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生态环境

2023卷

  • 综述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9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其中,优良天数比例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6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1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优于国家考核目标0.7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高于国家考核目标9.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优于国家考核目标3.5个百分点。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水体比例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完成考核目标的238.2%、307.8%、251.9%和171.5%。

    【自然生态保护】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全区生态系统和植物多样性调查,编制完成全区1100万生态系统类型图,苔藓植物调查新发现1门20科38属75种其中新种7个,中国新纪录种21个。以“一站多点”模式建设全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查,“绿盾2017—2022”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完成率95.3%。完成杭锦旗、奈曼旗和陈巴尔虎旗3个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工作。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获评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乌兰荣获评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修复治理入选国家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2022年11月19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殷玉珍获评“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下简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10部门完成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估,印发《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评估报告》《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1年度成效考核报告》,针对考核发现问题督促盟市及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实施区域新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减量替代政策,推进焦化超低排放改造,2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60%以上,14家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开工。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25项。督促指导乌海及周边的盟市制定扬尘治理方案,年内完成物料堆场全封闭14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13.0平方千米,排土场集中连片治理16.9平方千米,矿区公共道路、转运道路硬化189.7千米。开展两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现场检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9.7%,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2022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成立矿山地质环境技术指导组,开展中央环保督察、黄河流域突出问题反映重点地区的实地督导。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113亿元,全区完成生产矿山治理290余平方千米,比2021年增长26%。推进实施20个修复项目,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实地核查。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地方资金投入,纳入对地方政府领导班子考核指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完成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主体,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组织开展自治区生态补偿制度前期研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报告。

     

    32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统计表

     图片101.jpg

    注:1.国土利用数据源于“第三次国土调查”。

    2.水资源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数据取自《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公报》。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组织完成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2020—2021绿色年度人物”、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工作。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村村民殷玉珍获评“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提名奖。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修复治理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自治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获评全国“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4名志愿者获得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荣誉称号,《亮丽风景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优秀生态环境宣传产品。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奖。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乌兰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奖。

    【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  2022年,包头市探索气候投融资模式与机制,通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推动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搭建对接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气候友好型项目;探索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与使用,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22年8月,包头市被列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  赵勇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综述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9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其中,优良天数比例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6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1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优于国家考核目标0.7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高于国家考核目标9.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优于国家考核目标3.5个百分点。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水体比例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完成考核目标的238.2%、307.8%、251.9%和171.5%。

    【自然生态保护】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全区生态系统和植物多样性调查,编制完成全区1100万生态系统类型图,苔藓植物调查新发现1门20科38属75种其中新种7个,中国新纪录种21个。以“一站多点”模式建设全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查,“绿盾2017—2022”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完成率95.3%。完成杭锦旗、奈曼旗和陈巴尔虎旗3个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工作。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获评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乌兰荣获评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修复治理入选国家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2022年11月19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殷玉珍获评“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下简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10部门完成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估,印发《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评估报告》《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1年度成效考核报告》,针对考核发现问题督促盟市及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实施区域新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减量替代政策,推进焦化超低排放改造,2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60%以上,14家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开工。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25项。督促指导乌海及周边的盟市制定扬尘治理方案,年内完成物料堆场全封闭14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13.0平方千米,排土场集中连片治理16.9平方千米,矿区公共道路、转运道路硬化189.7千米。开展两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现场检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9.7%,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2022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成立矿山地质环境技术指导组,开展中央环保督察、黄河流域突出问题反映重点地区的实地督导。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113亿元,全区完成生产矿山治理290余平方千米,比2021年增长26%。推进实施20个修复项目,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实地核查。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地方资金投入,纳入对地方政府领导班子考核指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完成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主体,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组织开展自治区生态补偿制度前期研究工作,形成初步成果报告。

     

    32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统计表

     图片101.jpg

    注:1.国土利用数据源于“第三次国土调查”。

    2.水资源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数据取自《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公报》。

     

    【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组织完成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2020—2021绿色年度人物”、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工作。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村村民殷玉珍获评“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提名奖。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修复治理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自治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获评全国“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4名志愿者获得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荣誉称号,《亮丽风景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优秀生态环境宣传产品。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奖。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乌兰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奖。

    【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  2022年,包头市探索气候投融资模式与机制,通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推动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搭建对接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气候友好型项目;探索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与使用,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22年8月,包头市被列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  赵勇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