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 赤峰市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赤峰市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市,设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3个市辖区,辖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7旗2县。2022年底,赤峰市有常住人口40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6万人、乡村人口18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3%2021年增长0.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3.2万人女性人口196.9万人。2022年出生人口2.16万人出生率5.39‰死亡人口3.18万人死亡率7.93‰。全市有44个民族,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284.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多数;少数民族人口11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8%。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3.4亿元2021年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974.6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比例为21∶33.7∶4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577元2021年增长2.4%。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54.2亿元,比2021年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6亿元2021年下降0.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0.8亿元2021年下降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0.8亿元2021年增长0.1%。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7.2万公顷,比2021年增加0.1万公顷。新增耕地灌溉面积3.23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5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7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粮食产量656万吨,比2021年增加31.2万吨,增产5%。谷物产量627.7万吨2021年增产5.5%。蔬菜产量301.9万吨减产5.3%。截至6月末,牲畜存栏2088.9万头只,同比增长4.8%。肉类综合生产能力116.5万吨,蛋、奶、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37.1万吨、57.4万吨和1.1万吨。全年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7.6亿元2021年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4.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4亿元,下降14.3%金融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104.7亿元,下降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1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9.2亿元下降2.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2021年下降4.3%。赤峰商贸物流园区建成面积1894.82万平方米,实现物流总值571.5亿元。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9.5亿元,比2021年下降4.3%。赤峰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9所,全年招生1.1万人,比2021年下降12.7%普通高中44所全年招生2.68万人2021年下降3.6%初中106所全年招生4.26万人2021年下降0.5%小学394所全年招生3.68万人2021年下降15.8%。有医疗卫生机构4823个其中医院105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5个,民营医院70个;农村牧区卫生院241个,妇幼卫生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乌兰牧骑9个。有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94个,博物馆24个。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415场次。

    截至2022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1.85万人,比2021年末增长4.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73.1万人,比2021年末增长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6万人2021年末下降0.6%。有2.1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21年的593元增加至783元。31.85万人享受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21年的295元增加至506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04万人2021年增加1.08万人;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226人。有民办公办养老机构128个床位14947张。全年有34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2022年,赤峰市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7406元2021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9416元2021年增长5.2%。其中工资性收入23488元增长5.6%经营净收入8729元增长4.6%财产净收入1723元增长2.4%转移净收入5476元增长5.3%。农村牧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547元2021年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5284元增长7.4%经营净收入8170元增长8.9%财产净收入247元增长5.1%转移净收入2846元增长8.5%。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082元2021年增长0.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21239元2021年下降2.7%。农村牧区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471元增长0.8%。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万公顷,封山育林0.3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9万公顷。森林抚育0.6万公顷。全市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全年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6天2021年增加8天。

    【赤子峰会】  2022年7月27日赤峰市举办以“带回梦想·荣耀家乡”“投资赤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度“赤子峰会”暨夏季招商引资签约大会。152个项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签约,计划总投资568.72亿元。大会在8个驻外赤峰商会、4个驻外内蒙古商会和各旗县区设分会场。来自赤峰市内外的赤子、专家、企业家和赤峰市招商大使代表、驻外赤峰商会和外埠驻赤商会负责人计500余人参加大会。新华社现场云、央视频移动网、抖音等媒体平台直播会议,浏览量87万人次。

    【中欧班列“赤峰号”首发开行】  2022年4月6日中欧班列“赤峰号”首发开行仪式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举行。首发列车搭载集装箱50个,满载1300余吨赖氨酸硫酸盐、盐酸盐,从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始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开往俄罗斯莫斯科市,货值1200万元,运行总里程8129千米。班列主要出口赤峰地区化工、农畜深加工产品及日用品、服装鞋帽、小家电等跨境电商产品,主要进口粮油、亚麻籽、铜精粉、板材、沥青、氯化钾、新闻纸、荞麦壳、乳清粉等大宗商品。班列由赤峰市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外运东北有限公司合作开行,出口货物可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集货,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降低进出口商家的市场、人力和时间成本。赤峰市由此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同时开通国际无水海运、陆运双通道的城市。

     

