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旅游业

2023卷

  • 综述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旅游接待】  2022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9249.08万人次2021年下降29.54%;全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53.92亿元2021年下降27.84%。3家街区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创建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红色草原”名单、2家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个村入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3家营地为全国自驾车旅居车5C、4C级营地。

     

    图片74.jpg 

    42  2018—2022年自治区接待国内游客情况表

     

    【文旅资金支持】  2022年,中央及自治区财政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艺术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重点项目,补助各盟市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约10.95亿元。2022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及文物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事业费42.11亿元,其中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投入35.08亿元2021年增加3.4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0.59%。实施助企纾困行动,投入6.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旅游投资】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下简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有17个项目落地实施,投资总额21.9亿元。持续推动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鄂尔多斯市亿利库布其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新评定AAAA级旅游景区10家、AAA级旅游景区21家、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2家。阿尔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投资13.25亿元的26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制定旅游业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推荐文化和旅游融资项目67个,达成融资意向4.16亿元。

    【旅游市场复苏】  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盟市举办以“亮丽内蒙古·四季好风光”为主题的万里茶道、大草原等六大系列活动和2022冰雪旅游季4个主要活动,计236项活动。推出“亮丽内蒙古·四季好风光”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亮丽北疆”主题精品红色旅游线路10条。开展“百城百区”文旅消费助企惠民行动,指导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创新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活力。组织发放电子消费券9000余万元,承兑资金7587万元,直接拉动消费4亿多元。

    【全域旅游示范区评选】  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第三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工作,本次评定共有11地入选,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包头市石拐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盟科右中旗、赤峰市喀喇沁旗、赤峰市宁城县、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海市海勃湾区。

    【旅游促销惠民】  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建内蒙古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自治区文化旅游旗舰企业。认定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个、自治区重点培育文化产业园区7个,呼伦贝尔古城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立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库,年内完成投资额38.28亿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有17个项目落地实施,投资总额21.9亿元,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制定旅游业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推荐文化和旅游融资项目67个,达成融资意向4.16亿元。举办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和旅游行业校企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交流会。倡导“内蒙古人游内蒙古”。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版等政策文件的通知》,印发“鼓励支持城市游、近郊游、乡村游”文件,鼓励自治区各地通过举办消费季、消费月、发放旅游卡等活动,各盟市配套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内蒙古人游内蒙古”。举办“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其间自治区各地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自治区累计发送祝福短信1530万条。印发“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文件。《干部包联旅游景区典型案例》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纾困发展案例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教育厅联合公布自治区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9基地营地42个。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综述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旅游接待】  2022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9249.08万人次2021年下降29.54%;全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53.92亿元2021年下降27.84%。3家街区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创建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红色草原”名单、2家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个村入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3家营地为全国自驾车旅居车5C、4C级营地。

     

    图片74.jpg 

    42  2018—2022年自治区接待国内游客情况表

     

    【文旅资金支持】  2022年,中央及自治区财政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艺术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重点项目,补助各盟市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约10.95亿元。2022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及文物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事业费42.11亿元,其中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投入35.08亿元2021年增加3.4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0.59%。实施助企纾困行动,投入6.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旅游投资】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下简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有17个项目落地实施,投资总额21.9亿元。持续推动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鄂尔多斯市亿利库布其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新评定AAAA级旅游景区10家、AAA级旅游景区21家、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2家。阿尔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投资13.25亿元的26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制定旅游业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推荐文化和旅游融资项目67个,达成融资意向4.16亿元。

    【旅游市场复苏】  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盟市举办以“亮丽内蒙古·四季好风光”为主题的万里茶道、大草原等六大系列活动和2022冰雪旅游季4个主要活动,计236项活动。推出“亮丽内蒙古·四季好风光”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亮丽北疆”主题精品红色旅游线路10条。开展“百城百区”文旅消费助企惠民行动,指导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创新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活力。组织发放电子消费券9000余万元,承兑资金7587万元,直接拉动消费4亿多元。

    【全域旅游示范区评选】  2022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第三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工作,本次评定共有11地入选,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包头市石拐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盟科右中旗、赤峰市喀喇沁旗、赤峰市宁城县、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海市海勃湾区。

    【旅游促销惠民】  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建内蒙古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自治区文化旅游旗舰企业。认定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个、自治区重点培育文化产业园区7个,呼伦贝尔古城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立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库,年内完成投资额38.28亿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有17个项目落地实施,投资总额21.9亿元,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制定旅游业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推荐文化和旅游融资项目67个,达成融资意向4.16亿元。举办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和旅游行业校企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交流会。倡导“内蒙古人游内蒙古”。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版等政策文件的通知》,印发“鼓励支持城市游、近郊游、乡村游”文件,鼓励自治区各地通过举办消费季、消费月、发放旅游卡等活动,各盟市配套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内蒙古人游内蒙古”。举办“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其间自治区各地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自治区累计发送祝福短信1530万条。印发“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文件。《干部包联旅游景区典型案例》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纾困发展案例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教育厅联合公布自治区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9基地营地42个。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