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7年  /  第一期
  • 【地域文化】请记住丰镇老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
  •  

    塞外丰镇是一座有着悠长历史的城市,从乾隆十五年设厅建制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而从设边外马市丰镇开埠至今,更可将她的历史上溯至明朝的隆庆年间。因此,丰镇老城里的一砖一瓦、一房一屋,还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都留有过去时代或深或浅的历史印迹。其中不少具有节点性、标志性意义的,更是珍贵的不可再得。如今,这些古老遗存都将在城市改造中被湮掩消失,但它们承载着的厚重历史、蕴涵着的古老文化,却是我们不应就此而忘却的……

    一、清朝时丰镇城垣变迁的三大历史痕迹

     

    北大场面——丰镇城市的摇篮

     

    公元1571年(隆庆五年),明蒙双方罢战议和,蒙古领主俺答汗在边外9里的丰镇晾马台被封王。

    随后,明廷在水草丰满的丰镇边地开设马市,开放明蒙民间互市,北山脚下的依山向阳处开始有明蒙商人临河落脚,起房造屋。于是,形成了今称北大场面的丰镇最早的商民聚集地。明万历年间,经略北边的大同巡抚郑洛安边至丰镇时所作《晾马台次韵三首并序》“以纪升平盛世云”,记述了明蒙罢战后丰镇马市的兴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乾隆十八年(1753),丰镇设厅建制三年后,以这一片民居为基础,大朔理事通判色明“率民创筑土城,周五百七十五丈,东西南三面均高一丈,厚四尺,各开门以司启闭,北面倚山砌石高七尺,厚三尺”的丰镇最初的城垣。从此,以北大场面这处民居为起点,开始了清时近百年丰镇古城建设的漫长历史。

     

    城濠——丰镇古城城垣扩建的历史见证

     

    乾隆“二十一年后开放牧地招民垦种,渐次烟户懋迁,廪舍鳞密。环土城而居者较之城内更繁。

    三十八年(1773),商农捐赀展筑,仍旧土垣,周八百四十五丈五尺,东西南均高一丈,基厚五尺,顶广一尺四寸,西北隅筑小墙,高七尺,基厚三尺,顶广八寸,北面接砌石垣,高七尺厚三尺,顶广一尺”,“筑门五,曰东门,曰东北门,门外加筑瓮城,曰西门,曰西北门,曰南门,题永宁”。

    同时开挖了西门濠和南门濠为护城濠阻。《丰镇县志书》载,南门濠上曾建有二桥,一为通顺桥向系架木为之,咸丰年间改建为石桥(现电影院一侧有同名地名);一为三元桥,在城东牌坊南城濠上,即现南门街城濠处。显见,现存的整条城濠,即为丰镇古城第二次城垣展拓的南界所在。

     

    南城门——清朝时丰镇古城城垣定型的标志

     

    至清后期“本城实有土著民人四千四百八十七户,男妇大名口二万一千零八十三名口,男妇小名口八千八百八十七名口”,“居民比栉,毫无隙地。

    道光二十五年(1845),复行展拓,仍筑土墉,周一千六百七十三丈五尺,东西南均高一丈五尺,基厚五尺,顶广二尺,北面仍砌石墙,高九尺,基厚四尺,顶广二尺。又建浮屠于北山巅,名文笔塔,今圯废,门如旧制”,终成清时完整的丰镇古城(图中右上角处的古建为道光十四年所建南阁,是本展拓前的南门)。

    二、丰镇深厚历史积淀的明证

     

    六孔古井——丰镇最古老的“市井”

     

