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4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领导讲话】在全国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发布时间:2024-07-19
  • 来源:
  • 崔唯航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在宁夏银川召开全国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交流扶贫志工作经验做法研究讨论全面小康志工作,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合力攻坚,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扶贫志编纂工作。

    组织编纂扶贫志是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千秋事业。2020年7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积极考虑编纂扶贫志。当年12月,中央宣传部印发经中央领导同志审定的《关于“纪录小康工程”组织实施方案》,提出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中国全面小康志》,组织指导各省区市编纂本地扶贫志、全面小康志,以志书形式全面、真实、系统记述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2022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将《中国扶贫志》纂修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纂修列为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项目。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编纂工作。2022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报请中央宣传部同意,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国家层面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任务比较重的市地州盟,以及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组织编纂扶贫志其他地区扶贫志编纂,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决定。7月,时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长石泰峰同志、常务副组长高翔同志在调研地方志工作时强调,要扎实推进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专题志编修,努力推出一批记录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高质量成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

    遵照石泰峰同志和高翔同志的指示精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随后在云南昆明召开主要由西南片区参加的扶贫志工作推进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商讨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等事项。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原综合司等部门沟通协商,提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国家乡村振兴局于今年3月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从全国24个省区市中,选取具有标志性的56个脱贫地区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丛书,集中展示新中国扶贫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成就,带动全国扶贫志编纂工作高质量开展。上个月我们又在江西赣州举办全国扶贫志编纂业务研修班,大规模培训修志队伍,研究解决志书体例、资料收集、志稿撰写、行文规范等问题。

    全国多数省区市的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研究部署本地扶贫志编纂工作。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有的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牵头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组织协调有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有的以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党委宣传部、地方志编委会名义下发通知,对编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有的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工作推进会,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参与有的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和乡村振兴局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督促指导编纂工作。其中,宁夏成立高规格的全区扶贫志编纂工作指导小组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同志亲自任组长,并对全区扶贫志编纂工作作出批示,要求科学总结成功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编纂任务。我们在银川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表明对宁夏扶贫志工作的充分肯定。

    中国扶贫志丛书各承编地区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扎实推进编纂工作。许多地区召开党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工作汇报,成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机构,安排经费,为编纂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我带队先后到湖北省罗田县、新疆喀什地区、河北省张北县、河南省兰考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江西省赣州市专题调研扶贫志编纂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实地了解扶贫志编纂进展情况,亲身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广大修志人员无私的奉献精神。

    目前,广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乡村振兴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圈可点的编纂成果,其中宁夏入选中国扶贫志书的5部志书已经全部完成省级复审,正式提交终审。因为会议要安排大会经验交流和小组总结交流,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进行点评了,总体来看,形势是积极向好、令人鼓舞的。

    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就下一步扶贫志编纂工作谈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编纂扶贫志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将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作为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摆脱困苦、过上殷实富足生活的千年夙愿,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唯其意义重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中华民族特有的、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志书形式将新中国扶贫事业特别是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成就翔实记录下来,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充分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大力彰显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的美德善举,全力揭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顽强拼搏、摆脱贫困的勤劳智慧。同时,通过编纂扶贫志,系统总结扶贫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为全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继续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扶贫志编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修志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量浩大,要靠上下同步、左右协作,既要有“人自为战”的主动进攻意识,又要有“海、陆、空”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群体意识,各级领导务必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加强修志工作的领导,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这项工作。我们现在组织编纂的扶贫志,上下时间较长,内容广博,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扶贫志编纂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单靠地方志工作机构是难以推进的。

    我通过调研也发现,凡是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的地方,扶贫志工作开展得就扎实,进展就比较快。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市、县基层,都是党委或者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扶贫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有的地方还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印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部署会,可以说开局良好。这次推进会,不少市县的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来参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希望通过这次推进会,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对地方志工作特别是扶贫志工作多关心多支持。地方志工作机构也要向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多请示多汇报,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不断压紧压实责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共同实施好这一浩大的历史记录工程,合力完成好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

    第三,突出重点,抓实抓好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刻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集中记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联合国家村振兴局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过、调研过的脱贫地区,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脱贫地区,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丛书。

