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 呼伦贝尔市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因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处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南北长700千米,东西宽630千米,总面积25.3万平方千米,占自治区总面积21%。该市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处于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总长1733.32千米,其中俄边境线1051.08千米、中蒙边境线682.24千米。沿边设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全市草原总面积993.33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920万公顷。全市水资源总量316.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亿立方米。全市全年总供水量7.03亿立方米扣除呼伦湖补水,其中农业用水量4.7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0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04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18亿立方米。呼伦贝尔市辖14个旗市,其中,有2个区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旗市68个镇、19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19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219.07万人2021年减少2.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3.92万人乡村人口55.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82%,比2021年增长0.06个百分点014岁24.12万人1564岁161.45万人,65岁及以上33.5万人,男性人口110.66万人女性人口108.41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为102.08。年内呼伦贝尔市被列为自治区级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林草湿碳汇工作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年内,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6亿元,比2021年增长4.6%增速跃居全区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速5.5%第二产业增速5.6%第三产业增速3.5%,分别位居全区第四、第五和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335.539.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75亿元2021年增长3.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2.6%增速位居全区第八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7.8%增速位居全区第六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1年增长0.2%增速位居全区第三位。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48个完成投资238.8亿元重点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提高6.6和32.7个百分点。雁宝能源、华能伊敏5G+无人驾驶技术填补高寒地区智慧矿山建设空白,伊利乳业、东北阜丰被评为自治区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挺进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品牌价值进入自治区百强。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获批国家首批哨点医院】  6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获批国家首批“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哨点医院”。哨点医院是国家医疗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根据医疗质控需要特别设立的,按照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要求,提供专业发展和诊疗工作开展情况相关数据,以实施营养诊疗质量监测、控制,促进营养诊疗质量提升的代表性医疗机构。哨点医院的遴选由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中心组织实施,经各省卫生健康委或质控中心筛选推荐,国家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

    【伊利有机液态奶项目第一批生产线投产】  2022年1月总投资15亿元的呼伦贝尔伊利绿色智能高端有机液态奶项目第一批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项目投入9条生产线,可实现日处理原奶658吨,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古城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提升改造工程】  呼伦贝尔古城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是呼伦贝尔市具有标志性的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1日该街区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项目正式开始进场施工。2022年5月开始施工的二期工程专注古街风貌提升、亮化工程、铺装工程、景观工程和智慧系统筹方面的建设,继续对苏炳文广场、古城步行街、工字路进行提升改造。6月中旬工程完工。

    【首笔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落地】  2022年6月,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采购大豆种子及缓释肥项目中,内蒙古佳扬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利用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通过呼伦贝尔市“政府采购云平台”中的金融服务“合同融资”功能,向浦发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融资贷款223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功能,契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目标。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少,抗经营风险能力相对薄弱,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呼伦贝尔市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突破参与政府采购的中小企业融资信息瓶颈,市财政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策引导,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全区一张网”建设的“政府采购云平台”,推进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不断优化合同签订、履约验收、信用评价、资金支付等流程,为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营造有利环境。该笔线上融资贷款业务是在财政部门、金融服务机构和供应商三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开展的第一笔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

    7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2022年1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2021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呼伦贝尔市有7处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分别是内蒙古莫和尔图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陈巴尔虎陶海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乌奴耳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扎兰屯秀水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南木雅克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柴河固里国家湿地公园。

    【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名录】  2022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中国有11处自然保护地入选,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根河市金河镇境内总面积107348公顷保护区内森林覆被率达88.4%,是中国寒温带针叶林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野生动物监测和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监测与恢复的重要基地。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94种,野生植物620种,大型真菌179种。经过多年的保护研究发现,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巨大的生态功能。

     

    图片41.jpg 

    89  2022年12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呼伦贝尔市  供图

     

