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边境线长1103千米,距北京直线距离460千米。总面积20.26万平方千米,盟辖2个市、9个旗、1个县、1个管理区。锡林浩特市是中共锡盟委、锡盟行政公署所在地。2022年底,锡盟常住人口111.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53万人、乡村人口28.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6%。人口自然增长率-0.95‰。
2022年,全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8.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5.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0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4.8∶51.8∶33.3。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1%、50.4%和26.5%。人均生产总值102558元。全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2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0.35亿元,增长19.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69亿元。全盟城镇新增就业10847人。全年农牧民转移就业8268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24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65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57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6%。
2022年,全盟粮食播种15.0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47.93万吨。牧业年度(6月末)大牲畜存栏239.90万头。其中,牛存栏212.07万头;羊存栏1062.75万只,比2021年下降4.6%;猪存栏4.81万头,比2021年下降1.2%。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75.6万千瓦。全年农村牧区居民用电量2.22亿千瓦小时。
202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97亿元。进出口总额71.02亿元,其中进口总额41.73亿元、比2021年下降46.8%,出口总额29.29亿元、比2021年增长33.9%。口岸进出口货物量1430.93万吨。
【超硬材料招商】 2022年7月16日,由锡盟行政公署主办,中国超硬材料网协办的锡盟超硬材料招商推介会在郑州举办。推介会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河南、山东、浙江等地30多家超硬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洽谈交流。锡盟太仆寺旗分别与青岛岳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钜晟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禹州市新佳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天宸之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介会上,国家火炬计划超硬材料基地首席专家王秦生教授作专题报告。
【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动工】 2022年9月7日,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崇礼至锡林浩特市段初步设计通过国铁集团、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11月4日,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锡林浩特举行,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段设太仆寺旗、正蓝旗、桑根达来北、锡林浩特4个客运站。锡林浩特市至桑根达来站外部供电工程、锡林浩特火车站附属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三电”迁改开展招标,太锡铁路作为区域性重点干线,北与锡二铁路连接,中与集通铁路交会,南与崇礼、京张、张呼铁路贯通,是锡林郭勒盟通往京津冀重点城市的快速客运通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通疆达海”铁路网建设的枢纽路段。
【虎丰一期铁路开通】 2022年1月11日,锡盟进京货运新通道暨虎丰一期铁路开通首发仪式在锡林浩特举行。上午11时,首列运输煤炭的货运列车驶出锡林浩特火车站,标志着锡盟打通一条新的进京铁路货运通道。
【锡盟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锡林郭勒盟获评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国大众冰雪季冰上龙舟大赛】 2022年1月14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锡林郭勒盟第三届冬季运动会锡林浩特地区首届冰上龙舟大赛在锡林浩特市元和建国赛马场开赛。赛期3天,锡林浩特地区以及冰上龙舟发源地多伦县计48支代表队500多名运动员参赛。竞赛项目包括男子5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竞速,女子5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竞速,男女混合5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竞速,6个单项赛。
【自治区第三十二届旅游那达慕】 2022年7月29日,“感悟中华文化·畅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之大草原主题系列活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十二届旅游那达慕在锡林浩特市开幕。该届旅游那达慕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锡盟行政公署主办,锡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和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活动持续1个月,有赛马、搏克、射箭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活动期间举办乡村村晚、非遗保护成果展、赏花节、文创节、白马文化节、大型实景演出等。 (刘致海)
【锡林浩特市】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61∶52.89∶3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9%、47.3%、38.8%,分别拉动GDP增长0.5、1.6和1.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3亿元,比2021年增长28.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8.9亿元,比2021年增长31.3%。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9693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0770元、比2021年增长3.4%,农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724元,比2021年增长5.3%。 (王东军)
【二连浩特市】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亿元,比2021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6.19亿元,比2021年下降15.7%;第三产业增加值56.5亿元,比2021年下降1.0%。三次产业比例为1.5∶21.9∶7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091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9亿元,比2021年下降33.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01亿元,比2021年增长31.55%,其中民生领域支出11.04亿元、比2021年增长15.5%。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09亿元。 (王秀芳)
【苏尼特右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7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9.5∶38.6∶41.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50.5%、-21.7%和7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014元。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1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786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87人,农牧民转移就业372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18人,全旗城镇登记失业率1.7%。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843元,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达21239元。 (邢晓龙 樊晓伟)
【苏尼特左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4.2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比例为21.9∶51.9∶26.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26.0%、42.9%和3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589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3亿元。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509元,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0438元。 (余福)
【阿巴嘎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6.11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比重为27∶39∶34。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5万元,比2021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21年增长7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0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5602元,比2021年增长4.1%。其中,工资性收入30069元,比2021年增长5.2%;经营净收入10268元,比2021年增长0.8%;财产净收入982元,比2021年增长0.5%;转移净收入4283元,比2021年增长5.9%。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778元,比2021年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907元,比2021年增长6.0%;经营净收入28434元,比2021年增长5.6%;财产净收入1150元,比2021年增长14.2%;转移净收入5287元,比2021年增长4.0%。 (乌云格日勒)
