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一
民俗,即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地域性,地区不同,风土人情自然有异,故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江苏省张家港市沙上片区历经千百年来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套具有模式化、类型性,既有汉民族共性,又独具沙上特色的民风民俗。它们不仅丰富了沙上人民的生活,还增加了沙上人群的凝聚力和心理归属感,在传承的同时也约束、规范着沙上人民的生产生活,成为深藏于每个沙上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的形态一旦固定,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但民俗也绝不是铁板一块,它又具有一定的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是依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会因个别因素而发生细微调整,更不用说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了。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
沙上民俗亦然。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下,沙上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外来人口带来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影响甚至直接改变了沙上地区的某些习俗。而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庆和消费习惯在青年人中逐渐风行,同时互联网络、各类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无不对各类沙上新民俗的形成和产生具有推动作用。
必须说明一点,按照民俗学的原则,一种风俗需要经过传承三代才能叫做“民俗”,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新民俗”只能是一种广义的概念了。
二
民俗的范围和类别划分有多种方式,但大致不外乎物质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精神生活民俗(游艺民俗、民俗观念)等三个大类八个小类。
由此看沙上民俗,近三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上述三大类八小类民俗无不发生着改变,甚至在部分新民俗中已经难以找到过去民俗的影子。下面就细数一下各门类民俗中的新变化、新风尚。
——生产民俗。近三十年来,沙上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从传统农业社会快速走向工业化、信息化,生产方式逐渐告别肩挑手扛车拉,开始走向工业化、程控化,甚至完全线上运行,作息时间也由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转变为企业化、单位制的“朝八晚五”。在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变化之巨大,千百年来未有。这也导致旧有的生产民俗,如沙上号子、沙上农事谚语、渔民禁忌等已经基本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很少的老人有所知晓了。
——工商业民俗。涉及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领域,和生产民俗相仿,相关领域的自身变化极大,使得其现实生存空间大为缩小,传统的手工工艺、行业贯口不少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少数传承人掌握了。如沙上地区的竹篾编制技艺、饴糖加工工艺、虎头鞋制作工艺、传统榨油技术等,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保护力度,否则真有失传之虞。
——生活民俗。更多与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有关:衣着上,传统多请裁缝到家制衣,而现在几乎全部购买成衣,至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则早已成为历史。食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简到丰的变化,而如今又有返璞归真的趋势,粗粮重新成为餐桌上的时尚,咸菜豆瓣汤、长江三鲜依然是沙上地区最骄傲的美食。住快速走过了土坯房、砖房、平房、楼房等几个阶段,现在购买公寓楼成为年轻人成家的标准配置之一,传统家庭建屋时的“说鸽子”、镇宅、待匠等习俗,不少年轻人已经完全陌生。行,沙上地区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快速上升的汽车保有量,让年轻的一辈对过去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方式几乎无法想象,而独轮车等传统出行工具则已经进入了民俗馆,成为了过去生活的一种象征物件了。