    【第十八届冰雪那达慕暨冰雪之约主题文化展】  2022年1月10日呼伦贝尔市第十八届冰雪那达慕暨冰雪之约主题文化展启动。冰雪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包括冰雪文化主题展、“迎冬奥、乐冰雪、兴文化”全区冰雪主题美术摄影展暨郎立兴冰雪摄影展、世华章“蒙”虎迎春——壬寅新春音乐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2年“村晚”展播等。系列冰雪活动旨在以“呼伦贝尔大雪原”品牌为引领,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理念转型,构筑冰雪旅游品牌IP体系,推动形成业态协同、产业融通、合作共赢的产业化联合体,助力冰雪旅游形成全域全季全业新格局。启动仪式上“蒙速办”App、“旅约宝”文旅景区场馆预约平台上线暨2022年中国冷极马拉松线上比赛正式启动,陈巴尔虎旗白音哈达那达慕会场、根河雪地驯鹿和线上冷极马拉松会场、鄂伦春雪上竞速会场同时举办冰雪赛事活动。  王建新  杜春鹏  王邓海

     

    图片42.jpg 

    90  2022年1月10日,呼伦贝尔第十八届冰雪那达慕暨冰雪之约文化

    主题展启动  呼伦贝尔市  供图

     

    【满洲里市】  满洲里市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东临新巴尔虎左旗,南、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邻,北与俄罗斯联邦后贝加尔边疆区接壤。满洲里市是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准地级市,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为副厅级,是中国著名的边境口岸城市,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22年3月,按照自治区相关部门要求,满洲里市调整开发区管理体制,代呼伦贝尔市管辖1个县级行政区——扎赉诺尔区,设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为734.56平方千米。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数84975户扎赉诺尔区39536户,户籍人口170783人扎赉诺尔区82404人。从城乡结构看,全部为城镇户籍人口。全市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21个少数民族。2022年,满洲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3亿元2021年增长3.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2021年下降7.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8亿元2021年增长25.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微增累计上涨1%。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2021年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外贸进出口总额150.9亿元2021年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亿元2021年下降4.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023元2021年增长1.0%人均消费性支出19975元2021年下降6.1%。其中食品支出8833元,占消费支出比重的44.2%2021年提高4.6个百分点。  李颖

    【海拉尔区】  海拉尔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接合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汇合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海拉尔内陆断陷盆地”,总面积144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50.98平方千米。海拉尔区是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旅游中心。海拉尔区市区分为河东、河西、建设街道和铁道北4个区域,下辖2个镇7个街道,17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2022年底户籍总人口288505人。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69万元2021年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091万元,比2021年增长1122.9%。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4048万元2021年下降27.6%。举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九届冰雪那达慕暨呼伦贝尔第五届冬季英雄会、呼伦贝尔古城冰雕大赛、东山城堡雪乐园等特色冰雪旅游活动。海拉尔区苍狼白鹿冰雪运动基地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入选“2022内蒙古网红打卡地”。  田华

    【牙克石市】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下辖县级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东连嫩江流域,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南与扎兰屯市相连,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北接根河市。总面积27590平方千米,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10.91%。其中林地面积201.7万公顷,水域面积720平方千米,草场面积20.49万公顷,耕地面积15.8万公顷。市区包含牧原镇,本段内同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千米。市域有6个街道、10个镇、47个社区、14个行政村。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304020人2021年减少4969人下降1.6%。总户数135991户2021年减少852户下降0.6%。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76057人、乡村人口27963人,人口城镇化率90.8%;市区总人口130006人不含牧原镇),乡镇总人口174014人。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3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5.43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6亿元同比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21年的25.612.4∶62.0调整至28.3∶13.0∶5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06亿元,比2021年下降1.9%。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73945万元2021年增加4037万元增长5.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2612万元2021年增加4002万元增长14.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实现18486万元2021年减少143万元下降0.8%财政非税收入实现14126万元2021年增加4145万元增长41.5%。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9869元2021年增长5.1%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24768元2021年下降0.4%。恩格尔系数为34.0%。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  石长亮

