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商贸服务业

2023卷

  • 邮政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12个盟市均设立邮政管理局,12个盟市均成立邮政业安全中心,全区县级邮政监管机构10家。全区寄递业务量完成6.14亿件同比下降4.04%行业业务收入完成74.59亿元,同比下降3.9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2.42亿件同比下降7.18%业务收入完成48.34亿元,同比下降6.9%。

    【邮政网络建设】  2022年,内蒙古先后实施苏木乡镇普服网点全覆盖、建制村通邮、快递下乡、“两进一出”等工程,组成“以旗县为中心、乡镇苏木为重点、嘎查村为基础”的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和直接进村的邮政快递服务。截至年底,8836个快递服务网点和5890个农村邮乐购站点遍及城乡。

    【邮政普遍服务】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1508处,其中设置在县以及县以上城市地区的有495处,设置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农村地区的有1013处1508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中具备储蓄功能的综合网点611处,纯邮政网点897处;1508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中有146处是空白乡镇补建网点。开办四项法定业务的共1508处100%开办;全区共有224个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开办国际及港澳台包裹业务,每个旗县至少有一个开办国际及港澳台包裹业务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全区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平均服务半径为10.59千米,平均服务人口为2.46万人,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保持稳定。

    【快递业务】  2022年,内蒙古快递业务量超2.42亿件,同比下降7.18%业务收入超48.34亿元同比下降6.90%。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64.81%,比2021年下降2.03个百分点。直接服务用户超过1200万人,支撑内蒙古互联网零售交易额达567亿元。快递服务营业网点4365处2021年末减少412处,其中设在农村的1223处2021年末减少116处。全区快递服务汽车3896辆,比2021年末增加449辆。全区快递服务网路条数2418条,比2021年末减少727条;快递服务网路长度单程61.10万千米2021年末减少1.53万千米。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62.4件。年人均快递支出201.3元。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3249.58万件,同比下降4.95%;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2.09亿件同比下降7.28%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22.70万件,同比下降72.10%。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3.42%、86.49%和0.09%。同城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01亿元,同比下降11.13%;异地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4.68亿元,同比下降4.31%;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完成0.44亿元同比下降44.60%。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6.22%、51.05%和0.90%。年内自治区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32.04%、53.72%和14.24%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2.58%、50.44%和16.98%。东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7757.45万件,同比下降0.09%实现业务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15.75%。中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1.30亿件,同比下降9.50%。西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3447.67万件,同比下降12.51%实现业务收入8.21亿元同比下降8.46%。快递业务量排名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呼和浩特、赤峰、包头,其快递业务量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到59.38%,较2021年前三位占比下降2.4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呼和浩特、赤峰、包头,其快递业务收入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3.27%2021年前三位占比下降1.93个百分点。

    “快递进村”三年试点工作】  截至2022年底全区11072个建制村中快递服务覆盖率98.17%,形成“以旗县为中心、苏木乡镇为重点、嘎查村为基础”的三级寄递物流体系。5个农村电商协同发展示范区和12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通过自治区复审。全区32个快递服务现代农牧业项目、12个“一县一品”项目,拉动就业8102人,带动农业总产值17.18亿元。邮政服务现代农业“一市一品”精品项目53个,村邮乐购站点5890个,助力农特产品销售额1.48亿元,带动农户增收1273.72万元。

    【邮政快递业发展环境优化】  2022年,在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等8个全区性政策文件中,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农村邮政快递网点建设进行部署,明确0.3元“快递进村”补贴政策,制定印发差异化补贴成本测算指导意见。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出台农村快件分类补贴政策。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邮政管理局分别争取到“快递进村”差异化补助资金100万元。通辽市邮政管理局争取到“快递进村”项目经费100万元。巴彦淖尔市邮政管理局将“邮快合作”项目纳入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工程。乌海市邮政管理局2022年15.7万元“快递进村”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并将2023年补贴按照快递件量增长幅度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呼和浩特、包头、阿拉善邮政管理局指导辖区企业将3个快递分拣配送中心和村级服务点纳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规划自治区项目库,申请中央扶持资金1048万元。

