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2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志说乡土】方志呼伦贝尔
  • 呼伦贝尔这一名称来源于两个湖泊——呼伦湖与贝尔湖,这个名称的使用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最初作为区域名称的呼伦贝尔,大体指今大兴安岭以西、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广阔草原地带。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呼伦贝尔出现在一百年前。

    呼伦贝尔市辖2区、7旗、5市含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满洲里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23.82公里,其中俄边界1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边界675.82公里。

    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草原上水草丰美,林海间松涛激荡,还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呼伦湖全国知名,湖畔则潮平沙软,远望则浪稳天高。历史上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现在是多民族安居乐业的聚居区。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一、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家园

    据《呼伦贝尔盟志》记载,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被学界早已公认为扎赉诺尔文化。

    呼伦贝尔地区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家园,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在名文《内蒙访古》中有过精准概括:“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古的一个最好的牧场,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8世纪,生活在额尔古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

    在呼伦贝尔市北端,有一个边境小镇室韦,依大兴安岭北麓,傍额尔古纳河右岸,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隔河相望,早晚鸡犬相闻。

    室韦在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入选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另一个是这里是我国屈指可数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它开始只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旧唐书》记载:“室韦,我唐有九部焉”。

    室韦虽小,但历史久远。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清光绪34年1908设吉拉林设置局管理行政事务;民国9年1920中华民国在这里设置室韦县。19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打草,并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

    近年来,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及浓郁的俄罗斯生活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旅游者,特别是“俄罗斯民族之家”家庭游,让游客大开眼界,深受旅游者的欢迎。在这里你可以吃到正宗的列巴,主人还会热情地教你同他们一起打列巴,吃到主人自己腌制的俄罗斯酸黄瓜,鱼子酱、自酿的红豆酒,洗俄罗斯式桑拿,真正体验俄罗斯传统的家庭生活习惯。夏天和秋天,主人还会带着你一起上山采摘野果、蘑菇,到河边钓鱼。如果遇到俄罗斯传统节日巴斯克节,游客还可以和当地俄罗斯人一起拉着手风琴,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等歌曲,跳起欢快的俄罗斯舞蹈。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的奥洛奇村仅一河之隔,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全乡俄罗斯居民有1700多人,占总人口的42%,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大多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来到中国的俄罗斯人,老一代人精通俄语,至今仍然保留着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

    image.png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东胡、匈奴、鲜卑、室韦、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或在此厉兵秣马,或在此转徙、征战、割据,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公元前209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这时,以狩猎为生的鲜卑族居住在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

    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

    《呼伦贝尔盟志》《呼伦贝尔志略》《鄂伦春自治旗志》等史志资料有诸多的记载。

    公元一世纪,活动在现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和呼伦湖一带安家落户,由狩猎业转向游牧业。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并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蒙元及之后时期,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

    image.png 

    清朝建立后,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岭西地区曾于1912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同时设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公署,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县,形成旗、县并存和分治的局面。岭东地区也保留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同时设雅鲁县、布西县,直属黑龙江省。

    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均直辖于伪满洲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1946年6月,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盟,成为大兴安岭东麓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民主政权,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

    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1954年4月30日,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1969年8月1日,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一部分原兴安盟的大部分划归吉林省管辖。1979年7月,恢复1969年前的区划,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二、硝烟弥漫的兵家必争之地

    呼伦贝尔既有辽阔草原,又多险峻山川,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世界军事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立体战争就发生在新巴尔虎左旗及中蒙边境地区,史称“诺门罕战役”。

    1939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按其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企图经蒙古夺取苏联远东地区。趁苏军一部分将领被“清洗”,军力减弱的机会,日军决定首先以部分兵力在诺门罕地区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蒙古东部的哈拉哈河地区,作为下一步进攻的跳板,以试探苏军的虚实和反应。