    【扎兰屯市】  扎兰屯市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东以音河为界与阿荣旗相依,东南及南以金长城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龙江两县及兴安盟扎赉特旗为邻,西及西北以哈玛尔山和漠克河为界与阿尔山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北以阿木牛河为界与牙克石市相邻。全市总面积16926.3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43个社区,全市户籍总人口393846人。年内,扎兰屯市PM2.5平均浓度1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获得“自治区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扎兰屯市成为自治区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吊桥公园被命名为“内蒙古最美公园”;金龙山滑雪场入选“内蒙古网红打卡地冬季榜单”,获评“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大兴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扎兰屯市红十字会“小桔灯”人文关怀志愿服务组织获得“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2亿元、比2021年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036.92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4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82万公顷,粮食产量14亿公斤,牲畜存栏148.57万头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9亿元、同比下降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21亿元、同比增长12.1%。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300元、同比增长5.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1778元、同比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543元、同比增长7.4%。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7482元、同比增长13.8%,农村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362元、同比下降14.8%。  张艳晶  宋剑

    【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西部和北部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边境线长674.89千米。境内设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全市总面积2.89万平方千米。辖1个苏木、3个乡、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街道。2022年底,全市户籍人口76259人。其中,城镇人口55446人,占总人口的72.7%乡村人口20813人占总人口的27.3%。全市有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0518人,占总人口的26.9%。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7.30亿元增长30.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8.2∶14.5∶37.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2亿元2021年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比2021年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68亿元2021年增长13.6%。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531元同比增长5.0%。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918元,同比增长5.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127元,同比增长4.6%。  宋金香

    【根河市】  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漠河市、塔河县,总面积20013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北部的城市之一,是高纬度、高寒冷地区。大兴安岭山地构成根河市地貌的总体,最高峰奥科里堆山位于激流河东侧阿龙山境内,海拔1530米,是大兴安岭北部最高峰。根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完成绿色指标,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入围第二批“自治区森林城市”创建单位,汗马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阿龙山敖鲁古雅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自然公园评审。根河市辖4个镇、1个乡、4个街道25个社区。2022年底,根河市户籍总人口120942人,其中汉族人口105766人,少数民族人口15176人。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三次产业比例为16.9∶22.7∶60.4。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1%,目标完成率居呼伦贝尔市第二位。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增速居呼伦贝尔市第四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4%。  车宏宇

    【阿荣旗】  阿荣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隶属呼伦贝尔市,襟连松嫩平原,背倚大兴安岭。全旗辖12个乡镇,2个农场,7个地方林场。总面积13641平方千米,其中草原面积15.65万公顷可利用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1.2%水资源总量18.9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探明储量5.16亿吨、远景储量50亿吨。2022年底,阿荣旗户籍总人口316772人,其中农业人口226337人,占总人口的71.5%非农业人口90435人占总人口的2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6‰。2022年阿荣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21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7.0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比为53.1∶14.3∶32.6固定资产投资36.72亿元同比下降5.4%。新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3.01亿元,比2021年下降5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1亿元2021年下降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9亿元2021年增长7.1%。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868元2021年增长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751元2021年增长4.0%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4826元2021年增长7.3%。  孟梅娜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部、大兴安岭东麓、嫩江右岸、大兴安岭山脉与松嫩平原的交会地带。下辖15个乡镇220个行政村26个社区。旗人民政府驻尼尔基镇。全旗土地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688平方千米、草地总面积621平方千米,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424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218平方千米、湿地面积953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6平方千米。2022年底,莫旗户籍总人口308202人其中城镇人口820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2022年,莫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4947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66192万元,增长28.2%第三产业增加值282410万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8.1∶6.1∶25.8。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593万元,同比增长55.0%。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509元同比增长5.5%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653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857元同比增长7.3%。  杜卫东  郭翠玲  孟银娜