    【快递包装生态环保】  2022年,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以“政企双线并行”模式推动“9917”工程任务目标,快递包装治理工作多次被写入国家发改委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月报。截至2022年底,全区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98.14%,规范封装操作比例97.72%,可循环快递箱使用量42.43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1570.65万个。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98.95%,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保有量983辆。开展生态环保执法检查495次,立案19起,结案17起。

    【邮政快递保通保畅】  2022年,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开通全区邮政快递保通保畅热线,做好12305和12345服务热线工作解决2725件群众反映热点问题,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2.2万元。协调自治区物流保通保畅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行业保供“白名单”企业、车辆台账,将分拨转运中心纳入重点“物资中转站”清单,累计核发全国、省际、盟市内车辆通行证9998张和人员通行证2432张2022年10月初至12月31日,各寄递企业配送药品、生活保障物资149.4万单。

    【邮政业惠企纾困】  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与国家邮政局总体规划和地方专项规划相衔接,明确16项监测指标和108项重点任务落实责任,按季调度。推进自治区交通强国建设任务和邮政强国建设工作。推动国家惠企纾困政策落实,全区邮政快递企业减税降费金额计6932.96万元。

    【末端服务能力提升】  2022年,邮快合作基本实现苏木乡镇全覆盖,警邮、税邮、政邮合作旗县区全覆盖。邮政公司投入3600万元改善邮政普遍服务,三类网点数量由年初242个减少至31个,委代办局所数量由年初的455个减少至238个全区99.31%的建制村实现每周三次及以上投递频次,建制村投递实地打卡率保持在99%以上。2022年呼伦贝尔市完成新增10个抵边自然村通邮全覆盖工作,锡林郭勒和兴安盟新增5个驻军边防点通邮。16个重点示范旗县农村汽车投递率达到80%以上。

    【邮政行业安全监管】  2022年,自治区研究印发《邮政快递业突出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督导检查,对全区省级、盟市级邮件快件分拨中心、机要处理场所、国际邮件互换局,做到检查全覆盖。自治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分三组对邻京重点盟市开展实地督查,实现国家邮政局“三项制度”抽查全过关、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零事故”。针对呼和浩特市突发疫情,邮政企业组开3条临时专线,着力保障党的二十大期间机要通信和党报党刊寄递。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回头看”、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治理、“6·28事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两轮”邮政机要通信安全检查、处理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化提升等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联合自治区保密局、党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开展机要通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为全国首个被纳入省级专项应急管理预案的行业预案。全区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01次,督促10家品牌快递企业区域总部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备案工作。推动成立包头、乌兰察布、赤峰、锡林郭勒4个盟市级安全中心,实现内蒙古地市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全覆盖。推动全区建立691个邮政快递“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实现全区旗县基层工作站全覆盖。做好“绿盾”工程一期建设成果应用,建立健全行业“线上线下”安全监测预警。2022年“绿盾”新接入分拨处理场所78个,基本实现盟市级快递处理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每日视频巡查,全年向盟市局推送违规作业线索89条,约谈3起,下发预警告诫整改通知书21份,立案处理12起。年内,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大处罚备案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确保执法规范公正、执法信息公开透明。年内全区系统开展执法检查6484次,约谈173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36件,作出行政处罚187件。年内组织2次执法案卷评议、3次面向全系统法律法规培训班。

    【快递员权益保障】  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人社厅、发改委、公安厅、司法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局、总工会、团委等各部门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截至12月底,全区新增参加工伤保险13618人。将快递员、快件处理员职业纳入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A类竞赛中,各级工会承担竞赛经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3760人次争取补贴资金123.87万元。年内全区邮政管理系统与自治区妇联、总工会、红十字会、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慰问关爱活动80余次,为快递小哥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计246.8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对接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快递小哥争取到260万元无偿调拨的防疫和应急物资。  李瑞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邮政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12个盟市均设立邮政管理局,12个盟市均成立邮政业安全中心,全区县级邮政监管机构10家。全区寄递业务量完成6.14亿件同比下降4.04%行业业务收入完成74.59亿元,同比下降3.9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2.42亿件同比下降7.18%业务收入完成48.34亿元,同比下降6.9%。