【西乌珠穆沁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72.04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25.65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比重为10.1∶78.2∶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61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亿元,比2021年下降1.7%,农村牧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9亿元,比2021年下降1.3%。商品零售额9.97亿元,比2021年下降1.1%;餐饮收入1.43亿元,比2021年下降6.9%。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全部投资比重90.2%。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95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485元,全年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3644元。 (锡林)
【东乌珠穆沁旗】 2022年,全旗牧业年度(6月末)大牲畜和羊存栏总数290.55万头(只)。良种乌珠穆沁羊存栏262.64万只,良种比重100%。良种牛存栏17.76万头、改良牛存栏3.13万头,良改牛比重99%以上。上半年,全旗共繁殖大小牲畜仔畜126.24万头(只),其中成活仔畜125.40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9.33%。鲜、冷藏肉产量1.04万吨,比2021年增长1.4%。年末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4.19万千瓦。 (苏和巴特尔)
【镶黄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8亿元,比2021年下降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亿元,下降8.7%;第三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6∶41.8∶36.6。全年施工项目30个,年内投产项目3个,新增投资项目11项。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3亿元,同比下降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51亿元,比2021年下降68.9%。其中,税收收入-2004万元,同比下降113.6%;非税收入7153万元,同比增长281.7%。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1亿元,比2021年下降1.0%。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8329元,比2021年增长6.3%,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4620元,同比增长0.2%。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6846元,同比增长4.6%。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9730元,同比增长1.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717元,同比增长7.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5251元,同比下降0.4%。 (殷岑)
【正镶白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亿元,下降12.3%;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比例为22.3∶40.3∶3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81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下降18.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103.1%,第二产业投资比2021年下降72.7%,第三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11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下降92.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基础设施投资比2021年下降13.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61万元。其中,住宅投资1760万元,比2021年下降41.4%。商品房销售面积16976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20.8%;商品房销售额4495万元,比2021年增长3.5%。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0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9033元,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7856元。 (郝永谦)
【太仆寺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亿元,比2021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0.6%。三次产业比例为30.8∶31.3∶37.9。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5%、46.2%和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85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下降47.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2021年下降57.6%,第二产业投资比2021年下降70.6%,第三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64.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22.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8%。基础设施投资比2021年下降70.4%。地方项目投资比2021年下降46.4%,中央项目投资比2021年下降8.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亿元。其中,住宅投资0.9亿元,比2021年下降38.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02亿元,比2021年下降86.4%。商品房销售面积6.96万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24.4%;商品房销售额2.1亿元,比2021年下降39.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671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1526元,比2021年增长3.6%;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530元,比2021年增长6.9%。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1∶1。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4814元,比2021年增长0.2%,农村居民均消费支出11055元,比2021年下降0.1%。 (迟云)
【正蓝旗】 2022年,正蓝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亿元,比2021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8.04亿元,增长3.5%。其中,工业35.32亿元,比2021年增长5.5%;建筑业2.72亿元,比2021年下降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3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9∶53.4∶30.7。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3720元,同比增长0.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4759元,同比增长7.2%;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1440元,同比增长0.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5060元,同比增长7.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551元,同比增长0.8%。 (布仁其木格)
【多伦县】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41.0%,居全盟第二位。其中,国有投资占比53.2%,比2021年增长17.4%;非国有投资占比46.8%,比2021年增长82.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2021年下降32.4%;第二产业投资占比86.0%,比2021年增长61.6%;第三产业投资占比12.4%,比2021年下降1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5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115元,比2021年增长4.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240元,比2021年增长3.8%;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605元,比2021年增长6.3%。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7,较2021年缩小0.06。全县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9412元,同比增长0.2%。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8581元,比2021年增长0.9%;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10008元,比2021年下降0.6%。 (何丽霞)
【乌拉盖管理区】 2022年,乌拉盖管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比例为16.0∶64.7∶19.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43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490万元,同比增长53.8%。其中,税收收入69956万元,同比增长5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2346万元,同比增长14.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59万元,同比下降22.2%。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8926元,比2021年增长3.7%,全体居民均消费支出27503元,比2021年增长0.77%。 (穆培艳)
