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数字经济

2023卷

  • 通信业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电信业务总量293.77亿元2021年增长19.4%;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实现245.62亿元2021年增长9.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87亿元,比2021年增长11.9%其中5G投资占比46.2%。全区电话用户3221.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0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13.1万户5G用户901万户占比29.9%),移动电话普及率125.5%;固定宽带用户868.1万户100兆以上占比96.1%;物联网终端用户规模快速扩大,全区物联网终端用户数1185.7万户2021年增幅16.6%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5.4太字节。

    【无线电管理】  截至2022年12月,全区各类无线电台)(除公众移动基站4.74万部。其中,广播电视1195部,短波电台701部、超短波电台2.4万部,卫星地球站79部微波站2196部业余电台3996部其他台站1.53万部。2022年,全区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制度,规范频率、台审批流程,完成各类频率许可计23件;办理各类台审批计95件,其中新审批28件、续用61件、撤销6件。有效保障5G频率资源使用。继续使用公众基站交互系统,全区审批5G基站执照2503个。处理包含公众移动基站、气象雷达、民航干扰等各类干扰58次,干扰查处响应率100%干扰源发现率100%。打击“黑广播”3起,违法犯罪信息及时通报公安部门。全年,全系统参加人事、教育、卫生、财政等单位组织的重大考试170场次,出动车辆940余台次,出动监测人员2645人次。在高考保障工作中,全区出动87人,启用固定监测站153座、便携及无线电信号干扰压制设备103套,出动监测车25辆。完成“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无线电保障任务。全方位保障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无线电频率使用安全。

    【服务军地】  2022年,继续开展军地无线电频率协调,配合部队做好军演、武器试验等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8次,与北部战区预备役信息通信部门召开会议1次,协助解放军某部训练基地排查干扰1次。此外,通辽市无线电管理处协助人防办完成人防“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起草工作;联系协调当地广电网络公司与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武部对接,解决成立电磁频谱管控民兵排的人员问题。  黄家琦

    【通信管理】  2022年,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实现“全程网办”,全区增值电信业务持证企业突破3000家,累计3138家,审批时长较法定办理时限缩短91%。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年度报送率95%,排名全国第三位。年内,内蒙古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任务目标提前超额完成,惠及中小微企业23万家,让利1685万余元。治理垃圾信息,累计关停骚扰电话2.5万个,拦截骚扰电话1.53亿通,垃圾短信6035万条,谢绝来电累计注册用户数354万户。

    专项整治  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累计下架未完成整改App  27款。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全区新入网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100%。开展“清源”等专项工作,关停违法违规网站,梳理并处置全区各类ICP备案问题5130个。开展规范电信服务20条专项行动和规范用户服务协议专项整治行动,开展12345热线工单专项督查工作。全年,电信用户申诉率30.44人次/百万用户,较2021年度下降42.46%。携号转网服务运行平稳,累计携转97.23万人次。推进“扫黄打非·清源”等专项工作。出台全区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工作任务清单。结合防范打击通信信息诈骗专项行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发送公益短信1.14亿条。

    便民服务和适老化服务,全区线下营业厅设置老年专席1419个,服务老年客户169万余人次;客服热线老年专席呼入412万余人次。按时完成广电公司5G网络互联互通工作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区188个线下营业厅全部开放5G相关业务办理,发展5G用户6621户。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保障重大任务网络通信,中共二十大期间,全区累计巡检线路近56万千米,出动保障人员3万余人次、车辆13351台次、油机动力设备5632台次、应急装备卫星电话、便携站等937台次。  岳婧文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  2022年,整体收入42.1亿元,收入年利润率比2021年提升5.9%移动用户460万户宽带用户180万户。

    光网覆盖  全年新建光端口31.51万个,城镇住宅覆盖率86.14%,其中千兆端口累计达到7万个。

    5G覆盖  新增宏站1664个、室分3609套,全区城镇5G覆盖率98.5%。

    技术研发  累计研发投入6111.3万元,完成发明专利5个,自研项目72个节约投资3409.11万元节约成本466.37万元,科技创新增量收入贡献率57%,节税520万元。

    网络安全保障  开展涵盖网络和信息安全全专业、全业务的风险隐患排查,隐患100%整治。常态化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管理与日常保障,建立以楼长制为基础覆盖全员的五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组织开展2次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攻坚行动,完成7大重点领域9种重要场景和39栋重要楼宇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整改重大、较大级安全隐患650项,投入整改资金2899.3万元。完成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中共二十大、抗灾救灾等10余次重大通信保障,累计出动保障人员35802人次、车辆20280台次、油机8799台次、应急通信车598台次、卫星电话及便携站等应急装备1641台次,实现双零双百网信安全工作目标。