    关东军司令部之所以把诺门罕地区作为突破口,进而占领蒙古和苏联远东地区,是因为经过实地“考察”,认为伪兴安北省海拉尔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在交通战略上,海拉尔进京之路,除沿东南经齐齐哈尔驿站进京一线外,还有向西南经草地进古北口、张家口两条进京之路。这两条大道均经过蒙古草地。两条大道的中间地带,即为乌尔逊河左岸东岸和贝尔湖东北至诺门罕东南罕达盖图河一线地区。诺门罕战役1939年5月4日诺门罕战役正式打响。据《呼伦贝尔盟志》记载: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呼盟新左旗境内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之战,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

    诺门罕事件,起因于侵华日军和蒙古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

    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伪兴安骑兵部队,在中蒙边界地带与蒙军发生多次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谷支队1500人乘坐汽车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同年3月12日,苏蒙签订互助协定,不断加强边防。1937年9月,苏联远东摩托化步兵第36师进驻蒙古。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10月,苏联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

    1939年5月4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兴安北警备军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一个班的士兵开抢阻截,并将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蒙军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林陶拉盖哨所,双方不断在这一地区展开争夺战。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骑兵联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600多骑兵、装甲车队等到达距诺门罕80公里的甘珠尔庙;同日,关东军司令部决定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查第10战队、海拉尔的飞行第24战队和关东军汽车队部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5月14—15日,东八百藏联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伤亡30余名,撤向河西。17日,东八百藏率部返回海拉尔。苏联政府立即将第11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结。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军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结苏蒙军在这一带,开辟临战机场52处,其中哈拉哈河以西就近地区28处,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侦查。蒙军骑兵第6师又度过哈拉哈河,架设浮桥,在东岸构筑工事。

     

    image.png 

    ▲诺门罕战场示意图

     

    5月28日拂晓,目军第64联队、东八百藏中佐联队及伪满兴安军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方向围攻蒙军。至29日下午18时许,苏蒙军全歼东八百藏骑兵联队,东八百藏被击毖,64联队遭重创,其残部逃回甘珠尔庙。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6月19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日军损失很大。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发布命令,调集兵力和飞机、坦克等。6月22日,苏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击毁坠落。此后,苏机不断增多,并出现新型的战斗机,日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6月27日,137架日机从海拉尔起飞,到达苏军的飞行基地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被炸得黑烟弥漫。日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的战果是击落苏机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

    7月1日,日军1.5万人,在小林少将的率领下,从将军庙出发,中午时攻占哈拉哈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7月2日,攻占由蒙军骑兵第6师守卫的巴音查冈高地。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他部队,分三路反攻。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轰炸和扫射,苏蒙军的大炮轰击日军集群。日军匆忙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150辆坦克边行进边向沙丘掩体里的日军开火。10时,苏蒙军全部开到,从三面展开进攻,关东军被打败,阵亡3400余人大内少将以下40名军官阵亡。至7月11日,日军屡遭失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向诺门罕前线调集野战重炮第3旅团、野战重炮联队、反坦克速射炮中队,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

     

     

    image.png 

    ▲巴音查冈高地战役示意图

     

    image.png 

    ▲苏日双方战斗态势图(1939年8月20日~31日)

     

    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事一开始,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常重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船逆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里,进行细菌战。

    为牵制日军向诺门罕调兵,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及支队长王明贵率部出击嫩江平原。两支部队在齐齐哈尔以北的铁路线周围进行游击战牵制大量日军战后苏联政府授予李兆麟一枚红旗勋章,表彰第三路军在诺门罕战争中所起的牵制日军的作用

     

    image.png 

    ▲朱可夫和他的士兵们

     

    image.png 

    ▲苏军抵抗日军进攻

     

    image.png 

    ▲进攻中的日军步兵

     

    image.png 

    ▲苏军飞行员

     

    image.png 

    ▲苏军步兵度过哈拉河向日军进攻

     

    image.png 

    ▲日军固守沙丘阵地

     

