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专 稿)试述政府驻外办事处的历史沿革与新形势下的作用(三)
  • 三、办事处在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办事处设置过多

    各省、区、市、县在外地设立办事处过多过乱。无疑加大了政府的行政公务员编制和财政开支。据统计,在北京除了52家副省级以上办事处外,还有520家市级和5000余家县级办事处。如果加上各种协会、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在津现有省级以上的办事处21家,省级以下办事处1400家;加上各省、区、市在上海、广东及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设立的办事处应有几万家。解放初期,各省、区在各大城市基本都设立了办事处。最初的主要任务是物资流通,商品调拨和与当地政府的政务联系和接待服务,无疑这些办事处的设立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对区域间的商品流通,丰富市场发挥了重要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办事处的工作任务也随之转变,但主要是承担着政府行为,为本省、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但是有些市、县建立办事处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本级政府的出行服务或者就是为了拉关系、跑项目,有些办事处挂着政府的牌子,没有具体的工作职责。所以就形成在一个城市重复设立多个办事处,因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但扩大行政的编制,而且加大财政投入。各省、市当前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进行整顿,并撤销了一部分办事机构。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撤消了十几个驻外机构,目前只保留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省级办事处,但是各盟市、旗县的办事处机构还未进行整顿。

    2、办事处腐败现象的存在。

    2006年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党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所做的报告中三次提到驻外机构的腐败和治理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但随之也有诸多不健康的腐败现象渗透到国内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办事处远离各级党委、政府承担着大量的接待任务和联络服务工作,为了争取国家的项目和资金投入,采取了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一些县级办事处也在为各级地方的利益,隔着多层级别直接跑党中央各部委,找项目要资金,为达到目的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加上自身建设不强,必然会产生许多腐败的现象。正如有关媒体所报道的,“跑部钱进”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因腐败落马的驻京办负责人就有河北省李真案件的河北省驻京办的主任王福友,成克杰案中广西驻京办事处副主任李一洪,沈阳“幕马案中”沈阳办事处主任崔力等等。发生在某些驻外办事处里的腐败行为,不仅腐蚀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腐蚀了一批党的领导干部,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最终损坏了国家的利益。

    3、办事处体制存在的问题。

    办事处人员老化,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1982年各办事处恢复成立后,因“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教育系统刚恢复高考制度,大学毕业生很少,调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中毕业以上的人员很少,虽然在工作中不断的加强自学,但是大部分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一些老同志均带家属调到办事处工作,户口落到驻地,受编制的限制,这些老的人员出不去,新的人员进不来,各省、区政府又没有针对各办事处出台过干部流动的管理办法。所以长期以来各办事处都存在着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很难适应在新形势下工作需要。队伍的素质建设是当前做好办事处工作应及时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与思考

    在新历史条件下,办事处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找准定位?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廉政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目标管理、提升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四个转变”,解决“四个定位”。

    1、要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着力解决认识上的定位。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转变职能,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会经常发生。这既给我们办事处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所以必须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新认识、新观念。当前影响观念和职能转变的认识问题主要有:一是“官办”的理念。自认为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有些高高在上,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办事处特有的服务功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服务意识不强。二是“万事不求人”的思想。感到手上既有资源,又是政府派出机构,自我感觉良好,所故造成的结果是服务渠道不畅通,应急办事能力不强,遇到困难束手无策。三是“老四项”的认识,认为办事处工作就是接待、协作、信息、联络这四项。做好这四项就行了,其它工作都是辅助性的,甚至是不务正业,不能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过于按“惯例”,按“常规”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思想观念陈旧,打不开工作局面。因此,要转变职能,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针对上述状况,主要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大局意识。要认识到办事处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需要而成立,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变化而调整。随着党和政府的重心而转移。形势变了,重心变了,要求变了,办事处的职能也必须随之改变。二是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解放思想是我们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办事处的职能既不是不变的,也不是封闭的。它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吸纳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包括新知识、新技能、新手段,使办事处的职能更加切合实际。三是主动意识。要求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从被动应付,被动服务的状态中走出来,从万事不求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走出来,从差不多,过的去的低标准中走出来。牢固树立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标准服务的理念。四是创新意识。办事处人员要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要有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制度,真正转变职能,永葆办事处的生机和活力。