    做好中国扶贫志丛书的编纂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含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也一直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统一规划、统一指导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我们还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组织专家制订《中国扶贫志丛书行文规范》《中国扶贫志丛书质量标准》《中国扶贫志丛书终审办法》,对丛书编纂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下一步计划加大编纂研讨和专家指导力度为各地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各承编地区进度不一,有的进入初审环节,有的完成初审或省级评审,大部分地区还处在编纂资料长编或初稿撰写阶段。按照通知要求,中国扶贫志丛书将分批次出版,成熟一批出版一批,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编纂任务。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将对丛书编纂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工作严重滞后、无法完成编纂任务的地区,将退出丛书系列工作进度快、志稿质量高、符合选原则的其他脱贫地区,酌情纳入丛书系列。希望相关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加强指导、靠前指挥选地区党委、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高质量完成扶贫志丛书编纂。

    第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科学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志书的价值之所在,是志书的生命。一部高质量的精品志书能够流芳百世、造福后人谬误百出的志书,则会损害当代、贻误后世。希望广大扶贫志编纂工作者,要始终将志书质量放到头等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存真求实的意识和创名志、佳志、良志的抱负,编出的志书一定要可信、可用、可读。在具体工作中,务必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保密关和出版关,做到观点正确,体例严谨,资料翔实,内容全面,记述准确,特色鲜明,文风端正,印制规范,努力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扶贫志编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松完成的,要科学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不能为了交任务而匆忙赶进度,忽视对质量地把控;也不能片面强调质量不讲进度、不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讲,进度也是质量;更不能借口质量问题,拖拖拉拉、停滞不前。特别是中国扶贫志丛书的56部志书,我们是统一规划、统一出版、统一发布,不能因为一个地区的1部志书落后,而影响整套丛书的进程。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科学精神和学术理念,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推动工作,一定能编出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扶贫文献。

    同志们!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史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同时还要组织编纂全面小康志,这是无上光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大力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和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全力编纂好扶贫志、全面小康志,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向党中央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领导讲话】在全国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发布时间:2024-07-19
  • 来源:
  • 崔唯航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在宁夏银川召开全国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交流扶贫志工作经验做法研究讨论全面小康志工作,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合力攻坚,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扶贫志编纂工作。

    组织编纂扶贫志是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千秋事业。2020年7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积极考虑编纂扶贫志。当年12月,中央宣传部印发经中央领导同志审定的《关于“纪录小康工程”组织实施方案》,提出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中国全面小康志》,组织指导各省区市编纂本地扶贫志、全面小康志,以志书形式全面、真实、系统记述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2022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将《中国扶贫志》纂修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纂修列为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项目。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编纂工作。2022年3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报请中央宣传部同意,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国家层面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任务比较重的市地州盟,以及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组织编纂扶贫志其他地区扶贫志编纂,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决定。7月,时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长石泰峰同志、常务副组长高翔同志在调研地方志工作时强调,要扎实推进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专题志编修,努力推出一批记录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高质量成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

    遵照石泰峰同志和高翔同志的指示精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随后在云南昆明召开主要由西南片区参加的扶贫志工作推进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商讨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等事项。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原综合司等部门沟通协商,提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国家乡村振兴局于今年3月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从全国24个省区市中,选取具有标志性的56个脱贫地区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丛书,集中展示新中国扶贫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成就,带动全国扶贫志编纂工作高质量开展。上个月我们又在江西赣州举办全国扶贫志编纂业务研修班,大规模培训修志队伍,研究解决志书体例、资料收集、志稿撰写、行文规范等问题。

    全国多数省区市的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研究部署本地扶贫志编纂工作。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有的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牵头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组织协调有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有的以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党委宣传部、地方志编委会名义下发通知,对编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有的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工作推进会,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参与有的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和乡村振兴局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督促指导编纂工作。其中,宁夏成立高规格的全区扶贫志编纂工作指导小组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同志亲自任组长,并对全区扶贫志编纂工作作出批示,要求科学总结成功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编纂任务。我们在银川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表明对宁夏扶贫志工作的充分肯定。

