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7年  /  第一期
  • 【人物春秋】河神
  •  

    他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之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顾颉刚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对其开发黄河后套的事业给予很高的评价。

    他赤手空拳,凭借自己的毅力,在河套地区创造出辉煌不朽的水利事业。在后套的十大干渠中,有五道经其策划、开辟、经营。此五道干渠,共有支、子渠270余条,灌域面积达300余万亩。

    他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先生所著《二老财》一文中,被冰心先生称为“河套民族英雄”的王同春。

    王同春(18521925),俗名瞎进财,字浚川,邢台县东石门村人。因王同春修渠有功,人称浚川,因争夺渠道,被仇家挖去一眼(一说5岁时,因为患水痘,失一目),所以又被称瞎进财。王同春家祖上为富商,从事运输业,家中养有100余匹(头)骡、马、驴载运货物,往来于彰德、汉口、浦口、周村、北京等地。时值义和团事起,遍地烽烟,商旅裹足,载运来往各地货物多数损失,生意暴落,王之家境遂告衰败。12岁时,随乡人前往河套,投奔其族叔。其族叔以制鞍辔为业(俗称黑皮匠),王同春学而不能精熟。磴口位于西套后套之间,地濒黄河,亦有渠道灌溉设施,王同春闲暇之时,喜欢随乡人凿沟修渠,对从事水利工作特别有兴趣。

    王同春聪慧过人,重实践、善思考。他对渠系的规划安排具有远见卓识。据说他在夜间点灯或燃置香火,就能测定地面高低。雨天观察水流趋势,即可精确选取渠线。见田鼠穿洞之泥土的湿润程度,便知何处必有浅层地下水。根据黄河泡沫翻腾的形状可判断洪水来临的时刻。由于多年从事引黄灌溉工程,他还在实践中揣摩出了一些河套水势的特点和规律。如“水流三湾自急”“水流百步上墙”等等。基于此类认识,为避免河水的迅猛冲击,他所开的引黄干渠,大都同蜿蜒的河套相似,呈曲线形。王同春对渠口地址的选择尤其谨慎,总是通盘考虑上游的流势。适当利用水力的冲刷,务求渠口布局合乎自然趋势,免除淤塞之忧。

    清同治十二年,后套有一位叫万德园的业主,在当地的短鞭子河上修筑渠坝,因渠口淤塞无力疏浚,遂邀集郭大义等4家合股修浚。当时王同春年仅22岁,他纵览地势全貌后,主张废除短鞭子河的上游段,另由黄河开凿新渠,接通短鞭子河的下游段。这一建议得到采纳,王同春负责筹划施工。竣工后这条长约百里的干渠,不仅使已垦熟田得以耕种,周围未垦之荒地也可凿支渠引水灌溉,集股各家均获厚利。其时因郭家势力最大,此渠遂称“老郭渠”,后改名通济渠。从此王同春精通水利的名声不胫而走,几乎传遍了整个后套,其个人此后的事业,亦从此奠定了基础。

     

     

    王同春一生勤奋过人,他终年奔驰于田野,察地势、辨土壤,所遇无不精思以求其理。因此,他对后套广大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情况,都十分熟悉。他经常在下大雨的时候,骑马奔驰在野外,通过观察积水的流向,考察地形的高低。

    若以1904年(光绪三十年)以前情况统计,他共在后套自行开大渠5道,支渠270多道,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

    后套地区黄河水利的开发,改善了农业发展的环境。1904年后,后套地区已是渠道纵横、田畴相连、桑麻遍野的膏腴之乡。

    1891年(光绪十七年)、1899年(光绪十五年)、1900年(光绪十六年)、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晋、察、冀、陕等地区先后大旱,他4次共调出粮食95000余石到各省救灾。

    民国以后,王同春开发后套的事迹受到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长张謇及地理学家张相文等人的重视。1914年,张謇约王同春来北平相商疏导淮河和开发西北事宜。1915年,王同春随张謇等和美国、比利时的两名工程师南下视察淮河,在视察过程中,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张謇等人的器重。

    1920年,王同春应聘在萨拉齐设计引黄渠。因萨县的地形与河套的不同,地高河低,引水困难,王同春几次深入实地勘测,选择合理地形,精心设计渠道,并在准备施工的地方立下木桩标志,后因当地经费困难而没有动工(1928年华洋义赈会在萨县开挖民生渠,没有采用王同春原设计的渠道线路,另辟新道,结果因渠高黄河水低,不能引水入渠而宣告失败)。1924年,冯玉祥率部开驻绥远,令石友三为包西水利局督办,王同春为水利督察。此时王已年逾古稀,但仍精神矍铄,终日忙碌于水利工地上。1925年夏,在督修黄河水口时中暑,因年迈身弱抢救未愈,于当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去世,安葬于五原城东门外。地方邑绅为纪念其治理河套有功,集资于墓地上建一祠堂,奉其为河神,以示纪念;地理学家张相文亦撰《王同春小传》一文,以为纪念(刊登在《南园丛稿》卷七);冯玉祥在包头为王同春举行追悼会,表彰他一生勤奋修建河套水利的功劳。

     