    2、要由为内服务转为综合服务,着力解决工作上的定位。为政治稳定的大局服务,为本省和驻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办事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稳定工作。做好本省来驻地上访人员的劝返工作,把劝返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二是突出维权工作。把为农民工维权,上升到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上,从根本上转变办事处职能的高度来认识。三是突出为民工作。办事处的接待是有规定的,但为群众服务则没有限制。要为群众在驻地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凡是有利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一定要尽力去做。通过转换服务、提升服务,树立党的光辉形象,提升办事处服务水平。

    3、要由传统服务转向现代服务,着力解决素质上的定位。要做好办事处工作就必须加强队伍的建设,要突出抓好队伍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困难越大,任务越重越要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提高现代化服务技能的水平。二是队伍建设,提高办事处现代服务水平。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尽快改变人员老化、干部素质低的局面。必须通过干部培训和人才的流动,着力解决提高办事处干部的素质的问题,提高现代化服务的能力。三是抓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改变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确实把关注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四是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办事处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否能转变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上来。要抓好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及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解决办事处党员干部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培养干部职工坚持党的纪律,坚持恪守职责,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淡泊名利,坚持艰苦奋斗,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树立现代化服务的大局意识。

    4、要由自我评估转为综合评估,着力解决目标上的定位。转变职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衡量职能转变如何,也必须有量化的标准,不能靠自我评估,或大而化之,人云亦云。在职能转变中,主要坚持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评估依据。主要以办事处的职责为依据,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为依据,以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依据,把职能转变进一步量化;二是明确目标体系。按照职责,细化各项标准,使之一目了然,便于操作;三是明确奖惩机制。把教育激励、典型激励、政策激励、用人激励、环境激励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使职能转变的状态变于综合衡量,易于长期坚持。

    综上所述,在党的不同时期,政府驻外办事处既承担和完成了不同时期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其主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办事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在第三代党中央领导的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办事处工作在今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全文完)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天津联络处)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 稿)试述政府驻外办事处的历史沿革与新形势下的作用(三)
  • 三、办事处在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办事处设置过多

    各省、区、市、县在外地设立办事处过多过乱。无疑加大了政府的行政公务员编制和财政开支。据统计,在北京除了52家副省级以上办事处外,还有520家市级和5000余家县级办事处。如果加上各种协会、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在津现有省级以上的办事处21家,省级以下办事处1400家;加上各省、区、市在上海、广东及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设立的办事处应有几万家。解放初期,各省、区在各大城市基本都设立了办事处。最初的主要任务是物资流通,商品调拨和与当地政府的政务联系和接待服务,无疑这些办事处的设立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对区域间的商品流通,丰富市场发挥了重要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办事处的工作任务也随之转变,但主要是承担着政府行为,为本省、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但是有些市、县建立办事处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本级政府的出行服务或者就是为了拉关系、跑项目,有些办事处挂着政府的牌子,没有具体的工作职责。所以就形成在一个城市重复设立多个办事处,因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但扩大行政的编制,而且加大财政投入。各省、市当前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进行整顿,并撤销了一部分办事机构。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撤消了十几个驻外机构,目前只保留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省级办事处,但是各盟市、旗县的办事处机构还未进行整顿。

    2、办事处腐败现象的存在。

    2006年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党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所做的报告中三次提到驻外机构的腐败和治理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但随之也有诸多不健康的腐败现象渗透到国内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办事处远离各级党委、政府承担着大量的接待任务和联络服务工作,为了争取国家的项目和资金投入,采取了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一些县级办事处也在为各级地方的利益,隔着多层级别直接跑党中央各部委,找项目要资金,为达到目的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加上自身建设不强,必然会产生许多腐败的现象。正如有关媒体所报道的,“跑部钱进”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因腐败落马的驻京办负责人就有河北省李真案件的河北省驻京办的主任王福友,成克杰案中广西驻京办事处副主任李一洪,沈阳“幕马案中”沈阳办事处主任崔力等等。发生在某些驻外办事处里的腐败行为,不仅腐蚀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腐蚀了一批党的领导干部,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最终损坏了国家的利益。