    “神舟十三号”返航通信保障  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着陆,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重视本次搜索回收任务通信保障工作,保障人员提前2天对机房、基站及专线的传输线路及设备巡查巡检,确保通信线路及基站设施设备安全畅通,顺利完成回收通信保障任务。  潘智辰

     

    图片94.jpg 

    54  2022年4月16日,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工作人员参与保障

    “神舟十三号”返航通信任务  (中国电信内蒙古电信分公司  供图)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  2022年,下设12个盟市分公司、96个旗县分公司。截至2022年底,有干线光缆线路34520皮长千米,宽带端口总数892万个,IP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0740吉字节,出省带宽达到9000吉字节,移动网3G、4G、5G室外基站分别达1.55万个、2.46万个、1.21万个。上市披露口径总资产131亿元,员工1.31万人。移动业务出账用户数923.36万户。其中4G用户579.06万户5G用户284.49万户宽带用户343.4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54.95万户。主营业务收入完成81.93亿元,比2021年增长8.76%。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和宽带费用继续降低10.6%以上;家庭宽带惠民行动免费检测宽带用户82万户;面向社会推出五大服务承诺——“一站全结、一号通解、一屏速办、极速服务、精品服务”,整体申诉率比2021年下降54%,携转申诉率比2021年下降46%,营销宣传申诉率比2021年下降65%。

    断卡行动  2.0按照工信部指引完成3.75万户高风险场景用户风险打标、二次实人认证;向反诈中心累计推送线索51个批次、涉诈号码728个,协助呼和浩特、包头、通辽、兴安盟、阿拉善盟等地公安打掉9个GOIP窝点;工信部远程检测漏洞零通报,两部委考核终评成绩6.01超满分;形成攻防团队,做到主备协同,作为攻击方,以北疆HW为契机,挖掘客户潜在安全问题主动提供服务,助力大安全服务对外输出;践行国家队与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责任与担当,发挥四级运营服务体系及“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优势,为政府部门、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提供网络安全、云安全、5G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

    技术管理创新  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30个,其中自治区级4个;立项发布逻辑BU项目154项,参与项目创新创效人员1949人,兑现项目阶段性激励524万元;申请专利成果71件,获得授权专利42件;获得软件著作权32件;申报科创项目319项,完成科创项目结项150项;获得管理创新、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等各类全国性荣誉30余项。通过各类自研创新工作,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17.25亿元创利3.3亿元。

    赋能自治区数字经济  实施“呼和浩特平安城市”等智慧城市相关项目42个,承接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等8个盟市“12345”建设实施数字政府项目86个,围绕5G+智慧矿山、5G+智慧园区、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5G+智慧文旅、5G+智慧农牧业等领域打造132个5G行业应用标杆项目。

    5G网基站建设  2022年5G在网基站2.18万个2021年增长85%,移动网人口覆盖率由2021年的92%提升至98%;新增行政村覆盖1351个行政村覆盖率90.4%2021年增长11.6%宽带千兆端口达到433.2万个2021年增长300%,千兆端口在全行业占比60%。高品质算力网完成省级骨干云池扩容,建设4个地市级骨干云池总算力达到2000TFLOPS。  宫丽华

    【中国移动内蒙古分公司】  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有员工1.1万人,下设盟市分公司12个、城区旗县分公司120个机关职能部门中心28个。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20亿元,增幅创10年来新高。建成5G基站超过1万个,是前3年5G建设规模总和,累计2.09万个,实现全部城区、县城核心区域、重点乡镇5G2.6千万个赫兹+700兆兹双层网部署,5G网络人口覆盖率超过80%。千兆宽带覆盖用户数近400万户,比2021年增长1倍,全区10个城市达到双千兆示范城市标准。移动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2.1万架。移动边缘云节点部署范围比2021年增长133%。

    在全国率先部署基于移动云的算力网络创新应用平台,搭建移动云节点中规模最大的GPU视频算力中心,构建乌兰察布算力集群服务能力,全年算力网络应用签约额近2亿元,算力产业生态初具规模。增加创新投入,研发费用比2021年增长13%。注重内外部创新生态构建,内部组建各类科研团队,成立人工智能科研小组,产出应用35项;外部利用合作伙伴先进技术促进生产运营提质增效,与内蒙古大学联合成立算力网络联合创新实验室,确立研究课题29项。引入OKR管理理念,探索项目制管理模式,激发组织内生动力。  李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通信业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电信业务总量293.77亿元2021年增长19.4%;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实现245.62亿元2021年增长9.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87亿元,比2021年增长11.9%其中5G投资占比46.2%。全区电话用户3221.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0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13.1万户5G用户901万户占比29.9%),移动电话普及率125.5%;固定宽带用户868.1万户100兆以上占比96.1%;物联网终端用户规模快速扩大,全区物联网终端用户数1185.7万户2021年增幅16.6%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5.4太字节。