——社会组织民俗。沙上人家因为旧时以外来围垦耕作的贫困农民为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养成了较为浓重的村落和社区概念。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落都会积极参与其间。沙上的“寄亲”习俗大大有别于周边地区,特别是孩子随干爸姓的习俗更让其他地方的人觉得无法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源于沙上人广义上的“家族”概念。即使由于村落拆迁、村民在市镇购买新居,使得原村落的人散居各地,但只要谁家有家庭大事,仍然会聚集在一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大家一起相帮。“寄亲”风俗仍然盛行,稍有不同的,也许是因为独生子女之故,孩子往往不再随他姓,有些因攀认属相而找的“寄亲”,常常会找同姓人家,这种聪明讨巧的做法巧妙地规避了传统习俗给现代人带来的尴尬。
——岁时节日民俗。这是一地民俗中最为丰富的门类,也是受时间影响最大的一类,沙上地区亦然。沙上地区传统节庆几乎每节均有相关内容,适宜做什么,忌讳做什么,都有一套程式和规定。但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活富足、娱乐多样、眼界开阔,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淡,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传统节庆的重视程度和对传统岁时节日“规定动作”的严格遵循。很多节庆的内容大幅度缩水,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春节更是大吃大喝节,传统节庆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追求被忽略甚至遗忘了。同时,又诞生了一些新民俗,典型者如除夕晚上的全家老少看央视春晚,年轻人给老年人送压岁钱日渐成为潮流。近些年,沙上人对先祖的祭奠愈加重视,除了清明节祭祖一如既往的近乎全家参与外,新年来临前也都会上坟祭奠故去的亲人,这已然是个“新民俗”了。与部分中国传统节庆不被重视相对应的,是新节日、洋节日的风行。新节日如教师节、护士节,洋节日如愚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都已为沙上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广泛地接受,并因此而形成了相应的消费热潮。
——人生礼俗。一个人从出生到告别人世,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伴随着各种人生礼俗,尤其是诞生、生日、婚姻、丧葬等人生节点。其中诞生、丧葬民俗基本还遵循着传统,变动和调整不大。而生日、婚姻礼俗方面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先说生日,原先相对操办得比较热闹的是给老人祝寿,新时期则增加了一个小孩的十岁生日,同样大操大办。生日宴形式也渐趋西式,吃生日蛋糕、唱生日歌、事主许愿成了必备元素。婚嫁礼仪,农村较好保留了传统习俗,城镇则因男女双方同时在酒店办婚宴,形式完全西化。沙上地区“捉扒灰”风俗也常常因为一方新人来自外地,风俗不同、禁忌不同而取消。
——游艺民俗。沙上地区有很多传统的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习俗,如行酒令、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捉毛虫”,儿童游戏的造房子、斗鸡、抽陀螺、滚铁环等等,因电视、网络、各类智能终端的冲击,基本退出了沙上人的生活。
——民俗观念。沙上人宗教崇拜观念上是泛神化的,见菩萨就拜,见寺观就进,崇奉实用主义,很少有固定的程式。这种宗教观一直影响至今,在沙上年轻一辈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其他如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沙上民间精神世界元素,特别是沙上地区的唱春、山歌、劳动号子、宣讲宝卷等,年轻人已经非常陌生。甚至沙上方言,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能熟练、准确地掌握了,不少词汇已经被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方言所改造。
三
不管哪个地区,也不管哪个时代,相对于传统民俗,新民俗的出现是一种必然。那近三四十年来,沙上地区新民俗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排在首位的无疑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变化最大的三十年,位于长江下游经济带的沙上地区更是突飞猛进三十年,社会形态从传统农业社会一跃而为工业化、后工业化社会,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因此步入小康。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旧有的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和生活民俗的影响几乎是破坏性、颠覆性的。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沙上人走得更远,看得更多,有了更多与外界交流、接触的机会,自觉不自觉会受到其他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和改造了原有的沙上民俗。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让原本贫困的沙上人有了更多的闲钱,从而以新的生活方式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仅仅一个春节就有这样的新变化:年夜饭走进宾馆饭店;春节不在家里过,而去风景名胜旅游度假;不是老人也小孩发压岁钱,而是晚辈给长辈压岁钱……严格地说,所有新民俗的出现都可以归因于经济发展,这里仅是以狭义来理解。
