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应急管理

2023卷

  • 消防救援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等级责任事故案件,火灾起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6%、32.6%实现火灾形势、队伍管理“两个高度稳定”。在全国消防救援业务考评中取得第八名的成绩。

    【消防治理】  2022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全国首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自治区政府出台《消防工作督办、约谈实施办法》《火灾事故责任调查规定》,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实施方案》,推动18个重点任务在内蒙古落实落地。按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要求,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结合当地区实际,解决煤化工、大兴安岭林区和农村牧区三大隐患,推动国家标准《煤化工工程设计防火标准》落地,编制地方标准《煤化工企业灾害事故工艺应急处置队建设规范》,部署开展“北疆蓝盾”消防安全大检查。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将苏木乡镇消防安全纳入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年度考核指标,建立支队长对市、大队长对区县旗、网格长对街道办事处、镇乡、村嘎查包片保安全“三长包保责任制”,推广乡镇街道“一队一中心”建设,全区建成消防安全指导中心998个,建成专职消防队599个,填补基层消防力量“空白”,构建起全覆盖、无盲区基层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举办北疆蓝盾·防火“三长三员”支队长、科长、大队长,监督员、法制员、火调员业务技能比武竞赛,统筹推进大型综合体、高层建筑、危化品企业、储能电站等专项整治,完成中共二十大消防安保工作,连续二十九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消防队伍作战能力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以下简称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坚持党委定期议战议训机制,举办火焰蓝消防运动会,推行“三分四考”分岗位、分年龄、分职级;考理论、考技能、考体能、考指挥,探索建立分职级、分岗位、分年龄的考核评定机制,推进训练工作从“传统竞技型”向“等级达标型”转变。组织开展灾害风险和队伍作战能力“两个评估”、推进“一部六组”指挥部和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信联络组、安全防护组、救护组和后勤保障组建设,率先在全国实体化运行灭火救援专家组,开展接警调度员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围绕专业素养、专业装备等方面,建强12支地震搜救队、64支抗洪抢险专业队、12支化工灭火救援编队和78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援专业队。加强特勤队伍建设,首次开展特勤站整建制、全要素实战化考评,优化特勤力量、强化装备配备、健全训练体系、改革作战模式。按照“六车联保”饮食保障车、宿营保障车、淋浴车、被服洗涤车、冷藏车、移动卫生间组建集物资、装备、生活、卫勤、联勤等于一体的战勤保障队伍,与民航高铁、物流超市等10个单位建立物资快速投送机制。

     

    图片36.jpg 

    84  2022年1月30日上午,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左二

    看望慰问消防救援人员  (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宣传处  供图)

     

    【消防应急响应与应急演练】  2022年,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加强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气象局、水利厅、卫生健康委、森林消防等部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召开2022年度灭火救援专家组联席会议,建立“分级处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应急响应机制,构建“一短三快”缩短接警时间,快速出动、快速到场、快速处置初战机制,优化升级119智能接处警系统,建立“警情受理、力量调度、应急响应、遂警指挥”制度,形成“三位一体”作战指挥调度新模式。举行“北焰蓝光”地震灾害、黄河防凌等系列全要素实战演练和“喜迎二十大·守护大北疆”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军事日消防演练,完成“应急使命·2022”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7·30”内蒙古自治区军事日和乌海跨区域水域救援等重大实战演练活动。

     

    图片37.jpg 

    85  2022年“喜迎二十大·守护大北疆”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军事日消防演练,

    展现内蒙古消防救援队伍“敢于打硬仗、敢于吃大苦、敢于闯新路、敢于争第一”

    的优良作风  (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宣传处  供图)

     

    【火灾处置】  2022年,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处置各类警情2.9万起,抢救被困人员0.9万人,抢救财产价值1.9亿元成功处置“4·14”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常盛制药有限公司厂房火灾、“4·20”通辽市乾坤烟花厂爆炸、“6·14”鄂尔多斯市商场火灾等事故,守牢“最后一道防线”。

    【森林草原火灾防控】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着力推进防灭火一体化建设,严防死守重点区域、重点时期、重点人群,做到早发现、快处置、打小火,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和应对雷击火、境外火专项方案,开展野外火源治理、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和打击违法用火专项行动,推进边境一线和大兴安岭林区机构、队伍、装备、道路等建设,制定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指挥规则,指挥调度3.9万名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34架航空消防飞机靠前驻防。全年全区共发生森林草原火灾29起,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当日扑灭率100%,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发布】  2022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命令》发布,明确2022年春季全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戒严管制期为4月1日至5月31日。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前进入或推迟结束戒严管制期限,向社会公布,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备案。森林草原防灭火戒严管制区域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严格实行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

