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 乌海市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辖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3个县级行政区。2022年底,乌海市常住总人口56.02万人,比2021年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75万人、乡村人口2.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5.94%。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21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586.64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6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73.0∶26.0。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5.3%和2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450元,比2021年增长2.2%。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27亿元2021年增长36.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24亿元2021年增长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79亿元,比2021年增长1.6%教育支出14.84亿元2021年增长11.3%科学技术支出1.74亿元2021年增长1.7%卫生健康支出15.04亿元2021年增长28.0%农林水支出6.09亿元2021年下降1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4亿元,比2021年增长5.0%。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2021年上涨1.2%。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2.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5.5%医疗保健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1.5%衣着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0.7%居住类价格比2021年下降4.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8%。

    【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2022年11月24日东源科技全资子公司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景生物”年产28万吨14-丁二醇BDO项目成功投料开车,顺利产出优级品,纯度达到99.91%,标志着东源科技以年产38万吨BDO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BDO一体化生产基地。东景生物年产28万吨BDO项目总投资29.39亿元,生产连续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达到全球同行业最优水平。关键设备成功地采用国产品牌代替进口品牌,实现国产化,破解BDO生产关键设备受国外品牌“卡脖子”的难题。

    【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与应用峰会】  2022年8月19—20日2022乌海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与应用峰会在乌海市举办。此次峰会是乌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指示精神,主动服务融入内蒙古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举办的重要活动。峰会的举办,加大乌海市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相关产业尽快成链成群发展,扩大乌海发展可降解塑料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  2022年8月16日至9月15日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在乌海市举行。会议旨在促进国内通用航空业界交流合作,搭建政策研讨、技术交流、展示展览、科普体验平台,打造宣传通航发展政策、展示行业良好形象、促进招商洽谈合作的重要窗口。在8月16日开幕式上,进行直升机飞行表演、单人动力伞表演、运动类固定翼飞机表演、空中跳伞表演,有8支飞行队、26架飞行器参加。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飞行表演、静态展、通航发展研讨会、通航产业签约仪式等。

     

    图片49.jpg 

    97  2022年8月16日上午,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活动在乌海湖畔开幕。

    图为静态展现场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生态治理】  2022年,乌海市强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在全区率先完成滩区居民迁建,水土保持工作连续第三年位列全区优秀等次,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第五年保持Ⅱ类。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矿区集中连片治理11平方千米,推进矿权整合工作,巩固绿色矿山创建成果。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实施臭氧和PM10专项整治,开展油品储运销等10项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推进51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清理“散乱污”企业34家,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提前完成沉淀资金、待批项目、闲置土地起底任务,“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整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投用充电站16座,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1650辆。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83.6%2021年提高3.9个百分点,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5.0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2021年持平。人均公园绿地16.69平方米。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89亩自发性人工造林189亩。全民义务植树完成99.25万株包含折算株数。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为13907公顷。  韩玮

    【海勃湾区】  海勃湾区位于乌海市南部。2022年,海勃湾区常住人口为339155人其中城镇322668人、乡村6487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1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9∶63.6∶35.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8.52亿元,同比下降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29万元,同比增长12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56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79亿元,同比下降2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9.72亿元同比下降0.9%商品销售总额完成2342802万元。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82700万元,同比下降9.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60102万元同比增长3.9%。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2288万元,其中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759万元、同比下降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2529万元、同比下降15.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054万元同比增长40.7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6080万元,非税收收入5597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3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34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828万元,教育支出5233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33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7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8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523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4881万元,农牧林水支出90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715万元。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078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102元同比增长4.1%农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02元同比增长5.5%。  郝彦龙

    【乌达区】  乌达区位于乌海市西南部。2022年,乌达区常住人口12.24万人2021年减少0.02万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6.75亿元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95亿元,同比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41.51亿元,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9亿元,同比增长23.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2亿元,同比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48665元,同比增长3.5%。原煤产量1152万吨,同比下降5.8%;洗精煤产量266万吨同比下降30.6%焦炭产量161万吨同比下降14%烧碱产量52万吨同比增长15.1%草甘膦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16.9%。电石产量158万吨同比增长5.5%。PVC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8.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5.8亿元,同比增长4.7%营业成本达345.9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利润总额43.9亿元同比下降63.6%。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94个,开复工项目53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7.8%,居全市第一位。二产、三产实现双增长。二产项目63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2%;三产项目3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8.5%。工业领域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0.9%,占全部投资的69.97%。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商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7.0%。其中,批发业同比下降8.9%零售业同比增长3.7%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9%,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4.4%。  塔娜