    【邮政网络建设】  2022年,内蒙古先后实施苏木乡镇普服网点全覆盖、建制村通邮、快递下乡、“两进一出”等工程,组成“以旗县为中心、乡镇苏木为重点、嘎查村为基础”的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和直接进村的邮政快递服务。截至年底,8836个快递服务网点和5890个农村邮乐购站点遍及城乡。

    【邮政普遍服务】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1508处,其中设置在县以及县以上城市地区的有495处,设置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农村地区的有1013处1508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中具备储蓄功能的综合网点611处,纯邮政网点897处;1508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中有146处是空白乡镇补建网点。开办四项法定业务的共1508处100%开办;全区共有224个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开办国际及港澳台包裹业务,每个旗县至少有一个开办国际及港澳台包裹业务的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全区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平均服务半径为10.59千米,平均服务人口为2.46万人,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保持稳定。

    【快递业务】  2022年,内蒙古快递业务量超2.42亿件,同比下降7.18%业务收入超48.34亿元同比下降6.90%。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64.81%,比2021年下降2.03个百分点。直接服务用户超过1200万人,支撑内蒙古互联网零售交易额达567亿元。快递服务营业网点4365处2021年末减少412处,其中设在农村的1223处2021年末减少116处。全区快递服务汽车3896辆,比2021年末增加449辆。全区快递服务网路条数2418条,比2021年末减少727条;快递服务网路长度单程61.10万千米2021年末减少1.53万千米。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62.4件。年人均快递支出201.3元。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3249.58万件,同比下降4.95%;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2.09亿件同比下降7.28%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22.70万件,同比下降72.10%。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3.42%、86.49%和0.09%。同城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01亿元,同比下降11.13%;异地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4.68亿元,同比下降4.31%;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完成0.44亿元同比下降44.60%。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6.22%、51.05%和0.90%。年内自治区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32.04%、53.72%和14.24%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32.58%、50.44%和16.98%。东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7757.45万件,同比下降0.09%实现业务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15.75%。中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1.30亿件,同比下降9.50%。西部地区完成快递业务量3447.67万件,同比下降12.51%实现业务收入8.21亿元同比下降8.46%。快递业务量排名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呼和浩特、赤峰、包头,其快递业务量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到59.38%,较2021年前三位占比下降2.4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呼和浩特、赤峰、包头,其快递业务收入合计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3.27%2021年前三位占比下降1.93个百分点。

    “快递进村”三年试点工作】  截至2022年底全区11072个建制村中快递服务覆盖率98.17%,形成“以旗县为中心、苏木乡镇为重点、嘎查村为基础”的三级寄递物流体系。5个农村电商协同发展示范区和12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通过自治区复审。全区32个快递服务现代农牧业项目、12个“一县一品”项目,拉动就业8102人,带动农业总产值17.18亿元。邮政服务现代农业“一市一品”精品项目53个,村邮乐购站点5890个,助力农特产品销售额1.48亿元,带动农户增收1273.72万元。

    【邮政快递业发展环境优化】  2022年,在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等8个全区性政策文件中,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农村邮政快递网点建设进行部署,明确0.3元“快递进村”补贴政策,制定印发差异化补贴成本测算指导意见。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出台农村快件分类补贴政策。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邮政管理局分别争取到“快递进村”差异化补助资金100万元。通辽市邮政管理局争取到“快递进村”项目经费100万元。巴彦淖尔市邮政管理局将“邮快合作”项目纳入电子商务共享云仓试点工程。乌海市邮政管理局2022年15.7万元“快递进村”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并将2023年补贴按照快递件量增长幅度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呼和浩特、包头、阿拉善邮政管理局指导辖区企业将3个快递分拣配送中心和村级服务点纳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规划自治区项目库,申请中央扶持资金1048万元。

