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经济管理

2023卷

  • 审计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各级审计机关120个,其中包括自治区审计厅、12个盟市审计局、2个计划单列市审计局二连浩特市审计局、满洲里市审计局105个旗县市、区审计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以下简称自治区审计厅,下设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负责处理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日常事务。围绕落实党中央审计办等5部门关于推进“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指导意见,联合自治区纪委监委、巡视巡察等部门制定完善审计发现问题移送、办理和反馈工作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在计划协同、问题线索移送、工作联动等方面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盟市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通知》,推动盟市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全面规范、全面加强。全年收到各盟市请示报告185件,对晚报、漏报、报告不规范等问题予以通报。强化盟市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工作述职,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推动构建全区审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2022年全区审计1910个单位通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47.2亿元;提交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3875篇,被批示、采用1081篇;提出审计建议4231条;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484件。全区有内部审计机构625个,内部审计人员2215名。自治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比2021年增长8%和5%。其中专职机构238个,内审专职人员863名。2022年完成审计项目2081个,查出违纪金额91亿元,收回资金2亿元,给予党纪、政务和内部纪律处分56人,向司法机关移送1人,审计建议被采纳1899条,促进单位完善制度373项。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专项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省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通辽市2020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及运行情况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市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伊金霍洛旗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及所属企业专项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县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非民生类一等奖。全区三级审计机关36个优秀审计项目获得自治区审计厅通报表彰。

     

    图片42.jpg 

    29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审计人员

    到白云鄂博铁矿资源现场,调研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自治区审计厅  供图)

     

    【资源环境审计】  2022年,为补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象覆盖率低的短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掌握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自治区审计厅对各盟市水、森林、草原等资源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以及水污染、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实现一个年度内对12个盟市审计全覆盖。向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报送综合报告2篇、专报信息6篇,揭示超总量用水、私采盗用黄河水以及违法违规占用林草地、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11个方面980个具体问题。

    【财政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围绕国家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开展对自治区财政厅2021年具体组织的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的审计,组织对部分盟市进行财政决算审计、财政收支质量审计、财政补助资金审计,组织开展对自治区2022年财政资金支出进度专项审计调查和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反映财政资源统筹工作还需向纵深推进、财政支出效率不够高、国库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不规范等情况;揭示预算编制未细化、专项资金分配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财政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汇总形成的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和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综合报告、财政补助资金综合报告等报告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审计项目审计案例汇入审计署3篇综合报告。

    【农业农村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围绕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要求,开展对自治区农牧厅2021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主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的审计监督。审计揭示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产业帮扶项目建设管理、联农带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帮扶项目资产和资金管理、政策措施落实、到户惠农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年内,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帮扶项目被审计署采纳59个问题,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批示。2021年、2022年乡村振兴综合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内的6位领导具体批示,报告批转至自治区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局、财政厅以及各盟市,形成监督合力,跟进督促整改。

    【金融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10家村镇银行和鄂尔多斯银行的专项审计,揭示村镇银行股权管理混乱、资产质量不实、关联交易严重超标、违规代持等乱象。

    【国有企业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包钢集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揭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不够科学完整、主要产品竞争力不强、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围绕包钢集团高质量发展、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情况,同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2篇审计专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批示,要求主管部门从探矿到最终产品整体研究,拿出完整方案。审计为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稀土战略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民生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项目被审计署采用44个问题涉及资金2846.38万元、人员976人,覆盖综合报告反映的全部三大类问题。坚持把推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着力点和切入点,组织对3个盟市及所属6个旗县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9个旗县乡村振兴、全区义务教育等民生项目审计,揭示救助资金未足额拨付、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救命钱”“救急钱”,集中供养救助机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兜紧兜牢民生防护网,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全区沉淀财政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重点核查,发现应上缴金额24.83亿元。连续三年开展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揭示涉企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向企业违规转嫁费用等问题688个,提出审计建议230条,促进出台制度88项。聚焦“科技兴蒙”发力,整改问题622个,整改问题金额69.59亿元,初步实现标本兼治。

