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0亿元,截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681.08亿元,在册职工1万余人,是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公司拥有发电总装机236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0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956万千瓦),煤炭资源储量57亿吨,城市居民供热能力1.1亿平方米,具有电力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电力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是全国9家拥有该资质的企业之一,有中高级职称人员2729名,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创新工作室7个,2022年共获得自治区及以上科研成果41项、专利12项、专有技术7项、工法5项,具备能源电力工程规划、设计、咨询、施工、监理、运维全产业链建设能力。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集团)成立于1988年3月,是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煤化工为一体,以房地产开发、现代农牧业为互补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伊泰集团发起成立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B股)、香港(H股)上市。伊泰集团在2022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88,在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排名第16,是中国动力煤大型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协会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截至2022年底,伊泰集团有直接和间接控股子公司63家,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员工6300多人。业务分布已延伸至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新疆、海南、四川等17个国内省区市,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所属分公司、子公司70家,总资产1150亿元,员工1.1万人,是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业,集物流、金融、地产、路桥、水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形成4500万吨煤炭、153万千瓦电力、16亿立方米煤制气及液化生产能力。在2022中国煤炭企业50强排名中,居营业收入第27位,产量第19位,纳税第11位;在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62。 (黄坤达)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集团)是自治区直属国有独资特大型电力企业,同时向华北、陕西榆林和蒙古国提供跨省区、跨国境供电。负责建设运营自治区中西部电网,供电区域72万平方千米,承担着自治区8个盟市工农牧业生产及城乡1429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2022年,全年售电量2383.28亿千瓦·时,全网最大供电负荷突破3560万千瓦,位列全国省网公司第十。发展总投资195.61亿元,增长60.3%。线损率3.08%。营业总收入1079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二个“双千亿”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2.5亿元。累计固定资产1554亿元。资产负债率54.5%。综合电压合格率99.72%,比2021年提升0.15个百分点。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3.95小时,比2021年减少2.14小时。百万客户投诉量55次,比2021年下降6.78%。全员劳动生产率45.28万元。全网实现安全稳定运行25年长周期纪录。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为13.7万客户节省办电成本12.2亿元。公司连续11年获评自治区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55,能源企业500强第47。获评国务院“地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第8位,并入选全国“诚信兴商”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安全生产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形成制度成果374个、典型经验31项。建立安全管理“双提级”机制,提级处置安全事件4次、治理违章行为1792起。顶住两轮迎峰保供压力,全年组织需求侧响应19次、与华北电网互济95次。开展“消缺陷、除隐患、控风险”专项行动,消除缺陷隐患5万余项,输、变、配和通信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推进电网智能运检,投运172座变电站辅控系统,直升机、无人机航检突破6万千米,巡检效率提高7倍。建成鄂尔多斯省级备调系统,实现“异地双活、一键切换”。开展抽水蓄能黑启动试验,电网应对重大灾害能力大幅提升。拦截处置网络攻击21.2万次,计算机病毒数量从“十万级”下降到“个位数”。
电网建设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完成蒙西电网2030年发展格局方案。统筹衔接、优化调整500千伏“十四五”电网规划,协助自治区确定蒙西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开发布局,纳入国家规划。探索配电网智能化升级路线,试点建设数字化配变台区、数字孪生变电站、智慧变电站,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超过92%。落实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要求,主动适应用户工程快速投产节奏,下达14批政策性保障和5批应急投资计划,87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如期投产,电网投资创历史新高。克服施工难、窗口期短等困难,攻坚完成金山热电二期等4项国家特急能源保供工程。伊和乌素新能源汇集外送、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供电工程按期投运。265天建成英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创造“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纪录,满足包头光伏新材料制造业用电需求。应用先进工艺,采用智能化设计变电站65座,采用可研设计一体化等模式建设工程47项,首次采用BIM技术开展大数据中心设计施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巨宝庄等12项工程荣获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托克托500千伏变电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
