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食品出口贸易值66.33亿元,比2021年增长24.68%。制定36项赋能外贸发展措施,开展“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专项活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两步申报”应用率比2021年提高10个百分点,进出口提前申报率超50%;“多证合一”企业应用比例69.9%,居全国前列。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煤炭暂定零税率政策,进口减免税货值、免征关税比2021年增长3.24倍、3.04倍,为煤炭进口企业节约资金8.76亿元。守牢“外防输入”关口,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三级疫情防控常态化督导督查机制有效运行,各口岸现场科学精准实施检疫。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检疫入境航班98架次,保障北京冬奥会备降航班1架次;检疫出入境人员34.61万人次。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二连海关、乌拉特海关2个基层单位被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认定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指导自治区首批2家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投入使用。支持二连浩特、包头航空口岸和乌力吉公路口岸对外开放。完成鄂尔多斯航空口岸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预验收。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制度研究和复制推广,联合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两个综保区管委会及商务、税务等部门开展政策宣讲“云讲堂”,解读“四自一简”“便捷进出区”等政策,助推企业入区。推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实施“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落地二手车出口业务。全年,呼和浩特综保区进出口总值41.5亿元,比2021年增长18.9%;鄂尔多斯综保区进出口总值68.9亿元,比2021年增长171.9%。
【税收征管】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开展进出口环节税收优惠政策宣传,通过“12360”微信公众号发布税政解读55篇,召开政策宣讲会15次,到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和政策宣讲10次,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采取“提前介入、适时跟进”措施,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办理重点内资鼓励项目确认1个,投资总额4.2亿元。引导减免税申请人通过“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无纸化提交申请和随附电子单证,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0余个。开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享惠情况专题分析及应用指导,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00份、金额6407万美元。落实以企业为单元担保业务改革,扩大担保方式应用领域,实施电子支付、自报自缴、汇总征税等措施,办理联网税款担保金额7.93亿元。推广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4家财务公司获批准可为其成员单位进出口业务提供海关税收担保。全年,开立保函4份、额度5.55亿元,为企业节约经费约206万元。
【走私缉查】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开展“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重点打击枪支弹药、毒品等走私行为。全年,立案侦办走私犯罪刑事案件47起,比2021年增长147.4%。其中,涉枪走私案件6起,捣毁枪支改造窝点1个;涉毒走私案件34起,查获冰毒、咖啡因、安纳咖等毒品,其中2起列入公安部禁毒局目标案件。推进“蓝天”专项行动,打击“洋垃圾”走私违法活动,查办货运渠道违规运输废旧轮胎、骨废料、不合格煤炭行政案件4起。打击濒危野生动物制品走私违法活动,查办行邮渠道违规携带红珊瑚、狼牙、牛瓣胃等动物制品案19起。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建成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调查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作站。
【助企纾困】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建立关、地、企三方协同工作模式,完善“问题清零”机制,实现“白名单”企业和呼和浩特海关及隶属海关两级党委委员“包联”全覆盖“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为企业解决问题100余个。配置263名联络员,逐一联系关区1815家企业了解存在困难和问题,解答咨询2347人次,解决问题427个;协助26家企业解决在其他关区所属口岸滞留积压货物通关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掌握关区196家进出口企业在通关监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反映、成本上升、物流不畅等问题和诉求,提出助企纾困措施8条,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优势产品出口支持】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奶酪、调味酱料、熟制鲜玉米等多种特色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落实企业注册登记“网上受理”“一网通办”机制,帮扶相关企业获得出口资质,推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种苗花卉企业出口蒙古国种苗3.5万株,比2021年增长7.5倍。持续畅通农畜产品“绿色通道”,落实“7×24”全天候预约通关服务,“即报即办”“快检快出”缩短检测周期,监管出口果蔬8.26万吨。开展美国、日本、英国等国10项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通报评议,指导企业应对伊朗、埃及对籽仁类产品新提出的检疫性要求,保障关区及全国相关产品顺利出口。全年关区出口食品贸易额比2021年增长32.64%。
