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书法公益系列活动】 2022年1月7日、10日、25日、2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协办的“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系列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市曙光社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分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白塔机场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有限公司等地为社区居民、基层公安干警、科研人员、抗疫一线工作者等广大干部群众送“福”字、春联以及书法作品等各类文化大礼包,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和节日气氛。
【全国群众舞蹈网络展演】 2022年5月15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启动并开展“2022年全国群众舞蹈网络展演活动”,内蒙古舞蹈家协会联动全区各盟市舞蹈家协会、自治区文艺团体、艺术院校、乌兰牧骑、“两新”舞蹈文艺群体、舞蹈培训机构、舞蹈爱好者等在全区范围内征集群众舞蹈作品,截至12月底,共有200余部作品参与,展播以线上展示为主,通过网络生动展现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表达民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的赤子情怀。活动启动当日,内蒙古舞蹈家协会——舞动四方话题位居热搜榜单,全年播放量突破722.6万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恼包村】 2022年5月21日,由自治区文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蒙古总站主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70多名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志愿活动,音乐志愿者开展村歌教唱,美术志愿者为恼包村先进人物画像,书法志愿者与村民现场书写等,服务群众1000余人。内蒙古作家协会还精选部分本土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赠送基层图书阅览室。
【京蒙文化交流】 2022年8月14—19日,由自治区文联、北京市文联主办,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赤峰市文联承办的“到人民中去——京蒙文化交流惠民演出活动”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举办两场文艺演出,内蒙古、北京两地近30人组成的文艺志愿团队在巴林右旗政府广场、克什克腾旗沐伦夜市为当地老百姓送上包含独唱、合唱、舞蹈、乐器演奏、民歌、魔术、杂技、好来宝等形式的每场13个节目的精彩文艺演出。
【蒙湘文艺志愿服务】 2022年8月14—19日,由湖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地近40名文艺家和文艺志愿者组成的采风交流团队由呼和浩特市到海拉尔一路向北,沿中俄边境公路开展文艺讲座、交流演出、创作研讨等一系列丰富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访边疆牧民家庭和恩和俄罗斯族家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与当地牧民促膝长谈,和民间艺人载歌载舞,与乌兰牧骑队员深入交流。并将精心准备的图册、书籍和文艺作品送到陈旗胡列也吐部队和黑山头边防部队的官兵手中。
【文化“十送”活动】 2022年8月16日,由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妇联、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残联、自治区红十字会、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剧团联合主办,呼和浩特市妇联、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承办,内蒙古翻译家协会协办的“北疆巾帼心向党 携手喜迎二十大——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示范引领推进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宝鼎广场举行。自治区文联通过“台上+台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送文化”活动,排演独唱《看不够美丽中国》、马头琴伴舞《万马奔腾》、魔术表演《鸽之梦》等文艺节目,为现场群众免费赠阅“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图书200余册。活动现场,还集中开展送理论、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关怀、送家教、送技能、送健康、送温暖、送服务“十送”活动,各主办单位各有侧重地开展多项服务,共同营造“北疆巾帼心向党携手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福康敬老院】 2022年9月27日,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呼和浩特市文联共同举办“爱在金秋 情暖重阳——‘我们的节日·重阳’文艺志愿服务走进福康老年公寓”活动,志愿者带着牛奶等慰问品探望敬老院老年人,并献上二人台歌舞小戏《挂红灯》、歌曲《孝敬父母要趁早》、魔术《绳子幻象》、马头琴《奔腾的白骏马》、舞蹈《祝福》、魔术《奇幻旅程》和杂技《杂耍技巧》等文艺节目。书画志愿者们挥毫泼墨,用书画表达对老年人的祝福。
【杂技魔术文艺惠民活动】 由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于2022年9月8日走进赛罕区巴彦镇罗家营村、9月15日走进赛罕区郜独利村、9月20日走进消防救援总队、9月23日走进赛罕区东昇小学开展进基层文艺惠民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杂技魔术演出包含《集体草帽》《坛技》《双人力》《滚环》《丝韵》《套马杆》《肩上芭蕾》《魔手神彩》《高车飞碗》等13个精彩节目。
【“唱响北疆”全区第四届群众歌咏展演】 2022年8月6日,“唱响北疆”全区第四届群众歌咏展演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项目之一在内蒙古体育馆举行,全区各盟市的8支优秀群众合唱团共300多名演员登台献唱。各盟市所推荐的40余支合唱队伍经专家线上对每个合唱团进行问答、解惑、讲解排练合唱作品后,在网上对作品进行了展播。 (王雪妍)