国际合作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与蒙古国国家电网OT《购售电协议》续签项目谈判工作取得关键突破。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OT公司共同签署《关于电力供应之谅解备忘录》,并就签署长周期、固定期限合同达成基本共识。
数字化建设 2022年,内网一期云平台、新门户系统上线投运,人工智能平台支撑作用明显,公司“数字底座”初步建成。数字应用取得突破,全年上线21个业务系统,生产精益化管理平台实现单轨运行,蒙电e联、商旅平台、移动运检助手等广泛应用,有效赋能业务转型。数据价值加速释放,建成公司数据中台,能源(电力)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大幅提升数据集成、共享和服务能力。 (包丹阳)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持投70%,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持投20%,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投10%)。截至2022年底,公司运行装机容量2104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855万千瓦,占比87.3%;新能源装机269万千瓦,占比12.7%),煤炭产能3000万吨,资产总额854亿元,员工总数1.5万人,所属单位27个。拥有7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上都发电公司、锡林热电公司、魏家峁煤电公司3家电厂外送至京津唐及河北南网;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1.7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气任务;是一个煤、电、热协同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的能源企业。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典型选树中,北方公司被授予“诚信标杆企业”荣誉称号。6月,国家税务总局各地方税务局相继发布2021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北方公司30个纳税主体获评2021年度“A级”纳税信用等级;中电联发布2021年度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北方公司有16台机组计共获得20个奖项。12月30日,北方公司获得北京产权交易所2022年度最佳产权交易组织奖。锡林郭勒盟风电基地建设项目组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上都发电公司热网营业班组、锡林热电公司热网部营业中心获评“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2022年,完成发电量1014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7%;完成原煤产量2663万吨,比2021年增长33.8%;完成供热量8207万吉焦,比2021年增长4.9%;生产供电煤耗完成303.82克/千瓦·时,比2021年下降0.95克/千瓦·时;厂用电率5.81%,比2021年下降0.13个百分点;核准新能源83.6万千瓦,获得新能源项目开发权1481万千瓦,投产新能源装机53.6万千瓦。
安全生产 2022年,完成中共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能源保供任务,有效保障1.7亿平方米居民供热。累计发生非计划停运3次,大幅下降78%,海电、丰镇、乌海热电、兴安等14家单位全年无非停。1台机组连续安全运行超过400天,15台机组超过300天,32台机组超过200天。风电机组月均长停率0.45%,比2021年下降0.8个百分点,四季度实现长停风机“动态清零”。生产供电煤耗完成303.82克/千瓦·时,比2021年下降0.95克/千瓦·时;厂用电率5.81%,比2021年下降0.13个百分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达标率99.99%。
经营管理 2022年,基层企业亏损面33%,比2021年下降38个百分点。公司完成发电量1014亿千瓦时,成为自治区首个发电量超“千亿”的发电企业;新能源产业发电量比2021年增长19%。新增供热面积810万平方米,供热收入比2021年增长8.3%。不断规范优化燃料管理,电煤中长期合同兑现率85%。公司16家电厂实现铁路直达或“公铁联运集装箱”入厂,火车煤占公司进煤总量的46.7%,比2021年增加3.2个百分点。增收节支取得显著成效,三项费用同比下降10.7%,负债率首次降至66%,创新开展大宗材料区域化采购,全年集中、招标、线上采购率均实现100%,采购额较概算大幅减少。煤炭产业经营发展持续向好,公司煤炭年产能达到3000万吨,煤炭产量同比大幅增加,利润贡献和协同保供作用凸显。
企业发展 2022年,争取到库布齐沙漠南部1200万千瓦新能源、400万千瓦高效调峰煤电机组基地外送项目开发权。核准备案新能源项目83.58万千瓦;取得151万千瓦灵改配置新能源项目、50万千瓦增量配售电绿色供电项目、魏家峁60万千瓦风电项目及20万千瓦屋顶光伏开发权。完成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容量2130万千瓦。基本建设有序推进,魏家峁换电矿卡5.8兆瓦分布式光伏一季度顺利投产,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网53万千瓦,达电五期工程锅炉钢结构第九层完成吊装。
企业管理 2022年,持续推进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改革任务完成率100%。公司本部和基层企业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劳动生产率同比翻番;全口径劳动用工再压减768人,新能源和煤炭企业用工效率集团领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获得专利授权1005件,比2021年增长119%,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6件、国际专利授权21件。获得全国行业协会成果奖一等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是央企内蒙古自治区域公司之一,担负着内蒙古东部电网的建设运营与蒙东四盟市的供电服务等任务,担负着内蒙古特高压送端汇集电网的建设运行和电力外送等任务。2022年,供电面积47万平方千米,营业户数722万户,供电人口1164万人。公司在呼和浩特市设立管理本部和3家职能型事业部、6家分公司、5家子公司。在锡林郭勒盟设立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设立4家盟市供电公司,7家城区供电服务中心,39家旗(县)供电公司,189家供电营业所。在通辽市设立蒙东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全口径用工2.4万人、其中长期职工1.4万人。5名员工入选国网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名员工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家单位、2个集体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和工人先锋号,3名员工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1家单位、3名员工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3个集体被授予自治区工人先锋号。