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认真履行民委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职能职责,统筹协调自治区民委委员单位,把推进新时代自治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为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作出积极贡献。自治区民委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等12个地区和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图82 2022年5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委员全体会议召开。
图为会议现场 (张佳宾 供图)
【新时代蒙古语地方标准修订发布】 2022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修订发布《蒙古语术语标准编写规定》《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原则与方法》《蒙古语术语的缩写原则与方法》3个地方标准。12月21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做好新时代蒙古语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名词术语审定规范、标准音培训测试及正字法规范使用等工作,加强蒙古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修订】 2022年4月28日,自治区党委对2013年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予以修订,并印发至全区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直属各部门单位。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分20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民族工作依法行政培训】 2022年12月5—7日,自治区民委线上举办2022年度民族工作依法行政培训班。邀请专家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业讲授。自治区民委机关、委属单位近100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宣传】 2022年,自治区民委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联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20期《团结奋斗固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行》专题宣传片,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播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行主题宣传活动”。此外,自治区民委公众号持续推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新篇章”报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民族法治宣传周】 2022年5月13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民委、司法厅印发《2022年全区“民族法治宣传周”工作方案》,确定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宣传周期间,累计参与58.47万人次。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2022年9月27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0个集体、300名个人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表彰。会议号召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共同努力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 2022年9月21—22日,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在包头市举行。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下一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第三十九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2022年9月是全区第三十九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宣传部、民委印发《2022年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开展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相关工作。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把做好“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细,推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落实,确保“民族政策宣传月”有序开展、见到成效。各盟市多举措多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在全区上下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大赛】 2022年9月24日,自治区民委联合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大赛。大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高校组四大组进行,经过预赛、决赛,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4名、优秀奖16名,优秀组织奖12个。参赛教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聚焦教学实践,基于参赛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经验展示与反思,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蒙古文古籍文献首届国际论坛】 2022年7月16日,自治区民委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在呼和浩特市联合举办内蒙古大学首届蒙古文古籍文献国际论坛,中国、日本、蒙古国、匈牙利和意大利5个国家的13位专家学者围绕辽代至民国的宗教、文学、传记、语言等多个不同体裁的蒙古文古籍文献研究展开讨论。 (刘斌)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认真履行民委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职能职责,统筹协调自治区民委委员单位,把推进新时代自治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为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作出积极贡献。自治区民委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等12个地区和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图82 2022年5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委员全体会议召开。
图为会议现场 (张佳宾 供图)
【新时代蒙古语地方标准修订发布】 2022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修订发布《蒙古语术语标准编写规定》《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原则与方法》《蒙古语术语的缩写原则与方法》3个地方标准。12月21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做好新时代蒙古语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名词术语审定规范、标准音培训测试及正字法规范使用等工作,加强蒙古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修订】 2022年4月28日,自治区党委对2013年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予以修订,并印发至全区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直属各部门单位。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办法》分20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民族工作依法行政培训】 2022年12月5—7日,自治区民委线上举办2022年度民族工作依法行政培训班。邀请专家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业讲授。自治区民委机关、委属单位近100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宣传】 2022年,自治区民委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联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20期《团结奋斗固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行》专题宣传片,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播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行主题宣传活动”。此外,自治区民委公众号持续推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新篇章”报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民族法治宣传周】 2022年5月13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民委、司法厅印发《2022年全区“民族法治宣传周”工作方案》,确定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宣传周期间,累计参与58.47万人次。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2022年9月27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0个集体、300名个人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表彰。会议号召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共同努力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 2022年9月21—22日,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在包头市举行。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下一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第三十九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2022年9月是全区第三十九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宣传部、民委印发《2022年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开展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相关工作。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把做好“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细,推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落实,确保“民族政策宣传月”有序开展、见到成效。各盟市多举措多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在全区上下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大赛】 2022年9月24日,自治区民委联合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大赛。大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高校组四大组进行,经过预赛、决赛,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4名、优秀奖16名,优秀组织奖12个。参赛教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聚焦教学实践,基于参赛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经验展示与反思,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蒙古文古籍文献首届国际论坛】 2022年7月16日,自治区民委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在呼和浩特市联合举办内蒙古大学首届蒙古文古籍文献国际论坛,中国、日本、蒙古国、匈牙利和意大利5个国家的13位专家学者围绕辽代至民国的宗教、文学、传记、语言等多个不同体裁的蒙古文古籍文献研究展开讨论。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