【概况】 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边境线长1103千米,距北京直线距离460千米。总面积20.26万平方千米,盟辖2个市、9个旗、1个县、1个管理区。锡林浩特市是中共锡盟委、锡盟行政公署所在地。2022年底,锡盟常住人口111.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53万人、乡村人口28.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6%。人口自然增长率-0.95‰。
2022年,全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8.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5.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0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4.8∶51.8∶33.3。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1%、50.4%和26.5%。人均生产总值102558元。全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2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0.35亿元,增长19.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69亿元。全盟城镇新增就业10847人。全年农牧民转移就业8268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24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65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57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6%。
2022年,全盟粮食播种15.0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47.93万吨。牧业年度(6月末)大牲畜存栏239.90万头。其中,牛存栏212.07万头;羊存栏1062.75万只,比2021年下降4.6%;猪存栏4.81万头,比2021年下降1.2%。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75.6万千瓦。全年农村牧区居民用电量2.22亿千瓦小时。
202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97亿元。进出口总额71.02亿元,其中进口总额41.73亿元、比2021年下降46.8%,出口总额29.29亿元、比2021年增长33.9%。口岸进出口货物量1430.93万吨。
【超硬材料招商】 2022年7月16日,由锡盟行政公署主办,中国超硬材料网协办的锡盟超硬材料招商推介会在郑州举办。推介会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河南、山东、浙江等地30多家超硬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洽谈交流。锡盟太仆寺旗分别与青岛岳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钜晟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禹州市新佳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天宸之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介会上,国家火炬计划超硬材料基地首席专家王秦生教授作专题报告。
【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动工】 2022年9月7日,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崇礼至锡林浩特市段初步设计通过国铁集团、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11月4日,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锡林浩特举行,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段设太仆寺旗、正蓝旗、桑根达来北、锡林浩特4个客运站。锡林浩特市至桑根达来站外部供电工程、锡林浩特火车站附属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三电”迁改开展招标,太锡铁路作为区域性重点干线,北与锡二铁路连接,中与集通铁路交会,南与崇礼、京张、张呼铁路贯通,是锡林郭勒盟通往京津冀重点城市的快速客运通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通疆达海”铁路网建设的枢纽路段。
【虎丰一期铁路开通】 2022年1月11日,锡盟进京货运新通道暨虎丰一期铁路开通首发仪式在锡林浩特举行。上午11时,首列运输煤炭的货运列车驶出锡林浩特火车站,标志着锡盟打通一条新的进京铁路货运通道。
【锡盟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锡林郭勒盟获评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国大众冰雪季冰上龙舟大赛】 2022年1月14日,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锡林郭勒盟第三届冬季运动会锡林浩特地区首届冰上龙舟大赛在锡林浩特市元和建国赛马场开赛。赛期3天,锡林浩特地区以及冰上龙舟发源地多伦县计48支代表队500多名运动员参赛。竞赛项目包括男子5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竞速,女子5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竞速,男女混合5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竞速,6个单项赛。
【自治区第三十二届旅游那达慕】 2022年7月29日,“感悟中华文化·畅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之大草原主题系列活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十二届旅游那达慕在锡林浩特市开幕。该届旅游那达慕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锡盟行政公署主办,锡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和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活动持续1个月,有赛马、搏克、射箭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活动期间举办乡村村晚、非遗保护成果展、赏花节、文创节、白马文化节、大型实景演出等。 (刘致海)
【锡林浩特市】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61∶52.89∶3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9%、47.3%、38.8%,分别拉动GDP增长0.5、1.6和1.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3亿元,比2021年增长28.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8.9亿元,比2021年增长31.3%。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9693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0770元、比2021年增长3.4%,农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724元,比2021年增长5.3%。 (王东军)
【二连浩特市】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亿元,比2021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6.19亿元,比2021年下降15.7%;第三产业增加值56.5亿元,比2021年下降1.0%。三次产业比例为1.5∶21.9∶7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091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9亿元,比2021年下降33.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01亿元,比2021年增长31.55%,其中民生领域支出11.04亿元、比2021年增长15.5%。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09亿元。 (王秀芳)
【苏尼特右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7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9.5∶38.6∶41.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50.5%、-21.7%和7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014元。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1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786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87人,农牧民转移就业372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18人,全旗城镇登记失业率1.7%。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843元,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达21239元。 (邢晓龙 樊晓伟)
【苏尼特左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4.2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比例为21.9∶51.9∶26.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26.0%、42.9%和3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589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3亿元。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509元,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0438元。 (余福)
【阿巴嘎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6.11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比重为27∶39∶34。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5万元,比2021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21年增长7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0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5602元,比2021年增长4.1%。其中,工资性收入30069元,比2021年增长5.2%;经营净收入10268元,比2021年增长0.8%;财产净收入982元,比2021年增长0.5%;转移净收入4283元,比2021年增长5.9%。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778元,比2021年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907元,比2021年增长6.0%;经营净收入28434元,比2021年增长5.6%;财产净收入1150元,比2021年增长14.2%;转移净收入5287元,比2021年增长4.0%。 (乌云格日勒)