    【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嫩江市隔江相望,西与根河市、牙克石市为邻,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相接,北与黑龙江省呼玛县以伊勒呼里山为界。全旗总面积59880平方千米,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旗境内森林茂密,是中国木材生产重要基地之一。森林里栖息着野生动物243种野生植物近500种可食用植物40余种,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已掌握20余种矿产资源及分布情况,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10余种。主要河流有甘河、诺敏河、毕拉河、那都里河、欧肯河、多布库尔河等。旗辖10个乡镇,行政村82个、社区33个居住着25个民族。2022年底全旗有108646户户籍人口231506人。2022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83.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04亿元工业增加值6.88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99.643.5。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3亿元。全旗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59亿元。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2亿元。财政总支出34.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4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9亿元。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5亿元。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846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063元,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763元。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3168元,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0元,农村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7079元。  杜灵丽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东南端,大兴安岭西侧。东与牙克石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左旗毗邻,北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相连,南与扎兰屯市和兴安盟阿尔山市交界。土地总面积19111平方千米,辖4个镇、5个苏木、1个民族乡。旗委、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22个民族构成。2022年底城镇人口112659人乡村人口2241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44.8%。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11.3%。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列全市第一位,总量跃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3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7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45.17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768.5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1年增长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9亿元2021年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66亿元2021年增长17.1%非税收收入完成1.23亿元2021年下降3.3%。财政总支出完成22.47亿元2021年下降2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43亿元2021年下降13.6%。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潘玉婷

    【陈巴尔虎旗】  陈巴尔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部,东部和东北部与牙克石、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接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界,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在境内长193.9千米全水系界。全旗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其中草原面积1.58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5%河流面积53.33平方千米湖泊面积40平方千米,森林面积1070.8平方千米。国道301线、滨洲铁路横贯旗境,旗人民政府驻地巴彦库仁镇距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27千米。旗辖3个镇、4个苏木、29个嘎查,17个社区。2022年底户籍人口52741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9599人,占总人口的56.1%。旗内有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回族、满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等15个民族。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9.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95亿元2021年增长2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3亿元,比2021年增长21.8%。  包萌  关志涛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部,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南和蒙古国交界,境内边境线长311.24千米。下辖2个镇、5个苏木。全旗总面积2.16万平方千米。2022年底全旗总人口41299人2021年下降0.4%。人口出生率为4.51‰人口死亡率为8.85‰。其中,城镇人口19278人,比重46.7%乡村人口22021人比重53.3%。少数民族人口33196人占全部人口的80.4%,其中蒙古族人口32118人。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21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67亿元增长7.1%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6.0%建筑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1.16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4∶15.8∶37.8。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77万元2021年增长44.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9万元,增长462.7%;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701万元下降72.5%。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966元,增长6.0%。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766元2021年增长5.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9290元2021年增长7.6%。  海日罕

    【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右旗以下简称“新右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东以乌尔逊河为界与新巴尔虎左旗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对俄开放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514.36千米。其中,中蒙边界467.18千米,中俄边界47.18千米。总面积24839.4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217.4平方千米。旗下辖3个镇、4个苏木51个嘎查、12个社区。2022年底,全旗常住人口3.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4万人、乡村人口1.21万人。2022年新右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55亿元,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9∶64.3∶12.8。人均生产总值213700元2021年增长0.1%。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2021年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31.4%2021年减少0.6个百分点。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5.09亿元2021年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6亿元2021年下降12.7%。其中税收收入3.3亿元2021年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6亿元2021年增长45.5%。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656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938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9015元。  尹慧辉