    图片45.jpg 

    93  2022年4月6日,中欧班列赤峰号首发开行

    赤峰市红山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赤峰玉龙机场T2航站楼投运】  2022年8月20日零时赤峰玉龙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新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31354.89平方米,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78万人次规划设计,建筑高度28.15米,飞行区指标为4C级,新建9座登机廊桥可满足波音737-800、空客320等机型的起降。配套建设空管、给排水、消防、助航灯光、供电、安保等工程。

    【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协同发展】  2022年,天奇蒙药集团与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后合作共建蒙济堂饮片加工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4.1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400万元。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创业创新大赛初赛报名参赛项目236个,创历史新高。赤峰、通辽两地通过红山文化节非遗专场展演等形式,开展“双子星座筑梦非遗”非遗交流系列活动。赤峰市医药卫生学会与通辽市医学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推进优势学科互补。  孙美丰

    【红山区】  红山区位于赤峰市南部。因红色山峰而得名“红山”。区土地资源总面积487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5203公顷,占土地面积31.22%森林覆盖率24.46%。2022年全区辖2个镇、11个街道27个行政村、62个社区,有常住人口47.1万人。

    全年,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46万户2021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全年粮食产量4.93万吨2021年增产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亿元2021年下降28.9%。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3942元和27624元2021年增长4.9%和7.8%。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9亿元2021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49.4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201.2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比例为2.941.455.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6662元2021年下降0.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2亿元不含农户,比2021年下降2.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4%,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倍,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22.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亿元2021年下降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1亿元下降1.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54亿元,增长1.6%餐饮收入8.1亿元下降1.6%。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2021年下降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2.5%,中西药品类增长9.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4%汽车类下降10.7%。年末全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家,实现成交额7.9亿元,比2021年下降28.1%。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827元2021年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942元增长4.9%农村牧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7624元,增长7.8%。全年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4487元2021年下降2.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5411元,下降3.0%;农村牧区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091元增长1.6%。  刘海婷

    【元宝山区】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全区总土地面积953平方千米,境内有煤、金、铜、铁等矿产地14处。全区平均水资源总量1227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447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568万立方米。区辖5个镇、1个乡、6个街道,66个行政村、53个社区。2022年底全区常住人口27.81万人2021年末减少0.39万人。全区户籍人口30.60万人2021年末减少0.2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1.47100人口密度292人/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口径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7亿元2021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亿元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70.4亿元2021年相比增长3.0%。三次产业比重为13.852.33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149元2021年增长2.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比2021年增长8.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7亿元2021年增长0.7%。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447元2021年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43371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7606元增长7.9%。全体居民均消费支出21928元,比2021年下降2.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23309元,下降2.9%;农村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7803元下降2.8%。城镇常住居民均住房面积36.8平方米,比2021年增长0.3%。农村常住居民均住房面积35.4平方米,比2021年增长0.6%。

    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75个包含房地产项目2个,其中开复工项目154个包括房地产项目2个,完成投资64.2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6亿元,同比下降2.3%第二产业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111.9%;第三产业投资19.4亿元同比下降30.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9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73.1%。  赵晓杰

    【松山区】  松山区位于赤峰市南部。总面积5618平方千米,辖14个乡镇、8个街道、244个村、89个社区。2022年底全区户籍总人口621686人,其中男性人口320014人、女性人口301672人乡村人口392833人、城镇人口228853人。全年出生人口4247人出生率6.8‰死亡人口2485人死亡率4.0‰人口自然增长率2.8‰。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2021年增长0.4%。三次产业比例为21.5∶23.4∶55.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亿元2021年下降33.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亿元,比2021年下降10.3%。招商引资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449亿元,落地开工项目55个。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1714元2021年增长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453元2021年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1年下降0.3%。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2021年增长127.8%烟酒类下降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1%饮料类增长86.4%化妆品类增长77.8%,日用品类增长37.2%通信器材类下降87.5%。  宫泽显