    【海南区】  海南区位于乌海市南部。2022年,海南区常住人口10.84万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37亿元2021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05.5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40.54亿元增长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6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亿元2021年增长24.2%。全区农户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862.35公顷,同比增长9.29%,粮食产量33815.6吨同比增长41.6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543.19公顷同比增长11.56%产量32141.63吨,同比增长43.27%。年末实有牲畜87547头),同比增长12.72%。其中7623头同比增长4.91%7617头同比增长9.42%70568只同比增长15.19%。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8447元2021年增长3.5%;农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4034元2021年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8亿元2021年下降1.0%。  安利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海市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辖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3个县级行政区。2022年底,乌海市常住总人口56.02万人,比2021年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75万人、乡村人口2.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5.94%。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21年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586.64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6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73.0∶26.0。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5.3%和2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450元,比2021年增长2.2%。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27亿元2021年增长36.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24亿元2021年增长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79亿元,比2021年增长1.6%教育支出14.84亿元2021年增长11.3%科学技术支出1.74亿元2021年增长1.7%卫生健康支出15.04亿元2021年增长28.0%农林水支出6.09亿元2021年下降1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4亿元,比2021年增长5.0%。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2021年上涨1.2%。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2.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5.5%医疗保健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1.5%衣着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0.7%居住类价格比2021年下降4.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比2021年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8%。

    【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2022年11月24日东源科技全资子公司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景生物”年产28万吨14-丁二醇BDO项目成功投料开车,顺利产出优级品,纯度达到99.91%,标志着东源科技以年产38万吨BDO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BDO一体化生产基地。东景生物年产28万吨BDO项目总投资29.39亿元,生产连续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达到全球同行业最优水平。关键设备成功地采用国产品牌代替进口品牌,实现国产化,破解BDO生产关键设备受国外品牌“卡脖子”的难题。

    【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与应用峰会】  2022年8月19—20日2022乌海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与应用峰会在乌海市举办。此次峰会是乌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指示精神,主动服务融入内蒙古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推进乌海市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举办的重要活动。峰会的举办,加大乌海市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相关产业尽快成链成群发展,扩大乌海发展可降解塑料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  2022年8月16日至9月15日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在乌海市举行。会议旨在促进国内通用航空业界交流合作,搭建政策研讨、技术交流、展示展览、科普体验平台,打造宣传通航发展政策、展示行业良好形象、促进招商洽谈合作的重要窗口。在8月16日开幕式上,进行直升机飞行表演、单人动力伞表演、运动类固定翼飞机表演、空中跳伞表演,有8支飞行队、26架飞行器参加。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飞行表演、静态展、通航发展研讨会、通航产业签约仪式等。

     

    图片49.jpg 

    97  2022年8月16日上午,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活动在乌海湖畔开幕。

    图为静态展现场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生态治理】  2022年,乌海市强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在全区率先完成滩区居民迁建,水土保持工作连续第三年位列全区优秀等次,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第五年保持Ⅱ类。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矿区集中连片治理11平方千米,推进矿权整合工作,巩固绿色矿山创建成果。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实施臭氧和PM10专项整治,开展油品储运销等10项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推进51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清理“散乱污”企业34家,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提前完成沉淀资金、待批项目、闲置土地起底任务,“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整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投用充电站16座,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1650辆。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83.6%2021年提高3.9个百分点,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5.0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2021年持平。人均公园绿地16.69平方米。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89亩自发性人工造林189亩。全民义务植树完成99.25万株包含折算株数。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为13907公顷。  韩玮

    【海勃湾区】  海勃湾区位于乌海市南部。2022年,海勃湾区常住人口为339155人其中城镇322668人、乡村6487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1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9∶63.6∶35.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8.52亿元,同比下降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29万元,同比增长12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56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79亿元,同比下降2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9.72亿元同比下降0.9%商品销售总额完成2342802万元。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82700万元,同比下降9.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60102万元同比增长3.9%。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2288万元,其中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759万元、同比下降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2529万元、同比下降15.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054万元同比增长40.7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6080万元,非税收收入5597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3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34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828万元,教育支出5233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33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7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8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523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4881万元,农牧林水支出90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715万元。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078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102元同比增长4.1%农区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02元同比增长5.5%。  郝彦龙

    【乌达区】  乌达区位于乌海市西南部。2022年,乌达区常住人口12.24万人2021年减少0.02万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6.75亿元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95亿元,同比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41.51亿元,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9亿元,同比增长23.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2亿元,同比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48665元,同比增长3.5%。原煤产量1152万吨,同比下降5.8%;洗精煤产量266万吨同比下降30.6%焦炭产量161万吨同比下降14%烧碱产量52万吨同比增长15.1%草甘膦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16.9%。电石产量158万吨同比增长5.5%。PVC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8.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5.8亿元,同比增长4.7%营业成本达345.9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利润总额43.9亿元同比下降63.6%。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94个,开复工项目53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7.8%,居全市第一位。二产、三产实现双增长。二产项目63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2%;三产项目3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8.5%。工业领域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0.9%,占全部投资的69.97%。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商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7.0%。其中,批发业同比下降8.9%零售业同比增长3.7%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9%,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4.4%。  塔娜

    【海南区】  海南区位于乌海市南部。2022年,海南区常住人口10.84万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37亿元2021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05.5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40.54亿元增长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6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亿元2021年增长24.2%。全区农户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862.35公顷,同比增长9.29%,粮食产量33815.6吨同比增长41.6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543.19公顷同比增长11.56%产量32141.63吨,同比增长43.27%。年末实有牲畜87547头),同比增长12.72%。其中7623头同比增长4.91%7617头同比增长9.42%70568只同比增长15.19%。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8447元2021年增长3.5%;农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4034元2021年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8亿元2021年下降1.0%。  安利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