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金融业

2023卷

  • 综述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贷款】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919亿元较年初新增1953.94亿元2021年增长7.83%2021年同期7.38%提高0.45个百分点。3月、6月、9月末信贷增速分别为7.5%、7.1%、7.3%10月底、11月底、12月底信贷增速分别为6.46%、6.8%、7.83%贷款增速逐渐恢复与全国信贷增速情况保持一致。

    【存款】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32313.63亿元,比年初增加4779.6亿元2021年增长17.4%2021年同期提高7.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5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增幅明显,比2021年增长17.71%2021年同期提高4.9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15.98亿元2021年多增368.58亿元。

    【直接融资】  2022年,全区实现直接融资2881亿元2021年增长2.3%。股权融资50.9亿元债券融资2830.1亿元政府债1381.7亿元企业债1448.4亿元),其中企业债比2021年增长53.7%2021年同期增加506.2亿元。推进企业上市“天骏计划”,1家企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6家企业进入上市审核,1家企业申报纳斯达克上市申请,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9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近40家企业进入重点培育期。截至年末,全区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46家创新层16家),自治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稳步推进。

    【金融合作】  2022年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争取各家金融机构的优惠支持政策,农业银行、浙商银行、人保集团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现代能源、新型城镇化、绿色金融、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自治区信贷资源投入和科技金融支持。农业银行2022年确定的1400亿元融资支持额度实现2202.8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支持计划。浙商银行为自治区实体经济提供综合性服务方案,投放实体贷款118.69亿元、票据融资43.52亿元。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作为落实集团合作协议的属地公司,牵头制定《保险机制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清单》,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8月2日,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呼和浩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与包头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就包头市老旧小区供水计量器具节能改造2025万元基金项目,举行《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资合同》签约仪式。该基金项目为自治区首笔基础设施投资业务签约落地项目。8月25日,自治区政府与浙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落实“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奶业振兴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框架协议。

    【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金融功能支持首府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通知》,支持首府地区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满足企业和群众有效金融服务需求。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阶段性减息等政策,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开展“金融活水润百业”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金融8条,助力稳就业保就业。  李睿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2022年,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建立能源保障金融服务监测统计制度。召开专题会议引导推动银行机构做好能源保障金融服务工作。及时推送114户煤炭企业和57户煤电企业名单,督促银行机构做好对接工作。年内支持煤炭煤电保供清单内企业132户,授信金额888.7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65.6亿元2021年多增41.34亿元。聚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贷款余额715.32亿元2021年增长47.02%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贷款余额266.31亿元2021年增长25.89%。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做好农牧金融服务,全区乡镇银行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及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100%。截至2022年底涉农贷款余额9548.94亿元全年增加754.40亿元2021年增长8.58%。支持优势农牧产业集群发展,全区奶业、肉牛、肉羊、马铃薯等重点优势特色农牧业贷款余额1826亿元2021年增加58.04亿元。秋粮收购支持174户企业、授信110亿元、收购秋粮1183万吨。40个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实现粮食安全金融投入全覆盖,种植收入保险和天气大灾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全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7.48亿元,比2021年增长25.22%保费规模居全国第5位,为227万户次农牧户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5171.41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44.33亿元2021年增长31.83%。  杨煜  苗晨

    【金融支持稳增长】  2022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出台支持自治区稳经济大盘和稳增长10项金融举措,召开政策落实推进会10余次,指导全区各级人民银行举办银企对接活动60余场次。抓住重大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双碳、科创等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窗口期,主动对接项目和企业,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2022年,金融支持全区经济重点领域,构建重点产业链“1+N”金融服务及金融支持稳企纾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1+3”工作框架,引导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建立金融服务产业链主办行制度。截至2022年底,全区制造业贷款余额2380.9亿元2021年增长19.7%全年增加343.8亿元。全区民营经济贷款余额5934.5亿元,全年增加205.8亿元。组织金融机构对接全区41个特色农牧产业、122个农畜产品,支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畜产业发展。2022年底,全区涉农贷款余额9548.9亿元,全年增加754.4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近4成。深化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和创新实践,推进绿色金融评价。全区绿色贷款余额3507.4亿元2021年增长30.6%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2.8个百分点。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1766.9亿元,占全部绿色贷款余额的50.4%2021年增长61.1%生态环境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655.2亿元,占全部绿色贷款余额的18.7%。落实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发放保交楼专项借款。