【书法公益系列活动】 2022年1月7日、10日、25日、2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协办的“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系列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市曙光社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分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白塔机场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有限公司等地为社区居民、基层公安干警、科研人员、抗疫一线工作者等广大干部群众送“福”字、春联以及书法作品等各类文化大礼包,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和节日气氛。
【全国群众舞蹈网络展演】 2022年5月15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启动并开展“2022年全国群众舞蹈网络展演活动”,内蒙古舞蹈家协会联动全区各盟市舞蹈家协会、自治区文艺团体、艺术院校、乌兰牧骑、“两新”舞蹈文艺群体、舞蹈培训机构、舞蹈爱好者等在全区范围内征集群众舞蹈作品,截至12月底,共有200余部作品参与,展播以线上展示为主,通过网络生动展现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表达民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的赤子情怀。活动启动当日,内蒙古舞蹈家协会——舞动四方话题位居热搜榜单,全年播放量突破722.6万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恼包村】 2022年5月21日,由自治区文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蒙古总站主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70多名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志愿活动,音乐志愿者开展村歌教唱,美术志愿者为恼包村先进人物画像,书法志愿者与村民现场书写等,服务群众1000余人。内蒙古作家协会还精选部分本土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赠送基层图书阅览室。
【京蒙文化交流】 2022年8月14—19日,由自治区文联、北京市文联主办,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赤峰市文联承办的“到人民中去——京蒙文化交流惠民演出活动”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举办两场文艺演出,内蒙古、北京两地近30人组成的文艺志愿团队在巴林右旗政府广场、克什克腾旗沐伦夜市为当地老百姓送上包含独唱、合唱、舞蹈、乐器演奏、民歌、魔术、杂技、好来宝等形式的每场13个节目的精彩文艺演出。
【蒙湘文艺志愿服务】 2022年8月14—19日,由湖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地近40名文艺家和文艺志愿者组成的采风交流团队由呼和浩特市到海拉尔一路向北,沿中俄边境公路开展文艺讲座、交流演出、创作研讨等一系列丰富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访边疆牧民家庭和恩和俄罗斯族家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与当地牧民促膝长谈,和民间艺人载歌载舞,与乌兰牧骑队员深入交流。并将精心准备的图册、书籍和文艺作品送到陈旗胡列也吐部队和黑山头边防部队的官兵手中。
【文化“十送”活动】 2022年8月16日,由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妇联、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残联、自治区红十字会、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剧团联合主办,呼和浩特市妇联、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承办,内蒙古翻译家协会协办的“北疆巾帼心向党 携手喜迎二十大——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示范引领推进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宝鼎广场举行。自治区文联通过“台上+台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送文化”活动,排演独唱《看不够美丽中国》、马头琴伴舞《万马奔腾》、魔术表演《鸽之梦》等文艺节目,为现场群众免费赠阅“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图书200余册。活动现场,还集中开展送理论、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关怀、送家教、送技能、送健康、送温暖、送服务“十送”活动,各主办单位各有侧重地开展多项服务,共同营造“北疆巾帼心向党携手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福康敬老院】 2022年9月27日,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呼和浩特市文联共同举办“爱在金秋 情暖重阳——‘我们的节日·重阳’文艺志愿服务走进福康老年公寓”活动,志愿者带着牛奶等慰问品探望敬老院老年人,并献上二人台歌舞小戏《挂红灯》、歌曲《孝敬父母要趁早》、魔术《绳子幻象》、马头琴《奔腾的白骏马》、舞蹈《祝福》、魔术《奇幻旅程》和杂技《杂耍技巧》等文艺节目。书画志愿者们挥毫泼墨,用书画表达对老年人的祝福。
【杂技魔术文艺惠民活动】 由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于2022年9月8日走进赛罕区巴彦镇罗家营村、9月15日走进赛罕区郜独利村、9月20日走进消防救援总队、9月23日走进赛罕区东昇小学开展进基层文艺惠民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杂技魔术演出包含《集体草帽》《坛技》《双人力》《滚环》《丝韵》《套马杆》《肩上芭蕾》《魔手神彩》《高车飞碗》等13个精彩节目。
【“唱响北疆”全区第四届群众歌咏展演】 2022年8月6日,“唱响北疆”全区第四届群众歌咏展演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项目之一在内蒙古体育馆举行,全区各盟市的8支优秀群众合唱团共300多名演员登台献唱。各盟市所推荐的40余支合唱队伍经专家线上对每个合唱团进行问答、解惑、讲解排练合唱作品后,在网上对作品进行了展播。 (王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