    【扎赉诺尔区】  扎赉诺尔区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部,东与满洲里市东湖区及新左旗接壤,南濒呼伦湖,西、南与新右旗接壤,北与满洲里市东湖区相连,西北距满洲里市区24千米。总面积269.65平方千米,辖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2022年底户籍人口8.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45人。2022年,扎赉诺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8.89亿元,增长5.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47.15亿元2021年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6∶69.9∶28.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亿元。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个,完成投资7.63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1.91亿元2021年增长26.6%。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80人。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8万人。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2021年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孟繁兴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伦贝尔市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因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处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南北长700千米,东西宽630千米,总面积25.3万平方千米,占自治区总面积21%。该市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处于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总长1733.32千米,其中俄边境线1051.08千米、中蒙边境线682.24千米。沿边设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全市草原总面积993.33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920万公顷。全市水资源总量316.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亿立方米。全市全年总供水量7.03亿立方米扣除呼伦湖补水,其中农业用水量4.7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0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04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18亿立方米。呼伦贝尔市辖14个旗市,其中,有2个区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旗市68个镇、19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19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219.07万人2021年减少2.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3.92万人乡村人口55.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82%,比2021年增长0.06个百分点014岁24.12万人1564岁161.45万人,65岁及以上33.5万人,男性人口110.66万人女性人口108.41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为102.08。年内呼伦贝尔市被列为自治区级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林草湿碳汇工作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年内,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6亿元,比2021年增长4.6%增速跃居全区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速5.5%第二产业增速5.6%第三产业增速3.5%,分别位居全区第四、第五和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335.539.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75亿元2021年增长3.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2.6%增速位居全区第八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7.8%增速位居全区第六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1年增长0.2%增速位居全区第三位。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48个完成投资238.8亿元重点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提高6.6和32.7个百分点。雁宝能源、华能伊敏5G+无人驾驶技术填补高寒地区智慧矿山建设空白,伊利乳业、东北阜丰被评为自治区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挺进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品牌价值进入自治区百强。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获批国家首批哨点医院】  6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获批国家首批“临床营养专业质控哨点医院”。哨点医院是国家医疗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根据医疗质控需要特别设立的,按照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要求,提供专业发展和诊疗工作开展情况相关数据,以实施营养诊疗质量监测、控制,促进营养诊疗质量提升的代表性医疗机构。哨点医院的遴选由国家临床营养专业质控中心组织实施,经各省卫生健康委或质控中心筛选推荐,国家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

    【伊利有机液态奶项目第一批生产线投产】  2022年1月总投资15亿元的呼伦贝尔伊利绿色智能高端有机液态奶项目第一批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项目投入9条生产线,可实现日处理原奶658吨,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古城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提升改造工程】  呼伦贝尔古城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是呼伦贝尔市具有标志性的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1日该街区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项目正式开始进场施工。2022年5月开始施工的二期工程专注古街风貌提升、亮化工程、铺装工程、景观工程和智慧系统筹方面的建设,继续对苏炳文广场、古城步行街、工字路进行提升改造。6月中旬工程完工。

    【首笔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落地】  2022年6月,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采购大豆种子及缓释肥项目中,内蒙古佳扬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利用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通过呼伦贝尔市“政府采购云平台”中的金融服务“合同融资”功能,向浦发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融资贷款223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功能,契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目标。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少,抗经营风险能力相对薄弱,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呼伦贝尔市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突破参与政府采购的中小企业融资信息瓶颈,市财政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策引导,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全区一张网”建设的“政府采购云平台”,推进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不断优化合同签订、履约验收、信用评价、资金支付等流程,为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营造有利环境。该笔线上融资贷款业务是在财政部门、金融服务机构和供应商三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开展的第一笔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

    7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2022年1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2021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呼伦贝尔市有7处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分别是内蒙古莫和尔图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陈巴尔虎陶海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乌奴耳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扎兰屯秀水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南木雅克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柴河固里国家湿地公园。

    【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名录】  2022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中国有11处自然保护地入选,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根河市金河镇境内总面积107348公顷保护区内森林覆被率达88.4%,是中国寒温带针叶林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野生动物监测和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监测与恢复的重要基地。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94种,野生植物620种,大型真菌179种。经过多年的保护研究发现,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巨大的生态功能。

     

    图片41.jpg 

    89  2022年12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呼伦贝尔市  供图

     