    中国扶贫志丛书各承编地区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扎实推进编纂工作。许多地区召开党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工作汇报,成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机构,安排经费,为编纂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我带队先后到湖北省罗田县、新疆喀什地区、河北省张北县、河南省兰考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江西省赣州市专题调研扶贫志编纂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实地了解扶贫志编纂进展情况,亲身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广大修志人员无私的奉献精神。

    目前,广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乡村振兴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圈可点的编纂成果,其中宁夏入选中国扶贫志书的5部志书已经全部完成省级复审,正式提交终审。因为会议要安排大会经验交流和小组总结交流,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进行点评了,总体来看,形势是积极向好、令人鼓舞的。

    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就下一步扶贫志编纂工作谈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编纂扶贫志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将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作为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摆脱困苦、过上殷实富足生活的千年夙愿,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唯其意义重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中华民族特有的、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志书形式将新中国扶贫事业特别是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成就翔实记录下来,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充分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大力彰显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的美德善举,全力揭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顽强拼搏、摆脱贫困的勤劳智慧。同时,通过编纂扶贫志,系统总结扶贫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为全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继续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扶贫志编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修志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量浩大,要靠上下同步、左右协作,既要有“人自为战”的主动进攻意识,又要有“海、陆、空”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群体意识,各级领导务必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加强修志工作的领导,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这项工作。我们现在组织编纂的扶贫志,上下时间较长,内容广博,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扶贫志编纂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单靠地方志工作机构是难以推进的。

    我通过调研也发现,凡是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的地方,扶贫志工作开展得就扎实,进展就比较快。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市、县基层,都是党委或者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扶贫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有的地方还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印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部署会,可以说开局良好。这次推进会,不少市县的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来参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希望通过这次推进会,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对地方志工作特别是扶贫志工作多关心多支持。地方志工作机构也要向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多请示多汇报,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不断压紧压实责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共同实施好这一浩大的历史记录工程,合力完成好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

    第三,突出重点,抓实抓好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刻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集中记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联合国家村振兴局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过、调研过的脱贫地区,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脱贫地区,组织编纂中国扶贫志丛书。

    做好中国扶贫志丛书的编纂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含义,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也一直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统一规划、统一指导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我们还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扶贫志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组织专家制订《中国扶贫志丛书行文规范》《中国扶贫志丛书质量标准》《中国扶贫志丛书终审办法》,对丛书编纂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下一步计划加大编纂研讨和专家指导力度为各地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各承编地区进度不一,有的进入初审环节,有的完成初审或省级评审,大部分地区还处在编纂资料长编或初稿撰写阶段。按照通知要求,中国扶贫志丛书将分批次出版,成熟一批出版一批,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编纂任务。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将对丛书编纂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工作严重滞后、无法完成编纂任务的地区,将退出丛书系列工作进度快、志稿质量高、符合选原则的其他脱贫地区,酌情纳入丛书系列。希望相关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加强指导、靠前指挥选地区党委、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高质量完成扶贫志丛书编纂。

    第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科学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志书的价值之所在,是志书的生命。一部高质量的精品志书能够流芳百世、造福后人谬误百出的志书,则会损害当代、贻误后世。希望广大扶贫志编纂工作者,要始终将志书质量放到头等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存真求实的意识和创名志、佳志、良志的抱负,编出的志书一定要可信、可用、可读。在具体工作中,务必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保密关和出版关,做到观点正确,体例严谨,资料翔实,内容全面,记述准确,特色鲜明,文风端正,印制规范,努力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扶贫志编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松完成的,要科学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不能为了交任务而匆忙赶进度,忽视对质量地把控;也不能片面强调质量不讲进度、不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讲,进度也是质量;更不能借口质量问题,拖拖拉拉、停滞不前。特别是中国扶贫志丛书的56部志书,我们是统一规划、统一出版、统一发布,不能因为一个地区的1部志书落后,而影响整套丛书的进程。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科学精神和学术理念,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推动工作,一定能编出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的扶贫文献。

    同志们!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史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同时还要组织编纂全面小康志,这是无上光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大力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和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全力编纂好扶贫志、全面小康志,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向党中央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