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 政务服务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政务公开】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提升政务公开质量、不断夯实公开基础,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动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管理预期,各项工作取得成效。自治区政府及部门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机构职能等“法定主动公开内容”1608条;自治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发布信息20.6万条,发布政策解读1400余条,回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切1090次,开展征集调查610期,收到意见建议1.2万条;各级政府网站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疫情防控、创业就业等工作新开设栏目近400个。推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一网统管”,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政府及部门共4557个单位接入“自治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依申请公开网办率达到80%。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使用系统开展巡查检查500余次,通过系统发送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示3000余条

    “放管服”改革】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出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意见18条,建成自治区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证照分离”改革惠及企业37万余户、优化审批服务87万件,区域评估成果互认共享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1.3亿元。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行证照分离改革,54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区域评估互认共享快速推进,发布评估成果766项,共享使用6250余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定《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次办”窗口1000余个,配备“一次办”人员1300余名。103个“一次办”事项基本实现“一张表单”受理,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身后等个人高频“一件事”以及企业开办、准入等高频“一件事”实现“一次办”,办事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跑动次数平均压减57%。全区设置“帮您办”窗口580余个,配备代办员3800多名,“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投资项目代办帮办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投资项目审批变“企业跑”为“代办员跑”,主动靠前服务,实现招商引资与代办服务无缝衔接,累计助力50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

    【网上政务服务】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进数据联通共享,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初步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以“六个统一”为主要内容,打造线上服务总门户,全区11.5万项行政权力事项和43万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进一网、能通办”。推动41个区直部门业务系统接入一体化政务平台,有注册用户超2671万户。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梳理发布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1083条负面清单22条供需对接清单7395条,全区发布政务数据目录53800条挂载资源目录8069条,汇聚数据近16亿条,累计调用共享政务数据近4970亿次。电子证照系统应用实现全覆盖,发放电子印章9350多枚,电子证照库汇聚数据超6280万条,共享调用量超4亿次。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汇聚办件934万件,减少办事跑动次数。内蒙古政务服务网累计接入特色应用1074项,设置特色专题服务2400余个累计访问量超4890万次,日均访问7万次。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自治区本级“12345”热线于2021年12月16日开通运行。截至2022年底,全区热线平台受理诉求614万余件,月均受理51万余件,自治区部门和盟市总体“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呈逐月上升趋势,初步形成自治区、市两级联动的热线工作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群众愿意通过“12345”热线了解政策、反映问题。成立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领导小组,建成“12345”热线指挥调度中心。印发《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1+3+N”制度体系,促进全区热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通过系统接口对接方式建成与12个盟市热线数据深度融合、业务运行互联互通的系统平台,建立起纵向贯通12个盟市,横向联动自治区80个委办厅局和服务企业的热线服务体系。加大对盟市办结工单抽样回访力度,按月通报热线办理情况并进行排名,编发《12345热线月报》7期。

    【掌上服务】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聚焦提高服务完备度、体验度和精准度,打造覆盖全区的掌上查询、掌上预约、掌上办理、掌上评价的在线服务体系。“蒙速办”移动端汇聚各级政务服务应用5300余项,注册用户1700万,覆盖全区近70%常住人口,累计访问量超7.7亿次,社保费缴纳、公积金提取、电子医保卡购药、e登记、蒙企通、电子税务局等2330项服务应用实现掌上办理。2022年,移动端新增注册用户470万户,新增访问量4.3亿次,较2021年底分别增长38%和160%。

    【政府网站建设】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完成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37个部门纳入平台管理,在清华大学组织的2022年省级网站评估中位列第八。完成自治区本级政府门户网站“政策文件库”建设,汇聚公开政策文件7.29万件,方便企业群众及时高效获取政府信息。设置“政策厨房”“优化营商环境内蒙古在行动”“助企纾困服务专区”等栏目,实现从“看网站”到“用网站”的转变。全区政务新媒体在国务院办公厅检查中合格率达到100%。

