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 宣传工作
  • 发布时间:11-16
  • 来源:
  • 【概况】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围绕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深度报道内蒙古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提振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内蒙古的信心和热情。加大向中央媒体供稿力度,中央主要媒体累计刊播内蒙古报道比2021年增长20%。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策划推出一系列传播广泛、反响热烈的宣传报道,组织撰写一系列紧扣中心、主题鲜明的评论文章。开展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围绕弘扬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一系列精品文艺作品和优秀节目。2022年,2个集体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人获得“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1人获得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授予3名个人、3个集体“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开展9大类“最美人物”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10人被评为“中国好人”,37人被评为“内蒙古好人”。

    【理论学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门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习近平总书记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班专题读书班。印发《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县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安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百年大党面对面》,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

    【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讲】  2022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自治区组织由22名省级领导参加,48人组成的自治区宣讲团,147人组成的“理论学习轻骑兵”示范宣讲团和盟市、行业系统宣讲团,压茬开展3轮4.2万场集中宣讲,受众460万人次。印发《全区乌兰牧骑集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推出快板、好来宝、小戏小品等短平快作品47部,快板《放歌新时代》、岱日查《说说中国式现代化》、呱嘴《二十大开启新未来》等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全年新创作品500余部,复排作品150余部,累计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1800余场次。举办“理响新征程”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理论宣讲大赛,近2000名理论宣讲员参赛,《内蒙古“理响新征程”让理论宣讲生动精彩》做法被中宣部《宣传工作》等刊发。拓展理论宣传手段,录播《开卷有理·我们的十年》及《领航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宣传宣讲5.8万场,受众274.6万人次。加强“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运用,全年发稿18588件,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730件,在总平台组织的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季度赛、主题征文中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自治区学员数达230万人,日人均积分保持在全国各省前3位。

     

    图片8.jpg 

    7  2022年7月4日—6日,自治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经验交流会在兴安盟召开。图为经验交流会开幕式  (延涵  供图)

     

    【重大主题宣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围绕中共二十大组织开展宣传报道,自治区媒体统一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总栏目,推出“伟大变革”“大美边疆”“美丽中国”系列专题报道,协调18家中央媒体、60余条采访需求,各媒体刊播涉自治区报道7000余篇(条),相关内容传播量2.8亿次。组织自治区新媒体和旗县融媒体中心启动“我们的新时代”短视频、摄影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讲述百姓十年间奋斗故事。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自治区媒体设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活动报道集》《学习进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专栏专题。推送正能量短视频“入群破圈”,用好用活直联全区超万名的骨干网评员队伍,积极引导群众主动防控、守护家园,“内蒙古疫情防控”相关信息传播量超8.42亿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的通知》《关于先进典型推荐选树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细化各类典型的选树标注、报送机制、选树方式、审批程序以及会商机制。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内蒙古新闻网、正北方网有机整合,实施《北方新报》媒体深度融合转型项目,《实践》杂志“思想理论”版和“党的教育”版实现并刊。推进盟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列入中宣部试点,“草原全媒”“奔腾融媒”改版升级,下载量均超过750万次。

     

    图片9.jpg 

    8  2022年4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瑙塔拉  供图)

     

    【与中央媒体联动合作】  2022年,9家中央媒体、8家兄弟省市媒体深入自治区调研采访,推出200余篇各类原创报道,相关内容传播量超过8000万次,全年中央主要媒体刊发自治区重点报道1.8万余篇(条)。“草原全媒”开展30余场“大美中国”慢直播,“奔腾融媒”开展10余场“走街串巷”慢直播,呈现内蒙古的良好风貌。举行“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1家媒体的50名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展示中共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各级媒体刊播各类报道260余篇(条),全网产生关于“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信息约1.14万篇(条),传播量7381.4万次。

    【疫情防控期间舆论宣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建宣传引导工作组、成立新媒体产品制作“中央厨房”,突出做好科学精准防控20条措施等政策宣传阐释、自治区干部下沉抗疫、援蒙医疗队抗疫、大学生返乡、物资保供、党员干部群众志愿服务、疫情数据解读等报道,各媒体累计生产传播各类稿件2万余篇(条)、传播量超过6亿次,收集转办网民诉求400余条,内蒙古日报社官微“内蒙古疫情速报”话题阅读量超过1.8亿次。