    【第十八届冰雪那达慕暨冰雪之约主题文化展】  2022年1月10日呼伦贝尔市第十八届冰雪那达慕暨冰雪之约主题文化展启动。冰雪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包括冰雪文化主题展、“迎冬奥、乐冰雪、兴文化”全区冰雪主题美术摄影展暨郎立兴冰雪摄影展、世华章“蒙”虎迎春——壬寅新春音乐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2年“村晚”展播等。系列冰雪活动旨在以“呼伦贝尔大雪原”品牌为引领,打造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理念转型,构筑冰雪旅游品牌IP体系,推动形成业态协同、产业融通、合作共赢的产业化联合体,助力冰雪旅游形成全域全季全业新格局。启动仪式上“蒙速办”App、“旅约宝”文旅景区场馆预约平台上线暨2022年中国冷极马拉松线上比赛正式启动,陈巴尔虎旗白音哈达那达慕会场、根河雪地驯鹿和线上冷极马拉松会场、鄂伦春雪上竞速会场同时举办冰雪赛事活动。  王建新  杜春鹏  王邓海

     

    图片42.jpg 

    90  2022年1月10日,呼伦贝尔第十八届冰雪那达慕暨冰雪之约文化

    主题展启动  呼伦贝尔市  供图

     

    【满洲里市】  满洲里市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东临新巴尔虎左旗,南、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邻,北与俄罗斯联邦后贝加尔边疆区接壤。满洲里市是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准地级市,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为副厅级,是中国著名的边境口岸城市,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22年3月,按照自治区相关部门要求,满洲里市调整开发区管理体制,代呼伦贝尔市管辖1个县级行政区——扎赉诺尔区,设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为734.56平方千米。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数84975户扎赉诺尔区39536户,户籍人口170783人扎赉诺尔区82404人。从城乡结构看,全部为城镇户籍人口。全市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21个少数民族。2022年,满洲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3亿元2021年增长3.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2021年下降7.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8亿元2021年增长25.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微增累计上涨1%。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2021年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外贸进出口总额150.9亿元2021年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亿元2021年下降4.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023元2021年增长1.0%人均消费性支出19975元2021年下降6.1%。其中食品支出8833元,占消费支出比重的44.2%2021年提高4.6个百分点。  李颖

    【海拉尔区】  海拉尔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接合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汇合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海拉尔内陆断陷盆地”,总面积144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50.98平方千米。海拉尔区是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旅游中心。海拉尔区市区分为河东、河西、建设街道和铁道北4个区域,下辖2个镇7个街道,17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委会。2022年底户籍总人口288505人。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69万元2021年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091万元,比2021年增长1122.9%。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4048万元2021年下降27.6%。举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九届冰雪那达慕暨呼伦贝尔第五届冬季英雄会、呼伦贝尔古城冰雕大赛、东山城堡雪乐园等特色冰雪旅游活动。海拉尔区苍狼白鹿冰雪运动基地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入选“2022内蒙古网红打卡地”。  田华

    【牙克石市】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下辖县级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东连嫩江流域,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南与扎兰屯市相连,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北接根河市。总面积27590平方千米,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10.91%。其中林地面积201.7万公顷,水域面积720平方千米,草场面积20.49万公顷,耕地面积15.8万公顷。市区包含牧原镇,本段内同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千米。市域有6个街道、10个镇、47个社区、14个行政村。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304020人2021年减少4969人下降1.6%。总户数135991户2021年减少852户下降0.6%。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76057人、乡村人口27963人,人口城镇化率90.8%;市区总人口130006人不含牧原镇),乡镇总人口174014人。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3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5.43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6亿元同比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21年的25.612.4∶62.0调整至28.3∶13.0∶5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06亿元,比2021年下降1.9%。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73945万元2021年增加4037万元增长5.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2612万元2021年增加4002万元增长14.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实现18486万元2021年减少143万元下降0.8%财政非税收入实现14126万元2021年增加4145万元增长41.5%。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9869元2021年增长5.1%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24768元2021年下降0.4%。恩格尔系数为34.0%。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  石长亮