    3、办事处体制存在的问题。

    办事处人员老化,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1982年各办事处恢复成立后,因“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教育系统刚恢复高考制度,大学毕业生很少,调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中毕业以上的人员很少,虽然在工作中不断的加强自学,但是大部分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一些老同志均带家属调到办事处工作,户口落到驻地,受编制的限制,这些老的人员出不去,新的人员进不来,各省、区政府又没有针对各办事处出台过干部流动的管理办法。所以长期以来各办事处都存在着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很难适应在新形势下工作需要。队伍的素质建设是当前做好办事处工作应及时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与思考

    在新历史条件下,办事处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找准定位?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廉政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目标管理、提升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四个转变”,解决“四个定位”。

    1、要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着力解决认识上的定位。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转变职能,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会经常发生。这既给我们办事处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所以必须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新认识、新观念。当前影响观念和职能转变的认识问题主要有:一是“官办”的理念。自认为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有些高高在上,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办事处特有的服务功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服务意识不强。二是“万事不求人”的思想。感到手上既有资源,又是政府派出机构,自我感觉良好,所故造成的结果是服务渠道不畅通,应急办事能力不强,遇到困难束手无策。三是“老四项”的认识,认为办事处工作就是接待、协作、信息、联络这四项。做好这四项就行了,其它工作都是辅助性的,甚至是不务正业,不能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过于按“惯例”,按“常规”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思想观念陈旧,打不开工作局面。因此,要转变职能,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针对上述状况,主要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大局意识。要认识到办事处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需要而成立,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变化而调整。随着党和政府的重心而转移。形势变了,重心变了,要求变了,办事处的职能也必须随之改变。二是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解放思想是我们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办事处的职能既不是不变的,也不是封闭的。它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吸纳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包括新知识、新技能、新手段,使办事处的职能更加切合实际。三是主动意识。要求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从被动应付,被动服务的状态中走出来,从万事不求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走出来,从差不多,过的去的低标准中走出来。牢固树立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标准服务的理念。四是创新意识。办事处人员要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要有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制度,真正转变职能,永葆办事处的生机和活力。

    2、要由为内服务转为综合服务,着力解决工作上的定位。为政治稳定的大局服务,为本省和驻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办事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稳定工作。做好本省来驻地上访人员的劝返工作,把劝返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二是突出维权工作。把为农民工维权,上升到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上,从根本上转变办事处职能的高度来认识。三是突出为民工作。办事处的接待是有规定的,但为群众服务则没有限制。要为群众在驻地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凡是有利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一定要尽力去做。通过转换服务、提升服务,树立党的光辉形象,提升办事处服务水平。

    3、要由传统服务转向现代服务,着力解决素质上的定位。要做好办事处工作就必须加强队伍的建设,要突出抓好队伍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困难越大,任务越重越要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提高现代化服务技能的水平。二是队伍建设,提高办事处现代服务水平。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尽快改变人员老化、干部素质低的局面。必须通过干部培训和人才的流动,着力解决提高办事处干部的素质的问题,提高现代化服务的能力。三是抓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改变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确实把关注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四是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办事处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否能转变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上来。要抓好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及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解决办事处党员干部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培养干部职工坚持党的纪律,坚持恪守职责,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淡泊名利,坚持艰苦奋斗,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树立现代化服务的大局意识。

    4、要由自我评估转为综合评估,着力解决目标上的定位。转变职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衡量职能转变如何,也必须有量化的标准,不能靠自我评估,或大而化之,人云亦云。在职能转变中,主要坚持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评估依据。主要以办事处的职责为依据,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为依据,以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依据,把职能转变进一步量化;二是明确目标体系。按照职责,细化各项标准,使之一目了然,便于操作;三是明确奖惩机制。把教育激励、典型激励、政策激励、用人激励、环境激励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使职能转变的状态变于综合衡量,易于长期坚持。

    综上所述,在党的不同时期,政府驻外办事处既承担和完成了不同时期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其主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办事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在第三代党中央领导的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办事处工作在今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全文完)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天津联络处)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