其次,必须看到信息化、数字化对生活的大幅度介入,也直接改变了沙上民俗的面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是重要的家庭成员,甚至成了人们的某个身体器官。微信、微博、短信、电子邮件,便捷迅速,瞬息之间完成端到端的传输,春节、元宵、中秋,原本面对面的问候和祝福,如今手指一动就解决问题。快则快矣,但内容大同小异,甚至简单复制、粘贴、转发,个性化丧失的同时也少了面对面的温情和热度。家人、朋友聚会,每人都在低头盯着手机屏,人和人的沟通交流被冷冰冰的手机屏阻碍。游艺民俗在年轻一辈中的断层,更可以归因于网络游戏的取代。
再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工作、生活的期望值提高,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疲惫焦躁情绪,对传统民俗也具有较强的改造作用。这典型体现在节庆民俗中。传统节庆大多有一套固定化、程式化的习俗,在追求简单、更多把节庆当做放松机会的年轻人眼中,自然想方设法地消解这些复杂、程式化的东西,有事甚至有意躲清静。不再强调自身的体验,而选择“旁观”,“旁观”也意味着可看可不看,如此,传统习俗的神圣性自然淡化以致消失,而参与感的缺失必然导致传统习俗的断裂。看春晚代替守岁,形式变了,守岁的意义和旨归自然也完全改变。
但是,也必须看到,返璞归真,回到传统,在传统民俗中寻得心灵的慰藉,又成为了包括很多年轻人在内的沙上民众的一个选择。而且,这种回归可能在很长时间中全会成为一种大趋势,毕竟人走远了,都会回过头来,在外走累了,还是会回到故土。传统民俗,是当代人的一个心灵归宿。传统民俗与新民俗的互生互成、相伴相随,应该是未来社会的一种常态。
四
一地民俗,为一地物质与非物质的瑰宝,是一地最深刻的文化印记。面对有些传统民俗的衰微,各种新民俗的快速补位,我们如何既留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合理引导甚或开发新民俗中的积极因子,是个值得探究并努力做好的课题,我觉得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功课。
一是做好传统民俗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保护是引导开发的重要前提,传统民俗无论现存还是已经退出百姓生活,也不管其为精华还是糟粕,都要加以整理和记录。只要存在过,我们就有必要把它留存下来,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先辈曾经是这样的生活状态。重要的传统民俗,政府应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动用政府力量、财政资金予以切实保护。整理、记录的途径很多,可通过查阅地方文献、搜寻传承人或知情人,以文字、照(图)片、影片、实物收藏等方式,如实客观地记载。条件许可的话,力争出版图书、画册,开设专门的民俗博物馆,拿出实实在在的、有分量的成果,除了保存历史外,还可以很好扩大一地民俗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起到宣传、推介的作用。
二是要发挥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双重作用。引导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政府责无旁贷,如前述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资金需求多,必须由政府挑起大梁。还有很多地方大规模的节庆庙会,往往也是政府搭台,也只能由政府搭台。但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不容小觑,必须看到,现在民间机构的资金实力、运作能力和保护开发当地民俗文化的意愿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政府要适当出台鼓励、资助民间组织保护开发当地民俗文化的政策文件,让民间机构和资金能参与到这一文化活动中,并且可以获取一定的合理收益。对公益性的私人民俗博物馆等新型推广平台,更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民俗文化于“民”,更多走民间机构、社会资金参与的路线,应该是民俗文化保护开发的大趋势。
三是要更好借助各类信息平台。在如今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谁能更好利用信息平台,谁就能更多得到年轻人的拥护和支持,而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恰恰最需要一代代年轻人薪火相传。首先当然要利用信息平台的宣传功能,与此同时,更要考虑到年轻人独特的接受心理,要充分让年轻人能够参与进去,体验民俗文化的情趣和快乐。可以将民俗故事、民俗常识、民俗人物等改编成益智小游戏、动画短片等,增强与受者的互动性、体验性。其次,网络平台本身就可以构建成为新民俗的一个良好载体,如清明节的网上祭奠,既可以做到文明祭扫,还可以让很多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用网络方式表达自己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由于手机、ipad等网络终端的几乎全覆盖,微博、微信的全民化,信息平台的搭建,务必重视这些“微”概念。
四是必须将“爱”与“乐”贯穿于保护、传承、开发民俗文化的全过程。著名民俗学家、作家冯骥才曾说:“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种爱与乐,系于物质的丰富,更跃动着心灵的幸福。离开这两个字,任何民俗文化都将失去生命,而只要有“爱”与“乐”这两个字,即使表现形式上发生一些改变,它仍然能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且深深扎下根来。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一