    【无线电管理】  截至2022年12月,全区各类无线电台)(除公众移动基站4.74万部。其中,广播电视1195部,短波电台701部、超短波电台2.4万部,卫星地球站79部微波站2196部业余电台3996部其他台站1.53万部。2022年,全区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制度,规范频率、台审批流程,完成各类频率许可计23件;办理各类台审批计95件,其中新审批28件、续用61件、撤销6件。有效保障5G频率资源使用。继续使用公众基站交互系统,全区审批5G基站执照2503个。处理包含公众移动基站、气象雷达、民航干扰等各类干扰58次,干扰查处响应率100%干扰源发现率100%。打击“黑广播”3起,违法犯罪信息及时通报公安部门。全年,全系统参加人事、教育、卫生、财政等单位组织的重大考试170场次,出动车辆940余台次,出动监测人员2645人次。在高考保障工作中,全区出动87人,启用固定监测站153座、便携及无线电信号干扰压制设备103套,出动监测车25辆。完成“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无线电保障任务。全方位保障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无线电频率使用安全。

    【服务军地】  2022年,继续开展军地无线电频率协调,配合部队做好军演、武器试验等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8次,与北部战区预备役信息通信部门召开会议1次,协助解放军某部训练基地排查干扰1次。此外,通辽市无线电管理处协助人防办完成人防“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起草工作;联系协调当地广电网络公司与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武部对接,解决成立电磁频谱管控民兵排的人员问题。  黄家琦

    【通信管理】  2022年,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实现“全程网办”,全区增值电信业务持证企业突破3000家,累计3138家,审批时长较法定办理时限缩短91%。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年度报送率95%,排名全国第三位。年内,内蒙古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任务目标提前超额完成,惠及中小微企业23万家,让利1685万余元。治理垃圾信息,累计关停骚扰电话2.5万个,拦截骚扰电话1.53亿通,垃圾短信6035万条,谢绝来电累计注册用户数354万户。

    专项整治  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累计下架未完成整改App  27款。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全区新入网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100%。开展“清源”等专项工作,关停违法违规网站,梳理并处置全区各类ICP备案问题5130个。开展规范电信服务20条专项行动和规范用户服务协议专项整治行动,开展12345热线工单专项督查工作。全年,电信用户申诉率30.44人次/百万用户,较2021年度下降42.46%。携号转网服务运行平稳,累计携转97.23万人次。推进“扫黄打非·清源”等专项工作。出台全区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工作任务清单。结合防范打击通信信息诈骗专项行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发送公益短信1.14亿条。

    便民服务和适老化服务,全区线下营业厅设置老年专席1419个,服务老年客户169万余人次;客服热线老年专席呼入412万余人次。按时完成广电公司5G网络互联互通工作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区188个线下营业厅全部开放5G相关业务办理,发展5G用户6621户。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保障重大任务网络通信,中共二十大期间,全区累计巡检线路近56万千米,出动保障人员3万余人次、车辆13351台次、油机动力设备5632台次、应急装备卫星电话、便携站等937台次。  岳婧文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  2022年,整体收入42.1亿元,收入年利润率比2021年提升5.9%移动用户460万户宽带用户180万户。

    光网覆盖  全年新建光端口31.51万个,城镇住宅覆盖率86.14%,其中千兆端口累计达到7万个。

    5G覆盖  新增宏站1664个、室分3609套,全区城镇5G覆盖率98.5%。

    技术研发  累计研发投入6111.3万元,完成发明专利5个,自研项目72个节约投资3409.11万元节约成本466.37万元,科技创新增量收入贡献率57%,节税520万元。

    网络安全保障  开展涵盖网络和信息安全全专业、全业务的风险隐患排查,隐患100%整治。常态化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管理与日常保障,建立以楼长制为基础覆盖全员的五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组织开展2次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攻坚行动,完成7大重点领域9种重要场景和39栋重要楼宇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整改重大、较大级安全隐患650项,投入整改资金2899.3万元。完成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中共二十大、抗灾救灾等10余次重大通信保障,累计出动保障人员35802人次、车辆20280台次、油机8799台次、应急通信车598台次、卫星电话及便携站等应急装备1641台次,实现双零双百网信安全工作目标。