    7月23日,日军集中8万兵员、近200门各种大炮和大量反坦克速射炮,发动全线总攻击。24日,苏军发动反攻,日军退回出发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8月4日,日本大本营命令在海拉尔建立第6军司令部,荻州立兵中将任司令官,直接指挥诺门罕的战事。苏军统率部将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群,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8月20日凌晨,苏蒙军发起总攻。日军第6军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将及不少将校级军官在距战场200公里之外的海拉尔休假。日军的防御设施只完成全部工程的1/3。上午5时45分,苏蒙军开始炮击日军阵地,150架轰炸机和100架战斗机向日军轰炸扫射,日军的观察所、通讯联系及炮兵阵地全被摧毁。8时45分,苏蒙军分为3个集群,从南路、北路和中央3个方面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8月23日,日军第6军组织反攻,但全线溃败。日本参谋本部从本土抽调第5师团开赴“满洲”。关东军集结4个师团在战事区,准备与苏军决战。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打破日本妄图联合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的阴谋。关东军再战也无大的获胜希望,只好罢战。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日本关东军损耗5.4万兵员和大量重武器。其中第23师团出动15975人战死4976人战伤5455人生死不明的639人,患病的1340人。日军飞行团战斗机第1战队、第24、第11、第64、第59、第33及第15侦查机战队,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场战役,是继“日俄战争”之后,日苏两国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又一场军事较量。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战役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因而载入史册。

    image.png  

    三、天堂草原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是造化神奇编织梦幻的一方净土,是幻想中的天上人间,是现代人不经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呼伦贝尔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第一名。

    呼伦贝尔,这是一个充满云水柔情的名字。她辽阔宽广,无际无涯,就好像能装下全世界的牛羊;她美丽,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她有许多传说,而每一个传说都能让人百听不厌。

    这片草原以辽阔、宽广、美丽、动人而令人向往。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你会感到果然如歌词中所描绘的那样: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美丽的呼伦贝尔的一个个坡,一个个谷都是柔和的,舒缓的,那硕大的一望无际草原永远是那样的恢弘、恬静。

    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被当地人称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这里是呼伦贝尔有名的天然牧场,每到水草丰美的季节,这里就会聚集很多游牧的牧民,形成一个自然的游牧部落。茫茫的大草原上,生长着如茵牧草,流淌着湾湾曲曲的河水,散落着成群的牛羊和点点的蒙古包……莫尔格勒河畔的金帐汗蒙古部落是依照当年成吉思汗的行帐建成的,再现了当年蒙古部落的风貌。每逢夏季,陈巴尔虎旗走“敖特尔”的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牧民们便在这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所在,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

    呼伦湖,这又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呼伦贝尔一大美景。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真是有如海一般辽阔。在湖畔常会遇到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转眼风云突变,下起了大雨,可西方的太阳并没有褪去,这是一场城市人难得一见的“太阳雨”。一面闪电雷鸣乌云翻滚,一面夕阳洒辉娇红醉脸。这时,你会惊喜地看到呼伦湖上空高高地架起一道彩虹桥,颜色之绚丽,跨度之长远,这叫出双虹,是好兆头,草原正以最隆重的礼节为你祝福呢!双虹在飞雨的天空执拗地俯视人间。此刻又一个美观出现了,雨后的落日,抖出金色的披风,把万丈赤金倾泻在午里草原上,湖水泛着金光,敞升襟怀,纳进硕大的金色太阳。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是静默的,不在乎游者的赞叹和忘却,年复一年地用繁盛的存在和坦诚的奉献去印证生命的盛大与不息。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素称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这里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俄罗斯族地域特色浓郁,人文生态保护良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曲艺得到很好的保护、挖掘、整理;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节庆品牌、历史人物品牌、民族风情品牌不断提升着呼伦贝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呼伦贝尔走出去的有国家领导人、有艺术家、有全国著名媒体人,比如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陈奎元、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还有唱响《天边》的布仁巴雅尔,一曲《吉祥三宝》红遍大江南北,一曲《鸿雁》悠扬婉转、直抵人心,让世界听见了中国蒙古民族的天籁之音和音乐之美。供稿 李洋 编辑 李海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说乡土】方志呼伦贝尔
  • 呼伦贝尔这一名称来源于两个湖泊——呼伦湖与贝尔湖,这个名称的使用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最初作为区域名称的呼伦贝尔,大体指今大兴安岭以西、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广阔草原地带。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呼伦贝尔出现在一百年前。