    【精神文明建设】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深化文明培育,统筹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文明风尚行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化文明实践,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志愿服务条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建成中心104个、所1097个、站13658个,全区中心(所、站)整体达标率100%。建设村级“文明团结超市”5593个,策划推出公益微电影《婚事》,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在全国推广。深化文明创建,开展自治区“六大创建”评选表彰和往届荣誉复查认定工作,全区103个旗县(市、区)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覆盖。开展文明单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树形象、勇担当”主题实践活动和包联共建社区(小区)活动,推动各级文明单位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文明网创办《家风家教话传承》等栏目,通过短视频、嘉宾访谈、线下活动以及播发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展示宣介文明家庭的家风家教故事。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明社区(小区)有关工作的通知》,评选出20名“最美社区工作者”和50名“和睦友爱好邻居”。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舞剧《骑兵》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有事找彪哥》、歌曲《少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2022年,内蒙古创作生产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巴林塔娜》两部。全区有营业影院245家,全年实现票房累计3.47亿元。2022年度在农村牧区、社区、校园、广场、边境沿线等基层和人员聚集地区电影公益放映8.9万场次,惠及群众500余万人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县级以上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常态化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评中国政研会三类优秀研究成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中宣部评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精心打造国家象征、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精神文化、人文地理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系列宣传海报58幅,全区累计印制张贴近50万张。举办“中华颂”主题展览,《内蒙古日报》设《何以红山》《万里茶道话今昔》《循迹西口》等专题进行系列报道,制作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根脉》、电视综艺节目《长城长》《馆长·请亮宝》等文化节目。编绘出版《“石榴籽”绘本丛书》12册,组织编写《简明内蒙古地方史》《守望相助: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读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等重点图书。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新时代古籍工作实施意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工作,系统梳理全区宣传文化系统有关项目,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列出繁荣文艺创作、全方位传播黄河文化等13类48个重点项目。

    【互联网宣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全区各级各类网站平台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人”“春天的约定——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的这五年”等专题专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栏之内蒙古篇系列报道传播量超8103.5万次。全区中共二十大正面稿件总传播量超4.8亿次。全区2.7万网评员转载转发优质稿件45.75万余条,“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北疆”等微博话题带动全区网民寄语中共二十大、点赞高质量发展,总阅读量超过1亿次。围绕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推进落实“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五大任务”,开展“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打卡中国·最美地标——你好内蒙古”等网络主题活动,全网相关内容传播量超4.7亿次。推动“实践有力量”网上理论品牌建设,阐释贯穿内蒙古实践的理论创新。内蒙古自治区网信系统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保障网络安全,协调推进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和保障。围绕北疆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领域报道稿件,全网相关信息传播量超6.2亿次。全景呈现“中国这十年·内蒙古”系列发布,全网产生热点信息1.14万篇次,传播量超7381.4万次。推出“这就是内蒙古”“‘五个大起底’在行动”等专题,推送重点稿件2177篇,全网传播量超1.04亿次。统筹实践杂志社“时见论”、《内蒙古日报》“昨夜谈”、奔腾融媒“奔腾时评”等专题,创作推出系列时评佳作。

    【外宣工作】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和形象对外宣介。开设“领袖风采”“习近平金句”等专题,编译制作“遇见习近平”“我眼中的习近平”,发布稿件、节目7000余篇(条)。在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本土化译制播出《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12集系列专题片,编译出版《中国关键词·生态文明篇》(西里尔蒙古文版)图书。开展中共二十大精神对外宣介。内蒙古以外英文的网站集群以英文、西里尔蒙古文、俄文等多语种、多平台推出“内蒙古这十年”专题报道。开设《聚焦中共二十大》《中共二十大·外国友人说》等专题专栏,及时编译刊播中央媒体重要新闻、解读文章和延伸报道,30余篇(件)重点稿件节目被蒙古国38家网站转载推广。在蒙古国家公共电视台播出50集纪录片《你好!中国》、260期《友谊七彩桥》等节目。  (韩朝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宣传工作
  • 发布时间:11-16
  • 来源:
  • 【概况】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围绕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深度报道内蒙古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提振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内蒙古的信心和热情。加大向中央媒体供稿力度,中央主要媒体累计刊播内蒙古报道比2021年增长20%。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策划推出一系列传播广泛、反响热烈的宣传报道,组织撰写一系列紧扣中心、主题鲜明的评论文章。开展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围绕弘扬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一系列精品文艺作品和优秀节目。2022年,2个集体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人获得“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1人获得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授予3名个人、3个集体“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开展9大类“最美人物”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10人被评为“中国好人”,37人被评为“内蒙古好人”。

