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巩固和拓展稳就业成效。全年用人单位发布岗位33.66万个,个人发布就业培训意愿3.56万人次,组织对接技能培训3.4万人次。组织全区夏季招聘会、云端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152.73万个,进场求职者423.15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0.4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0.49万人,完成计划102.5%。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采取日常援助和专项活动援助相结合机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援助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88万人,完成计划137.7%。强化失业人员常住地就业服务,采用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全国失业登记服务平台多渠道受理失业登记申请,为失业人员提供便利化服务,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76万人,完成计划215.2%。采取“一对一”“个性化”等帮扶措施,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及灵活就业等方式,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化“创业内蒙古”行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强化创业培训后续服务工作,着力扶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优化简化经办流程,加大力度落实个人担保贷款10万元以下免除反担保政策。全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7%;创业培训2.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0%。指导各地完善创业园(孵化基地)功能,提高服务效能。至年底,全区有创业园孵化基地344家,其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孵化基地)69家。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2022年,自治区人社厅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明确平台企业责任,优化权益保障服务,推动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全区认定和谐劳动关系单位2454家,工业园区21个;开展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全区9家企业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称号,1家工业园区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称号。
【农牧民转移就业】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意见》,通过用人单位吸纳、扶持创业带动、劳务输出转移、就近就地安置、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方式,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全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59.34万人,完成年计划240万人的108.06%,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212.81万人,完成年计划200万人的106.41%。开展“春风行动”,全区组织招聘会412场,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服务44.1万人次。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实施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活动期间,组织农牧民工返岗复工11.6万人,其中脱贫人口0.6万人,组织79次专车运送3350人,组织6次火车专厢运送461人。
【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出现1个(含)以上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统筹地区,可对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按每名参保人员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企业组织职工以工作代替培训。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未出现中高风险疫情的统筹地区,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铁路运输5个行业企业,按每名参保人员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022年,为71568家用人单位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11亿元,惠及职工182.17万人。
【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实施期限至2022年底。通过教育部获取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学籍信息,与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新参保人员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筛查出符合申请一次性扩岗补助人员,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精准发放到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账户。全年,为8067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217.9万元,涉及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34786人。其中,为吸纳17768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3836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665.2万元,为吸纳16939名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417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40.85万元,为吸纳79名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的5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1.85万元。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发放外出就业交通补助,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展新就业渠道。建立嘎查村就业帮扶协管员队伍,动态掌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需求,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服务。全年全区,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20.6万人,完成国家任务目标的105%。
【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继续推进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并缴费1年以上即可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同时,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等级证书的,按照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标准和申领流程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全年,全区为8.2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32亿元。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2022年9月3日,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内蒙古赛区收官,全区选送14个项目参加比赛,其中4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4个入围项目分别是赤峰市选送的乡村振兴专项赛赛道的苏人牧场10万亩荒山生态治理项目、非遗剪纸的创新研发项目,赤峰市选送的劳务品牌专项赛赛道的巴林左旗笤帚苗项目,锡林郭勒盟选送的主体赛服务业赛道的小型生活垃圾处置运营服务项目。该届大赛设1个主体赛和3个专项赛。其中,主体赛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2个项目组,3个专项赛为青年创意专项赛、劳务品牌专项赛和乡村振兴专项赛。全国有485个项目参加比赛,各赛道前30名选手进入全国总决赛,有150个项目晋级。 (陈启萌)
图80 2022年5月,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劳务品牌专项赛举办。
图为入围项目:赤峰市的“巴林左旗笤帚苗”编织成品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供图)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巩固和拓展稳就业成效。全年用人单位发布岗位33.66万个,个人发布就业培训意愿3.56万人次,组织对接技能培训3.4万人次。组织全区夏季招聘会、云端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152.73万个,进场求职者423.15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0.4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0.49万人,完成计划102.5%。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采取日常援助和专项活动援助相结合机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援助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88万人,完成计划137.7%。强化失业人员常住地就业服务,采用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全国失业登记服务平台多渠道受理失业登记申请,为失业人员提供便利化服务,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76万人,完成计划215.2%。采取“一对一”“个性化”等帮扶措施,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及灵活就业等方式,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化“创业内蒙古”行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强化创业培训后续服务工作,着力扶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优化简化经办流程,加大力度落实个人担保贷款10万元以下免除反担保政策。全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7%;创业培训2.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0%。指导各地完善创业园(孵化基地)功能,提高服务效能。至年底,全区有创业园孵化基地344家,其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孵化基地)69家。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2022年,自治区人社厅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明确平台企业责任,优化权益保障服务,推动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全区认定和谐劳动关系单位2454家,工业园区21个;开展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全区9家企业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称号,1家工业园区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称号。
【农牧民转移就业】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意见》,通过用人单位吸纳、扶持创业带动、劳务输出转移、就近就地安置、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方式,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全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59.34万人,完成年计划240万人的108.06%,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212.81万人,完成年计划200万人的106.41%。开展“春风行动”,全区组织招聘会412场,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服务44.1万人次。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实施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活动期间,组织农牧民工返岗复工11.6万人,其中脱贫人口0.6万人,组织79次专车运送3350人,组织6次火车专厢运送461人。
【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出现1个(含)以上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统筹地区,可对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按每名参保人员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企业组织职工以工作代替培训。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未出现中高风险疫情的统筹地区,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铁路运输5个行业企业,按每名参保人员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022年,为71568家用人单位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11亿元,惠及职工182.17万人。
【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实施期限至2022年底。通过教育部获取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学籍信息,与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新参保人员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筛查出符合申请一次性扩岗补助人员,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精准发放到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账户。全年,为8067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217.9万元,涉及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34786人。其中,为吸纳17768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3836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665.2万元,为吸纳16939名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417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40.85万元,为吸纳79名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的5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1.85万元。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发放外出就业交通补助,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展新就业渠道。建立嘎查村就业帮扶协管员队伍,动态掌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需求,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服务。全年全区,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20.6万人,完成国家任务目标的105%。
【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继续推进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并缴费1年以上即可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同时,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等级证书的,按照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标准和申领流程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全年,全区为8.2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32亿元。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2022年9月3日,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内蒙古赛区收官,全区选送14个项目参加比赛,其中4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4个入围项目分别是赤峰市选送的乡村振兴专项赛赛道的苏人牧场10万亩荒山生态治理项目、非遗剪纸的创新研发项目,赤峰市选送的劳务品牌专项赛赛道的巴林左旗笤帚苗项目,锡林郭勒盟选送的主体赛服务业赛道的小型生活垃圾处置运营服务项目。该届大赛设1个主体赛和3个专项赛。其中,主体赛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2个项目组,3个专项赛为青年创意专项赛、劳务品牌专项赛和乡村振兴专项赛。全国有485个项目参加比赛,各赛道前30名选手进入全国总决赛,有150个项目晋级。 (陈启萌)
图80 2022年5月,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劳务品牌专项赛举办。
图为入围项目:赤峰市的“巴林左旗笤帚苗”编织成品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