    呼伦贝尔市辖2区、7旗、5市含自治区计划单列市满洲里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23.82公里,其中俄边界1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边界675.82公里。

    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草原上水草丰美,林海间松涛激荡,还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呼伦湖全国知名,湖畔则潮平沙软,远望则浪稳天高。历史上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现在是多民族安居乐业的聚居区。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一、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家园

    据《呼伦贝尔盟志》记载,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被学界早已公认为扎赉诺尔文化。

    呼伦贝尔地区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家园,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在名文《内蒙访古》中有过精准概括:“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古的一个最好的牧场,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8世纪,生活在额尔古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

    在呼伦贝尔市北端,有一个边境小镇室韦,依大兴安岭北麓,傍额尔古纳河右岸,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隔河相望,早晚鸡犬相闻。

    室韦在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入选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另一个是这里是我国屈指可数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它开始只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旧唐书》记载:“室韦,我唐有九部焉”。

    室韦虽小,但历史久远。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清光绪34年1908设吉拉林设置局管理行政事务;民国9年1920中华民国在这里设置室韦县。19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打草,并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

    近年来,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及浓郁的俄罗斯生活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旅游者,特别是“俄罗斯民族之家”家庭游,让游客大开眼界,深受旅游者的欢迎。在这里你可以吃到正宗的列巴,主人还会热情地教你同他们一起打列巴,吃到主人自己腌制的俄罗斯酸黄瓜,鱼子酱、自酿的红豆酒,洗俄罗斯式桑拿,真正体验俄罗斯传统的家庭生活习惯。夏天和秋天,主人还会带着你一起上山采摘野果、蘑菇,到河边钓鱼。如果遇到俄罗斯传统节日巴斯克节,游客还可以和当地俄罗斯人一起拉着手风琴,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等歌曲,跳起欢快的俄罗斯舞蹈。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的奥洛奇村仅一河之隔,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全乡俄罗斯居民有1700多人,占总人口的42%,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大多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来到中国的俄罗斯人,老一代人精通俄语,至今仍然保留着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

    image.png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东胡、匈奴、鲜卑、室韦、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或在此厉兵秣马,或在此转徙、征战、割据,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公元前209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这时,以狩猎为生的鲜卑族居住在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

    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

    《呼伦贝尔盟志》《呼伦贝尔志略》《鄂伦春自治旗志》等史志资料有诸多的记载。

    公元一世纪,活动在现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和呼伦湖一带安家落户,由狩猎业转向游牧业。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并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蒙元及之后时期,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

    image.png 

    清朝建立后,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岭西地区曾于1912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同时设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公署,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县,形成旗、县并存和分治的局面。岭东地区也保留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同时设雅鲁县、布西县,直属黑龙江省。

    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均直辖于伪满洲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1946年6月,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盟,成为大兴安岭东麓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民主政权,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

    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1954年4月30日,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1969年8月1日,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一部分原兴安盟的大部分划归吉林省管辖。1979年7月,恢复1969年前的区划,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二、硝烟弥漫的兵家必争之地

    呼伦贝尔既有辽阔草原,又多险峻山川,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世界军事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立体战争就发生在新巴尔虎左旗及中蒙边境地区,史称“诺门罕战役”。

    1939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按其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企图经蒙古夺取苏联远东地区。趁苏军一部分将领被“清洗”,军力减弱的机会,日军决定首先以部分兵力在诺门罕地区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蒙古东部的哈拉哈河地区,作为下一步进攻的跳板,以试探苏军的虚实和反应。