2022年,公司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容量201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86条、总长7810千米;拥有±800千伏、±500千伏换流站各1座,直流线路各1条。220千伏变电站85座、线路346条。并网装机容量4145万千瓦,其中火电2289万千瓦、新能源183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44%。内蒙古特高压送端汇集电网包括“四交三直”特高压外送通道、±800千伏换流站3座、1000千伏特高压站3座及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的500/220千伏汇集电网。汇接于蒙东电网的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直流通道外送能力1000万千瓦,设计年送电量500亿千瓦·时。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特高压送端电网外送能力3600万千瓦,设计年送电量1700亿千瓦·时;并网装机容量2084万千瓦,其中火电1394万千瓦、新能源69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25%。蒙东经济适用型配电网坚持与地域实际、市场负荷、发展需求相匹配,精准投资,精准建改,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市场效益、社会效益。现辖10千伏配电线路3182条、线路总长11.94万千米,配电变压器8.18万台、总容量1521万千伏安。
2022年,高效核准锡盟特高压外送二期400万千瓦风光项目接网工程,着力服务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基地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接网。加速建设特高压送端汇集型电网、蒙东超高压平台型电网,核准张北——胜利特高压、巴林——金沙——阜新等43项工程,开工珠日河、平川输变电等74项工程,投运中广核风电一期送出、奈曼主变扩建等28项工程,大幅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超常推进特急保供重点工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环境艰苦等困难,解决汇能长滩电厂送出、京泰酸刺沟电厂送出等工程压覆矿难题,投运蒙能科右中、汇能长滩、国能上海庙、长城上海庙、国电长滩电厂送出等特急保供重点工程。加快落地“两个率先”“两个超过”,建成“新能源云”平台,提供快速并网、补贴申报、交易结算等一站式全流程线上服务。蒙东电网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累计接入风电、太阳能装机26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42%、利用率96.9%。推动用能电气化清洁化,电热供暖、充电桩用电量比2021年增长60.8%、17.3%。守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森林草原电气火灾的“六重防线”(思想认识防线、责任落实防线、隐患清查防线、运维保障防线、技术措施防线、政企联动防线)。制定涉林涉草线路14类差异化技术措施,与24个属地林业局签订停电避险协议。投入1.2亿元专项技改增补资金完成全量重点林区线路的新型一二次融合开关深度覆盖。完成7367处森草电气火灾隐患治理,防火期内实现重要涉林涉草线路零故障。 (任天羿)
【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0亿元,截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681.08亿元,在册职工1万余人,是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公司拥有发电总装机236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0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956万千瓦),煤炭资源储量57亿吨,城市居民供热能力1.1亿平方米,具有电力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电力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是全国9家拥有该资质的企业之一,有中高级职称人员2729名,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创新工作室7个,2022年共获得自治区及以上科研成果41项、专利12项、专有技术7项、工法5项,具备能源电力工程规划、设计、咨询、施工、监理、运维全产业链建设能力。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集团)成立于1988年3月,是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煤化工为一体,以房地产开发、现代农牧业为互补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伊泰集团发起成立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B股)、香港(H股)上市。伊泰集团在2022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88,在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排名第16,是中国动力煤大型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协会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截至2022年底,伊泰集团有直接和间接控股子公司63家,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员工6300多人。业务分布已延伸至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新疆、海南、四川等17个国内省区市,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所属分公司、子公司70家,总资产1150亿元,员工1.1万人,是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业,集物流、金融、地产、路桥、水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形成4500万吨煤炭、153万千瓦电力、16亿立方米煤制气及液化生产能力。在2022中国煤炭企业50强排名中,居营业收入第27位,产量第19位,纳税第11位;在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62。 (黄坤达)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集团)是自治区直属国有独资特大型电力企业,同时向华北、陕西榆林和蒙古国提供跨省区、跨国境供电。负责建设运营自治区中西部电网,供电区域72万平方千米,承担着自治区8个盟市工农牧业生产及城乡1429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2022年,全年售电量2383.28亿千瓦·时,全网最大供电负荷突破3560万千瓦,位列全国省网公司第十。