    北大场面上的六孔古井,由一井而双井的形成,是丰镇马市(史称民市或月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急剧增加的继生产物。而这一井三孔的两眼古井之于丰镇一城的历史意义,更在于它经年涉代的演进,终于成就了丰镇最早的物资集散场所——古代“市井”,即街市。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说:“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由于明初的马市是每月开放一次,后来才增加至每月数次,待市而沽的人们便将准备入马市交易的、包括马匹在内的各类货品,甚至不乏禁市之品在井边货卖。习以为常,假以时日,便形成了至今可见的以六孔古井为中心,中间空有宽约40多米,长约50多米的“村闾肆市”,成为了不拘于官办马市种种约束,易换货品应有尽有,普通百姓不分男女,无论童叟,随时随地都可参与的丰镇历史上第一处完全意义的物资集散场所。正是这六孔古井由“井”而“市”的演进,才有了今称北大场面的丰镇最早的街市。乾隆二十一年,开放牧地招民垦种后,城垣南扩,集市南移,这一片广场空地便辟为每年秋季集中碾打粮食的地方,为与后来城南的一个大场面相区别,方成名为北大场面的标志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丰城第一路——排路

     

    排路,是丰镇第二次城垣拓展后形成的古城内贯穿北南的一条路,北起厅治衙门口,南至“自道光十四年(1834)始建南阁”。由于路面全部用打制规整的北山青石铺成,时称“石排路”。作为丰城第一路,不仅贵为厅府迎官送吏的官道,而且,其规模之宏大,气派之阔绰,商贸之活跃,为广袤塞外之罕有。尤其是那两条经200多年(本世纪初才硬化为水泥路面)铁箍木轮磨砺碾压出的,深深凹着在青石板上的牛马车辙,镌刻着排路古街太多太多的历史印迹。排路两侧比肩的清式门庭店铺;满街筒子酒旗招展,商幌飘摇的繁华喧闹;商贾市绅、官吏僧人、街头小贩等等三教九流的接踵人流;老爷庙里升腾着的荧荧香火、嘤嗡着的钵鱼声声,以及庙前三楹戏台上终年不断的丝弦锣鼓;摇响在石排路上拖着口里毛炭、江南绸布、各式细软的古马牛车径往草原深处淘换财富的牛铃歌谣;以及那两条盘龙直上、端指云天的生铁旗杆和矗立在石排路上的精美牌楼……

     

    石匠巷——清时丰镇的“工业园区”

     

    丰镇的石制品开发利用有着悠长的历史。到清未民初,丰镇地方已经初具相当的石业规模。

    石匠巷便是丰镇传统石制行业空前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历史见证。尤其是京绥铁路1915年通车丰镇后,北山青石(玄武岩)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开始用在包括铁路、矿山等在内的近、现代大规模国家建设上,丰镇作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石产品输出地,石业繁华了百多年。也就从那时起,主要以经营皮毛皮革、钱粮布当、缸油碾面等古老行当,取鹅眼之利养家糊口的丰镇人,开始有了靠山吃饭的新选择。此后百多年里,一代又一代开发打造北山青石的石工石匠、一茬又一茬靠山讨食的民众“掘金者”、以及一伙又一伙运输装卸的苦力、一辈又一辈打造钢凿铁錾的铁匠、甚或在北山顶上叫卖烟水干粮的游商、在街头巷尾为弄山人修鞋补掌的鞋匠,都是丰镇石业的世代受益者。石匠巷的开拓者们无愧为丰镇市历史传统产业——石材行业的先行者,石匠巷作为丰镇石材工业的古老名片将永记史册。

     

    人市街——满载着历史上丰镇人民的苦难沧桑

     

    人市,作为买卖人口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各朝都有,尤以元、明、清时最甚。丰镇的人市始于清朝中期,位于石匠巷西接的一条东西小巷,东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取缔的人市旧址上新建的便民小铺(上图左),西至巷尾的清式二层小楼(上图右),现仍称人市街。这百米小街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前200多年间丰镇人民悲惨屈辱的人文历史。那些“人口与物品同列,与骡马同栏”,“买如一犊,卖得一斛”,人与牛马同价,甚至不及牛马的人口交易,那些卖妻鬻子,妻离子散,插草标自卖等等的落泪画面,让人痛彻心扉,不堪回眸。幸在这一切已为历史,将永世不会重演了。

     

    范大义巷——清时丰镇商业繁华的缩影

     