    关东军司令部之所以把诺门罕地区作为突破口,进而占领蒙古和苏联远东地区,是因为经过实地“考察”,认为伪兴安北省海拉尔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在交通战略上,海拉尔进京之路,除沿东南经齐齐哈尔驿站进京一线外,还有向西南经草地进古北口、张家口两条进京之路。这两条大道均经过蒙古草地。两条大道的中间地带,即为乌尔逊河左岸东岸和贝尔湖东北至诺门罕东南罕达盖图河一线地区。诺门罕战役1939年5月4日诺门罕战役正式打响。据《呼伦贝尔盟志》记载: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呼盟新左旗境内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之战,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

    诺门罕事件,起因于侵华日军和蒙古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

    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伪兴安骑兵部队,在中蒙边界地带与蒙军发生多次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谷支队1500人乘坐汽车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同年3月12日,苏蒙签订互助协定,不断加强边防。1937年9月,苏联远东摩托化步兵第36师进驻蒙古。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10月,苏联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

    1939年5月4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兴安北警备军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一个班的士兵开抢阻截,并将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蒙军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林陶拉盖哨所,双方不断在这一地区展开争夺战。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骑兵联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600多骑兵、装甲车队等到达距诺门罕80公里的甘珠尔庙;同日,关东军司令部决定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查第10战队、海拉尔的飞行第24战队和关东军汽车队部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5月14—15日,东八百藏联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伤亡30余名,撤向河西。17日,东八百藏率部返回海拉尔。苏联政府立即将第11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结。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军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结苏蒙军在这一带,开辟临战机场52处,其中哈拉哈河以西就近地区28处,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侦查。蒙军骑兵第6师又度过哈拉哈河,架设浮桥,在东岸构筑工事。

     

    image.png 

    ▲诺门罕战场示意图

     

    5月28日拂晓,目军第64联队、东八百藏中佐联队及伪满兴安军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方向围攻蒙军。至29日下午18时许,苏蒙军全歼东八百藏骑兵联队,东八百藏被击毖,64联队遭重创,其残部逃回甘珠尔庙。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6月19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日军损失很大。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发布命令,调集兵力和飞机、坦克等。6月22日,苏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击毁坠落。此后,苏机不断增多,并出现新型的战斗机,日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6月27日,137架日机从海拉尔起飞,到达苏军的飞行基地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被炸得黑烟弥漫。日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的战果是击落苏机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

    7月1日,日军1.5万人,在小林少将的率领下,从将军庙出发,中午时攻占哈拉哈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7月2日,攻占由蒙军骑兵第6师守卫的巴音查冈高地。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他部队,分三路反攻。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轰炸和扫射,苏蒙军的大炮轰击日军集群。日军匆忙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150辆坦克边行进边向沙丘掩体里的日军开火。10时,苏蒙军全部开到,从三面展开进攻,关东军被打败,阵亡3400余人大内少将以下40名军官阵亡。至7月11日,日军屡遭失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向诺门罕前线调集野战重炮第3旅团、野战重炮联队、反坦克速射炮中队,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

     

     

    image.png 

    ▲巴音查冈高地战役示意图

     

    image.png 

    ▲苏日双方战斗态势图(1939年8月20日~31日)

     

    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事一开始,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常重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船逆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里,进行细菌战。

    为牵制日军向诺门罕调兵,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及支队长王明贵率部出击嫩江平原。两支部队在齐齐哈尔以北的铁路线周围进行游击战牵制大量日军战后苏联政府授予李兆麟一枚红旗勋章,表彰第三路军在诺门罕战争中所起的牵制日军的作用

     

    image.png 

    ▲朱可夫和他的士兵们

     

    image.png 

    ▲苏军抵抗日军进攻

     

    image.png 

    ▲进攻中的日军步兵

     

    image.png 

    ▲苏军飞行员

     

    image.png 

    ▲苏军步兵度过哈拉河向日军进攻

     

    image.png 

    ▲日军固守沙丘阵地

     