【进口支持】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指导企业建立兽医卫生体系,推进隔离场建设及使用管理,关区进口动物隔离场增至13家。推动种猪、种鸡、遗传物质进口,检疫进口种猪1批次650头,进境种鸡1批次2.24万羽。检疫冷冻牛精液26批次126.2万支,为关区历年之最。支持企业引进农作物种子优异品种,重点扶持糖原料、青贮饲料种植与奶牛养殖配套产业发展,引进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国甜菜和玉米种子9批次、25个品种48.3吨,可种植面积约20万亩。
【申报模式优化】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加大“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申报模式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应用范围,“两步申报”应用率超25%。在关区所有边境口岸推行“提前申报”,进出口提前申报率超50%,其中进口52.11%,比2021年提高12.35个百分点。全过程通关作业无纸化率99%,保持高位运行。采取“集中在岗办公和居家移动办公”“7×24”小时业务值班等方式,实行保证金征收、报关单修改撤销、公示定价备案等业务100%线上办理,急需物资通关“零延时”。
【安全生产】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集中开展监管作业现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回头看”工作,动态更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9次,完成78项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台账》,对消控机房、地下泵房、高压配电室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2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主题活动,提升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 2022年,根据全国海关“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部署,呼和浩特海关对进出口危险品有效管控,口岸危险品通关时间较年初压缩50%以上。专项行动期间,监管进出口危险品货物14批次、1.03万吨,查办危险品伪瞒报案件11起、危险品无证到货案件1起。
【智慧海关建设】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成立智慧海关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起草自治区智慧口岸建设方案。“呼和浩特海关公路口岸监管作业模式改革”智能化项目首次在WTO、WCO等重要多边场合交流展示,推广智能卡口应用,关区6个公路口岸货运现场实现“进出境通道—监管作业场所”卡口全覆盖管理。通过在邮件现场X光机图像智能分析仪增加拦截算法16种,提升智能审图运用能力。
【营商环境优化】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向海关总署申请下放检疫审批终审权限4项。实施企业备案“全程网办、全国通办”,推动互联网应用,制作网上办事指南,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自主办理备案手续,关区企业备案互联网申请率超过95%。与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协同配合,报关单位备案“多证合一”改革顺利落地,实现企业市场开办、商务及海关备案“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应用比例71.6%。推出“线上换证”等利企便民举措,远程视频验核非食用动物产品企业换证14家。接续开展“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海关‘再’行动”专项活动,成立工作专班,出台26条细化措施,采取召开关长办公会、新闻发布会、阶段推进会、措施研讨会等方式,统筹推进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3.0版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工作成果连续被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专报》采用。开展“惠企云”线上政策宣讲5次,通过“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送政策视频30余篇,服务企业近万家。
【疫情防控】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制发《呼和浩特海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岸防控技术方案(第九版修订版)》,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卫生检疫。按照“一口岸一方案”原则,完善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各陆路口岸,协助属地口岸管理部门推进口岸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实施,甘其毛都公路口岸采取司机当日往返通关模式,关区其他口岸均主要采取“吊装”模式;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对中蒙进出境火车司机实行“电讯检疫”作业模式,进行“零接触”检疫;在呼和浩特航空口岸,对北京国际分流航班入境检疫采取“一航班一分析”措施,对入境高风险分流航班均采取指定机位登临检疫,对航空器固体、液体废弃物收集实施监督。全年,检疫查验出入境交通工具125.92万辆(节)次,比2021年增长19.40%;监督实施预防性消毒货物10万件。
【多病共防】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在航空口岸和中蒙“绿色通道”检出新冠以外传染病47例,首次检出呼吸道腺病毒。开展传染病监测体检,完成传染病监测体检1571人次,艾滋病监测1534人次;检出新冠以外传染病17例。对各类口岸相关从业单位进行276次日常卫生监督,发现卫生学问题104次;实施口岸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开展实验室抽样检测153份样本、现场快速检测159份样本,未检出不合格食品。 (苗春雨 郭胜利)