    范大义巷是以清时成功商业人士居住地命名的地名符号,左图为路西一侧原貌,右图为路东罕见的一进大门,二进正、东两院的豪门大院(正院门已毁)。在丰镇老城里,像这种以人名命名的还有董四贵巷、薛麻绳巷等。这些以成功商业人士名字命名的街巷,与以商民祖藉地或聚居地命名的忻州巷、顺城街等街巷一起,演绎着清时丰镇有史以来最为壮阔的商业繁华。至清中后期,丰镇一城已是“集皮毛皮革、缸油碾面、铁石木杂等20多个手工自然行业于一城”的初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地,和以传统牲畜交易为突出特色,覆涉漠南漠北、口外大同以及张家口、太原等地的物资集散地,是享誉长城内外的草原商业重镇,而范大义巷无疑就是清时丰镇商业繁华的一个明晰缩影。

    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履中蹈和”门匾——传统商业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

     

    “履中蹈和”,出自汉焦赣《易林蛊之兑》:“含和履中,国无灾殃”。汉刘向《说苑修文》:“彼舜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履是实行,蹈是遵循,合之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致中和”。石匠巷19号院是一处年代长久的商业处所(清时曾是一处钱庄),大门上的这幅“履中蹈和”匾,集中体现的是清时丰镇商界坚守履中、蹈和,以求得商中之人各行其道,各安其位,无过无

     

    大夫第——丰镇老城里极具显赫身价的历史民宅

     

    不及,在追求适度中实现和谐、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清时丰镇商贸兴隆、各业兴盛,正是商界各业矢志不渝经营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同时,“履中蹈和”门匾作为“入门”提示,时时提醒世人,无论做事做人,躬行中庸谦和之道,方可走得沉稳坚定。如今,尽管这处门匾上的“履中蹈和”字迹几乎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丰镇先人所崇尚并践行着的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精髓,却是今天的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大夫第,是清朝时按官阶、名望赠与文职官员的荣誉性衔头。以“大夫第”命名的宅院绝非平民百姓的草庐,门首砖雕牌匾写有“大夫第”三字的今北大场面一号院,当是丰镇初建时,县城中通判或同知(不排除其它富豪巨贾)以下某一文职官员的私宅,被历史的烟尘隐姓埋名了200多年,具有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丰镇历史的一处有待解读的文物古迹。

     

    丰镇老城里唯一一处保护最好的清式民宅——前景不卜

     

    该处民宅位于现南门街南门巷,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众多与南阁同期的古老民宅之一,是丰镇老城里由私主精心保护得最为完整、完好的清宅老院,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但由于该民宅位处拆迁范围之内,据悉尚无具体保护方案,怕是也难得保留了。

     

    砖雕——民间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砖雕,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兴于宋金,盛于明清,有着3000多年历史。

    砖雕作为建筑构件,大多是大门、照壁、墙面等的装饰品。在丰镇的明清建筑中,诸如《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松柏兰竹、菊花荷花、鲤鱼福寿等寓意吉祥和谐的精美砖雕装饰,曾经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丰镇明清建筑中的生动体现。今后,这些形象简练,风格浑厚,古朴大方,意蕴精深的古代砖雕艺术品,只能在历史的记忆中去找寻。

     

    四合院大门——传统民居的“门面”

     

    上图中的四合院大门,是丰镇旧城区仅存的可管见清代民宅一斑风貌的古建遗存。不说四合院主建部分的循规依据,精美堂皇,仅四合院门庭而言,就浑为一个复杂严谨的古建小系统。一处顶级豪华的清式大门,其构件就包括门楼(砖、木)、门洞、户对(依规模置一对或两对)、门框、门扇、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20多项组成。另外在门庭两侧,通常还要配置一对门当(与户对相合即为“门当户对”),可见其精致和考究的程度。如今,尽管门庭里的四合民宅(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历经物换星移、薪火相传的历史变迁已旧貌不再,但这些古朴厚重的古建门庭,仍可依稀见证古老传统传承的根深蒂固,以及丰镇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说明:文中部分内容和引文分别出自或引自(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列传下》,乌兰察布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清)德溥修,麻丽五等纂《丰镇县志书》等文献;文中图片除丰镇南门一幅取自网络外,均为自拍。

