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细化24类87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厅际协调机制,推动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完成7339个嘎查村“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推进22个嘎查村开展自治区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出台新型农村牧区住宅庭院设计图集,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设计下乡活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通辽市开鲁县被列为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额尔古纳市入选2022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通辽市开鲁县、巴彦淖尔市五原县3个试点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宅基地管理审批相关制度。
【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着力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新开工建设公路7785千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行政村光纤、4G网络通达率达到99.5%,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6%。
【美丽休闲乡村建设】 2022年,自治区农牧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腾克村、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打虎石村、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新农村、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无定河村、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滦源镇大孤山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等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 2022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协调生态环境和住建部门开展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年内完成57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由2021年底的19.54%提升至24.7%。全区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占30.5%,其中黄河流域占58%。
【农村牧区垃圾治理】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全区农村牧区投工投劳190余万人次,清理村庄生活垃圾300余万吨,99%的行政村开展常态化保洁。在1697个行政村新建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在461个村开展人畜分离试点。2022年,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6442个行政村,覆盖率从2021年底的43.14%提升至58.5%。
【农村牧区厕所革命】 2022年,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创新出台户厕改建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完善资金奖补机制,完成10.38万个户厕改造。 (祁盈)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细化24类87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厅际协调机制,推动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完成7339个嘎查村“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推进22个嘎查村开展自治区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出台新型农村牧区住宅庭院设计图集,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设计下乡活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通辽市开鲁县被列为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额尔古纳市入选2022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通辽市开鲁县、巴彦淖尔市五原县3个试点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宅基地管理审批相关制度。
【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着力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新开工建设公路7785千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行政村光纤、4G网络通达率达到99.5%,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6%。
【美丽休闲乡村建设】 2022年,自治区农牧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腾克村、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打虎石村、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新农村、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无定河村、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滦源镇大孤山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等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 2022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协调生态环境和住建部门开展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年内完成57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由2021年底的19.54%提升至24.7%。全区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占30.5%,其中黄河流域占58%。
【农村牧区垃圾治理】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全区农村牧区投工投劳190余万人次,清理村庄生活垃圾300余万吨,99%的行政村开展常态化保洁。在1697个行政村新建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在461个村开展人畜分离试点。2022年,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6442个行政村,覆盖率从2021年底的43.14%提升至58.5%。
【农村牧区厕所革命】 2022年,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创新出台户厕改建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完善资金奖补机制,完成10.38万个户厕改造。 (祁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