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五期
  • (史志资料)1965年多伦县翻印《口北三厅志》追忆
  •     1965年春季,锡林郭勒盟召开档案工作会议,其中一个议题是关于编纂地方志问题。自1960年全盟按统一的“提纲”编写地方志以来,由于缺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时期的史料,各旗县志书的编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多伦县志办公室从原商会征来的一部《口北三厅志》(木刻版)虽略有残缺,也是全盟仅有,县委书记郭登第遂接受盟档案工作会议的要求,决定将其翻印,供各旗县使用。

      怎样翻印呢?当时多伦印刷厂的简体铅字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古籍的需要,尤其是生僻字更是解决不了,铅印是不可能的。印刷厂厂长郭向川遂提出采用石印:一是印刷厂保留有石印技术和设备(4开手摇式平版印刷机),二是正值在河北省邯郸日报社工作的李振华回到多伦,有了现成的“写版”人。郭登第书记采纳了郭厂长的意见,决定石印,并指派赵培良、宋金榜二人负责校对和处理印书的日常业务。起初打算印100部,后来他们二人去内蒙古图书馆补正我县《口北三厅志》的缺页、漏字时,才知道当时内蒙古图书馆只藏有《口北三厅志》的《满蒙丛书》铅印本,自治区各高校图书馆及研究机构都缺这部志书,我县所存是自治区内仅存的一部木刻版原书。内蒙古图书馆参考研究室的负责人张万仁先生得知赵、宋二人为翻印该志而来,十分赞赏,认为翻印100部太少。他说:锡盟如用不了,剩余的内蒙古图书馆全要,自治区内有不少单位需要这部书。后来县里决定增印至260部,就是缘于张万仁先生的建议。

      翻印工作自19655月开始,由郭向川画线制版,李振华依原书格式书写制版,由吴德江、张聚财操作印刷。只有封面图样(程宏慈设计)是在张家口制作铜版,彩色印刷的。石印是西方发明的一种印刷工艺,以天然多微孔的石料作版材。先用“药纸”(即转写纸)“药墨”及特制的“七紫三羊”毛笔将要印刷的文字或图像等写好,经校对后,将写好的“药纸”铺压在石版上,使书写好的文字或图像等粘附于石版面上。然后涂上一层“桃胶”(一种专用的阿拉伯胶液),再擦水、滚墨,开始印刷。因水油相拒,只有文字或图像等的部分才能附着油墨。每印一张,必须擦水、滚墨一次。而且每印完原稿一页,须将石版上的字迹或图痕用磨版石磨平,擦净,才能再重复以上步骤,着手印下一页。这种印刷方式对写版技术要求颇高,而且印刷速度很慢,故大约268万余字的《口北三厅志》,竟印刷了350余天,方于19665月停机。其中“翻印说明”是赵培良于19665月停机前所拟,因置于序文之前,故落款日期写作“一九六五年五月”,以便与开印时间吻合。

      印刷期间,我们曾几次给张万仁先生去信,请求帮助订正写版中遇到的疑字。先生均仔细回信,反复叮咛,其态度之认真负责,令人敬佩。

      1966827,十六卷分四册装帧的石印《口北三厅志》装订完竣,定于829(星期一)向档案馆交书。不幸的是,829这天,工交口“革命工人”联合“红卫兵”发动造反,批斗县委书记、县长及各单位领导干部,包括印刷厂厂长郭向川等“当权派”。他们把新翻印的《口北三厅志》作为复辟“四旧”的罪证,挂在被批斗者的脖子上游街示众,最后将书焚烧。在混乱中,档案馆张秀英抢救出三部,另有若干部流人民间。

    2003年李振华退休回多伦,获悉当年烧书并非“悉数焚毁”,就四处寻访,终于在2009年于某民间收藏者处看到劫后幸存的该书。睹物生情,感慨良多。是书书体规矩、地图清晰、印章逼真、印制精良,堪称石印上品。这对我们这些付出心血的人,是唯一的慰藉。当年的与事者郭登第书记、郭向川厂长、宋金榜、吴德江、张聚财及张万仁先生均已故去,我们有责任草此短文,保存这一与地方修志、印书有关的史事,并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怀念。

     