    【理论学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门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习近平总书记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班专题读书班。印发《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县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安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百年大党面对面》,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

    【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讲】  2022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自治区组织由22名省级领导参加,48人组成的自治区宣讲团,147人组成的“理论学习轻骑兵”示范宣讲团和盟市、行业系统宣讲团,压茬开展3轮4.2万场集中宣讲,受众460万人次。印发《全区乌兰牧骑集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推出快板、好来宝、小戏小品等短平快作品47部,快板《放歌新时代》、岱日查《说说中国式现代化》、呱嘴《二十大开启新未来》等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全年新创作品500余部,复排作品150余部,累计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1800余场次。举办“理响新征程”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理论宣讲大赛,近2000名理论宣讲员参赛,《内蒙古“理响新征程”让理论宣讲生动精彩》做法被中宣部《宣传工作》等刊发。拓展理论宣传手段,录播《开卷有理·我们的十年》及《领航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宣传宣讲5.8万场,受众274.6万人次。加强“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运用,全年发稿18588件,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730件,在总平台组织的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季度赛、主题征文中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自治区学员数达230万人,日人均积分保持在全国各省前3位。

     

    图片8.jpg 

    7  2022年7月4日—6日,自治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经验交流会在兴安盟召开。图为经验交流会开幕式  (延涵  供图)

     

    【重大主题宣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围绕中共二十大组织开展宣传报道,自治区媒体统一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总栏目,推出“伟大变革”“大美边疆”“美丽中国”系列专题报道,协调18家中央媒体、60余条采访需求,各媒体刊播涉自治区报道7000余篇(条),相关内容传播量2.8亿次。组织自治区新媒体和旗县融媒体中心启动“我们的新时代”短视频、摄影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讲述百姓十年间奋斗故事。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自治区媒体设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活动报道集》《学习进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专栏专题。推送正能量短视频“入群破圈”,用好用活直联全区超万名的骨干网评员队伍,积极引导群众主动防控、守护家园,“内蒙古疫情防控”相关信息传播量超8.42亿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的通知》《关于先进典型推荐选树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细化各类典型的选树标注、报送机制、选树方式、审批程序以及会商机制。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内蒙古新闻网、正北方网有机整合,实施《北方新报》媒体深度融合转型项目,《实践》杂志“思想理论”版和“党的教育”版实现并刊。推进盟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列入中宣部试点,“草原全媒”“奔腾融媒”改版升级,下载量均超过750万次。

     

    图片9.jpg 

    8  2022年4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瑙塔拉  供图)

     

    【与中央媒体联动合作】  2022年,9家中央媒体、8家兄弟省市媒体深入自治区调研采访,推出200余篇各类原创报道,相关内容传播量超过8000万次,全年中央主要媒体刊发自治区重点报道1.8万余篇(条)。“草原全媒”开展30余场“大美中国”慢直播,“奔腾融媒”开展10余场“走街串巷”慢直播,呈现内蒙古的良好风貌。举行“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1家媒体的50名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展示中共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各级媒体刊播各类报道260余篇(条),全网产生关于“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信息约1.14万篇(条),传播量7381.4万次。

    【疫情防控期间舆论宣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建宣传引导工作组、成立新媒体产品制作“中央厨房”,突出做好科学精准防控20条措施等政策宣传阐释、自治区干部下沉抗疫、援蒙医疗队抗疫、大学生返乡、物资保供、党员干部群众志愿服务、疫情数据解读等报道,各媒体累计生产传播各类稿件2万余篇(条)、传播量超过6亿次,收集转办网民诉求400余条,内蒙古日报社官微“内蒙古疫情速报”话题阅读量超过1.8亿次。

