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增长12.6%,乳制品产量打破河北省连续八年全国第一,跃居全国首位。培育国内排名前100的荷斯坦种公牛36头,占全国总量的18%。推广使用性控胚胎1.3万枚以上、性控冻精15万头以上。2022年底全区百头以上荷斯坦奶牛规模养殖场567个,计划建成的56个3000头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建成。伊利、蒙牛跃居全球乳业第五位和第七位,奶业已成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性、最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奶业发展处在全国领先地位。2022年,成立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工作专班,建立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相关单位制定“奶九条”实施细则,出台跨盟市生鲜乳调运补贴实施细则,修改完善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召开6次厅际联席会、23次调度会、2次务虚会,与伊利、蒙牛等乳企召开6次座谈会,及时研究调度养殖场建设等重点工作,协调各方合力解决具体问题,56个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如期达到建成标准,验收后3.48亿元补贴资金全部到位。全年完成性控胚胎移植1.4万枚。全区7个盟市共申请新增规模化苜蓿补贴面积5133.33公顷,通过验收4000公顷。
【奶业振兴政策】 2022年,自治区推进专项债使用,自治区农牧厅配合发改、财政等部门争取专项债支持,联合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盟市旗县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9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双审核”,专项债需求81.9亿元。财政厅已落实资金19.99亿元,剩余额度在明年予以优先考虑。奶业振兴基金20亿元已截至2022年底累计使用7.95亿元,资金使用率40%。支持的7个项目共拉动总投资40.10亿元,到位资金33亿元。发挥推进奶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粮改饲”等政策叠加效应,实现饲草收储全覆盖;推广使用性控冻精15万头以上,进口优质奶牛5万头以上;继续对培育出国际国内排名靠前的种公牛育种企业给予奖励;支持151个中小养殖场改造升级和100个地方特色乳制品加工标准化改造,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重点支持和林格尔县等8个旗县区提高奶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2022年1月15日,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心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为建设主体,联合国内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已吸纳52家成员单位,形成了技术领域布局和创新链条较为完整的产学研融合团队,构建起了空间分布合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网络化发展格局。2022年3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将科技资金支持额度提升到了每年1亿元,通过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解决制约乳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2022年,乳业国创中心持续聚焦中国乳产业发展创新需求,围绕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乳品工艺技术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等研究领域,充分征集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行业专家技术发展建议,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开展科研项目70项,投入资金7亿元,其中政府专项资金2.6亿元,企业自筹资金4.4亿元。
【乳业创新平台建设】 2022年,自治区下达资金1亿元,助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完善乳创中心(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立资金直达机制。乳创中心已吸纳52家成员单位,设立44个科研项目,在奶牛体外胚胎技术、营养调控技术、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包装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全区推进奶业振兴工作现场会】 2022年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推进奶业振兴工作现场会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举行,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召开座谈会议。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推进奶业振兴,是建设这个基地的重要内容。要打造内蒙古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坚持集中集约发展,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奶业处成立】 2022年10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批复同意和农牧厅党组会议决定,设立奶业处。奶业处主要职责:拟定全区奶业行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奶业行业统计工作。指导奶源基地建设、奶畜标准化生产、规模养殖。监督管理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质量安全。指导奶畜种源基地建设、育种科技创新,奶业相关饲草良种的体系建设、开发利用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出台】 2022年3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中的“奶九条”(即对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补贴;对使用专项债新建奶业发展园区予以支持;对龙头企业生鲜乳加工增量进行补贴;对龙头企业利用生鲜乳喷粉进行补贴;对利用性控胚胎培育优质奶牛进行补贴;对新增规模化苜蓿草种植企业进行补贴;设立奶牛疫病防控专项资金;支持乳业创新平台建设;设立自治区奶业振兴基金)。
【奶业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2022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建立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贯彻落实自治区奶业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安排,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完成自治区交办的其他事项。联席会议由自治区农牧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林草局等7个部门组成,自治区农牧厅为牵头单位。 (薛彦飞)