民俗,即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地域性,地区不同,风土人情自然有异,故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江苏省张家港市沙上片区历经千百年来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套具有模式化、类型性,既有汉民族共性,又独具沙上特色的民风民俗。它们不仅丰富了沙上人民的生活,还增加了沙上人群的凝聚力和心理归属感,在传承的同时也约束、规范着沙上人民的生产生活,成为深藏于每个沙上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的形态一旦固定,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但民俗也绝不是铁板一块,它又具有一定的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是依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会因个别因素而发生细微调整,更不用说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了。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
沙上民俗亦然。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下,沙上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外来人口带来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影响甚至直接改变了沙上地区的某些习俗。而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庆和消费习惯在青年人中逐渐风行,同时互联网络、各类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无不对各类沙上新民俗的形成和产生具有推动作用。
必须说明一点,按照民俗学的原则,一种风俗需要经过传承三代才能叫做“民俗”,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新民俗”只能是一种广义的概念了。
二
民俗的范围和类别划分有多种方式,但大致不外乎物质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精神生活民俗(游艺民俗、民俗观念)等三个大类八个小类。
由此看沙上民俗,近三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上述三大类八小类民俗无不发生着改变,甚至在部分新民俗中已经难以找到过去民俗的影子。下面就细数一下各门类民俗中的新变化、新风尚。
——生产民俗。近三十年来,沙上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从传统农业社会快速走向工业化、信息化,生产方式逐渐告别肩挑手扛车拉,开始走向工业化、程控化,甚至完全线上运行,作息时间也由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转变为企业化、单位制的“朝八晚五”。在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变化之巨大,千百年来未有。这也导致旧有的生产民俗,如沙上号子、沙上农事谚语、渔民禁忌等已经基本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很少的老人有所知晓了。
——工商业民俗。涉及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领域,和生产民俗相仿,相关领域的自身变化极大,使得其现实生存空间大为缩小,传统的手工工艺、行业贯口不少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少数传承人掌握了。如沙上地区的竹篾编制技艺、饴糖加工工艺、虎头鞋制作工艺、传统榨油技术等,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保护力度,否则真有失传之虞。
——生活民俗。更多与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有关:衣着上,传统多请裁缝到家制衣,而现在几乎全部购买成衣,至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则早已成为历史。食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简到丰的变化,而如今又有返璞归真的趋势,粗粮重新成为餐桌上的时尚,咸菜豆瓣汤、长江三鲜依然是沙上地区最骄傲的美食。住快速走过了土坯房、砖房、平房、楼房等几个阶段,现在购买公寓楼成为年轻人成家的标准配置之一,传统家庭建屋时的“说鸽子”、镇宅、待匠等习俗,不少年轻人已经完全陌生。行,沙上地区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快速上升的汽车保有量,让年轻的一辈对过去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方式几乎无法想象,而独轮车等传统出行工具则已经进入了民俗馆,成为了过去生活的一种象征物件了。