发展总投资195.61亿元,增长60.3%。线损率3.08%。营业总收入1079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二个“双千亿”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2.5亿元。累计固定资产1554亿元。资产负债率54.5%。综合电压合格率99.72%,比2021年提升0.15个百分点。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3.95小时,比2021年减少2.14小时。百万客户投诉量55次,比2021年下降6.78%。全员劳动生产率45.28万元。全网实现安全稳定运行25年长周期纪录。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为13.7万客户节省办电成本12.2亿元。公司连续11年获评自治区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55,能源企业500强第47。获评国务院“地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第8位,并入选全国“诚信兴商”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安全生产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形成制度成果374个、典型经验31项。建立安全管理“双提级”机制,提级处置安全事件4次、治理违章行为1792起。顶住两轮迎峰保供压力,全年组织需求侧响应19次、与华北电网互济95次。开展“消缺陷、除隐患、控风险”专项行动,消除缺陷隐患5万余项,输、变、配和通信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推进电网智能运检,投运172座变电站辅控系统,直升机、无人机航检突破6万千米,巡检效率提高7倍。建成鄂尔多斯省级备调系统,实现“异地双活、一键切换”。开展抽水蓄能黑启动试验,电网应对重大灾害能力大幅提升。拦截处置网络攻击21.2万次,计算机病毒数量从“十万级”下降到“个位数”。
电网建设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完成蒙西电网2030年发展格局方案。统筹衔接、优化调整500千伏“十四五”电网规划,协助自治区确定蒙西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开发布局,纳入国家规划。探索配电网智能化升级路线,试点建设数字化配变台区、数字孪生变电站、智慧变电站,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超过92%。落实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要求,主动适应用户工程快速投产节奏,下达14批政策性保障和5批应急投资计划,87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如期投产,电网投资创历史新高。克服施工难、窗口期短等困难,攻坚完成金山热电二期等4项国家特急能源保供工程。伊和乌素新能源汇集外送、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供电工程按期投运。265天建成英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创造“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纪录,满足包头光伏新材料制造业用电需求。应用先进工艺,采用智能化设计变电站65座,采用可研设计一体化等模式建设工程47项,首次采用BIM技术开展大数据中心设计施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巨宝庄等12项工程荣获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托克托500千伏变电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
国际合作 2022年,内蒙古电力集团与蒙古国国家电网OT《购售电协议》续签项目谈判工作取得关键突破。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OT公司共同签署《关于电力供应之谅解备忘录》,并就签署长周期、固定期限合同达成基本共识。
数字化建设 2022年,内网一期云平台、新门户系统上线投运,人工智能平台支撑作用明显,公司“数字底座”初步建成。数字应用取得突破,全年上线21个业务系统,生产精益化管理平台实现单轨运行,蒙电e联、商旅平台、移动运检助手等广泛应用,有效赋能业务转型。数据价值加速释放,建成公司数据中台,能源(电力)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大幅提升数据集成、共享和服务能力。 (包丹阳)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持投70%,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持投20%,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投10%)。截至2022年底,公司运行装机容量2104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855万千瓦,占比87.3%;新能源装机269万千瓦,占比12.7%),煤炭产能3000万吨,资产总额854亿元,员工总数1.5万人,所属单位27个。拥有7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上都发电公司、锡林热电公司、魏家峁煤电公司3家电厂外送至京津唐及河北南网;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1.7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气任务;是一个煤、电、热协同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的能源企业。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典型选树中,北方公司被授予“诚信标杆企业”荣誉称号。6月,国家税务总局各地方税务局相继发布2021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北方公司30个纳税主体获评2021年度“A级”纳税信用等级;中电联发布2021年度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北方公司有16台机组计共获得20个奖项。12月30日,北方公司获得北京产权交易所2022年度最佳产权交易组织奖。锡林郭勒盟风电基地建设项目组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上都发电公司热网营业班组、锡林热电公司热网部营业中心获评“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2022年,完成发电量1014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7%;完成原煤产量2663万吨,比2021年增长33.8%;完成供热量8207万吉焦,比2021年增长4.9%;生产供电煤耗完成303.82克/千瓦·时,比2021年下降0.95克/千瓦·时;厂用电率5.81%,比2021年下降0.13个百分点;核准新能源83.6万千瓦,获得新能源项目开发权1481万千瓦,投产新能源装机53.6万千瓦。