    【经济责任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对715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其中自治区审计厅直接审计21名。审计查出负有直接责任问题资金1.33亿元,移送处理人员1474人。从重大决策部署的宏观视野到具体经济事项实施效果的微观角度,逐项梳理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力求“画像”精准,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提供重要参考。

    【审计整改】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销号实施办法试行》,打牢整改制度基础。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种类型和“全面、精准、督办、严格、问责、报告”六项要求,全口径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常态化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彻底整改,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审计查出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整改”,推动未完成整改的925个问题实现全部清仓见底,审计“下半篇文章”扎实到位。在以往审计成果基础上,及时将审计掌握的损失浪费问题形成综合专报,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内蒙古自治区审计整改方面的经验做法获得中央审计办、审计署采用推广。

    【研究型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在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题,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与审计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深化对“审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分别被《审计观察》《中国审计》《审计研究》等核心期刊采纳或予以报道,完整课题被中国审计学会收录在《中国审计学会2021年度重点合作课题》一书中;研究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审计监督成效,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撰写的“履行职责使命  服务工作大局  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  护航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文章被《中国审计》《审计委员会之声》栏目特约采用;申获与中国审计学会合作课题资格,组织开展“如何开展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审计研究”,通过中国审计学会结项评审;开展“强化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助推内蒙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课题研究中标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第二批社科基金项目。强化研究引导,组织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各业务处室开展所属业务领域每半年动态分析2次,提交动态分析综合报告44个、完成审计研究课题24个、盟市审计机关提交研究型审计案例课题105个。创新研究方式,探索研发研究型审计信息化审计管理软件平台法规库自建与运用模块,将研究型审计理念物化到可操作的审计实践层面。加大研究推广宣传力度,以《内蒙古审计》为抓手,促进提升审计研究水平,编辑出版《内蒙古审计》刊物6期。编辑出版《内蒙古审计工作2018—2020》编发《研究型审计》16期。  燕伟龙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审计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各级审计机关120个,其中包括自治区审计厅、12个盟市审计局、2个计划单列市审计局二连浩特市审计局、满洲里市审计局105个旗县市、区审计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以下简称自治区审计厅,下设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负责处理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日常事务。围绕落实党中央审计办等5部门关于推进“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指导意见,联合自治区纪委监委、巡视巡察等部门制定完善审计发现问题移送、办理和反馈工作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在计划协同、问题线索移送、工作联动等方面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盟市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通知》,推动盟市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全面规范、全面加强。全年收到各盟市请示报告185件,对晚报、漏报、报告不规范等问题予以通报。强化盟市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工作述职,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推动构建全区审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2022年全区审计1910个单位通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47.2亿元;提交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3875篇,被批示、采用1081篇;提出审计建议4231条;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484件。全区有内部审计机构625个,内部审计人员2215名。自治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比2021年增长8%和5%。其中专职机构238个,内审专职人员863名。2022年完成审计项目2081个,查出违纪金额91亿元,收回资金2亿元,给予党纪、政务和内部纪律处分56人,向司法机关移送1人,审计建议被采纳1899条,促进单位完善制度373项。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专项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省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通辽市2020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及运行情况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市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伊金霍洛旗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及所属企业专项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全国县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非民生类一等奖。全区三级审计机关36个优秀审计项目获得自治区审计厅通报表彰。

     

    图片42.jpg 

    29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审计人员

    到白云鄂博铁矿资源现场,调研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自治区审计厅  供图)

     

    【资源环境审计】  2022年,为补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象覆盖率低的短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掌握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自治区审计厅对各盟市水、森林、草原等资源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以及水污染、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实现一个年度内对12个盟市审计全覆盖。向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报送综合报告2篇、专报信息6篇,揭示超总量用水、私采盗用黄河水以及违法违规占用林草地、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11个方面980个具体问题。