    【阿鲁科尔沁旗】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总土地面积14555平方千米,辖16个苏木乡镇街道245个嘎查村。2022年底全旗总户籍数137468户总人口287226人。常住人口227052人,其中城镇人口96634人,城镇人口比重43%。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人口出生率3.85‰死亡率3.48‰,人口自然增长率0.37‰人口密度15.9人/平方千米。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2021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元,下降7.8%第三产业增加值51.6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重为26.8∶26.3∶46.9。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亿元2021年增加1347万元增长3.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0.33亿元,比2021年增加2.07亿元增长5.4%。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283元,比2021年增长7.0%人均消费性支出12591元2021年增长1%。其中,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062元、比2021年增长6.5%人均消费性支出18601元、比2021年下降1.8%;农村牧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124元、比2021年增长9.0%人均消费性支出8584元、比2021年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同比下降0.9%;亿元以上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处成交额12亿元2021年下降33%。全旗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245万元,比2021年增长14.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0668万元,同比增长176.6%。  张玉山

    【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北部。全旗总面积6459平方千米,辖11个苏木乡镇、2个街道,184个嘎查村社区2022年户籍人口3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万人、乡村人口26.54万人。有少数民族15个,少数民族人口139418人。

    全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6亿元2021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6.7亿元,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比例为22.8∶36.7∶40.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2亿元2021年增长12.1%。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市级调度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40.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2021年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9亿元2021年增长6.8%。全旗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9%和24.5%。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462元、15023元2021年分别增长5.5%和8.8%。

    【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总面积9837平方千米。辖4个苏木、5个镇、2个街道,162个嘎查村、14个社区,553个独贵龙村民小组2022年底,全旗户籍人口17825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52‰人口死亡率6.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亿元2021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比重为26.2∶24.5∶49.3。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4%。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88.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6.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7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0.8%。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2021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2.4亿元增长1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8.7%;非税收入3.8亿元下降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亿元2021年增长5.3%。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5825元2021年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015元2021年增长6.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为15461元2021年增长8.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2021年增长1.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3亿元增长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增长0.1%。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6.8亿元,增长1.9%餐饮收入1.3亿元下降7.1%。  斯钦孟和

    【林西县】  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土地总面积3933平方千米,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103个行政村、13个社区。2022年全县户籍总户数106597户,户籍总人口220346人,其中城镇人口76606人、乡村人口143740人。全年出生人口951人出生率4.32‰死亡人口1220人死亡率5.54‰。人口自然增长率-1.22‰。出生男女性别比103.2∶100。全县常住人口17.64万人。

    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同期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3.59亿元下降3%;第三产业增加值44.47亿元,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606元2021年增长4.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亿元,比2021年下降17.6%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471元,比2021年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0650元,比2021年下降2.4%。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192元2021年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4174元2021年下降3.0%。

    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3.56%。商品房销售面积27659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亿元,同比增长253.4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同比下降0.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同比增长0.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亿元,同比下降2.6%。  刘兴旺  宋敏

    【克什克腾旗】  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全旗总面积20673平方千米,辖13个苏木乡镇、3个街道,124个嘎查村、21个社区。2022年底户籍总人口111009户240061人。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90.7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增加值47.6亿元2021年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17.454.228.4。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26.3%、-8.7%、82.4%。人均生产总值92661元2021年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亿元,比2021年同口径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1亿元2021年同口径增长15.8%。落地招商引资项目69个到位资金53.42亿元其中“飞地经济”项目实现破零并达到5个。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25663元2021年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148元2021年增长5.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333元2021年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比2021年增长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4亿元2021年增长2.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33.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1.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870万元,下降56.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4.7%,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79.7%。  李春煜  李学山

    【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中部,全旗总面积11882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25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6千米。辖4个苏木、2个乡、8个镇、2个街道、1个国营农牧场,229个嘎查村。2022年,全旗常住人口32.9万人2021年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万人、乡村人口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1%。全年出生人口0.2万人出生率5.5‰死亡人口0.3万人死亡率8.2‰。

    全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76.1亿元增长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511元2021年增长6.1%。全年接待游客153万人次,比2021年增长0.8%;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2021年增长1.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比2021年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亿元2021年增长0.5%。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629元,比2021年增长6.4%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549元2021年下降0.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2021年增长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亿元2021年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比2021年增长0.6%。全旗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8%。工业投资增长70.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8.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6%。全年新开工项目128个2021年增长56.1%。  刘永春

