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中国民主同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以下简称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有盟员3842人,平均年龄52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盟员2568人,占66.8%;博士145人,占3.7%;硕士689人,占17.9%;重点分工领域2023人,占52.7%;中上层人士3373人,占88%;离退休盟员766人,占19.9%。其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0余人,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125人。有的盟员担任政府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
呼和浩特李永强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李少莉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内蒙古医院贺文帅获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个人”称号、鄂璐莎获得“白求恩精神践行者”称号;内蒙古医科大学张剑、宝莹娜获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巴彦淖尔王海霞获自治区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呼伦贝尔徐伟晶获评“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包玉新获评“全区优秀律师”、刘及东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赤峰张静漪获第四届全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教师组二等奖;乌兰察布李永峰获自治区文旅厅“优秀剧目最佳新人奖”;鄂尔多斯郭洋楠获“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称号。
【组织建设】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新发展盟员86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博士10人,硕士24人,副高以上职称12人,中上层人士57人,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技领域为主体的重点界别新盟员36人,占新盟员总数42%。2022年,完成自治区本级盟组织换届工作,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委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性别比例进一步优化。换届工作统筹考虑各界别骨干力量和年龄梯次,发现、选拔、培养、储备、推荐后备人才,把干部推荐工作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和动态后备干部人才库。民盟区直文化总支和内蒙古医院委员会完成换届,民盟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支部升格为基层委员会。激发内设机构活力,完成15个新一届内设机构的组建工作,设参政议政专委会8个,分别为教育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生态环境委员会、科技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和法制建设委员会;设工作委员会3个,分别为青年工作委员会、老年工作委员会和妇女工作委员会;另设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理论研究会、内蒙古历史文化研究院、民盟中央美术院内蒙古分院,以及企业家联谊会。逐步完善内设机构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
【政治思想建设】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坚持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主委带头作主题宣讲,组织骨干盟员赴民盟(内蒙古)传统教育基地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联合区直文化总支举办主题教育——音乐思政课,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制作八届区委工作宣传片。“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微信公众号开设主题教育专栏,深入宣传主题教育的先进做法和典型事迹。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加强自我教育,把主题教育作为换届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参政议政】 2022年,内蒙古民盟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2篇,提案4件。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向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15篇,提案26件,界别提案2件。民盟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25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保险体系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我区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将鄂尔多斯市打造成为国家“双碳”创新策源地的提案》3篇提案被列为2022年度自治区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关于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试点的提案》被评为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
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理论研究会申报内蒙古社院理论研究课题,《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解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从内蒙古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看党派的趋同与发展》《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分获内蒙古社院2022年度科研招标课题一、二、三等奖。
2022年,确定“关于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具体举措及政策建议研究”为党委重点课题,成立以主委为组长的专家调研组,通过委托地方盟组织调研、函件调研、实地调研等方式,充分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经征求自治区商务厅、口岸办等6部门,盟内外专家,部分口岸所在地盟组织的意见建议,完成调研报告,建议积极争取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将向北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作汇报。
承担民盟中央“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沙产业发展,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课题,主委带队赴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及完成的专题发言均提交民盟中央;应邀到宁夏参加民盟中央陈晓光副主席带队的实地调研,提交的《关于打造跨区域黄河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纳。参加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率调研组在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开展的考察调研,配合民盟中央和自治区统战部召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协调有关厅局和专家专题汇报并汇总成果建议。该调研纳入2023年上半年民盟中央高层协商课题,由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负责联合调研。