【概况】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食品出口贸易值66.33亿元,比2021年增长24.68%。制定36项赋能外贸发展措施,开展“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专项活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两步申报”应用率比2021年提高10个百分点,进出口提前申报率超50%;“多证合一”企业应用比例69.9%,居全国前列。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煤炭暂定零税率政策,进口减免税货值、免征关税比2021年增长3.24倍、3.04倍,为煤炭进口企业节约资金8.76亿元。守牢“外防输入”关口,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三级疫情防控常态化督导督查机制有效运行,各口岸现场科学精准实施检疫。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检疫入境航班98架次,保障北京冬奥会备降航班1架次;检疫出入境人员34.61万人次。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二连海关、乌拉特海关2个基层单位被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认定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指导自治区首批2家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投入使用。支持二连浩特、包头航空口岸和乌力吉公路口岸对外开放。完成鄂尔多斯航空口岸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预验收。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制度研究和复制推广,联合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两个综保区管委会及商务、税务等部门开展政策宣讲“云讲堂”,解读“四自一简”“便捷进出区”等政策,助推企业入区。推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实施“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落地二手车出口业务。全年,呼和浩特综保区进出口总值41.5亿元,比2021年增长18.9%;鄂尔多斯综保区进出口总值68.9亿元,比2021年增长171.9%。
【税收征管】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开展进出口环节税收优惠政策宣传,通过“12360”微信公众号发布税政解读55篇,召开政策宣讲会15次,到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和政策宣讲10次,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采取“提前介入、适时跟进”措施,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办理重点内资鼓励项目确认1个,投资总额4.2亿元。引导减免税申请人通过“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无纸化提交申请和随附电子单证,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0余个。开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享惠情况专题分析及应用指导,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00份、金额6407万美元。落实以企业为单元担保业务改革,扩大担保方式应用领域,实施电子支付、自报自缴、汇总征税等措施,办理联网税款担保金额7.93亿元。推广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4家财务公司获批准可为其成员单位进出口业务提供海关税收担保。全年,开立保函4份、额度5.55亿元,为企业节约经费约206万元。
【走私缉查】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开展“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重点打击枪支弹药、毒品等走私行为。全年,立案侦办走私犯罪刑事案件47起,比2021年增长147.4%。其中,涉枪走私案件6起,捣毁枪支改造窝点1个;涉毒走私案件34起,查获冰毒、咖啡因、安纳咖等毒品,其中2起列入公安部禁毒局目标案件。推进“蓝天”专项行动,打击“洋垃圾”走私违法活动,查办货运渠道违规运输废旧轮胎、骨废料、不合格煤炭行政案件4起。打击濒危野生动物制品走私违法活动,查办行邮渠道违规携带红珊瑚、狼牙、牛瓣胃等动物制品案19起。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建成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调查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作站。
【助企纾困】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建立关、地、企三方协同工作模式,完善“问题清零”机制,实现“白名单”企业和呼和浩特海关及隶属海关两级党委委员“包联”全覆盖“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为企业解决问题100余个。配置263名联络员,逐一联系关区1815家企业了解存在困难和问题,解答咨询2347人次,解决问题427个;协助26家企业解决在其他关区所属口岸滞留积压货物通关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掌握关区196家进出口企业在通关监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反映、成本上升、物流不畅等问题和诉求,提出助企纾困措施8条,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优势产品出口支持】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奶酪、调味酱料、熟制鲜玉米等多种特色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落实企业注册登记“网上受理”“一网通办”机制,帮扶相关企业获得出口资质,推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种苗花卉企业出口蒙古国种苗3.5万株,比2021年增长7.5倍。持续畅通农畜产品“绿色通道”,落实“7×24”全天候预约通关服务,“即报即办”“快检快出”缩短检测周期,监管出口果蔬8.26万吨。开展美国、日本、英国等国10项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通报评议,指导企业应对伊朗、埃及对籽仁类产品新提出的检疫性要求,保障关区及全国相关产品顺利出口。全年关区出口食品贸易额比2021年增长32.64%。