    【喀喇沁旗】  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总面积3006平方千米,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161个行政村、2个国营林场和16个社区。2022年全旗户籍人口34124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5862人。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2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0.61万元,下降2.1%第三产业增加值47.04万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为19.337.443.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0%、-56%和9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0.7和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剔除2021年一次性偶然所得非税收入,增长4%。全旗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工业增加值3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21年下降2.7%。工业产品销售率97.9%。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8亿元2021年增长0.1%。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67元、16222元2021年分别增长5.9%和8.4%。  张愈佳

    【宁城县】  宁城县位于赤峰市南部,总面积4305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3个街道,305个行政村、22个社区。2022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59.93万人,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9.2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千米。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4亿元2021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88.8亿元下降4.1%。三次产业比重为28∶28∶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亿元,比2021年增长3.2%财政支出50亿元2021年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2021年增长1.8%。完成商品销售额56.7亿元2021年下降5.5%。全县共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1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8亿元,增长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6.32亿元,增长42.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34亿元下降14.8%。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40.75亿元,增长10.1%;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2.37亿元增长698.8%其他费用5.13亿元增长19.7%。按规模分:5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完成投资额26.53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116个完成投资额17.03亿元,房地产项目11个,完成投资额4.68亿元。  魏利达  李文秀

    【敖汉旗】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属于燕山山地向西辽河平原过渡地带。敖汉旗史前文化厚重,素有“人文敖汉”之称。境内发现有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7种可追溯至1万年前、未出现断层的史前文化,有兴隆洼、兴隆沟、赵宝沟、草帽山、大甸子、城子山、武安州、宁昌路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发现的粟和黍碳化标本比中欧地区早2700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兴隆沟遗址出土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被誉为“中华祖神”;出土世界最早的玉器,发现中国最早龙的雏形,有“龙祖玉源”之称。全旗总面积8294.14平方千米16个苏木乡镇、246个嘎查村、1808个自然村。2022年底,全旗总户籍人口59.25万人少数民族15个少数民族人口4.7万人。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3亿元2021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2亿元,下降14.8%;第三产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比例为38∶18.1∶4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7亿元2021年增长6.1%公共预算支出47.7亿元2021年增长11.4%。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1.8亿元,比2021年下降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比2021年减少0.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6.43亿元2021年增长14.49%贷款余额133.72亿元2021年增长14.41%。  杨洪生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赤峰市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赤峰市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市,设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3个市辖区,辖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7旗2县。2022年底,赤峰市有常住人口40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6万人、乡村人口18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3%2021年增长0.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3.2万人女性人口196.9万人。2022年出生人口2.16万人出生率5.39‰死亡人口3.18万人死亡率7.93‰。全市有44个民族,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284.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多数;少数民族人口11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8%。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3.4亿元2021年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974.6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比例为21∶33.7∶4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577元2021年增长2.4%。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54.2亿元,比2021年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6亿元2021年下降0.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0.8亿元2021年下降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0.8亿元2021年增长0.1%。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7.2万公顷,比2021年增加0.1万公顷。新增耕地灌溉面积3.23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5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7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粮食产量656万吨,比2021年增加31.2万吨,增产5%。谷物产量627.7万吨2021年增产5.5%。蔬菜产量301.9万吨减产5.3%。截至6月末,牲畜存栏2088.9万头只,同比增长4.8%。肉类综合生产能力116.5万吨,蛋、奶、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37.1万吨、57.4万吨和1.1万吨。全年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7.6亿元2021年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4.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4亿元,下降14.3%金融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104.7亿元,下降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1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9.2亿元下降2.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2021年下降4.3%。赤峰商贸物流园区建成面积1894.82万平方米,实现物流总值571.5亿元。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9.5亿元,比2021年下降4.3%。赤峰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9所,全年招生1.1万人,比2021年下降12.7%普通高中44所全年招生2.68万人2021年下降3.6%初中106所全年招生4.26万人2021年下降0.5%小学394所全年招生3.68万人2021年下降15.8%。有医疗卫生机构4823个其中医院105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5个,民营医院70个;农村牧区卫生院241个,妇幼卫生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乌兰牧骑9个。有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94个,博物馆24个。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415场次。