    【典型培树】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消防救援系统开展“牢记领袖训词  永做忠诚卫士”等主题教育,总队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的全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3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的佳绩。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巩固拓展消防先进典型宣传机制,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开展第二届“最美消防指战员”评选学习活动,推选巴特尔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当选内蒙古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成为内蒙古消防历史上首位全国党代表,并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光明日报》头版及其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022年,10个集体、9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科尔沁右翼中旗大队、“全国青年文明号”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大队、“全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乌珠穆沁旗大队、“全区道德模范”宝音白尔等先进典型,6个集体、2名个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2个集体新晋和复评“自治区文明单位”。

    【职业文化】  2022年,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把“安全、法治、尚武、健康、和谐”理念融入“美好队站”建设,研发智能营区管控系统,召开正规划建设达标创建成果交流研讨会,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线上主题文艺汇演和消防主题美术展,联合自治区文联创作新时代京剧《火焰蓝——情捍山河》,2部作品在央视音乐公开课中展出。“北疆蓝焰”注册志愿者超10万余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20多项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万多场,活动总时长超30多万小时,获评自治区首届“慈善楷模奖”、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摘得1金4银。微电影《爸爸的战场》获评自治区优秀廉政作品。

    【涉疫场所火灾防控】  2022年,针对突发疫情,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积极对接地方防疫部门,总队分5批次选调86名精干力量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一线成立消毒消杀先锋队、博物馆方舱医院消防救援突击队。发挥专业优势,组建12支疫情防控机动分队,累计参与疫情处置899起,出动车辆4020辆次、人员28685人次得到自治区、各级党政领导和疫情防控指挥部肯定。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实际,成立260支抗疫突击队,出台“涉疫场所火灾防控十项措施”“方舱医院消防安全十项措施”,严格落实“大闭环、小气泡”管理模式,发挥消防前置服务站作用,制定方舱医院灭火救援、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舱内做好防火巡查、安全疏散工作,舱外按照“一部六组”做好备勤工作,全程跟进保障方舱医院安全运行。按照“一场一策一案”要求,采取“线上+线下”“专项+随机”“检查+帮扶”“3+”模式,做好全区33家定点医院、24家方舱医院、1269家隔离酒店、24万余名返乡大学生隔离保障等涉疫场所的消防安全服务。全区涉疫场所没有发生火灾,总队在全国队伍疫情防控调度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国家消防救援局领导批示肯定。  田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消防救援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等级责任事故案件,火灾起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6%、32.6%实现火灾形势、队伍管理“两个高度稳定”。在全国消防救援业务考评中取得第八名的成绩。

    【消防治理】  2022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全国首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自治区政府出台《消防工作督办、约谈实施办法》《火灾事故责任调查规定》,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实施方案》,推动18个重点任务在内蒙古落实落地。按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要求,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结合当地区实际,解决煤化工、大兴安岭林区和农村牧区三大隐患,推动国家标准《煤化工工程设计防火标准》落地,编制地方标准《煤化工企业灾害事故工艺应急处置队建设规范》,部署开展“北疆蓝盾”消防安全大检查。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将苏木乡镇消防安全纳入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年度考核指标,建立支队长对市、大队长对区县旗、网格长对街道办事处、镇乡、村嘎查包片保安全“三长包保责任制”,推广乡镇街道“一队一中心”建设,全区建成消防安全指导中心998个,建成专职消防队599个,填补基层消防力量“空白”,构建起全覆盖、无盲区基层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举办北疆蓝盾·防火“三长三员”支队长、科长、大队长,监督员、法制员、火调员业务技能比武竞赛,统筹推进大型综合体、高层建筑、危化品企业、储能电站等专项整治,完成中共二十大消防安保工作,连续二十九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消防队伍作战能力建设】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以下简称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坚持党委定期议战议训机制,举办火焰蓝消防运动会,推行“三分四考”分岗位、分年龄、分职级;考理论、考技能、考体能、考指挥,探索建立分职级、分岗位、分年龄的考核评定机制,推进训练工作从“传统竞技型”向“等级达标型”转变。组织开展灾害风险和队伍作战能力“两个评估”、推进“一部六组”指挥部和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信联络组、安全防护组、救护组和后勤保障组建设,率先在全国实体化运行灭火救援专家组,开展接警调度员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围绕专业素养、专业装备等方面,建强12支地震搜救队、64支抗洪抢险专业队、12支化工灭火救援编队和78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援专业队。加强特勤队伍建设,首次开展特勤站整建制、全要素实战化考评,优化特勤力量、强化装备配备、健全训练体系、改革作战模式。按照“六车联保”饮食保障车、宿营保障车、淋浴车、被服洗涤车、冷藏车、移动卫生间组建集物资、装备、生活、卫勤、联勤等于一体的战勤保障队伍,与民航高铁、物流超市等10个单位建立物资快速投送机制。