【进口支持】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指导企业建立兽医卫生体系,推进隔离场建设及使用管理,关区进口动物隔离场增至13家。推动种猪、种鸡、遗传物质进口,检疫进口种猪1批次650头,进境种鸡1批次2.24万羽。检疫冷冻牛精液26批次126.2万支,为关区历年之最。支持企业引进农作物种子优异品种,重点扶持糖原料、青贮饲料种植与奶牛养殖配套产业发展,引进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国甜菜和玉米种子9批次、25个品种48.3吨,可种植面积约20万亩。
【申报模式优化】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加大“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申报模式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应用范围,“两步申报”应用率超25%。在关区所有边境口岸推行“提前申报”,进出口提前申报率超50%,其中进口52.11%,比2021年提高12.35个百分点。全过程通关作业无纸化率99%,保持高位运行。采取“集中在岗办公和居家移动办公”“7×24”小时业务值班等方式,实行保证金征收、报关单修改撤销、公示定价备案等业务100%线上办理,急需物资通关“零延时”。
【安全生产】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集中开展监管作业现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回头看”工作,动态更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9次,完成78项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台账》,对消控机房、地下泵房、高压配电室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2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主题活动,提升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 2022年,根据全国海关“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部署,呼和浩特海关对进出口危险品有效管控,口岸危险品通关时间较年初压缩50%以上。专项行动期间,监管进出口危险品货物14批次、1.03万吨,查办危险品伪瞒报案件11起、危险品无证到货案件1起。
【智慧海关建设】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成立智慧海关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起草自治区智慧口岸建设方案。“呼和浩特海关公路口岸监管作业模式改革”智能化项目首次在WTO、WCO等重要多边场合交流展示,推广智能卡口应用,关区6个公路口岸货运现场实现“进出境通道—监管作业场所”卡口全覆盖管理。通过在邮件现场X光机图像智能分析仪增加拦截算法16种,提升智能审图运用能力。
【营商环境优化】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向海关总署申请下放检疫审批终审权限4项。实施企业备案“全程网办、全国通办”,推动互联网应用,制作网上办事指南,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自主办理备案手续,关区企业备案互联网申请率超过95%。与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协同配合,报关单位备案“多证合一”改革顺利落地,实现企业市场开办、商务及海关备案“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应用比例71.6%。推出“线上换证”等利企便民举措,远程视频验核非食用动物产品企业换证14家。接续开展“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海关‘再’行动”专项活动,成立工作专班,出台26条细化措施,采取召开关长办公会、新闻发布会、阶段推进会、措施研讨会等方式,统筹推进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3.0版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工作成果连续被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专报》采用。开展“惠企云”线上政策宣讲5次,通过“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送政策视频30余篇,服务企业近万家。
【疫情防控】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制发《呼和浩特海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岸防控技术方案(第九版修订版)》,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卫生检疫。按照“一口岸一方案”原则,完善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各陆路口岸,协助属地口岸管理部门推进口岸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实施,甘其毛都公路口岸采取司机当日往返通关模式,关区其他口岸均主要采取“吊装”模式;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对中蒙进出境火车司机实行“电讯检疫”作业模式,进行“零接触”检疫;在呼和浩特航空口岸,对北京国际分流航班入境检疫采取“一航班一分析”措施,对入境高风险分流航班均采取指定机位登临检疫,对航空器固体、液体废弃物收集实施监督。全年,检疫查验出入境交通工具125.92万辆(节)次,比2021年增长19.40%;监督实施预防性消毒货物10万件。
【多病共防】 2022年,呼和浩特海关在航空口岸和中蒙“绿色通道”检出新冠以外传染病47例,首次检出呼吸道腺病毒。开展传染病监测体检,完成传染病监测体检1571人次,艾滋病监测1534人次;检出新冠以外传染病17例。对各类口岸相关从业单位进行276次日常卫生监督,发现卫生学问题104次;实施口岸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开展实验室抽样检测153份样本、现场快速检测159份样本,未检出不合格食品。 (苗春雨 郭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