    截至2022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1.85万人,比2021年末增长4.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73.1万人,比2021年末增长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6万人2021年末下降0.6%。有2.1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21年的593元增加至783元。31.85万人享受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21年的295元增加至506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04万人2021年增加1.08万人;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226人。有民办公办养老机构128个床位14947张。全年有34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2022年,赤峰市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7406元2021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9416元2021年增长5.2%。其中工资性收入23488元增长5.6%经营净收入8729元增长4.6%财产净收入1723元增长2.4%转移净收入5476元增长5.3%。农村牧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547元2021年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5284元增长7.4%经营净收入8170元增长8.9%财产净收入247元增长5.1%转移净收入2846元增长8.5%。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082元2021年增长0.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21239元2021年下降2.7%。农村牧区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471元增长0.8%。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万公顷,封山育林0.3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9万公顷。森林抚育0.6万公顷。全市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全年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6天2021年增加8天。

    【赤子峰会】  2022年7月27日赤峰市举办以“带回梦想·荣耀家乡”“投资赤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度“赤子峰会”暨夏季招商引资签约大会。152个项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签约,计划总投资568.72亿元。大会在8个驻外赤峰商会、4个驻外内蒙古商会和各旗县区设分会场。来自赤峰市内外的赤子、专家、企业家和赤峰市招商大使代表、驻外赤峰商会和外埠驻赤商会负责人计500余人参加大会。新华社现场云、央视频移动网、抖音等媒体平台直播会议,浏览量87万人次。

    【中欧班列“赤峰号”首发开行】  2022年4月6日中欧班列“赤峰号”首发开行仪式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举行。首发列车搭载集装箱50个,满载1300余吨赖氨酸硫酸盐、盐酸盐,从赤峰保税物流中心始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开往俄罗斯莫斯科市,货值1200万元,运行总里程8129千米。班列主要出口赤峰地区化工、农畜深加工产品及日用品、服装鞋帽、小家电等跨境电商产品,主要进口粮油、亚麻籽、铜精粉、板材、沥青、氯化钾、新闻纸、荞麦壳、乳清粉等大宗商品。班列由赤峰市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外运东北有限公司合作开行,出口货物可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集货,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降低进出口商家的市场、人力和时间成本。赤峰市由此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同时开通国际无水海运、陆运双通道的城市。

     

    图片45.jpg 

    93  2022年4月6日,中欧班列赤峰号首发开行

    赤峰市红山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赤峰玉龙机场T2航站楼投运】  2022年8月20日零时赤峰玉龙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新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31354.89平方米,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78万人次规划设计,建筑高度28.15米,飞行区指标为4C级,新建9座登机廊桥可满足波音737-800、空客320等机型的起降。配套建设空管、给排水、消防、助航灯光、供电、安保等工程。

    【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协同发展】  2022年,天奇蒙药集团与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后合作共建蒙济堂饮片加工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4.1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400万元。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创业创新大赛初赛报名参赛项目236个,创历史新高。赤峰、通辽两地通过红山文化节非遗专场展演等形式,开展“双子星座筑梦非遗”非遗交流系列活动。赤峰市医药卫生学会与通辽市医学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推进优势学科互补。  孙美丰

    【红山区】  红山区位于赤峰市南部。因红色山峰而得名“红山”。区土地资源总面积487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5203公顷,占土地面积31.22%森林覆盖率24.46%。2022年全区辖2个镇、11个街道27个行政村、62个社区,有常住人口47.1万人。

    全年,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46万户2021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全年粮食产量4.93万吨2021年增产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亿元2021年下降28.9%。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3942元和27624元2021年增长4.9%和7.8%。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9亿元2021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49.4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201.2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比例为2.941.455.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6662元2021年下降0.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2亿元不含农户,比2021年下降2.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4%,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倍,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22.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亿元2021年下降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1亿元下降1.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54亿元,增长1.6%餐饮收入8.1亿元下降1.6%。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2021年下降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2.5%,中西药品类增长9.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4%汽车类下降10.7%。年末全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家,实现成交额7.9亿元,比2021年下降28.1%。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827元2021年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942元增长4.9%农村牧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7624元,增长7.8%。全年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4487元2021年下降2.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5411元,下降3.0%;农村牧区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091元增长1.6%。  刘海婷