    【快递包装生态环保】  2022年,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以“政企双线并行”模式推动“9917”工程任务目标,快递包装治理工作多次被写入国家发改委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月报。截至2022年底,全区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98.14%,规范封装操作比例97.72%,可循环快递箱使用量42.43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1570.65万个。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98.95%,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保有量983辆。开展生态环保执法检查495次,立案19起,结案17起。

    【邮政快递保通保畅】  2022年,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开通全区邮政快递保通保畅热线,做好12305和12345服务热线工作解决2725件群众反映热点问题,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2.2万元。协调自治区物流保通保畅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行业保供“白名单”企业、车辆台账,将分拨转运中心纳入重点“物资中转站”清单,累计核发全国、省际、盟市内车辆通行证9998张和人员通行证2432张2022年10月初至12月31日,各寄递企业配送药品、生活保障物资149.4万单。

    【邮政业惠企纾困】  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与国家邮政局总体规划和地方专项规划相衔接,明确16项监测指标和108项重点任务落实责任,按季调度。推进自治区交通强国建设任务和邮政强国建设工作。推动国家惠企纾困政策落实,全区邮政快递企业减税降费金额计6932.96万元。

    【末端服务能力提升】  2022年,邮快合作基本实现苏木乡镇全覆盖,警邮、税邮、政邮合作旗县区全覆盖。邮政公司投入3600万元改善邮政普遍服务,三类网点数量由年初242个减少至31个,委代办局所数量由年初的455个减少至238个全区99.31%的建制村实现每周三次及以上投递频次,建制村投递实地打卡率保持在99%以上。2022年呼伦贝尔市完成新增10个抵边自然村通邮全覆盖工作,锡林郭勒和兴安盟新增5个驻军边防点通邮。16个重点示范旗县农村汽车投递率达到80%以上。

    【邮政行业安全监管】  2022年,自治区研究印发《邮政快递业突出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督导检查,对全区省级、盟市级邮件快件分拨中心、机要处理场所、国际邮件互换局,做到检查全覆盖。自治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分三组对邻京重点盟市开展实地督查,实现国家邮政局“三项制度”抽查全过关、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零事故”。针对呼和浩特市突发疫情,邮政企业组开3条临时专线,着力保障党的二十大期间机要通信和党报党刊寄递。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回头看”、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治理、“6·28事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两轮”邮政机要通信安全检查、处理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化提升等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联合自治区保密局、党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开展机要通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为全国首个被纳入省级专项应急管理预案的行业预案。全区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01次,督促10家品牌快递企业区域总部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备案工作。推动成立包头、乌兰察布、赤峰、锡林郭勒4个盟市级安全中心,实现内蒙古地市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全覆盖。推动全区建立691个邮政快递“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实现全区旗县基层工作站全覆盖。做好“绿盾”工程一期建设成果应用,建立健全行业“线上线下”安全监测预警。2022年“绿盾”新接入分拨处理场所78个,基本实现盟市级快递处理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每日视频巡查,全年向盟市局推送违规作业线索89条,约谈3起,下发预警告诫整改通知书21份,立案处理12起。年内,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大处罚备案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确保执法规范公正、执法信息公开透明。年内全区系统开展执法检查6484次,约谈173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36件,作出行政处罚187件。年内组织2次执法案卷评议、3次面向全系统法律法规培训班。

    【快递员权益保障】  202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人社厅、发改委、公安厅、司法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障局、总工会、团委等各部门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截至12月底,全区新增参加工伤保险13618人。将快递员、快件处理员职业纳入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A类竞赛中,各级工会承担竞赛经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3760人次争取补贴资金123.87万元。年内全区邮政管理系统与自治区妇联、总工会、红十字会、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慰问关爱活动80余次,为快递小哥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计246.8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对接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快递小哥争取到260万元无偿调拨的防疫和应急物资。  李瑞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