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全年举办11个展览,41期110场社教活动,现场观众80余万人次,网上浏览人数近7000万人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重大主题展览】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要活动,承办重大主题性展览。聚焦迎接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承办“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之“亮丽内蒙古”展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参观。推出“亮丽内蒙古 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主题网上展和实体展,成为全区广大党员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的生动课堂和重要载体。承办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内蒙古展区展览和系列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参观内蒙古展区,给予赞许。完成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内蒙古展区展览,宣传“亮丽内蒙古 四季好风光”品牌形象。
【“中华颂”系列展】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举办“中华颂”系列展览活动,着力宣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落实自治区党委“两个打造”工作部署,通过“综合性展览+系列专题性展览”“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展现出来,成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课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央视新闻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感受中华文明”为主题报道系列展览,“中华颂——黄河非遗大展”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黄河流域非遗宣传展示品牌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常年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着力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月月传”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开展专家讲座、读书会、艺术笔会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讲北疆新时代”以“书”(书家乡、画河山)、“学”(学文化、学技能)、“讲”(讲区情、讲传统)、“诵”(诵经典、颂未来)的形式,弘扬爱国传统,厚植爱国情怀。“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开展非遗技艺传承、同类型非遗项目对比展演、非遗传承人与文创人员交流等活动,以时代精神激活文化遗产。展览和不间断的社教活动相互加持,弘扬主旋律,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王佐政)
【概况】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全年举办11个展览,41期110场社教活动,现场观众80余万人次,网上浏览人数近7000万人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重大主题展览】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要活动,承办重大主题性展览。聚焦迎接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承办“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之“亮丽内蒙古”展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参观。推出“亮丽内蒙古 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主题网上展和实体展,成为全区广大党员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的生动课堂和重要载体。承办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内蒙古展区展览和系列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参观内蒙古展区,给予赞许。完成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内蒙古展区展览,宣传“亮丽内蒙古 四季好风光”品牌形象。
【“中华颂”系列展】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举办“中华颂”系列展览活动,着力宣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落实自治区党委“两个打造”工作部署,通过“综合性展览+系列专题性展览”“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展现出来,成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课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央视新闻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感受中华文明”为主题报道系列展览,“中华颂——黄河非遗大展”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黄河流域非遗宣传展示品牌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 2022年,内蒙古展览馆常年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着力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月月传”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开展专家讲座、读书会、艺术笔会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讲北疆新时代”以“书”(书家乡、画河山)、“学”(学文化、学技能)、“讲”(讲区情、讲传统)、“诵”(诵经典、颂未来)的形式,弘扬爱国传统,厚植爱国情怀。“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开展非遗技艺传承、同类型非遗项目对比展演、非遗传承人与文创人员交流等活动,以时代精神激活文化遗产。展览和不间断的社教活动相互加持,弘扬主旋律,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王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