——社会组织民俗。沙上人家因为旧时以外来围垦耕作的贫困农民为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养成了较为浓重的村落和社区概念。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落都会积极参与其间。沙上的“寄亲”习俗大大有别于周边地区,特别是孩子随干爸姓的习俗更让其他地方的人觉得无法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源于沙上人广义上的“家族”概念。即使由于村落拆迁、村民在市镇购买新居,使得原村落的人散居各地,但只要谁家有家庭大事,仍然会聚集在一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大家一起相帮。“寄亲”风俗仍然盛行,稍有不同的,也许是因为独生子女之故,孩子往往不再随他姓,有些因攀认属相而找的“寄亲”,常常会找同姓人家,这种聪明讨巧的做法巧妙地规避了传统习俗给现代人带来的尴尬。
——岁时节日民俗。这是一地民俗中最为丰富的门类,也是受时间影响最大的一类,沙上地区亦然。沙上地区传统节庆几乎每节均有相关内容,适宜做什么,忌讳做什么,都有一套程式和规定。但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活富足、娱乐多样、眼界开阔,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淡,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传统节庆的重视程度和对传统岁时节日“规定动作”的严格遵循。很多节庆的内容大幅度缩水,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春节更是大吃大喝节,传统节庆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追求被忽略甚至遗忘了。同时,又诞生了一些新民俗,典型者如除夕晚上的全家老少看央视春晚,年轻人给老年人送压岁钱日渐成为潮流。近些年,沙上人对先祖的祭奠愈加重视,除了清明节祭祖一如既往的近乎全家参与外,新年来临前也都会上坟祭奠故去的亲人,这已然是个“新民俗”了。与部分中国传统节庆不被重视相对应的,是新节日、洋节日的风行。新节日如教师节、护士节,洋节日如愚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都已为沙上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广泛地接受,并因此而形成了相应的消费热潮。
——人生礼俗。一个人从出生到告别人世,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伴随着各种人生礼俗,尤其是诞生、生日、婚姻、丧葬等人生节点。其中诞生、丧葬民俗基本还遵循着传统,变动和调整不大。而生日、婚姻礼俗方面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先说生日,原先相对操办得比较热闹的是给老人祝寿,新时期则增加了一个小孩的十岁生日,同样大操大办。生日宴形式也渐趋西式,吃生日蛋糕、唱生日歌、事主许愿成了必备元素。婚嫁礼仪,农村较好保留了传统习俗,城镇则因男女双方同时在酒店办婚宴,形式完全西化。沙上地区“捉扒灰”风俗也常常因为一方新人来自外地,风俗不同、禁忌不同而取消。
——游艺民俗。沙上地区有很多传统的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习俗,如行酒令、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捉毛虫”,儿童游戏的造房子、斗鸡、抽陀螺、滚铁环等等,因电视、网络、各类智能终端的冲击,基本退出了沙上人的生活。
——民俗观念。沙上人宗教崇拜观念上是泛神化的,见菩萨就拜,见寺观就进,崇奉实用主义,很少有固定的程式。这种宗教观一直影响至今,在沙上年轻一辈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其他如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沙上民间精神世界元素,特别是沙上地区的唱春、山歌、劳动号子、宣讲宝卷等,年轻人已经非常陌生。甚至沙上方言,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能熟练、准确地掌握了,不少词汇已经被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方言所改造。
三
不管哪个地区,也不管哪个时代,相对于传统民俗,新民俗的出现是一种必然。那近三四十年来,沙上地区新民俗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排在首位的无疑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变化最大的三十年,位于长江下游经济带的沙上地区更是突飞猛进三十年,社会形态从传统农业社会一跃而为工业化、后工业化社会,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也因此步入小康。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旧有的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和生活民俗的影响几乎是破坏性、颠覆性的。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沙上人走得更远,看得更多,有了更多与外界交流、接触的机会,自觉不自觉会受到其他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和改造了原有的沙上民俗。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让原本贫困的沙上人有了更多的闲钱,从而以新的生活方式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仅仅一个春节就有这样的新变化:年夜饭走进宾馆饭店;春节不在家里过,而去风景名胜旅游度假;不是老人也小孩发压岁钱,而是晚辈给长辈压岁钱……严格地说,所有新民俗的出现都可以归因于经济发展,这里仅是以狭义来理解。
