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文化

2023卷

  • 文化馆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内蒙古各级文化馆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推动文化馆达标建设,全区88个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主力军。推荐获评全国民间艺术之乡5个,命名全区民间艺术之乡24个、农村牧区文化示范户120个。各地举办“群星奖”优秀节目全区巡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全区群众性歌咏活动、“舞动北疆”全区广场舞大赛、“我和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区合唱艺术节、农牧民文艺演、“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送戏曲进乡村”演出、“乡村村晚”等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广场舞类作品《森林中的考考乐》获国家群星奖,漫瀚调联唱《美好家园人情厚》、好来宝《那达慕》等4部作品获国家群星奖入围奖。建立文化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组织开展“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评选命名一批全区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团队和志愿者。

    【数字化服务】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完成国家公共文化云12场直录播、内蒙古文化云50场直录播活动,制作推出22个小时慕课教学资源,组织推荐喀喇沁旗文化馆、敖汉旗文化馆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首批典型应用案例,完成公共文化云建设2021年项目验收和2022年项目建设各项任务。内蒙古文化云实现多终端展示,整理制作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普及资源1100GB,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资讯4800余条,浏览707万人次。直录播文化活动90余场,观看直播260万人次。在线文化艺术课程649个,培训83万人次。截至2022年11月底,内蒙古文化云平台总访问量约1600万人次,有效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年文化馆网站访问量6.2万次,总访问量为29.9万次,全年发布信息512篇。微信公众号访问量7.6万次,总访问量52.9万次,总用户3975人,全年发布信息总数259篇。

    【群众文化活动】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唱响北疆”全区第四届群众歌咏展演及全区群众合唱音乐会、“醉美草原,亮丽北疆”第二届全区书法作品展览,2022年“写生内蒙古”美术作品展览等。线上活动包括“迎新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万家”系列群众文化线上活动,美术摄影线上展览,“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2022全区“小金话筒杯”青少年语言才艺网络展评活动,“三省一区”文化志愿者边疆万里行惠民演出——内蒙古站,领航新征程——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展播,全区群众歌咏展演动态宣传活动,“美好生活  云游艺海”系列线上群众文化活动,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群星奖”评选活动,全区群众合唱线上展演活动。跨区域交流活动包括2022年“三省一区”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志愿者边疆万里行惠民演出——吉林省专场,选拔优秀曲艺作品参与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2年黄河流域地方曲种调研活动,完成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文化发展报告2022》的征稿报送工作,完成“百姓大舞台”全国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案例宣推材料整理报送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文化活动——“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作品创编征集活动选拔报送工作,选拔节目参加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第七届“天穆杯”小品展演活动。

    “百馆千站”人才培养】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实施“百馆千站”人才培养计划,举办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文化志愿者舞蹈编创线上培训班和全区文化馆文艺演出主持人培训班,全区400余名学员参训。开展培训活动2次,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分别就群文舞蹈编创和文艺演出主持技能2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指导,既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又注重实际操作,提升基层文化馆业务骨干的专业能力,为自治区群众文化舞台注入活力、激发动力。

    【公益培训】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继续深化免费服务举办各种公益培训。上半年,发布“走进艺术殿堂享受精彩生活”公益培训班春季招生公告,举办声乐、器乐、音乐素养等不同门类的培训班30期;下半年,推出“云端美育”文旅志愿者线上艺术课堂“全民艺术普及”云课堂,“学才艺”视频教学等,采用“互联网+培训”的形式开展公益培训。全年举办免费开放展览5期,交流展览1期。

    【老年文艺大学和馆办社团建设】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加快老年文化艺术大学和馆办社团建设,全年组织35个团队举办35个长期培训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各类群众社团的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魏国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馆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内蒙古各级文化馆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推动文化馆达标建设,全区88个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主力军。推荐获评全国民间艺术之乡5个,命名全区民间艺术之乡24个、农村牧区文化示范户120个。各地举办“群星奖”优秀节目全区巡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全区群众性歌咏活动、“舞动北疆”全区广场舞大赛、“我和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区合唱艺术节、农牧民文艺演、“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送戏曲进乡村”演出、“乡村村晚”等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广场舞类作品《森林中的考考乐》获国家群星奖,漫瀚调联唱《美好家园人情厚》、好来宝《那达慕》等4部作品获国家群星奖入围奖。建立文化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组织开展“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评选命名一批全区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团队和志愿者。

    【数字化服务】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完成国家公共文化云12场直录播、内蒙古文化云50场直录播活动,制作推出22个小时慕课教学资源,组织推荐喀喇沁旗文化馆、敖汉旗文化馆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首批典型应用案例,完成公共文化云建设2021年项目验收和2022年项目建设各项任务。内蒙古文化云实现多终端展示,整理制作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普及资源1100GB,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资讯4800余条,浏览707万人次。直录播文化活动90余场,观看直播260万人次。在线文化艺术课程649个,培训83万人次。截至2022年11月底,内蒙古文化云平台总访问量约1600万人次,有效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年文化馆网站访问量6.2万次,总访问量为29.9万次,全年发布信息512篇。微信公众号访问量7.6万次,总访问量52.9万次,总用户3975人,全年发布信息总数259篇。

    【群众文化活动】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唱响北疆”全区第四届群众歌咏展演及全区群众合唱音乐会、“醉美草原,亮丽北疆”第二届全区书法作品展览,2022年“写生内蒙古”美术作品展览等。线上活动包括“迎新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万家”系列群众文化线上活动,美术摄影线上展览,“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2022全区“小金话筒杯”青少年语言才艺网络展评活动,“三省一区”文化志愿者边疆万里行惠民演出——内蒙古站,领航新征程——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展播,全区群众歌咏展演动态宣传活动,“美好生活  云游艺海”系列线上群众文化活动,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群星奖”评选活动,全区群众合唱线上展演活动。跨区域交流活动包括2022年“三省一区”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志愿者边疆万里行惠民演出——吉林省专场,选拔优秀曲艺作品参与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2年黄河流域地方曲种调研活动,完成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文化发展报告2022》的征稿报送工作,完成“百姓大舞台”全国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案例宣推材料整理报送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文化活动——“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作品创编征集活动选拔报送工作,选拔节目参加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第七届“天穆杯”小品展演活动。

    “百馆千站”人才培养】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实施“百馆千站”人才培养计划,举办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阳光工程”“圆梦工程”文化志愿者舞蹈编创线上培训班和全区文化馆文艺演出主持人培训班,全区400余名学员参训。开展培训活动2次,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分别就群文舞蹈编创和文艺演出主持技能2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指导,既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又注重实际操作,提升基层文化馆业务骨干的专业能力,为自治区群众文化舞台注入活力、激发动力。

    【公益培训】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继续深化免费服务举办各种公益培训。上半年,发布“走进艺术殿堂享受精彩生活”公益培训班春季招生公告,举办声乐、器乐、音乐素养等不同门类的培训班30期;下半年,推出“云端美育”文旅志愿者线上艺术课堂“全民艺术普及”云课堂,“学才艺”视频教学等,采用“互联网+培训”的形式开展公益培训。全年举办免费开放展览5期,交流展览1期。

    【老年文艺大学和馆办社团建设】  2022年,自治区文化馆加快老年文化艺术大学和馆办社团建设,全年组织35个团队举办35个长期培训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各类群众社团的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魏国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