向自治区政协报送信息89篇,采用16篇。《加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植物采集开发管理》被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采用,《保护黄河鲤资源》被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学军批示。向民盟中央报送信息39篇,采用6篇。《保障草种资源安全 促进生态草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天然草地生态安全功能》《蒙晋陕甘宁联手建设国家级河套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和建议》等5篇信息被评为2020—2022年度全区政协系统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承担自治区政协“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题监督式协商调研。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成立由多方力量组成的专家调研组,赴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创新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经组织专家多次修改后,完成调研报告及其意见建议提交自治区政协。
承担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十四五’规划贯彻实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主监督工作。按照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向自治区教育厅等5个厅局、包头市和阿拉善盟以函件形式开展初步调查研究、了解具体情况。
【社会服务】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联合民盟内蒙古农业大学总支助力乡村振兴,定点服务企业和林格尔县青禾草业,全年进行10余次现场服务和10余次线上咨询服务,以“种养一体、节本增效”为主题开展工作,助力牧场稳步发展。对玉米种子选择、种植、施肥、灌溉、青贮、收割、压窖等流程进行技术指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多次线上技术咨询服务。同时派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用科学方法为牧场解决实际问题。
民盟呼和浩特市委连续6年开展“萤火行动”;民盟包头市委连续11年向困难地区学校捐赠教学设备;民盟鄂尔多斯市委持续举办“高考升学规划指导”专题公益讲座;民盟乌海市委开展“墨香书法表真情,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民盟赤峰市委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前辈健康”结对送医活动;民盟通辽市委向库伦旗茫汗苏木中心小学捐赠图书;民盟内蒙古医院委员会开展“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全国科普日义诊活动;民盟锡林郭勒支部举办“关爱妇女儿童,温情送健康”活动;民盟阿拉善小组开展西部生态林秋季植树造林活动。
【丁仲礼调研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 2022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调研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机关,在座谈会上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会汇报建设新时代民盟地方组织的情况。丁仲礼主席一行参观内蒙古民主党派展馆和盟史陈列室,对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工作给予肯定。
【盟内监督】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参加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党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召开的座谈会及自治区统战系统综合监督单位座谈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等。针对张凤新违法一案全面自查自纠,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警示教育;派员全程参加自治区本级盟组织换届工作,对会风、会纪和换届程序进行督查;推动化解青城大学信访事项。 (史庆远)
【概况】 2022年,中国民主同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以下简称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有盟员3842人,平均年龄52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盟员2568人,占66.8%;博士145人,占3.7%;硕士689人,占17.9%;重点分工领域2023人,占52.7%;中上层人士3373人,占88%;离退休盟员766人,占19.9%。其中,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0余人,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125人。有的盟员担任政府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
呼和浩特李永强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李少莉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内蒙古医院贺文帅获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个人”称号、鄂璐莎获得“白求恩精神践行者”称号;内蒙古医科大学张剑、宝莹娜获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巴彦淖尔王海霞获自治区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呼伦贝尔徐伟晶获评“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包玉新获评“全区优秀律师”、刘及东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赤峰张静漪获第四届全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教师组二等奖;乌兰察布李永峰获自治区文旅厅“优秀剧目最佳新人奖”;鄂尔多斯郭洋楠获“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称号。
【组织建设】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新发展盟员86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博士10人,硕士24人,副高以上职称12人,中上层人士57人,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技领域为主体的重点界别新盟员36人,占新盟员总数42%。2022年,完成自治区本级盟组织换届工作,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委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性别比例进一步优化。换届工作统筹考虑各界别骨干力量和年龄梯次,发现、选拔、培养、储备、推荐后备人才,把干部推荐工作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和动态后备干部人才库。民盟区直文化总支和内蒙古医院委员会完成换届,民盟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支部升格为基层委员会。激发内设机构活力,完成15个新一届内设机构的组建工作,设参政议政专委会8个,分别为教育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生态环境委员会、科技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和法制建设委员会;设工作委员会3个,分别为青年工作委员会、老年工作委员会和妇女工作委员会;另设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理论研究会、内蒙古历史文化研究院、民盟中央美术院内蒙古分院,以及企业家联谊会。逐步完善内设机构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