    (作者曾供职于丰镇市民族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域文化】请记住丰镇老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
  •  

    塞外丰镇是一座有着悠长历史的城市,从乾隆十五年设厅建制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而从设边外马市丰镇开埠至今,更可将她的历史上溯至明朝的隆庆年间。因此,丰镇老城里的一砖一瓦、一房一屋,还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都留有过去时代或深或浅的历史印迹。其中不少具有节点性、标志性意义的,更是珍贵的不可再得。如今,这些古老遗存都将在城市改造中被湮掩消失,但它们承载着的厚重历史、蕴涵着的古老文化,却是我们不应就此而忘却的……

    一、清朝时丰镇城垣变迁的三大历史痕迹

     

    北大场面——丰镇城市的摇篮

     

    公元1571年(隆庆五年),明蒙双方罢战议和,蒙古领主俺答汗在边外9里的丰镇晾马台被封王。

    随后,明廷在水草丰满的丰镇边地开设马市,开放明蒙民间互市,北山脚下的依山向阳处开始有明蒙商人临河落脚,起房造屋。于是,形成了今称北大场面的丰镇最早的商民聚集地。明万历年间,经略北边的大同巡抚郑洛安边至丰镇时所作《晾马台次韵三首并序》“以纪升平盛世云”,记述了明蒙罢战后丰镇马市的兴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乾隆十八年(1753),丰镇设厅建制三年后,以这一片民居为基础,大朔理事通判色明“率民创筑土城,周五百七十五丈,东西南三面均高一丈,厚四尺,各开门以司启闭,北面倚山砌石高七尺,厚三尺”的丰镇最初的城垣。从此,以北大场面这处民居为起点,开始了清时近百年丰镇古城建设的漫长历史。

     

    城濠——丰镇古城城垣扩建的历史见证

     

    乾隆“二十一年后开放牧地招民垦种,渐次烟户懋迁,廪舍鳞密。环土城而居者较之城内更繁。

    三十八年(1773),商农捐赀展筑,仍旧土垣,周八百四十五丈五尺,东西南均高一丈,基厚五尺,顶广一尺四寸,西北隅筑小墙,高七尺,基厚三尺,顶广八寸,北面接砌石垣,高七尺厚三尺,顶广一尺”,“筑门五,曰东门,曰东北门,门外加筑瓮城,曰西门,曰西北门,曰南门,题永宁”。

    同时开挖了西门濠和南门濠为护城濠阻。《丰镇县志书》载,南门濠上曾建有二桥,一为通顺桥向系架木为之,咸丰年间改建为石桥(现电影院一侧有同名地名);一为三元桥,在城东牌坊南城濠上,即现南门街城濠处。显见,现存的整条城濠,即为丰镇古城第二次城垣展拓的南界所在。

     

    南城门——清朝时丰镇古城城垣定型的标志

     

    至清后期“本城实有土著民人四千四百八十七户,男妇大名口二万一千零八十三名口,男妇小名口八千八百八十七名口”,“居民比栉,毫无隙地。

    道光二十五年(1845),复行展拓,仍筑土墉,周一千六百七十三丈五尺,东西南均高一丈五尺,基厚五尺,顶广二尺,北面仍砌石墙,高九尺,基厚四尺,顶广二尺。又建浮屠于北山巅,名文笔塔,今圯废,门如旧制”,终成清时完整的丰镇古城(图中右上角处的古建为道光十四年所建南阁,是本展拓前的南门)。

    二、丰镇深厚历史积淀的明证

     

    六孔古井——丰镇最古老的“市井”

     

