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史海钩沉)浅释诈马宴上用的饮食品
  • 在《略谈元上都的诈马宴》一文中简单提到了诈马宴盛陈的一些餐饮品,但限于文章篇幅及结构,无法展开论述,在此专门撰文做浅释,供探讨。

    由于元朝是一个拥有广袤疆域和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必然使其饮食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作为皇家最为盛大奢华的诈马宴,除其有隆重仪式和活动外,在燕飨上当然要集多民族饮食文化为一体,以展示极盛之宴的气派。经考证,诈马宴的宴用饮食品大致有:首先,是“迤北八珍”。即: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醍醐:是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瓷罐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就叫醍醐。有醍醐油、也有醍醐汤。麆沆:为獐的幼羔嫩香的鲜肉。野驼蹄:即野驼蹄掌,为分量少的稀有品。鹿唇:顾名思意,就是野鹿嘴唇。驼乳糜:用驼乳调制的粥。天鹅炙:为海青鹰(猎鹰)“飞放”所擎获的驾鹅,炙就是烤制的意思。紫玉浆:为细乳。玄玉浆:为黑马奶子。其次,马、牛、羊、驼肉为席上的主打食品。据载:诈马宴须羊两千、马三匹。是将牲畜宰杀后用开水退毛除去脏腑后的烤制或煮制品。驼肉主要是割食驼峰之鲜肉。再次:为皇帝在元上都周围围猎(飞放、猎校)时所捕获的飞禽走兽。“登盘玉食自天来”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捕猎的飞禽有天鹅、凫雁、鸬鹚、野鸭等;野兽有虎、狼、熊、野马、野驴、豪猪、狐狸、豺、黄羊、黄鼠、兔、鹿、獐等。因此就有“驼峰熊掌、烤黄羊腿”等记载。第四,所谓“冰盘冷饮”:夏季炎热为了消暑,我国古代人早有在冬季用挖建的冰窖贮藏冰块或雪块的技术。夏季消暑拿出放在居室中就是“冰盘”,其在融化时能吸热制冷。元代时将牛奶、蜜糖、珍珠粉或果汁和冰(雪)块混加在一起制成冷饮。这是现代冰激凌的雏型,马可波罗把这种吃法带回欧洲,经过欧洲人改进,就有了现在的冰激凌。第五,万瓮葡萄酒:万瓮,就是盛酒的大陶瓷罐,葡萄酒当然不是蒙古草原所产,是来自西域的进贡品。第六,有“嘉鱼贡自黑龙江”和“南土至奇夸凤髓”的诗句为证。嘉鱼:就是黑龙江的哈八都鱼;凤髓:就是南方的名茶。第七,席上自然也少不了如白蘑、黄花等草原生长的土特产植物。第八,席上饮食品当然要经宫延御厨纯自然的精致烹调,形成诈马宴的独诣之秘。佐料也是纯天然的野生品,如石盐:是主要调味品,也叫“井盐”,“生盐斗可提”说明是不经加工直接食用。还如野地椒、野茴香、野韭菜(韭花)、野葱,西域的回回豆子、哈昔泥、咱夫阑等香料。

    一句“祖宗诈马宴滦都”的诗文,对举行诈马宴的地域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即就是今天的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这一饮食文化现象是伴随元上都的兴衰而兴衰的。

      (作者:内蒙古锡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浅释诈马宴上用的饮食品
  • 在《略谈元上都的诈马宴》一文中简单提到了诈马宴盛陈的一些餐饮品,但限于文章篇幅及结构,无法展开论述,在此专门撰文做浅释,供探讨。

    由于元朝是一个拥有广袤疆域和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必然使其饮食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作为皇家最为盛大奢华的诈马宴,除其有隆重仪式和活动外,在燕飨上当然要集多民族饮食文化为一体,以展示极盛之宴的气派。经考证,诈马宴的宴用饮食品大致有:首先,是“迤北八珍”。即: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醍醐:是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瓷罐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就叫醍醐。有醍醐油、也有醍醐汤。麆沆:为獐的幼羔嫩香的鲜肉。野驼蹄:即野驼蹄掌,为分量少的稀有品。鹿唇:顾名思意,就是野鹿嘴唇。驼乳糜:用驼乳调制的粥。天鹅炙:为海青鹰(猎鹰)“飞放”所擎获的驾鹅,炙就是烤制的意思。紫玉浆:为细乳。玄玉浆:为黑马奶子。其次,马、牛、羊、驼肉为席上的主打食品。据载:诈马宴须羊两千、马三匹。是将牲畜宰杀后用开水退毛除去脏腑后的烤制或煮制品。驼肉主要是割食驼峰之鲜肉。再次:为皇帝在元上都周围围猎(飞放、猎校)时所捕获的飞禽走兽。“登盘玉食自天来”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捕猎的飞禽有天鹅、凫雁、鸬鹚、野鸭等;野兽有虎、狼、熊、野马、野驴、豪猪、狐狸、豺、黄羊、黄鼠、兔、鹿、獐等。因此就有“驼峰熊掌、烤黄羊腿”等记载。第四,所谓“冰盘冷饮”:夏季炎热为了消暑,我国古代人早有在冬季用挖建的冰窖贮藏冰块或雪块的技术。夏季消暑拿出放在居室中就是“冰盘”,其在融化时能吸热制冷。元代时将牛奶、蜜糖、珍珠粉或果汁和冰(雪)块混加在一起制成冷饮。这是现代冰激凌的雏型,马可波罗把这种吃法带回欧洲,经过欧洲人改进,就有了现在的冰激凌。第五,万瓮葡萄酒:万瓮,就是盛酒的大陶瓷罐,葡萄酒当然不是蒙古草原所产,是来自西域的进贡品。第六,有“嘉鱼贡自黑龙江”和“南土至奇夸凤髓”的诗句为证。嘉鱼:就是黑龙江的哈八都鱼;凤髓:就是南方的名茶。第七,席上自然也少不了如白蘑、黄花等草原生长的土特产植物。第八,席上饮食品当然要经宫延御厨纯自然的精致烹调,形成诈马宴的独诣之秘。佐料也是纯天然的野生品,如石盐:是主要调味品,也叫“井盐”,“生盐斗可提”说明是不经加工直接食用。还如野地椒、野茴香、野韭菜(韭花)、野葱,西域的回回豆子、哈昔泥、咱夫阑等香料。

    一句“祖宗诈马宴滦都”的诗文,对举行诈马宴的地域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即就是今天的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这一饮食文化现象是伴随元上都的兴衰而兴衰的。

      (作者:内蒙古锡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