    (作者:河北省药邯郸日报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志资料)1965年多伦县翻印《口北三厅志》追忆
  •     1965年春季,锡林郭勒盟召开档案工作会议,其中一个议题是关于编纂地方志问题。自1960年全盟按统一的“提纲”编写地方志以来,由于缺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时期的史料,各旗县志书的编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多伦县志办公室从原商会征来的一部《口北三厅志》(木刻版)虽略有残缺,也是全盟仅有,县委书记郭登第遂接受盟档案工作会议的要求,决定将其翻印,供各旗县使用。

      怎样翻印呢?当时多伦印刷厂的简体铅字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古籍的需要,尤其是生僻字更是解决不了,铅印是不可能的。印刷厂厂长郭向川遂提出采用石印:一是印刷厂保留有石印技术和设备(4开手摇式平版印刷机),二是正值在河北省邯郸日报社工作的李振华回到多伦,有了现成的“写版”人。郭登第书记采纳了郭厂长的意见,决定石印,并指派赵培良、宋金榜二人负责校对和处理印书的日常业务。起初打算印100部,后来他们二人去内蒙古图书馆补正我县《口北三厅志》的缺页、漏字时,才知道当时内蒙古图书馆只藏有《口北三厅志》的《满蒙丛书》铅印本,自治区各高校图书馆及研究机构都缺这部志书,我县所存是自治区内仅存的一部木刻版原书。内蒙古图书馆参考研究室的负责人张万仁先生得知赵、宋二人为翻印该志而来,十分赞赏,认为翻印100部太少。他说:锡盟如用不了,剩余的内蒙古图书馆全要,自治区内有不少单位需要这部书。后来县里决定增印至260部,就是缘于张万仁先生的建议。

      翻印工作自19655月开始,由郭向川画线制版,李振华依原书格式书写制版,由吴德江、张聚财操作印刷。只有封面图样(程宏慈设计)是在张家口制作铜版,彩色印刷的。石印是西方发明的一种印刷工艺,以天然多微孔的石料作版材。先用“药纸”(即转写纸)“药墨”及特制的“七紫三羊”毛笔将要印刷的文字或图像等写好,经校对后,将写好的“药纸”铺压在石版上,使书写好的文字或图像等粘附于石版面上。然后涂上一层“桃胶”(一种专用的阿拉伯胶液),再擦水、滚墨,开始印刷。因水油相拒,只有文字或图像等的部分才能附着油墨。每印一张,必须擦水、滚墨一次。而且每印完原稿一页,须将石版上的字迹或图痕用磨版石磨平,擦净,才能再重复以上步骤,着手印下一页。这种印刷方式对写版技术要求颇高,而且印刷速度很慢,故大约268万余字的《口北三厅志》,竟印刷了350余天,方于19665月停机。其中“翻印说明”是赵培良于19665月停机前所拟,因置于序文之前,故落款日期写作“一九六五年五月”,以便与开印时间吻合。

      印刷期间,我们曾几次给张万仁先生去信,请求帮助订正写版中遇到的疑字。先生均仔细回信,反复叮咛,其态度之认真负责,令人敬佩。

      1966827,十六卷分四册装帧的石印《口北三厅志》装订完竣,定于829(星期一)向档案馆交书。不幸的是,829这天,工交口“革命工人”联合“红卫兵”发动造反,批斗县委书记、县长及各单位领导干部,包括印刷厂厂长郭向川等“当权派”。他们把新翻印的《口北三厅志》作为复辟“四旧”的罪证,挂在被批斗者的脖子上游街示众,最后将书焚烧。在混乱中,档案馆张秀英抢救出三部,另有若干部流人民间。

    2003年李振华退休回多伦,获悉当年烧书并非“悉数焚毁”,就四处寻访,终于在2009年于某民间收藏者处看到劫后幸存的该书。睹物生情,感慨良多。是书书体规矩、地图清晰、印章逼真、印制精良,堪称石印上品。这对我们这些付出心血的人,是唯一的慰藉。当年的与事者郭登第书记、郭向川厂长、宋金榜、吴德江、张聚财及张万仁先生均已故去,我们有责任草此短文,保存这一与地方修志、印书有关的史事,并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怀念。

     

    (作者:河北省药邯郸日报社)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