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花第一锅
乌兰花第一锅细节图
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百年文物——乌兰花第一锅。
这一锅鼎铸件铸造于民国甲子年(1924)7月,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是四子王旗各族人民“同吃一锅饭、亲如一家人”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向上,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见证。
锅鼎铸件高0.6米、直径1.2米,造型古朴典雅、美观庄重。锅鼎上铸有汉、蒙、藏三种文字和“八宝”图案。“八宝”又称八吉祥、八供,由象征吉祥的八种器物组成,蕴含着吉祥好运、睿智纳福、连绵不断等美好寓意。
锅鼎正面的文字从右到左竖刻有“中华民国岁次甲子年七月吉日成造 乌兰花福顺炉”“金火匠人郭茂财、杨嘉献、郭茂德、田汝舟、张海清、王二旦”等字样,这6名金火匠人来自山西省浑源县。
“咸丰整五年,山西省遭年限,收下点糜谷黍,一口吹上天。”这是二人台《走西口》中的唱词,反映了清朝咸丰时期,山西、陕西等地遭遇灾年,百姓生活无着的场景。在此背景下,很多“口里”人携家带口踏上“走西口”之路,来到“口外”讨生活,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手工业匠人,其中就包括这6名金火匠人。
四子王旗游牧文明久远,随着农耕文明的兴起,当地对耕耘工具的需求也迫切起来。6名金火匠人能留在四子王旗乌兰花办铧炉,反映出100年前当地对铸造业的看重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铧炉铸造业主要是铸造耕地用的犁铧,还有火炉、灶火门、铁钵(捣碎具)、铁锤等生活用具。煽火化铁开炉浇铸时,需要6名强壮男子共同拉风箱,由识火色的金火匠人捅炉掌握火候指挥化铁,喊着号子给拉风箱的匠人鼓劲儿。炎热的夏天,指挥化铁的技工师傅头顶烈日,身烤着高温化铁的炉火,头罩一块毛巾,不停地擦汗,同时一声紧随一声地呼喊着拉风箱煽火的6名男子,这样的场景往往吸引了很多老乡围观,现场气氛热烈。
从事铧炉铸造业的匠人多为家传技艺,子承父业。铸造“乌兰花第一锅”的匠人,也有着自己的传承往事。
其中,郭茂德的儿子郭进义在四子王旗机械厂当了一名翻砂铸工,是七级工匠。郭茂财的儿子郭进达在乌兰察布市革命老区凉城县西香火地村从事铧炉铸造业,后成长为凉城县机械厂翻砂车间有名的铸造师傅、县里的高级工匠。他们对铸造的专注,诠释了手工匠人终其一生的坚守。
乌兰花第一锅是珍贵的百年文物,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也彰显了铸造工淬匠心之火、铸时代之刃的工匠精神。
乌兰花第一锅
乌兰花第一锅细节图
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百年文物——乌兰花第一锅。
这一锅鼎铸件铸造于民国甲子年(1924)7月,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是四子王旗各族人民“同吃一锅饭、亲如一家人”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向上,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见证。
锅鼎铸件高0.6米、直径1.2米,造型古朴典雅、美观庄重。锅鼎上铸有汉、蒙、藏三种文字和“八宝”图案。“八宝”又称八吉祥、八供,由象征吉祥的八种器物组成,蕴含着吉祥好运、睿智纳福、连绵不断等美好寓意。
锅鼎正面的文字从右到左竖刻有“中华民国岁次甲子年七月吉日成造 乌兰花福顺炉”“金火匠人郭茂财、杨嘉献、郭茂德、田汝舟、张海清、王二旦”等字样,这6名金火匠人来自山西省浑源县。
“咸丰整五年,山西省遭年限,收下点糜谷黍,一口吹上天。”这是二人台《走西口》中的唱词,反映了清朝咸丰时期,山西、陕西等地遭遇灾年,百姓生活无着的场景。在此背景下,很多“口里”人携家带口踏上“走西口”之路,来到“口外”讨生活,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手工业匠人,其中就包括这6名金火匠人。
四子王旗游牧文明久远,随着农耕文明的兴起,当地对耕耘工具的需求也迫切起来。6名金火匠人能留在四子王旗乌兰花办铧炉,反映出100年前当地对铸造业的看重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铧炉铸造业主要是铸造耕地用的犁铧,还有火炉、灶火门、铁钵(捣碎具)、铁锤等生活用具。煽火化铁开炉浇铸时,需要6名强壮男子共同拉风箱,由识火色的金火匠人捅炉掌握火候指挥化铁,喊着号子给拉风箱的匠人鼓劲儿。炎热的夏天,指挥化铁的技工师傅头顶烈日,身烤着高温化铁的炉火,头罩一块毛巾,不停地擦汗,同时一声紧随一声地呼喊着拉风箱煽火的6名男子,这样的场景往往吸引了很多老乡围观,现场气氛热烈。
从事铧炉铸造业的匠人多为家传技艺,子承父业。铸造“乌兰花第一锅”的匠人,也有着自己的传承往事。
其中,郭茂德的儿子郭进义在四子王旗机械厂当了一名翻砂铸工,是七级工匠。郭茂财的儿子郭进达在乌兰察布市革命老区凉城县西香火地村从事铧炉铸造业,后成长为凉城县机械厂翻砂车间有名的铸造师傅、县里的高级工匠。他们对铸造的专注,诠释了手工匠人终其一生的坚守。
乌兰花第一锅是珍贵的百年文物,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也彰显了铸造工淬匠心之火、铸时代之刃的工匠精神。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