     

    图片36.jpg 

    84  2022年1月30日上午,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左二

    看望慰问消防救援人员  (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宣传处  供图)

     

    【消防应急响应与应急演练】  2022年,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加强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气象局、水利厅、卫生健康委、森林消防等部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召开2022年度灭火救援专家组联席会议,建立“分级处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应急响应机制,构建“一短三快”缩短接警时间,快速出动、快速到场、快速处置初战机制,优化升级119智能接处警系统,建立“警情受理、力量调度、应急响应、遂警指挥”制度,形成“三位一体”作战指挥调度新模式。举行“北焰蓝光”地震灾害、黄河防凌等系列全要素实战演练和“喜迎二十大·守护大北疆”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军事日消防演练,完成“应急使命·2022”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7·30”内蒙古自治区军事日和乌海跨区域水域救援等重大实战演练活动。

     

    图片37.jpg 

    85  2022年“喜迎二十大·守护大北疆”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军事日消防演练,

    展现内蒙古消防救援队伍“敢于打硬仗、敢于吃大苦、敢于闯新路、敢于争第一”

    的优良作风  (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宣传处  供图)

     

    【火灾处置】  2022年,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处置各类警情2.9万起,抢救被困人员0.9万人,抢救财产价值1.9亿元成功处置“4·14”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常盛制药有限公司厂房火灾、“4·20”通辽市乾坤烟花厂爆炸、“6·14”鄂尔多斯市商场火灾等事故,守牢“最后一道防线”。

    【森林草原火灾防控】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着力推进防灭火一体化建设,严防死守重点区域、重点时期、重点人群,做到早发现、快处置、打小火,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和应对雷击火、境外火专项方案,开展野外火源治理、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和打击违法用火专项行动,推进边境一线和大兴安岭林区机构、队伍、装备、道路等建设,制定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指挥规则,指挥调度3.9万名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34架航空消防飞机靠前驻防。全年全区共发生森林草原火灾29起,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当日扑灭率100%,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森林草原防灭火命令发布】  2022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命令》发布,明确2022年春季全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戒严管制期为4月1日至5月31日。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前进入或推迟结束戒严管制期限,向社会公布,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备案。森林草原防灭火戒严管制区域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严格实行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

    【典型培树】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消防救援系统开展“牢记领袖训词  永做忠诚卫士”等主题教育,总队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的全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3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的佳绩。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巩固拓展消防先进典型宣传机制,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开展第二届“最美消防指战员”评选学习活动,推选巴特尔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当选内蒙古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成为内蒙古消防历史上首位全国党代表,并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光明日报》头版及其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022年,10个集体、9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科尔沁右翼中旗大队、“全国青年文明号”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大队、“全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乌珠穆沁旗大队、“全区道德模范”宝音白尔等先进典型,6个集体、2名个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2个集体新晋和复评“自治区文明单位”。

    【职业文化】  2022年,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把“安全、法治、尚武、健康、和谐”理念融入“美好队站”建设,研发智能营区管控系统,召开正规划建设达标创建成果交流研讨会,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线上主题文艺汇演和消防主题美术展,联合自治区文联创作新时代京剧《火焰蓝——情捍山河》,2部作品在央视音乐公开课中展出。“北疆蓝焰”注册志愿者超10万余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20多项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万多场,活动总时长超30多万小时,获评自治区首届“慈善楷模奖”、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摘得1金4银。微电影《爸爸的战场》获评自治区优秀廉政作品。

    【涉疫场所火灾防控】  2022年,针对突发疫情,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积极对接地方防疫部门,总队分5批次选调86名精干力量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一线成立消毒消杀先锋队、博物馆方舱医院消防救援突击队。发挥专业优势,组建12支疫情防控机动分队,累计参与疫情处置899起,出动车辆4020辆次、人员28685人次得到自治区、各级党政领导和疫情防控指挥部肯定。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实际,成立260支抗疫突击队,出台“涉疫场所火灾防控十项措施”“方舱医院消防安全十项措施”,严格落实“大闭环、小气泡”管理模式,发挥消防前置服务站作用,制定方舱医院灭火救援、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舱内做好防火巡查、安全疏散工作,舱外按照“一部六组”做好备勤工作,全程跟进保障方舱医院安全运行。按照“一场一策一案”要求,采取“线上+线下”“专项+随机”“检查+帮扶”“3+”模式,做好全区33家定点医院、24家方舱医院、1269家隔离酒店、24万余名返乡大学生隔离保障等涉疫场所的消防安全服务。全区涉疫场所没有发生火灾,总队在全国队伍疫情防控调度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国家消防救援局领导批示肯定。  田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