    【元宝山区】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全区总土地面积953平方千米,境内有煤、金、铜、铁等矿产地14处。全区平均水资源总量1227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447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568万立方米。区辖5个镇、1个乡、6个街道,66个行政村、53个社区。2022年底全区常住人口27.81万人2021年末减少0.39万人。全区户籍人口30.60万人2021年末减少0.2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1.47100人口密度292人/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口径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7亿元2021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亿元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70.4亿元2021年相比增长3.0%。三次产业比重为13.852.33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149元2021年增长2.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比2021年增长8.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7亿元2021年增长0.7%。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447元2021年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43371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7606元增长7.9%。全体居民均消费支出21928元,比2021年下降2.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23309元,下降2.9%;农村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7803元下降2.8%。城镇常住居民均住房面积36.8平方米,比2021年增长0.3%。农村常住居民均住房面积35.4平方米,比2021年增长0.6%。

    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75个包含房地产项目2个,其中开复工项目154个包括房地产项目2个,完成投资64.2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6亿元,同比下降2.3%第二产业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111.9%;第三产业投资19.4亿元同比下降30.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9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73.1%。  赵晓杰

    【松山区】  松山区位于赤峰市南部。总面积5618平方千米,辖14个乡镇、8个街道、244个村、89个社区。2022年底全区户籍总人口621686人,其中男性人口320014人、女性人口301672人乡村人口392833人、城镇人口228853人。全年出生人口4247人出生率6.8‰死亡人口2485人死亡率4.0‰人口自然增长率2.8‰。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2021年增长0.4%。三次产业比例为21.5∶23.4∶55.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亿元2021年下降33.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亿元,比2021年下降10.3%。招商引资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449亿元,落地开工项目55个。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1714元2021年增长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453元2021年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1年下降0.3%。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2021年增长127.8%烟酒类下降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1%饮料类增长86.4%化妆品类增长77.8%,日用品类增长37.2%通信器材类下降87.5%。  宫泽显

    【阿鲁科尔沁旗】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总土地面积14555平方千米,辖16个苏木乡镇街道245个嘎查村。2022年底全旗总户籍数137468户总人口287226人。常住人口227052人,其中城镇人口96634人,城镇人口比重43%。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人口出生率3.85‰死亡率3.48‰,人口自然增长率0.37‰人口密度15.9人/平方千米。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2021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元,下降7.8%第三产业增加值51.6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重为26.8∶26.3∶46.9。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亿元2021年增加1347万元增长3.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0.33亿元,比2021年增加2.07亿元增长5.4%。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283元,比2021年增长7.0%人均消费性支出12591元2021年增长1%。其中,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062元、比2021年增长6.5%人均消费性支出18601元、比2021年下降1.8%;农村牧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124元、比2021年增长9.0%人均消费性支出8584元、比2021年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同比下降0.9%;亿元以上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处成交额12亿元2021年下降33%。全旗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245万元,比2021年增长14.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0668万元,同比增长176.6%。  张玉山

    【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北部。全旗总面积6459平方千米,辖11个苏木乡镇、2个街道,184个嘎查村社区2022年户籍人口3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万人、乡村人口26.54万人。有少数民族15个,少数民族人口139418人。

    全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6亿元2021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6.7亿元,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比例为22.8∶36.7∶40.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2亿元2021年增长12.1%。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市级调度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40.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2021年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9亿元2021年增长6.8%。全旗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9%和24.5%。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462元、15023元2021年分别增长5.5%和8.8%。

    【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总面积9837平方千米。辖4个苏木、5个镇、2个街道,162个嘎查村、14个社区,553个独贵龙村民小组2022年底,全旗户籍人口178253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52‰人口死亡率6.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亿元2021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比重为26.2∶24.5∶49.3。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4%。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88.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6.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7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0.8%。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2021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2.4亿元增长1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8.7%;非税收入3.8亿元下降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亿元2021年增长5.3%。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5825元2021年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015元2021年增长6.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为15461元2021年增长8.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2021年增长1.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3亿元增长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增长0.1%。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6.8亿元,增长1.9%餐饮收入1.3亿元下降7.1%。  斯钦孟和

    【林西县】  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土地总面积3933平方千米,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103个行政村、13个社区。2022年全县户籍总户数106597户,户籍总人口220346人,其中城镇人口76606人、乡村人口143740人。全年出生人口951人出生率4.32‰死亡人口1220人死亡率5.54‰。人口自然增长率-1.22‰。出生男女性别比103.2∶100。全县常住人口17.64万人。