    【线下服务】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全区76%的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办事大厅,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全覆盖。全区设立“综合一窗”窗口2556个,可办事项超13万项。推行延时服务,重点围绕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公积金提取、贷款、医保异地备案、社保卡申领、变更信息、居民身份证业务等高频事项,结合实际,开展“早晚弹性办服务”“午间不间断服务”“周末不休息服务”等延时服务自2022年7月16日全区开展延时服务以来,全区公布延时服务事项65387项,涉及部门2445个累计办件超15万件。  云志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政务服务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政务公开】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提升政务公开质量、不断夯实公开基础,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动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管理预期,各项工作取得成效。自治区政府及部门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机构职能等“法定主动公开内容”1608条;自治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发布信息20.6万条,发布政策解读1400余条,回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切1090次,开展征集调查610期,收到意见建议1.2万条;各级政府网站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疫情防控、创业就业等工作新开设栏目近400个。推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一网统管”,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政府及部门共4557个单位接入“自治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依申请公开网办率达到80%。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使用系统开展巡查检查500余次,通过系统发送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示3000余条

    “放管服”改革】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出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意见18条,建成自治区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证照分离”改革惠及企业37万余户、优化审批服务87万件,区域评估成果互认共享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1.3亿元。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行证照分离改革,54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区域评估互认共享快速推进,发布评估成果766项,共享使用6250余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定《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次办”窗口1000余个,配备“一次办”人员1300余名。103个“一次办”事项基本实现“一张表单”受理,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身后等个人高频“一件事”以及企业开办、准入等高频“一件事”实现“一次办”,办事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跑动次数平均压减57%。全区设置“帮您办”窗口580余个,配备代办员3800多名,“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投资项目代办帮办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投资项目审批变“企业跑”为“代办员跑”,主动靠前服务,实现招商引资与代办服务无缝衔接,累计助力50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

    【网上政务服务】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进数据联通共享,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初步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以“六个统一”为主要内容,打造线上服务总门户,全区11.5万项行政权力事项和43万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进一网、能通办”。推动41个区直部门业务系统接入一体化政务平台,有注册用户超2671万户。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梳理发布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1083条负面清单22条供需对接清单7395条,全区发布政务数据目录53800条挂载资源目录8069条,汇聚数据近16亿条,累计调用共享政务数据近4970亿次。电子证照系统应用实现全覆盖,发放电子印章9350多枚,电子证照库汇聚数据超6280万条,共享调用量超4亿次。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汇聚办件934万件,减少办事跑动次数。内蒙古政务服务网累计接入特色应用1074项,设置特色专题服务2400余个累计访问量超4890万次,日均访问7万次。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自治区本级“12345”热线于2021年12月16日开通运行。截至2022年底,全区热线平台受理诉求614万余件,月均受理51万余件,自治区部门和盟市总体“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呈逐月上升趋势,初步形成自治区、市两级联动的热线工作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群众愿意通过“12345”热线了解政策、反映问题。成立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领导小组,建成“12345”热线指挥调度中心。印发《自治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1+3+N”制度体系,促进全区热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通过系统接口对接方式建成与12个盟市热线数据深度融合、业务运行互联互通的系统平台,建立起纵向贯通12个盟市,横向联动自治区80个委办厅局和服务企业的热线服务体系。加大对盟市办结工单抽样回访力度,按月通报热线办理情况并进行排名,编发《12345热线月报》7期。

    【掌上服务】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聚焦提高服务完备度、体验度和精准度,打造覆盖全区的掌上查询、掌上预约、掌上办理、掌上评价的在线服务体系。“蒙速办”移动端汇聚各级政务服务应用5300余项,注册用户1700万,覆盖全区近70%常住人口,累计访问量超7.7亿次,社保费缴纳、公积金提取、电子医保卡购药、e登记、蒙企通、电子税务局等2330项服务应用实现掌上办理。2022年,移动端新增注册用户470万户,新增访问量4.3亿次,较2021年底分别增长38%和160%。

    【政府网站建设】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完成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37个部门纳入平台管理,在清华大学组织的2022年省级网站评估中位列第八。完成自治区本级政府门户网站“政策文件库”建设,汇聚公开政策文件7.29万件,方便企业群众及时高效获取政府信息。设置“政策厨房”“优化营商环境内蒙古在行动”“助企纾困服务专区”等栏目,实现从“看网站”到“用网站”的转变。全区政务新媒体在国务院办公厅检查中合格率达到100%。

    【线下服务】  2022年,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全区76%的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办事大厅,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全覆盖。全区设立“综合一窗”窗口2556个,可办事项超13万项。推行延时服务,重点围绕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公积金提取、贷款、医保异地备案、社保卡申领、变更信息、居民身份证业务等高频事项,结合实际,开展“早晚弹性办服务”“午间不间断服务”“周末不休息服务”等延时服务自2022年7月16日全区开展延时服务以来,全区公布延时服务事项65387项,涉及部门2445个累计办件超15万件。  云志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