    (作者系内蒙古晨报记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人物春秋】河神
  •  

    他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之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顾颉刚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对其开发黄河后套的事业给予很高的评价。

    他赤手空拳,凭借自己的毅力,在河套地区创造出辉煌不朽的水利事业。在后套的十大干渠中,有五道经其策划、开辟、经营。此五道干渠,共有支、子渠270余条,灌域面积达300余万亩。

    他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先生所著《二老财》一文中,被冰心先生称为“河套民族英雄”的王同春。

    王同春(18521925),俗名瞎进财,字浚川,邢台县东石门村人。因王同春修渠有功,人称浚川,因争夺渠道,被仇家挖去一眼(一说5岁时,因为患水痘,失一目),所以又被称瞎进财。王同春家祖上为富商,从事运输业,家中养有100余匹(头)骡、马、驴载运货物,往来于彰德、汉口、浦口、周村、北京等地。时值义和团事起,遍地烽烟,商旅裹足,载运来往各地货物多数损失,生意暴落,王之家境遂告衰败。12岁时,随乡人前往河套,投奔其族叔。其族叔以制鞍辔为业(俗称黑皮匠),王同春学而不能精熟。磴口位于西套后套之间,地濒黄河,亦有渠道灌溉设施,王同春闲暇之时,喜欢随乡人凿沟修渠,对从事水利工作特别有兴趣。

    王同春聪慧过人,重实践、善思考。他对渠系的规划安排具有远见卓识。据说他在夜间点灯或燃置香火,就能测定地面高低。雨天观察水流趋势,即可精确选取渠线。见田鼠穿洞之泥土的湿润程度,便知何处必有浅层地下水。根据黄河泡沫翻腾的形状可判断洪水来临的时刻。由于多年从事引黄灌溉工程,他还在实践中揣摩出了一些河套水势的特点和规律。如“水流三湾自急”“水流百步上墙”等等。基于此类认识,为避免河水的迅猛冲击,他所开的引黄干渠,大都同蜿蜒的河套相似,呈曲线形。王同春对渠口地址的选择尤其谨慎,总是通盘考虑上游的流势。适当利用水力的冲刷,务求渠口布局合乎自然趋势,免除淤塞之忧。

    清同治十二年,后套有一位叫万德园的业主,在当地的短鞭子河上修筑渠坝,因渠口淤塞无力疏浚,遂邀集郭大义等4家合股修浚。当时王同春年仅22岁,他纵览地势全貌后,主张废除短鞭子河的上游段,另由黄河开凿新渠,接通短鞭子河的下游段。这一建议得到采纳,王同春负责筹划施工。竣工后这条长约百里的干渠,不仅使已垦熟田得以耕种,周围未垦之荒地也可凿支渠引水灌溉,集股各家均获厚利。其时因郭家势力最大,此渠遂称“老郭渠”,后改名通济渠。从此王同春精通水利的名声不胫而走,几乎传遍了整个后套,其个人此后的事业,亦从此奠定了基础。

     

     

    王同春一生勤奋过人,他终年奔驰于田野,察地势、辨土壤,所遇无不精思以求其理。因此,他对后套广大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情况,都十分熟悉。他经常在下大雨的时候,骑马奔驰在野外,通过观察积水的流向,考察地形的高低。

    若以1904年(光绪三十年)以前情况统计,他共在后套自行开大渠5道,支渠270多道,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

    后套地区黄河水利的开发,改善了农业发展的环境。1904年后,后套地区已是渠道纵横、田畴相连、桑麻遍野的膏腴之乡。

    1891年(光绪十七年)、1899年(光绪十五年)、1900年(光绪十六年)、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晋、察、冀、陕等地区先后大旱,他4次共调出粮食95000余石到各省救灾。

    民国以后,王同春开发后套的事迹受到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长张謇及地理学家张相文等人的重视。1914年,张謇约王同春来北平相商疏导淮河和开发西北事宜。1915年,王同春随张謇等和美国、比利时的两名工程师南下视察淮河,在视察过程中,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张謇等人的器重。

    1920年,王同春应聘在萨拉齐设计引黄渠。因萨县的地形与河套的不同,地高河低,引水困难,王同春几次深入实地勘测,选择合理地形,精心设计渠道,并在准备施工的地方立下木桩标志,后因当地经费困难而没有动工(1928年华洋义赈会在萨县开挖民生渠,没有采用王同春原设计的渠道线路,另辟新道,结果因渠高黄河水低,不能引水入渠而宣告失败)。1924年,冯玉祥率部开驻绥远,令石友三为包西水利局督办,王同春为水利督察。此时王已年逾古稀,但仍精神矍铄,终日忙碌于水利工地上。1925年夏,在督修黄河水口时中暑,因年迈身弱抢救未愈,于当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去世,安葬于五原城东门外。地方邑绅为纪念其治理河套有功,集资于墓地上建一祠堂,奉其为河神,以示纪念;地理学家张相文亦撰《王同春小传》一文,以为纪念(刊登在《南园丛稿》卷七);冯玉祥在包头为王同春举行追悼会,表彰他一生勤奋修建河套水利的功劳。

     

    (作者系内蒙古晨报记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