖季错峰生产期间,累计压减熟料产量1800万吨,减少燃煤消耗22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564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1.71万吨。

    【电石渣企业与传统熟料企业合作】  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3年采暖季从错峰生产、电石渣熟料置换、有效输出富余熟料方面,督促电石渣企业与传统熟料企业尽快签订冬季错峰置换协议。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内蒙古水泥集团平台作用,持续加大通过自身资源和渠道运作的熟料发运量。建立与电石渣熟料长期合作稳定、动态调整的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照全年置换统筹把控渠道,错峰期、非错峰期分开谈判,错峰期以周边非电石渣企业2022年4—9月变动成本为依据,除了自停窑以外的时间全部参与置换;非错峰期随行就市,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置换,让电石渣企业主动愿意进行置换。落实错峰置换有关规定,乌海及周边地区拟置换的4家电石渣企业与去产能平台内蒙古水泥集团签订置换协议,并由其统筹电石渣熟料疏解工作,有序输出富余熟料。

    【水泥行业自律】  2022年,内蒙古水泥协会成立了错峰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四个区域性错峰生产监督检查组,发布了错峰生产倡议书。错峰期间,协会每天在微信平台上通报错峰生产情况,对未错峰企业提出要求。召开“撮合对接会”,把电石渣熟料企业与传统企业撮合在一起,使双方达成产能置换协议。认真审核企业错峰生产置换方案,提出审核意见报自治区工信厅公示公告。针对个别企业提出的种种“不错峰、少错峰”理由,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核实,掌握真实情况,维护行业错峰生产大局。  付成霖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