    【扎兰屯市】  扎兰屯市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东以音河为界与阿荣旗相依,东南及南以金长城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龙江两县及兴安盟扎赉特旗为邻,西及西北以哈玛尔山和漠克河为界与阿尔山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北以阿木牛河为界与牙克石市相邻。全市总面积16926.3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43个社区,全市户籍总人口393846人。年内,扎兰屯市PM2.5平均浓度1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获得“自治区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扎兰屯市成为自治区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吊桥公园被命名为“内蒙古最美公园”;金龙山滑雪场入选“内蒙古网红打卡地冬季榜单”,获评“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大兴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扎兰屯市红十字会“小桔灯”人文关怀志愿服务组织获得“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2亿元、比2021年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036.92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4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82万公顷,粮食产量14亿公斤,牲畜存栏148.57万头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9亿元、同比下降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21亿元、同比增长12.1%。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300元、同比增长5.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1778元、同比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543元、同比增长7.4%。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7482元、同比增长13.8%,农村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362元、同比下降14.8%。  张艳晶  宋剑

    【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西部和北部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边境线长674.89千米。境内设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全市总面积2.89万平方千米。辖1个苏木、3个乡、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街道。2022年底,全市户籍人口76259人。其中,城镇人口55446人,占总人口的72.7%乡村人口20813人占总人口的27.3%。全市有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0518人,占总人口的26.9%。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7.30亿元增长30.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8.2∶14.5∶37.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2亿元2021年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比2021年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68亿元2021年增长13.6%。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531元同比增长5.0%。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918元,同比增长5.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127元,同比增长4.6%。  宋金香

    【根河市】  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漠河市、塔河县,总面积20013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北部的城市之一,是高纬度、高寒冷地区。大兴安岭山地构成根河市地貌的总体,最高峰奥科里堆山位于激流河东侧阿龙山境内,海拔1530米,是大兴安岭北部最高峰。根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完成绿色指标,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入围第二批“自治区森林城市”创建单位,汗马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阿龙山敖鲁古雅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自然公园评审。根河市辖4个镇、1个乡、4个街道25个社区。2022年底,根河市户籍总人口120942人,其中汉族人口105766人,少数民族人口15176人。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三次产业比例为16.9∶22.7∶60.4。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1%,目标完成率居呼伦贝尔市第二位。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增速居呼伦贝尔市第四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4%。  车宏宇

    【阿荣旗】  阿荣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隶属呼伦贝尔市,襟连松嫩平原,背倚大兴安岭。全旗辖12个乡镇,2个农场,7个地方林场。总面积13641平方千米,其中草原面积15.65万公顷可利用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1.2%水资源总量18.9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探明储量5.16亿吨、远景储量50亿吨。2022年底,阿荣旗户籍总人口316772人,其中农业人口226337人,占总人口的71.5%非农业人口90435人占总人口的2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6‰。2022年阿荣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21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7.0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比为53.1∶14.3∶32.6固定资产投资36.72亿元同比下降5.4%。新口径财政总收入完成3.01亿元,比2021年下降5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1亿元2021年下降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9亿元2021年增长7.1%。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868元2021年增长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751元2021年增长4.0%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4826元2021年增长7.3%。  孟梅娜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部、大兴安岭东麓、嫩江右岸、大兴安岭山脉与松嫩平原的交会地带。下辖15个乡镇220个行政村26个社区。旗人民政府驻尼尔基镇。全旗土地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688平方千米、草地总面积621平方千米,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424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218平方千米、湿地面积953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6平方千米。2022年底,莫旗户籍总人口308202人其中城镇人口820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2022年,莫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4947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66192万元,增长28.2%第三产业增加值282410万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8.1∶6.1∶25.8。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593万元,同比增长55.0%。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509元同比增长5.5%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653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857元同比增长7.3%。  杜卫东  郭翠玲  孟银娜