其次,必须看到信息化、数字化对生活的大幅度介入,也直接改变了沙上民俗的面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是重要的家庭成员,甚至成了人们的某个身体器官。微信、微博、短信、电子邮件,便捷迅速,瞬息之间完成端到端的传输,春节、元宵、中秋,原本面对面的问候和祝福,如今手指一动就解决问题。快则快矣,但内容大同小异,甚至简单复制、粘贴、转发,个性化丧失的同时也少了面对面的温情和热度。家人、朋友聚会,每人都在低头盯着手机屏,人和人的沟通交流被冷冰冰的手机屏阻碍。游艺民俗在年轻一辈中的断层,更可以归因于网络游戏的取代。
再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工作、生活的期望值提高,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疲惫焦躁情绪,对传统民俗也具有较强的改造作用。这典型体现在节庆民俗中。传统节庆大多有一套固定化、程式化的习俗,在追求简单、更多把节庆当做放松机会的年轻人眼中,自然想方设法地消解这些复杂、程式化的东西,有事甚至有意躲清静。不再强调自身的体验,而选择“旁观”,“旁观”也意味着可看可不看,如此,传统习俗的神圣性自然淡化以致消失,而参与感的缺失必然导致传统习俗的断裂。看春晚代替守岁,形式变了,守岁的意义和旨归自然也完全改变。
但是,也必须看到,返璞归真,回到传统,在传统民俗中寻得心灵的慰藉,又成为了包括很多年轻人在内的沙上民众的一个选择。而且,这种回归可能在很长时间中全会成为一种大趋势,毕竟人走远了,都会回过头来,在外走累了,还是会回到故土。传统民俗,是当代人的一个心灵归宿。传统民俗与新民俗的互生互成、相伴相随,应该是未来社会的一种常态。
四
一地民俗,为一地物质与非物质的瑰宝,是一地最深刻的文化印记。面对有些传统民俗的衰微,各种新民俗的快速补位,我们如何既留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合理引导甚或开发新民俗中的积极因子,是个值得探究并努力做好的课题,我觉得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功课。
一是做好传统民俗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保护是引导开发的重要前提,传统民俗无论现存还是已经退出百姓生活,也不管其为精华还是糟粕,都要加以整理和记录。只要存在过,我们就有必要把它留存下来,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先辈曾经是这样的生活状态。重要的传统民俗,政府应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动用政府力量、财政资金予以切实保护。整理、记录的途径很多,可通过查阅地方文献、搜寻传承人或知情人,以文字、照(图)片、影片、实物收藏等方式,如实客观地记载。条件许可的话,力争出版图书、画册,开设专门的民俗博物馆,拿出实实在在的、有分量的成果,除了保存历史外,还可以很好扩大一地民俗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起到宣传、推介的作用。
二是要发挥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双重作用。引导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政府责无旁贷,如前述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资金需求多,必须由政府挑起大梁。还有很多地方大规模的节庆庙会,往往也是政府搭台,也只能由政府搭台。但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不容小觑,必须看到,现在民间机构的资金实力、运作能力和保护开发当地民俗文化的意愿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政府要适当出台鼓励、资助民间组织保护开发当地民俗文化的政策文件,让民间机构和资金能参与到这一文化活动中,并且可以获取一定的合理收益。对公益性的私人民俗博物馆等新型推广平台,更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民俗文化于“民”,更多走民间机构、社会资金参与的路线,应该是民俗文化保护开发的大趋势。
三是要更好借助各类信息平台。在如今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谁能更好利用信息平台,谁就能更多得到年轻人的拥护和支持,而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恰恰最需要一代代年轻人薪火相传。首先当然要利用信息平台的宣传功能,与此同时,更要考虑到年轻人独特的接受心理,要充分让年轻人能够参与进去,体验民俗文化的情趣和快乐。可以将民俗故事、民俗常识、民俗人物等改编成益智小游戏、动画短片等,增强与受者的互动性、体验性。其次,网络平台本身就可以构建成为新民俗的一个良好载体,如清明节的网上祭奠,既可以做到文明祭扫,还可以让很多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用网络方式表达自己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由于手机、ipad等网络终端的几乎全覆盖,微博、微信的全民化,信息平台的搭建,务必重视这些“微”概念。
四是必须将“爱”与“乐”贯穿于保护、传承、开发民俗文化的全过程。著名民俗学家、作家冯骥才曾说:“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种爱与乐,系于物质的丰富,更跃动着心灵的幸福。离开这两个字,任何民俗文化都将失去生命,而只要有“爱”与“乐”这两个字,即使表现形式上发生一些改变,它仍然能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且深深扎下根来。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