    “神舟十三号”返航通信保障  2022年4月16日9时58分“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着陆,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重视本次搜索回收任务通信保障工作,保障人员提前2天对机房、基站及专线的传输线路及设备巡查巡检,确保通信线路及基站设施设备安全畅通,顺利完成回收通信保障任务。  潘智辰

     

    图片94.jpg 

    54  2022年4月16日,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工作人员参与保障

    “神舟十三号”返航通信任务  (中国电信内蒙古电信分公司  供图)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  2022年,下设12个盟市分公司、96个旗县分公司。截至2022年底,有干线光缆线路34520皮长千米,宽带端口总数892万个,IP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0740吉字节,出省带宽达到9000吉字节,移动网3G、4G、5G室外基站分别达1.55万个、2.46万个、1.21万个。上市披露口径总资产131亿元,员工1.31万人。移动业务出账用户数923.36万户。其中4G用户579.06万户5G用户284.49万户宽带用户343.4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54.95万户。主营业务收入完成81.93亿元,比2021年增长8.76%。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和宽带费用继续降低10.6%以上;家庭宽带惠民行动免费检测宽带用户82万户;面向社会推出五大服务承诺——“一站全结、一号通解、一屏速办、极速服务、精品服务”,整体申诉率比2021年下降54%,携转申诉率比2021年下降46%,营销宣传申诉率比2021年下降65%。

    断卡行动  2.0按照工信部指引完成3.75万户高风险场景用户风险打标、二次实人认证;向反诈中心累计推送线索51个批次、涉诈号码728个,协助呼和浩特、包头、通辽、兴安盟、阿拉善盟等地公安打掉9个GOIP窝点;工信部远程检测漏洞零通报,两部委考核终评成绩6.01超满分;形成攻防团队,做到主备协同,作为攻击方,以北疆HW为契机,挖掘客户潜在安全问题主动提供服务,助力大安全服务对外输出;践行国家队与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责任与担当,发挥四级运营服务体系及“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优势,为政府部门、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提供网络安全、云安全、5G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

    技术管理创新  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30个,其中自治区级4个;立项发布逻辑BU项目154项,参与项目创新创效人员1949人,兑现项目阶段性激励524万元;申请专利成果71件,获得授权专利42件;获得软件著作权32件;申报科创项目319项,完成科创项目结项150项;获得管理创新、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等各类全国性荣誉30余项。通过各类自研创新工作,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17.25亿元创利3.3亿元。

    赋能自治区数字经济  实施“呼和浩特平安城市”等智慧城市相关项目42个,承接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等8个盟市“12345”建设实施数字政府项目86个,围绕5G+智慧矿山、5G+智慧园区、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5G+智慧文旅、5G+智慧农牧业等领域打造132个5G行业应用标杆项目。

    5G网基站建设  2022年5G在网基站2.18万个2021年增长85%,移动网人口覆盖率由2021年的92%提升至98%;新增行政村覆盖1351个行政村覆盖率90.4%2021年增长11.6%宽带千兆端口达到433.2万个2021年增长300%,千兆端口在全行业占比60%。高品质算力网完成省级骨干云池扩容,建设4个地市级骨干云池总算力达到2000TFLOPS。  宫丽华

    【中国移动内蒙古分公司】  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有员工1.1万人,下设盟市分公司12个、城区旗县分公司120个机关职能部门中心28个。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20亿元,增幅创10年来新高。建成5G基站超过1万个,是前3年5G建设规模总和,累计2.09万个,实现全部城区、县城核心区域、重点乡镇5G2.6千万个赫兹+700兆兹双层网部署,5G网络人口覆盖率超过80%。千兆宽带覆盖用户数近400万户,比2021年增长1倍,全区10个城市达到双千兆示范城市标准。移动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2.1万架。移动边缘云节点部署范围比2021年增长133%。

    在全国率先部署基于移动云的算力网络创新应用平台,搭建移动云节点中规模最大的GPU视频算力中心,构建乌兰察布算力集群服务能力,全年算力网络应用签约额近2亿元,算力产业生态初具规模。增加创新投入,研发费用比2021年增长13%。注重内外部创新生态构建,内部组建各类科研团队,成立人工智能科研小组,产出应用35项;外部利用合作伙伴先进技术促进生产运营提质增效,与内蒙古大学联合成立算力网络联合创新实验室,确立研究课题29项。引入OKR管理理念,探索项目制管理模式,激发组织内生动力。  李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