    【金融支持对外开放】  2022年,自治区制定金融支持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指导意见。2022年,全区跨境收支总额248.4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2.6%。其中跨境贸易收支总额187.8亿美元2021年增长11.2%。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额158.2亿美元2021年增长8.8%。落实外汇领域便利化改革政策,落地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推进外汇政务服务“一个窗口”建设。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支持大中型企业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  李连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综述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贷款】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919亿元较年初新增1953.94亿元2021年增长7.83%2021年同期7.38%提高0.45个百分点。3月、6月、9月末信贷增速分别为7.5%、7.1%、7.3%10月底、11月底、12月底信贷增速分别为6.46%、6.8%、7.83%贷款增速逐渐恢复与全国信贷增速情况保持一致。

    【存款】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32313.63亿元,比年初增加4779.6亿元2021年增长17.4%2021年同期提高7.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5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增幅明显,比2021年增长17.71%2021年同期提高4.9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15.98亿元2021年多增368.58亿元。

    【直接融资】  2022年,全区实现直接融资2881亿元2021年增长2.3%。股权融资50.9亿元债券融资2830.1亿元政府债1381.7亿元企业债1448.4亿元),其中企业债比2021年增长53.7%2021年同期增加506.2亿元。推进企业上市“天骏计划”,1家企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6家企业进入上市审核,1家企业申报纳斯达克上市申请,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9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近40家企业进入重点培育期。截至年末,全区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46家创新层16家),自治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稳步推进。

    【金融合作】  2022年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争取各家金融机构的优惠支持政策,农业银行、浙商银行、人保集团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现代能源、新型城镇化、绿色金融、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自治区信贷资源投入和科技金融支持。农业银行2022年确定的1400亿元融资支持额度实现2202.8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支持计划。浙商银行为自治区实体经济提供综合性服务方案,投放实体贷款118.69亿元、票据融资43.52亿元。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作为落实集团合作协议的属地公司,牵头制定《保险机制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清单》,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8月2日,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呼和浩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与包头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就包头市老旧小区供水计量器具节能改造2025万元基金项目,举行《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资合同》签约仪式。该基金项目为自治区首笔基础设施投资业务签约落地项目。8月25日,自治区政府与浙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落实“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奶业振兴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框架协议。

    【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金融功能支持首府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通知》,支持首府地区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满足企业和群众有效金融服务需求。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阶段性减息等政策,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开展“金融活水润百业”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金融8条,助力稳就业保就业。  李睿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2022年,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建立能源保障金融服务监测统计制度。召开专题会议引导推动银行机构做好能源保障金融服务工作。及时推送114户煤炭企业和57户煤电企业名单,督促银行机构做好对接工作。年内支持煤炭煤电保供清单内企业132户,授信金额888.7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65.6亿元2021年多增41.34亿元。聚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贷款余额715.32亿元2021年增长47.02%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贷款余额266.31亿元2021年增长25.89%。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做好农牧金融服务,全区乡镇银行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及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100%。截至2022年底涉农贷款余额9548.94亿元全年增加754.40亿元2021年增长8.58%。支持优势农牧产业集群发展,全区奶业、肉牛、肉羊、马铃薯等重点优势特色农牧业贷款余额1826亿元2021年增加58.04亿元。秋粮收购支持174户企业、授信110亿元、收购秋粮1183万吨。40个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实现粮食安全金融投入全覆盖,种植收入保险和天气大灾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全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7.48亿元,比2021年增长25.22%保费规模居全国第5位,为227万户次农牧户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5171.41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44.33亿元2021年增长31.83%。  杨煜  苗晨

    【金融支持稳增长】  2022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出台支持自治区稳经济大盘和稳增长10项金融举措,召开政策落实推进会10余次,指导全区各级人民银行举办银企对接活动60余场次。抓住重大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双碳、科创等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窗口期,主动对接项目和企业,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2022年,金融支持全区经济重点领域,构建重点产业链“1+N”金融服务及金融支持稳企纾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1+3”工作框架,引导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建立金融服务产业链主办行制度。截至2022年底,全区制造业贷款余额2380.9亿元2021年增长19.7%全年增加343.8亿元。全区民营经济贷款余额5934.5亿元,全年增加205.8亿元。组织金融机构对接全区41个特色农牧产业、122个农畜产品,支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畜产业发展。2022年底,全区涉农贷款余额9548.9亿元,全年增加754.4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近4成。深化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和创新实践,推进绿色金融评价。全区绿色贷款余额3507.4亿元2021年增长30.6%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2.8个百分点。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1766.9亿元,占全部绿色贷款余额的50.4%2021年增长61.1%生态环境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655.2亿元,占全部绿色贷款余额的18.7%。落实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发放保交楼专项借款。

    【金融支持对外开放】  2022年,自治区制定金融支持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指导意见。2022年,全区跨境收支总额248.4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2.6%。其中跨境贸易收支总额187.8亿美元2021年增长11.2%。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额158.2亿美元2021年增长8.8%。落实外汇领域便利化改革政策,落地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推进外汇政务服务“一个窗口”建设。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支持大中型企业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  李连俊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