安全生产 2022年,完成中共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能源保供任务,有效保障1.7亿平方米居民供热。累计发生非计划停运3次,大幅下降78%,海电、丰镇、乌海热电、兴安等14家单位全年无非停。1台机组连续安全运行超过400天,15台机组超过300天,32台机组超过200天。风电机组月均长停率0.45%,比2021年下降0.8个百分点,四季度实现长停风机“动态清零”。生产供电煤耗完成303.82克/千瓦·时,比2021年下降0.95克/千瓦·时;厂用电率5.81%,比2021年下降0.13个百分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达标率99.99%。
经营管理 2022年,基层企业亏损面33%,比2021年下降38个百分点。公司完成发电量1014亿千瓦时,成为自治区首个发电量超“千亿”的发电企业;新能源产业发电量比2021年增长19%。新增供热面积810万平方米,供热收入比2021年增长8.3%。不断规范优化燃料管理,电煤中长期合同兑现率85%。公司16家电厂实现铁路直达或“公铁联运集装箱”入厂,火车煤占公司进煤总量的46.7%,比2021年增加3.2个百分点。增收节支取得显著成效,三项费用同比下降10.7%,负债率首次降至66%,创新开展大宗材料区域化采购,全年集中、招标、线上采购率均实现100%,采购额较概算大幅减少。煤炭产业经营发展持续向好,公司煤炭年产能达到3000万吨,煤炭产量同比大幅增加,利润贡献和协同保供作用凸显。
企业发展 2022年,争取到库布齐沙漠南部1200万千瓦新能源、400万千瓦高效调峰煤电机组基地外送项目开发权。核准备案新能源项目83.58万千瓦;取得151万千瓦灵改配置新能源项目、50万千瓦增量配售电绿色供电项目、魏家峁60万千瓦风电项目及20万千瓦屋顶光伏开发权。完成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容量2130万千瓦。基本建设有序推进,魏家峁换电矿卡5.8兆瓦分布式光伏一季度顺利投产,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网53万千瓦,达电五期工程锅炉钢结构第九层完成吊装。
企业管理 2022年,持续推进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改革任务完成率100%。公司本部和基层企业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劳动生产率同比翻番;全口径劳动用工再压减768人,新能源和煤炭企业用工效率集团领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获得专利授权1005件,比2021年增长119%,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6件、国际专利授权21件。获得全国行业协会成果奖一等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是央企内蒙古自治区域公司之一,担负着内蒙古东部电网的建设运营与蒙东四盟市的供电服务等任务,担负着内蒙古特高压送端汇集电网的建设运行和电力外送等任务。2022年,供电面积47万平方千米,营业户数722万户,供电人口1164万人。公司在呼和浩特市设立管理本部和3家职能型事业部、6家分公司、5家子公司。在锡林郭勒盟设立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设立4家盟市供电公司,7家城区供电服务中心,39家旗(县)供电公司,189家供电营业所。在通辽市设立蒙东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全口径用工2.4万人、其中长期职工1.4万人。5名员工入选国网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名员工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家单位、2个集体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和工人先锋号,3名员工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1家单位、3名员工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3个集体被授予自治区工人先锋号。2022年,公司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容量201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86条、总长7810千米;拥有±800千伏、±500千伏换流站各1座,直流线路各1条。220千伏变电站85座、线路346条。并网装机容量4145万千瓦,其中火电2289万千瓦、新能源183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44%。内蒙古特高压送端汇集电网包括“四交三直”特高压外送通道、±800千伏换流站3座、1000千伏特高压站3座及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的500/220千伏汇集电网。汇接于蒙东电网的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直流通道外送能力1000万千瓦,设计年送电量500亿千瓦·时。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特高压送端电网外送能力3600万千瓦,设计年送电量1700亿千瓦·时;并网装机容量2084万千瓦,其中火电1394万千瓦、新能源69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25%。蒙东经济适用型配电网坚持与地域实际、市场负荷、发展需求相匹配,精准投资,精准建改,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市场效益、社会效益。现辖10千伏配电线路3182条、线路总长11.94万千米,配电变压器8.18万台、总容量1521万千伏安。
2022年,高效核准锡盟特高压外送二期400万千瓦风光项目接网工程,着力服务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基地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接网。加速建设特高压送端汇集型电网、蒙东超高压平台型电网,核准张北——胜利特高压、巴林——金沙——阜新等43项工程,开工珠日河、平川输变电等74项工程,投运中广核风电一期送出、奈曼主变扩建等28项工程,大幅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超常推进特急保供重点工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环境艰苦等困难,解决汇能长滩电厂送出、京泰酸刺沟电厂送出等工程压覆矿难题,投运蒙能科右中、汇能长滩、国能上海庙、长城上海庙、国电长滩电厂送出等特急保供重点工程。加快落地“两个率先”“两个超过”,建成“新能源云”平台,提供快速并网、补贴申报、交易结算等一站式全流程线上服务。蒙东电网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累计接入风电、太阳能装机26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42%、利用率96.9%。推动用能电气化清洁化,电热供暖、充电桩用电量比2021年增长60.8%、17.3%。守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森林草原电气火灾的“六重防线”(思想认识防线、责任落实防线、隐患清查防线、运维保障防线、技术措施防线、政企联动防线)。制定涉林涉草线路14类差异化技术措施,与24个属地林业局签订停电避险协议。投入1.2亿元专项技改增补资金完成全量重点林区线路的新型一二次融合开关深度覆盖。完成7367处森草电气火灾隐患治理,防火期内实现重要涉林涉草线路零故障。 (任天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