【西乌珠穆沁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72.04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25.65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比重为10.1∶78.2∶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61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亿元,比2021年下降1.7%,农村牧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9亿元,比2021年下降1.3%。商品零售额9.97亿元,比2021年下降1.1%;餐饮收入1.43亿元,比2021年下降6.9%。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全部投资比重90.2%。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95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3485元,全年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3644元。 (锡林)
【东乌珠穆沁旗】 2022年,全旗牧业年度(6月末)大牲畜和羊存栏总数290.55万头(只)。良种乌珠穆沁羊存栏262.64万只,良种比重100%。良种牛存栏17.76万头、改良牛存栏3.13万头,良改牛比重99%以上。上半年,全旗共繁殖大小牲畜仔畜126.24万头(只),其中成活仔畜125.40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9.33%。鲜、冷藏肉产量1.04万吨,比2021年增长1.4%。年末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4.19万千瓦。 (苏和巴特尔)
【镶黄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8亿元,比2021年下降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亿元,下降8.7%;第三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6∶41.8∶36.6。全年施工项目30个,年内投产项目3个,新增投资项目11项。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3亿元,同比下降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51亿元,比2021年下降68.9%。其中,税收收入-2004万元,同比下降113.6%;非税收入7153万元,同比增长281.7%。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1亿元,比2021年下降1.0%。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8329元,比2021年增长6.3%,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4620元,同比增长0.2%。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6846元,同比增长4.6%。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9730元,同比增长1.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717元,同比增长7.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5251元,同比下降0.4%。 (殷岑)
【正镶白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亿元,下降12.3%;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比例为22.3∶40.3∶3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81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下降18.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103.1%,第二产业投资比2021年下降72.7%,第三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11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下降92.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基础设施投资比2021年下降13.9%。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61万元。其中,住宅投资1760万元,比2021年下降41.4%。商品房销售面积16976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20.8%;商品房销售额4495万元,比2021年增长3.5%。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0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9033元,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7856元。 (郝永谦)
【太仆寺旗】 2022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亿元,比2021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0.6%。三次产业比例为30.8∶31.3∶37.9。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5%、46.2%和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85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下降47.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2021年下降57.6%,第二产业投资比2021年下降70.6%,第三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64.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22.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8%。基础设施投资比2021年下降70.4%。地方项目投资比2021年下降46.4%,中央项目投资比2021年下降8.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亿元。其中,住宅投资0.9亿元,比2021年下降38.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02亿元,比2021年下降86.4%。商品房销售面积6.96万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24.4%;商品房销售额2.1亿元,比2021年下降39.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6671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1526元,比2021年增长3.6%;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530元,比2021年增长6.9%。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1∶1。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4814元,比2021年增长0.2%,农村居民均消费支出11055元,比2021年下降0.1%。 (迟云)
【正蓝旗】 2022年,正蓝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亿元,比2021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8.04亿元,增长3.5%。其中,工业35.32亿元,比2021年增长5.5%;建筑业2.72亿元,比2021年下降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3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9∶53.4∶30.7。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3720元,同比增长0.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4759元,同比增长7.2%;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31440元,同比增长0.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5060元,同比增长7.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551元,同比增长0.8%。 (布仁其木格)
【多伦县】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41.0%,居全盟第二位。其中,国有投资占比53.2%,比2021年增长17.4%;非国有投资占比46.8%,比2021年增长82.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2021年下降32.4%;第二产业投资占比86.0%,比2021年增长61.6%;第三产业投资占比12.4%,比2021年下降1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5亿元。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115元,比2021年增长4.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240元,比2021年增长3.8%;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605元,比2021年增长6.3%。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7,较2021年缩小0.06。全县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9412元,同比增长0.2%。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8581元,比2021年增长0.9%;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10008元,比2021年下降0.6%。 (何丽霞)
【乌拉盖管理区】 2022年,乌拉盖管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比例为16.0∶64.7∶19.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43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490万元,同比增长53.8%。其中,税收收入69956万元,同比增长5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2346万元,同比增长14.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59万元,同比下降22.2%。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8926元,比2021年增长3.7%,全体居民均消费支出27503元,比2021年增长0.77%。 (穆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