【概况】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增长12.6%,乳制品产量打破河北省连续八年全国第一,跃居全国首位。培育国内排名前100的荷斯坦种公牛36头,占全国总量的18%。推广使用性控胚胎1.3万枚以上、性控冻精15万头以上。2022年底全区百头以上荷斯坦奶牛规模养殖场567个,计划建成的56个3000头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建成。伊利、蒙牛跃居全球乳业第五位和第七位,奶业已成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性、最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奶业发展处在全国领先地位。2022年,成立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工作专班,建立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相关单位制定“奶九条”实施细则,出台跨盟市生鲜乳调运补贴实施细则,修改完善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召开6次厅际联席会、23次调度会、2次务虚会,与伊利、蒙牛等乳企召开6次座谈会,及时研究调度养殖场建设等重点工作,协调各方合力解决具体问题,56个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如期达到建成标准,验收后3.48亿元补贴资金全部到位。全年完成性控胚胎移植1.4万枚。全区7个盟市共申请新增规模化苜蓿补贴面积5133.33公顷,通过验收4000公顷。
【奶业振兴政策】 2022年,自治区推进专项债使用,自治区农牧厅配合发改、财政等部门争取专项债支持,联合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盟市旗县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9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双审核”,专项债需求81.9亿元。财政厅已落实资金19.99亿元,剩余额度在明年予以优先考虑。奶业振兴基金20亿元已截至2022年底累计使用7.95亿元,资金使用率40%。支持的7个项目共拉动总投资40.10亿元,到位资金33亿元。发挥推进奶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粮改饲”等政策叠加效应,实现饲草收储全覆盖;推广使用性控冻精15万头以上,进口优质奶牛5万头以上;继续对培育出国际国内排名靠前的种公牛育种企业给予奖励;支持151个中小养殖场改造升级和100个地方特色乳制品加工标准化改造,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重点支持和林格尔县等8个旗县区提高奶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2022年1月15日,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心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为建设主体,联合国内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已吸纳52家成员单位,形成了技术领域布局和创新链条较为完整的产学研融合团队,构建起了空间分布合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网络化发展格局。2022年3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将科技资金支持额度提升到了每年1亿元,通过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解决制约乳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2022年,乳业国创中心持续聚焦中国乳产业发展创新需求,围绕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乳品工艺技术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等研究领域,充分征集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行业专家技术发展建议,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开展科研项目70项,投入资金7亿元,其中政府专项资金2.6亿元,企业自筹资金4.4亿元。
【乳业创新平台建设】 2022年,自治区下达资金1亿元,助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完善乳创中心(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立资金直达机制。乳创中心已吸纳52家成员单位,设立44个科研项目,在奶牛体外胚胎技术、营养调控技术、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包装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全区推进奶业振兴工作现场会】 2022年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推进奶业振兴工作现场会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举行,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召开座谈会议。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推进奶业振兴,是建设这个基地的重要内容。要打造内蒙古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坚持集中集约发展,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奶业处成立】 2022年10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批复同意和农牧厅党组会议决定,设立奶业处。奶业处主要职责:拟定全区奶业行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奶业行业统计工作。指导奶源基地建设、奶畜标准化生产、规模养殖。监督管理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质量安全。指导奶畜种源基地建设、育种科技创新,奶业相关饲草良种的体系建设、开发利用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出台】 2022年3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中的“奶九条”(即对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补贴;对使用专项债新建奶业发展园区予以支持;对龙头企业生鲜乳加工增量进行补贴;对龙头企业利用生鲜乳喷粉进行补贴;对利用性控胚胎培育优质奶牛进行补贴;对新增规模化苜蓿草种植企业进行补贴;设立奶牛疫病防控专项资金;支持乳业创新平台建设;设立自治区奶业振兴基金)。
【奶业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2022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建立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贯彻落实自治区奶业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安排,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完成自治区交办的其他事项。联席会议由自治区农牧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林草局等7个部门组成,自治区农牧厅为牵头单位。 (薛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