    【财政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围绕国家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开展对自治区财政厅2021年具体组织的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的审计,组织对部分盟市进行财政决算审计、财政收支质量审计、财政补助资金审计,组织开展对自治区2022年财政资金支出进度专项审计调查和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反映财政资源统筹工作还需向纵深推进、财政支出效率不够高、国库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不规范等情况;揭示预算编制未细化、专项资金分配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财政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汇总形成的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和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综合报告、财政补助资金综合报告等报告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审计项目审计案例汇入审计署3篇综合报告。

    【农业农村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围绕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要求,开展对自治区农牧厅2021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主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的审计监督。审计揭示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产业帮扶项目建设管理、联农带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帮扶项目资产和资金管理、政策措施落实、到户惠农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年内,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帮扶项目被审计署采纳59个问题,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批示。2021年、2022年乡村振兴综合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内的6位领导具体批示,报告批转至自治区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局、财政厅以及各盟市,形成监督合力,跟进督促整改。

    【金融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10家村镇银行和鄂尔多斯银行的专项审计,揭示村镇银行股权管理混乱、资产质量不实、关联交易严重超标、违规代持等乱象。

    【国有企业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包钢集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揭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不够科学完整、主要产品竞争力不强、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围绕包钢集团高质量发展、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情况,同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2篇审计专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批示,要求主管部门从探矿到最终产品整体研究,拿出完整方案。审计为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稀土战略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民生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项目被审计署采用44个问题涉及资金2846.38万元、人员976人,覆盖综合报告反映的全部三大类问题。坚持把推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着力点和切入点,组织对3个盟市及所属6个旗县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9个旗县乡村振兴、全区义务教育等民生项目审计,揭示救助资金未足额拨付、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救命钱”“救急钱”,集中供养救助机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兜紧兜牢民生防护网,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开展全区沉淀财政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重点核查,发现应上缴金额24.83亿元。连续三年开展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揭示涉企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向企业违规转嫁费用等问题688个,提出审计建议230条,促进出台制度88项。聚焦“科技兴蒙”发力,整改问题622个,整改问题金额69.59亿元,初步实现标本兼治。

    【经济责任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对715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其中自治区审计厅直接审计21名。审计查出负有直接责任问题资金1.33亿元,移送处理人员1474人。从重大决策部署的宏观视野到具体经济事项实施效果的微观角度,逐项梳理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力求“画像”精准,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提供重要参考。

    【审计整改】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销号实施办法试行》,打牢整改制度基础。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种类型和“全面、精准、督办、严格、问责、报告”六项要求,全口径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常态化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彻底整改,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审计查出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整改”,推动未完成整改的925个问题实现全部清仓见底,审计“下半篇文章”扎实到位。在以往审计成果基础上,及时将审计掌握的损失浪费问题形成综合专报,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内蒙古自治区审计整改方面的经验做法获得中央审计办、审计署采用推广。

    【研究型审计】  2022年自治区审计厅在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题,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与审计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深化对“审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分别被《审计观察》《中国审计》《审计研究》等核心期刊采纳或予以报道,完整课题被中国审计学会收录在《中国审计学会2021年度重点合作课题》一书中;研究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审计监督成效,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撰写的“履行职责使命  服务工作大局  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  护航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文章被《中国审计》《审计委员会之声》栏目特约采用;申获与中国审计学会合作课题资格,组织开展“如何开展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审计研究”,通过中国审计学会结项评审;开展“强化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助推内蒙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课题研究中标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第二批社科基金项目。强化研究引导,组织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各业务处室开展所属业务领域每半年动态分析2次,提交动态分析综合报告44个、完成审计研究课题24个、盟市审计机关提交研究型审计案例课题105个。创新研究方式,探索研发研究型审计信息化审计管理软件平台法规库自建与运用模块,将研究型审计理念物化到可操作的审计实践层面。加大研究推广宣传力度,以《内蒙古审计》为抓手,促进提升审计研究水平,编辑出版《内蒙古审计》刊物6期。编辑出版《内蒙古审计工作2018—2020》编发《研究型审计》16期。  燕伟龙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