【政治思想建设】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坚持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主委带头作主题宣讲,组织骨干盟员赴民盟(内蒙古)传统教育基地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联合区直文化总支举办主题教育——音乐思政课,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制作八届区委工作宣传片。“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微信公众号开设主题教育专栏,深入宣传主题教育的先进做法和典型事迹。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加强自我教育,把主题教育作为换届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参政议政】 2022年,内蒙古民盟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2篇,提案4件。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向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15篇,提案26件,界别提案2件。民盟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25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保险体系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我区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将鄂尔多斯市打造成为国家“双碳”创新策源地的提案》3篇提案被列为2022年度自治区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关于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试点的提案》被评为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
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理论研究会申报内蒙古社院理论研究课题,《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解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从内蒙古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看党派的趋同与发展》《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分获内蒙古社院2022年度科研招标课题一、二、三等奖。
2022年,确定“关于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具体举措及政策建议研究”为党委重点课题,成立以主委为组长的专家调研组,通过委托地方盟组织调研、函件调研、实地调研等方式,充分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经征求自治区商务厅、口岸办等6部门,盟内外专家,部分口岸所在地盟组织的意见建议,完成调研报告,建议积极争取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将向北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作汇报。
承担民盟中央“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沙产业发展,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课题,主委带队赴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及完成的专题发言均提交民盟中央;应邀到宁夏参加民盟中央陈晓光副主席带队的实地调研,提交的《关于打造跨区域黄河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纳。参加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率调研组在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开展的考察调研,配合民盟中央和自治区统战部召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协调有关厅局和专家专题汇报并汇总成果建议。该调研纳入2023年上半年民盟中央高层协商课题,由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负责联合调研。
向自治区政协报送信息89篇,采用16篇。《加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植物采集开发管理》被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采用,《保护黄河鲤资源》被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学军批示。向民盟中央报送信息39篇,采用6篇。《保障草种资源安全 促进生态草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天然草地生态安全功能》《蒙晋陕甘宁联手建设国家级河套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和建议》等5篇信息被评为2020—2022年度全区政协系统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承担自治区政协“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题监督式协商调研。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成立由多方力量组成的专家调研组,赴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创新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经组织专家多次修改后,完成调研报告及其意见建议提交自治区政协。
承担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十四五’规划贯彻实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主监督工作。按照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向自治区教育厅等5个厅局、包头市和阿拉善盟以函件形式开展初步调查研究、了解具体情况。
【社会服务】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联合民盟内蒙古农业大学总支助力乡村振兴,定点服务企业和林格尔县青禾草业,全年进行10余次现场服务和10余次线上咨询服务,以“种养一体、节本增效”为主题开展工作,助力牧场稳步发展。对玉米种子选择、种植、施肥、灌溉、青贮、收割、压窖等流程进行技术指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多次线上技术咨询服务。同时派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用科学方法为牧场解决实际问题。
民盟呼和浩特市委连续6年开展“萤火行动”;民盟包头市委连续11年向困难地区学校捐赠教学设备;民盟鄂尔多斯市委持续举办“高考升学规划指导”专题公益讲座;民盟乌海市委开展“墨香书法表真情,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民盟赤峰市委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前辈健康”结对送医活动;民盟通辽市委向库伦旗茫汗苏木中心小学捐赠图书;民盟内蒙古医院委员会开展“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全国科普日义诊活动;民盟锡林郭勒支部举办“关爱妇女儿童,温情送健康”活动;民盟阿拉善小组开展西部生态林秋季植树造林活动。
【丁仲礼调研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 2022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调研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机关,在座谈会上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会汇报建设新时代民盟地方组织的情况。丁仲礼主席一行参观内蒙古民主党派展馆和盟史陈列室,对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工作给予肯定。
【盟内监督】 2022年,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参加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党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召开的座谈会及自治区统战系统综合监督单位座谈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等。针对张凤新违法一案全面自查自纠,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警示教育;派员全程参加自治区本级盟组织换届工作,对会风、会纪和换届程序进行督查;推动化解青城大学信访事项。 (史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