    7月23日,日军集中8万兵员、近200门各种大炮和大量反坦克速射炮,发动全线总攻击。24日,苏军发动反攻,日军退回出发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8月4日,日本大本营命令在海拉尔建立第6军司令部,荻州立兵中将任司令官,直接指挥诺门罕的战事。苏军统率部将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群,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8月20日凌晨,苏蒙军发起总攻。日军第6军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将及不少将校级军官在距战场200公里之外的海拉尔休假。日军的防御设施只完成全部工程的1/3。上午5时45分,苏蒙军开始炮击日军阵地,150架轰炸机和100架战斗机向日军轰炸扫射,日军的观察所、通讯联系及炮兵阵地全被摧毁。8时45分,苏蒙军分为3个集群,从南路、北路和中央3个方面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8月23日,日军第6军组织反攻,但全线溃败。日本参谋本部从本土抽调第5师团开赴“满洲”。关东军集结4个师团在战事区,准备与苏军决战。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打破日本妄图联合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的阴谋。关东军再战也无大的获胜希望,只好罢战。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日本关东军损耗5.4万兵员和大量重武器。其中第23师团出动15975人战死4976人战伤5455人生死不明的639人,患病的1340人。日军飞行团战斗机第1战队、第24、第11、第64、第59、第33及第15侦查机战队,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场战役,是继“日俄战争”之后,日苏两国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又一场军事较量。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战役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因而载入史册。

    image.png  

    三、天堂草原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是造化神奇编织梦幻的一方净土,是幻想中的天上人间,是现代人不经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呼伦贝尔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第一名。

    呼伦贝尔,这是一个充满云水柔情的名字。她辽阔宽广,无际无涯,就好像能装下全世界的牛羊;她美丽,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她有许多传说,而每一个传说都能让人百听不厌。

    这片草原以辽阔、宽广、美丽、动人而令人向往。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你会感到果然如歌词中所描绘的那样: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美丽的呼伦贝尔的一个个坡,一个个谷都是柔和的,舒缓的,那硕大的一望无际草原永远是那样的恢弘、恬静。

    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被当地人称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这里是呼伦贝尔有名的天然牧场,每到水草丰美的季节,这里就会聚集很多游牧的牧民,形成一个自然的游牧部落。茫茫的大草原上,生长着如茵牧草,流淌着湾湾曲曲的河水,散落着成群的牛羊和点点的蒙古包……莫尔格勒河畔的金帐汗蒙古部落是依照当年成吉思汗的行帐建成的,再现了当年蒙古部落的风貌。每逢夏季,陈巴尔虎旗走“敖特尔”的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牧民们便在这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所在,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

    呼伦湖,这又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呼伦贝尔一大美景。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真是有如海一般辽阔。在湖畔常会遇到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转眼风云突变,下起了大雨,可西方的太阳并没有褪去,这是一场城市人难得一见的“太阳雨”。一面闪电雷鸣乌云翻滚,一面夕阳洒辉娇红醉脸。这时,你会惊喜地看到呼伦湖上空高高地架起一道彩虹桥,颜色之绚丽,跨度之长远,这叫出双虹,是好兆头,草原正以最隆重的礼节为你祝福呢!双虹在飞雨的天空执拗地俯视人间。此刻又一个美观出现了,雨后的落日,抖出金色的披风,把万丈赤金倾泻在午里草原上,湖水泛着金光,敞升襟怀,纳进硕大的金色太阳。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是静默的,不在乎游者的赞叹和忘却,年复一年地用繁盛的存在和坦诚的奉献去印证生命的盛大与不息。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素称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这里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俄罗斯族地域特色浓郁,人文生态保护良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曲艺得到很好的保护、挖掘、整理;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节庆品牌、历史人物品牌、民族风情品牌不断提升着呼伦贝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呼伦贝尔走出去的有国家领导人、有艺术家、有全国著名媒体人,比如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陈奎元、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还有唱响《天边》的布仁巴雅尔,一曲《吉祥三宝》红遍大江南北,一曲《鸿雁》悠扬婉转、直抵人心,让世界听见了中国蒙古民族的天籁之音和音乐之美。供稿 李洋 编辑 李海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