    【精神文明建设】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深化文明培育,统筹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文明风尚行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化文明实践,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志愿服务条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建成中心104个、所1097个、站13658个,全区中心(所、站)整体达标率100%。建设村级“文明团结超市”5593个,策划推出公益微电影《婚事》,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在全国推广。深化文明创建,开展自治区“六大创建”评选表彰和往届荣誉复查认定工作,全区103个旗县(市、区)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覆盖。开展文明单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树形象、勇担当”主题实践活动和包联共建社区(小区)活动,推动各级文明单位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文明网创办《家风家教话传承》等栏目,通过短视频、嘉宾访谈、线下活动以及播发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展示宣介文明家庭的家风家教故事。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明社区(小区)有关工作的通知》,评选出20名“最美社区工作者”和50名“和睦友爱好邻居”。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舞剧《骑兵》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有事找彪哥》、歌曲《少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2022年,内蒙古创作生产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巴林塔娜》两部。全区有营业影院245家,全年实现票房累计3.47亿元。2022年度在农村牧区、社区、校园、广场、边境沿线等基层和人员聚集地区电影公益放映8.9万场次,惠及群众500余万人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县级以上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常态化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评中国政研会三类优秀研究成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中宣部评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精心打造国家象征、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精神文化、人文地理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系列宣传海报58幅,全区累计印制张贴近50万张。举办“中华颂”主题展览,《内蒙古日报》设《何以红山》《万里茶道话今昔》《循迹西口》等专题进行系列报道,制作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根脉》、电视综艺节目《长城长》《馆长·请亮宝》等文化节目。编绘出版《“石榴籽”绘本丛书》12册,组织编写《简明内蒙古地方史》《守望相助: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读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等重点图书。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新时代古籍工作实施意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工作,系统梳理全区宣传文化系统有关项目,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列出繁荣文艺创作、全方位传播黄河文化等13类48个重点项目。

    【互联网宣传】  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全区各级各类网站平台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人”“春天的约定——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的这五年”等专题专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栏之内蒙古篇系列报道传播量超8103.5万次。全区中共二十大正面稿件总传播量超4.8亿次。全区2.7万网评员转载转发优质稿件45.75万余条,“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北疆”等微博话题带动全区网民寄语中共二十大、点赞高质量发展,总阅读量超过1亿次。围绕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推进落实“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五大任务”,开展“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打卡中国·最美地标——你好内蒙古”等网络主题活动,全网相关内容传播量超4.7亿次。推动“实践有力量”网上理论品牌建设,阐释贯穿内蒙古实践的理论创新。内蒙古自治区网信系统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持续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保障网络安全,协调推进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和保障。围绕北疆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领域报道稿件,全网相关信息传播量超6.2亿次。全景呈现“中国这十年·内蒙古”系列发布,全网产生热点信息1.14万篇次,传播量超7381.4万次。推出“这就是内蒙古”“‘五个大起底’在行动”等专题,推送重点稿件2177篇,全网传播量超1.04亿次。统筹实践杂志社“时见论”、《内蒙古日报》“昨夜谈”、奔腾融媒“奔腾时评”等专题,创作推出系列时评佳作。

    【外宣工作】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和形象对外宣介。开设“领袖风采”“习近平金句”等专题,编译制作“遇见习近平”“我眼中的习近平”,发布稿件、节目7000余篇(条)。在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本土化译制播出《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12集系列专题片,编译出版《中国关键词·生态文明篇》(西里尔蒙古文版)图书。开展中共二十大精神对外宣介。内蒙古以外英文的网站集群以英文、西里尔蒙古文、俄文等多语种、多平台推出“内蒙古这十年”专题报道。开设《聚焦中共二十大》《中共二十大·外国友人说》等专题专栏,及时编译刊播中央媒体重要新闻、解读文章和延伸报道,30余篇(件)重点稿件节目被蒙古国38家网站转载推广。在蒙古国家公共电视台播出50集纪录片《你好!中国》、260期《友谊七彩桥》等节目。  (韩朝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