    【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嫩江市隔江相望,西与根河市、牙克石市为邻,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相接,北与黑龙江省呼玛县以伊勒呼里山为界。全旗总面积59880平方千米,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旗境内森林茂密,是中国木材生产重要基地之一。森林里栖息着野生动物243种野生植物近500种可食用植物40余种,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已掌握20余种矿产资源及分布情况,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10余种。主要河流有甘河、诺敏河、毕拉河、那都里河、欧肯河、多布库尔河等。旗辖10个乡镇,行政村82个、社区33个居住着25个民族。2022年底全旗有108646户户籍人口231506人。2022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83.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04亿元工业增加值6.88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99.643.5。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3亿元。全旗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59亿元。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2亿元。财政总支出34.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4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9亿元。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5亿元。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846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063元,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763元。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3168元,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0元,农村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7079元。  杜灵丽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东南端,大兴安岭西侧。东与牙克石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左旗毗邻,北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相连,南与扎兰屯市和兴安盟阿尔山市交界。土地总面积19111平方千米,辖4个镇、5个苏木、1个民族乡。旗委、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22个民族构成。2022年底城镇人口112659人乡村人口2241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44.8%。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11.3%。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列全市第一位,总量跃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3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7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45.17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768.5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1年增长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9亿元2021年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66亿元2021年增长17.1%非税收收入完成1.23亿元2021年下降3.3%。财政总支出完成22.47亿元2021年下降2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43亿元2021年下降13.6%。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潘玉婷

    【陈巴尔虎旗】  陈巴尔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部,东部和东北部与牙克石、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接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界,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在境内长193.9千米全水系界。全旗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其中草原面积1.58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5%河流面积53.33平方千米湖泊面积40平方千米,森林面积1070.8平方千米。国道301线、滨洲铁路横贯旗境,旗人民政府驻地巴彦库仁镇距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27千米。旗辖3个镇、4个苏木、29个嘎查,17个社区。2022年底户籍人口52741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9599人,占总人口的56.1%。旗内有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回族、满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等15个民族。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9.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95亿元2021年增长2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3亿元,比2021年增长21.8%。  包萌  关志涛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部,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南和蒙古国交界,境内边境线长311.24千米。下辖2个镇、5个苏木。全旗总面积2.16万平方千米。2022年底全旗总人口41299人2021年下降0.4%。人口出生率为4.51‰人口死亡率为8.85‰。其中,城镇人口19278人,比重46.7%乡村人口22021人比重53.3%。少数民族人口33196人占全部人口的80.4%,其中蒙古族人口32118人。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21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67亿元增长7.1%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6.0%建筑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1.16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4∶15.8∶37.8。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77万元2021年增长44.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9万元,增长462.7%;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701万元下降72.5%。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966元,增长6.0%。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766元2021年增长5.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9290元2021年增长7.6%。  海日罕

    【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右旗以下简称“新右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东以乌尔逊河为界与新巴尔虎左旗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对俄开放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514.36千米。其中,中蒙边界467.18千米,中俄边界47.18千米。总面积24839.4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217.4平方千米。旗下辖3个镇、4个苏木51个嘎查、12个社区。2022年底,全旗常住人口3.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4万人、乡村人口1.21万人。2022年新右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55亿元,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9∶64.3∶12.8。人均生产总值213700元2021年增长0.1%。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2021年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31.4%2021年减少0.6个百分点。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5.09亿元2021年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6亿元2021年下降12.7%。其中税收收入3.3亿元2021年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6亿元2021年增长45.5%。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656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938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9015元。  尹慧辉

    【扎赉诺尔区】  扎赉诺尔区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部,东与满洲里市东湖区及新左旗接壤,南濒呼伦湖,西、南与新右旗接壤,北与满洲里市东湖区相连,西北距满洲里市区24千米。总面积269.65平方千米,辖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2022年底户籍人口8.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45人。2022年,扎赉诺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8.89亿元,增长5.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47.15亿元2021年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6∶69.9∶28.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亿元。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个,完成投资7.63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1.91亿元2021年增长26.6%。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80人。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8万人。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2021年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孟繁兴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