    北大场面上的六孔古井,由一井而双井的形成,是丰镇马市(史称民市或月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急剧增加的继生产物。而这一井三孔的两眼古井之于丰镇一城的历史意义,更在于它经年涉代的演进,终于成就了丰镇最早的物资集散场所——古代“市井”,即街市。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说:“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由于明初的马市是每月开放一次,后来才增加至每月数次,待市而沽的人们便将准备入马市交易的、包括马匹在内的各类货品,甚至不乏禁市之品在井边货卖。习以为常,假以时日,便形成了至今可见的以六孔古井为中心,中间空有宽约40多米,长约50多米的“村闾肆市”,成为了不拘于官办马市种种约束,易换货品应有尽有,普通百姓不分男女,无论童叟,随时随地都可参与的丰镇历史上第一处完全意义的物资集散场所。正是这六孔古井由“井”而“市”的演进,才有了今称北大场面的丰镇最早的街市。乾隆二十一年,开放牧地招民垦种后,城垣南扩,集市南移,这一片广场空地便辟为每年秋季集中碾打粮食的地方,为与后来城南的一个大场面相区别,方成名为北大场面的标志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丰城第一路——排路

     

    排路,是丰镇第二次城垣拓展后形成的古城内贯穿北南的一条路,北起厅治衙门口,南至“自道光十四年(1834)始建南阁”。由于路面全部用打制规整的北山青石铺成,时称“石排路”。作为丰城第一路,不仅贵为厅府迎官送吏的官道,而且,其规模之宏大,气派之阔绰,商贸之活跃,为广袤塞外之罕有。尤其是那两条经200多年(本世纪初才硬化为水泥路面)铁箍木轮磨砺碾压出的,深深凹着在青石板上的牛马车辙,镌刻着排路古街太多太多的历史印迹。排路两侧比肩的清式门庭店铺;满街筒子酒旗招展,商幌飘摇的繁华喧闹;商贾市绅、官吏僧人、街头小贩等等三教九流的接踵人流;老爷庙里升腾着的荧荧香火、嘤嗡着的钵鱼声声,以及庙前三楹戏台上终年不断的丝弦锣鼓;摇响在石排路上拖着口里毛炭、江南绸布、各式细软的古马牛车径往草原深处淘换财富的牛铃歌谣;以及那两条盘龙直上、端指云天的生铁旗杆和矗立在石排路上的精美牌楼……

     

    石匠巷——清时丰镇的“工业园区”

     

    丰镇的石制品开发利用有着悠长的历史。到清未民初,丰镇地方已经初具相当的石业规模。

    石匠巷便是丰镇传统石制行业空前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历史见证。尤其是京绥铁路1915年通车丰镇后,北山青石(玄武岩)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开始用在包括铁路、矿山等在内的近、现代大规模国家建设上,丰镇作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石产品输出地,石业繁华了百多年。也就从那时起,主要以经营皮毛皮革、钱粮布当、缸油碾面等古老行当,取鹅眼之利养家糊口的丰镇人,开始有了靠山吃饭的新选择。此后百多年里,一代又一代开发打造北山青石的石工石匠、一茬又一茬靠山讨食的民众“掘金者”、以及一伙又一伙运输装卸的苦力、一辈又一辈打造钢凿铁錾的铁匠、甚或在北山顶上叫卖烟水干粮的游商、在街头巷尾为弄山人修鞋补掌的鞋匠,都是丰镇石业的世代受益者。石匠巷的开拓者们无愧为丰镇市历史传统产业——石材行业的先行者,石匠巷作为丰镇石材工业的古老名片将永记史册。

     

    人市街——满载着历史上丰镇人民的苦难沧桑

     

    人市,作为买卖人口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各朝都有,尤以元、明、清时最甚。丰镇的人市始于清朝中期,位于石匠巷西接的一条东西小巷,东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取缔的人市旧址上新建的便民小铺(上图左),西至巷尾的清式二层小楼(上图右),现仍称人市街。这百米小街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前200多年间丰镇人民悲惨屈辱的人文历史。那些“人口与物品同列,与骡马同栏”,“买如一犊,卖得一斛”,人与牛马同价,甚至不及牛马的人口交易,那些卖妻鬻子,妻离子散,插草标自卖等等的落泪画面,让人痛彻心扉,不堪回眸。幸在这一切已为历史,将永世不会重演了。

     

    范大义巷——清时丰镇商业繁华的缩影

     

