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教育

2023卷

  • 普通高等教育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有高等学校54所办学实体58个。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7所办学实体19个,含独立学院1所;高职专科学校37所办学实体38个。成人高等学校1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1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58.52万人,比2021年增加3.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71%2021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11个百分点。普通本科学校校均规模18271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6051人。研究生招生1.35万人2021年增加846人增长6.66%其中全日制博士生608人、全日制硕士生1.14万人。在学研究生3.76万人2021年增加3704人增长10.92%,其中全日制在学博士生2486人、全日制在学硕士生2.99万人。毕业研究生9422人,其中全日制博士毕业生338人、全日制硕士毕业生7814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9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72万人高职专科学校1.19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18.67∶1。

    2022年,全区普通本科招生8.02万人2021年增加3290人增长4.28%,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1.58万人在校生28.86万人2021年增加8390人增长2.99%毕业生7.06万人2021年增加4905人增长7.46%。高职专科招生8.69万人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4803人),同口径比2021年增加5798人增长7.15%在校生24.59万人2021年增加1.93万人增长8.52%毕业生6.96万人2021年增加5010人增长7.75%。

    【高校专业布局优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聚焦自治区重点产业链,优化调整高校专业布局,实施学科专业优化行动,申报新增智慧林业等40个本科专业、新能源装备技术等88个高职专业,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提高到60%以上。出台14项具体落实措施,推动高校主动融入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的西北高等教育大格局。对深化内蒙古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作出整体部署。加强新工科、新农科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年内确定首批自治区级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16个。

    14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创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分3年实施的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建设点,是为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开展的本科专业建设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教育部组织专业认证通过后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经教育部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共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6个其中2019年43个2020年53个2021年50个覆盖区内14所高校。

    【研究生教育体系设计】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印发《自治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2022—2025》等14个文件系统构建自治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推进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获批教育部等三部委“科技小院”17个,新增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个,高水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持续增加。

    【教学成果奖评审】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开展202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工作。首次设置一等奖成果答辩环节。此次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45项,二等奖60项并列2项,三等奖45项。6月20日,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奖励工作有章可循。

    【教学审核评估】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全面启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区累计有146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89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强基固本,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走访调研”“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织22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到呼包鄂地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年内,组织全区54所高校累计走访用人单位4735家,提供就业岗位近20.4万个,推动“北疆就业网”新增用人单位5267家。开展“丁香扎根”“壮美锡林”“光伏产业”“京津冀”“湖州名优企业”等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校园招聘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大型招聘活动454场,提供就业岗位90万个。面向2022届毕业生,累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活动1852场次覆盖14.56万人。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展映展播活动。《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内蒙古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新创业】  2022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教育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措施》,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制定10项激励举措。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区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再创佳绩,共获得2枚金牌、7枚银牌、60枚铜牌。年内有4所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黄迪帅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2022年,学校设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6个自治区一流学科;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学校由校本部、交通学院、满洲里学院校区构成,设有23个学院,另设有1个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校园占地面积815.52公顷,总建筑面积77.78万平方米。2022年固定资产37.8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6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62.74万册。有在编教职工200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46人。全日制在校生2874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30人、硕士研究生8353人、普通本科生15893人、高职生1002人、留学生392人、成人继续教育本科学生1890人、预科生189人2022年招生71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7人、硕士研究生2925人、本科生3951人。全年授予博士学位151人、硕士学位2203人、学士学位3860人。

    学校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奶牛种公牛培育与性别控制繁育关键技术创新应用”“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2项、优胜奖1项,1项创业推介项目、2项改革成果项目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银奖2个、铜奖5个。1名侨界代表获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二等奖。  梁雅慧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普通高等教育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有高等学校54所办学实体58个。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7所办学实体19个,含独立学院1所;高职专科学校37所办学实体38个。成人高等学校1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1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58.52万人,比2021年增加3.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71%2021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11个百分点。普通本科学校校均规模18271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6051人。研究生招生1.35万人2021年增加846人增长6.66%其中全日制博士生608人、全日制硕士生1.14万人。在学研究生3.76万人2021年增加3704人增长10.92%,其中全日制在学博士生2486人、全日制在学硕士生2.99万人。毕业研究生9422人,其中全日制博士毕业生338人、全日制硕士毕业生7814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9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72万人高职专科学校1.19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18.67∶1。

    2022年,全区普通本科招生8.02万人2021年增加3290人增长4.28%,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1.58万人在校生28.86万人2021年增加8390人增长2.99%毕业生7.06万人2021年增加4905人增长7.46%。高职专科招生8.69万人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4803人),同口径比2021年增加5798人增长7.15%在校生24.59万人2021年增加1.93万人增长8.52%毕业生6.96万人2021年增加5010人增长7.75%。

    【高校专业布局优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聚焦自治区重点产业链,优化调整高校专业布局,实施学科专业优化行动,申报新增智慧林业等40个本科专业、新能源装备技术等88个高职专业,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提高到60%以上。出台14项具体落实措施,推动高校主动融入以西安、兰州为战略支点的西北高等教育大格局。对深化内蒙古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作出整体部署。加强新工科、新农科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年内确定首批自治区级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16个。

    14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创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分3年实施的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建设点,是为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开展的本科专业建设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教育部组织专业认证通过后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经教育部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共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6个其中2019年43个2020年53个2021年50个覆盖区内14所高校。

    【研究生教育体系设计】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印发《自治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2022—2025》等14个文件系统构建自治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推进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获批教育部等三部委“科技小院”17个,新增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个,高水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持续增加。

    【教学成果奖评审】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开展202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工作。首次设置一等奖成果答辩环节。此次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45项,二等奖60项并列2项,三等奖45项。6月20日,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奖励工作有章可循。

    【教学审核评估】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全面启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区累计有146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89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强基固本,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走访调研”“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织22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到呼包鄂地区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年内,组织全区54所高校累计走访用人单位4735家,提供就业岗位近20.4万个,推动“北疆就业网”新增用人单位5267家。开展“丁香扎根”“壮美锡林”“光伏产业”“京津冀”“湖州名优企业”等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校园招聘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大型招聘活动454场,提供就业岗位90万个。面向2022届毕业生,累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活动1852场次覆盖14.56万人。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展映展播活动。《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内蒙古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新创业】  2022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教育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措施》,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制定10项激励举措。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区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再创佳绩,共获得2枚金牌、7枚银牌、60枚铜牌。年内有4所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黄迪帅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2022年,学校设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6个自治区一流学科;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学校由校本部、交通学院、满洲里学院校区构成,设有23个学院,另设有1个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校园占地面积815.52公顷,总建筑面积77.78万平方米。2022年固定资产37.8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6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62.74万册。有在编教职工200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46人。全日制在校生2874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30人、硕士研究生8353人、普通本科生15893人、高职生1002人、留学生392人、成人继续教育本科学生1890人、预科生189人2022年招生71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7人、硕士研究生2925人、本科生3951人。全年授予博士学位151人、硕士学位2203人、学士学位3860人。

    学校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奶牛种公牛培育与性别控制繁育关键技术创新应用”“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家畜现代生物育种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2项、优胜奖1项,1项创业推介项目、2项改革成果项目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银奖2个、铜奖5个。1名侨界代表获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二等奖。  梁雅慧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