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预报预警信息发布】 2022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气象部门依托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2202条,发布预警短信983.47万人次,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82%。通过《天气预报》节目发布大风、寒潮、暴雪、暴雨、雷电、高温、暴雨、强对流等12大类气象预警240期,与应急、水利、住建、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灾害预警信息529期,通过气象预警直播间插播气象防灾减灾节目千余次,制作专题节目共计15期。通过“内蒙古天气”新媒体信息矩阵全年共发布天气资讯、预警、过程跟踪信息1.1万次,总阅读量达到2.6亿人次。与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救援总队、交通厅智慧中心等单位共同推进“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强化灾害性天气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精准靶向推送预警信息能力。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按照《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21年版)预警标准,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启动(解除)气象灾害应急响应30次,全年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比2021年同期减少52.6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稳定在1%以下。全年,全区出现5次较强区域性暴雨过程。针对6月23日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局地大暴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气象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叫应”当地政府、相关责任单位、气象信息员等,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避免了人员伤亡。
【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 2022年,自治区农牧厅制定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全区技术人员和沙尘天气信息员及时高效向国家林草局荒漠化司报送沙尘天气和灾害信息900多条,向各盟市发送沙尘天气预警信息200多条。
【气象决策服务】 2022年,自治区气象局完成全年14次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完成黄河、海河、嫩江流域汛情气象服务。汛期期间,共提供气象决策服务产品518期,其中《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预报信息》《专项气象服务》等预报类产品58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强对流预警》等预警类产品352期,《雨情公报》等实况类产品108期。其中8篇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2篇决策服务材料获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批示。围绕汛期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发布决策气象服务专报43期。同时完成干旱应急、疫情防控、内能煤运、草原森林防扑火、重要节假日和社会活动等专项气象服务工作。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专项经费987万元。制定2022年风险普查工作要点和工作方案,完成“一省一县”试点、“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以及全区致灾危险性和评估区划任务,形成图件成果5321幅、报告91篇,实现成果横向和纵向汇交。普查成果在重大天气过程复盘总结、天气会商和暴雨预警信号修订中得到应用。
【农牧业气象保障服务】 2022年,全区三级气象部门制作发布农牧业气象服务产品6500余期。积极推广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手机App,面向全区5.4万个用户开展“直通式”服务。联合农牧厅发布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11期。联合农牧厅、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农牧业气象服务专家组。马铃薯特色气象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全国业务会商,发布7期指导产品。联合农牧厅召开向日葵气象服务中心学术交流会;大豆特色气象服务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农垦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展大豆分期播种和大豆玉米套作高光效试验,为全区大豆扩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李红梅)
【预报预警信息发布】 2022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气象部门依托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2202条,发布预警短信983.47万人次,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82%。通过《天气预报》节目发布大风、寒潮、暴雪、暴雨、雷电、高温、暴雨、强对流等12大类气象预警240期,与应急、水利、住建、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灾害预警信息529期,通过气象预警直播间插播气象防灾减灾节目千余次,制作专题节目共计15期。通过“内蒙古天气”新媒体信息矩阵全年共发布天气资讯、预警、过程跟踪信息1.1万次,总阅读量达到2.6亿人次。与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救援总队、交通厅智慧中心等单位共同推进“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强化灾害性天气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精准靶向推送预警信息能力。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按照《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21年版)预警标准,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启动(解除)气象灾害应急响应30次,全年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比2021年同期减少52.6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稳定在1%以下。全年,全区出现5次较强区域性暴雨过程。针对6月23日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局地大暴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气象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叫应”当地政府、相关责任单位、气象信息员等,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避免了人员伤亡。
【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 2022年,自治区农牧厅制定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全区技术人员和沙尘天气信息员及时高效向国家林草局荒漠化司报送沙尘天气和灾害信息900多条,向各盟市发送沙尘天气预警信息200多条。
【气象决策服务】 2022年,自治区气象局完成全年14次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完成黄河、海河、嫩江流域汛情气象服务。汛期期间,共提供气象决策服务产品518期,其中《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预报信息》《专项气象服务》等预报类产品58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强对流预警》等预警类产品352期,《雨情公报》等实况类产品108期。其中8篇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2篇决策服务材料获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批示。围绕汛期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发布决策气象服务专报43期。同时完成干旱应急、疫情防控、内能煤运、草原森林防扑火、重要节假日和社会活动等专项气象服务工作。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专项经费987万元。制定2022年风险普查工作要点和工作方案,完成“一省一县”试点、“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以及全区致灾危险性和评估区划任务,形成图件成果5321幅、报告91篇,实现成果横向和纵向汇交。普查成果在重大天气过程复盘总结、天气会商和暴雨预警信号修订中得到应用。
【农牧业气象保障服务】 2022年,全区三级气象部门制作发布农牧业气象服务产品6500余期。积极推广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手机App,面向全区5.4万个用户开展“直通式”服务。联合农牧厅发布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11期。联合农牧厅、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农牧业气象服务专家组。马铃薯特色气象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全国业务会商,发布7期指导产品。联合农牧厅召开向日葵气象服务中心学术交流会;大豆特色气象服务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农垦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展大豆分期播种和大豆玉米套作高光效试验,为全区大豆扩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