    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同期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3.59亿元下降3%;第三产业增加值44.47亿元,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606元2021年增长4.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亿元,比2021年下降17.6%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471元,比2021年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0650元,比2021年下降2.4%。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192元2021年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4174元2021年下降3.0%。

    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3.56%。商品房销售面积27659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亿元,同比增长253.4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同比下降0.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同比增长0.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亿元,同比下降2.6%。  刘兴旺  宋敏

    【克什克腾旗】  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全旗总面积20673平方千米,辖13个苏木乡镇、3个街道,124个嘎查村、21个社区。2022年底户籍总人口111009户240061人。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90.7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增加值47.6亿元2021年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17.454.228.4。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26.3%、-8.7%、82.4%。人均生产总值92661元2021年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亿元,比2021年同口径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1亿元2021年同口径增长15.8%。落地招商引资项目69个到位资金53.42亿元其中“飞地经济”项目实现破零并达到5个。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25663元2021年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148元2021年增长5.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333元2021年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比2021年增长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4亿元2021年增长2.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33.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1.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870万元,下降56.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4.7%,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79.7%。  李春煜  李学山

    【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中部,全旗总面积11882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25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6千米。辖4个苏木、2个乡、8个镇、2个街道、1个国营农牧场,229个嘎查村。2022年,全旗常住人口32.9万人2021年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万人、乡村人口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1%。全年出生人口0.2万人出生率5.5‰死亡人口0.3万人死亡率8.2‰。

    全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76.1亿元增长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511元2021年增长6.1%。全年接待游客153万人次,比2021年增长0.8%;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2021年增长1.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比2021年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亿元2021年增长0.5%。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629元,比2021年增长6.4%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549元2021年下降0.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2021年增长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亿元2021年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比2021年增长0.6%。全旗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0.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8%。工业投资增长70.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8.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6%。全年新开工项目128个2021年增长56.1%。  刘永春

    【喀喇沁旗】  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总面积3006平方千米,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161个行政村、2个国营林场和16个社区。2022年全旗户籍人口34124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5862人。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2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0.61万元,下降2.1%第三产业增加值47.04万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为19.337.443.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0%、-56%和9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0.7和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剔除2021年一次性偶然所得非税收入,增长4%。全旗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工业增加值3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21年下降2.7%。工业产品销售率97.9%。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8亿元2021年增长0.1%。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67元、16222元2021年分别增长5.9%和8.4%。  张愈佳

    【宁城县】  宁城县位于赤峰市南部,总面积4305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3个街道,305个行政村、22个社区。2022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59.93万人,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9.2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千米。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4亿元2021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88.8亿元下降4.1%。三次产业比重为28∶28∶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亿元,比2021年增长3.2%财政支出50亿元2021年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2021年增长1.8%。完成商品销售额56.7亿元2021年下降5.5%。全县共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1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8亿元,增长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6.32亿元,增长42.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34亿元下降14.8%。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40.75亿元,增长10.1%;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2.37亿元增长698.8%其他费用5.13亿元增长19.7%。按规模分:5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完成投资额26.53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116个完成投资额17.03亿元,房地产项目11个,完成投资额4.68亿元。  魏利达  李文秀

    【敖汉旗】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属于燕山山地向西辽河平原过渡地带。敖汉旗史前文化厚重,素有“人文敖汉”之称。境内发现有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7种可追溯至1万年前、未出现断层的史前文化,有兴隆洼、兴隆沟、赵宝沟、草帽山、大甸子、城子山、武安州、宁昌路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发现的粟和黍碳化标本比中欧地区早2700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兴隆沟遗址出土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被誉为“中华祖神”;出土世界最早的玉器,发现中国最早龙的雏形,有“龙祖玉源”之称。全旗总面积8294.14平方千米16个苏木乡镇、246个嘎查村、1808个自然村。2022年底,全旗总户籍人口59.25万人少数民族15个少数民族人口4.7万人。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3亿元2021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2亿元,下降14.8%;第三产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比例为38∶18.1∶4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7亿元2021年增长6.1%公共预算支出47.7亿元2021年增长11.4%。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1.8亿元,比2021年下降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比2021年减少0.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6.43亿元2021年增长14.49%贷款余额133.72亿元2021年增长14.41%。  杨洪生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