    范大义巷是以清时成功商业人士居住地命名的地名符号,左图为路西一侧原貌,右图为路东罕见的一进大门,二进正、东两院的豪门大院(正院门已毁)。在丰镇老城里,像这种以人名命名的还有董四贵巷、薛麻绳巷等。这些以成功商业人士名字命名的街巷,与以商民祖藉地或聚居地命名的忻州巷、顺城街等街巷一起,演绎着清时丰镇有史以来最为壮阔的商业繁华。至清中后期,丰镇一城已是“集皮毛皮革、缸油碾面、铁石木杂等20多个手工自然行业于一城”的初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地,和以传统牲畜交易为突出特色,覆涉漠南漠北、口外大同以及张家口、太原等地的物资集散地,是享誉长城内外的草原商业重镇,而范大义巷无疑就是清时丰镇商业繁华的一个明晰缩影。

    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履中蹈和”门匾——传统商业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

     

    “履中蹈和”,出自汉焦赣《易林蛊之兑》:“含和履中,国无灾殃”。汉刘向《说苑修文》:“彼舜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履是实行,蹈是遵循,合之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致中和”。石匠巷19号院是一处年代长久的商业处所(清时曾是一处钱庄),大门上的这幅“履中蹈和”匾,集中体现的是清时丰镇商界坚守履中、蹈和,以求得商中之人各行其道,各安其位,无过无

     

    大夫第——丰镇老城里极具显赫身价的历史民宅

     

    不及,在追求适度中实现和谐、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清时丰镇商贸兴隆、各业兴盛,正是商界各业矢志不渝经营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同时,“履中蹈和”门匾作为“入门”提示,时时提醒世人,无论做事做人,躬行中庸谦和之道,方可走得沉稳坚定。如今,尽管这处门匾上的“履中蹈和”字迹几乎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丰镇先人所崇尚并践行着的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精髓,却是今天的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大夫第,是清朝时按官阶、名望赠与文职官员的荣誉性衔头。以“大夫第”命名的宅院绝非平民百姓的草庐,门首砖雕牌匾写有“大夫第”三字的今北大场面一号院,当是丰镇初建时,县城中通判或同知(不排除其它富豪巨贾)以下某一文职官员的私宅,被历史的烟尘隐姓埋名了200多年,具有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丰镇历史的一处有待解读的文物古迹。

     

    丰镇老城里唯一一处保护最好的清式民宅——前景不卜

     

    该处民宅位于现南门街南门巷,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众多与南阁同期的古老民宅之一,是丰镇老城里由私主精心保护得最为完整、完好的清宅老院,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但由于该民宅位处拆迁范围之内,据悉尚无具体保护方案,怕是也难得保留了。

     

    砖雕——民间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砖雕,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兴于宋金,盛于明清,有着3000多年历史。

    砖雕作为建筑构件,大多是大门、照壁、墙面等的装饰品。在丰镇的明清建筑中,诸如《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松柏兰竹、菊花荷花、鲤鱼福寿等寓意吉祥和谐的精美砖雕装饰,曾经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丰镇明清建筑中的生动体现。今后,这些形象简练,风格浑厚,古朴大方,意蕴精深的古代砖雕艺术品,只能在历史的记忆中去找寻。

     

    四合院大门——传统民居的“门面”

     

    上图中的四合院大门,是丰镇旧城区仅存的可管见清代民宅一斑风貌的古建遗存。不说四合院主建部分的循规依据,精美堂皇,仅四合院门庭而言,就浑为一个复杂严谨的古建小系统。一处顶级豪华的清式大门,其构件就包括门楼(砖、木)、门洞、户对(依规模置一对或两对)、门框、门扇、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20多项组成。另外在门庭两侧,通常还要配置一对门当(与户对相合即为“门当户对”),可见其精致和考究的程度。如今,尽管门庭里的四合民宅(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历经物换星移、薪火相传的历史变迁已旧貌不再,但这些古朴厚重的古建门庭,仍可依稀见证古老传统传承的根深蒂固,以及丰镇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说明:文中部分内容和引文分别出自或引自(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列传下》,乌兰察布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清)德溥修,麻丽五等纂《丰镇县志书》等文献;文中图片除丰镇南门一幅取自网络外,均为自拍。

    (作者曾供职于丰镇市民族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