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2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机关党建】图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
  • 发布时间:2023-07-06
  • 来源:

  • 2019年7月,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向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的通知》要求,我代表自治区政府地方志研究室赴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近两年的扶贫驻村工作成为我人生重要经历和宝贵财富,让我收获颇丰。为分享交流扶贫工作的心得体会,我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大家汇报、讲述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情况,希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所感悟与帮助。

    一、走近学田

    image.png 

    学田村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典型东北黑土地,位于兴安盟突泉县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为学田乡政府所在地。学田村辖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1个自然屯,学田村耕地面积4222.3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亩。全村户籍人口383户815人,常住人口237户535人。学田村是一般贫困村,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户114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农业发展受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人均耕地少,村集体经济模式单一。学田村于2018年出列,2019年底经自治区第三方验收已全部脱贫。

    image.png 

    所谓学田,是指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设田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学田”这一很有历史内涵的名字源起宋代以来的这种赡学制度,即田地税赋所得,全部用于资助办学。此后,一直延续到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站——清朝。辽金时期,此地就有各族人民劳作、生息。清末境域属图仕业图旗王荒,放荒初,王旗与垦务机构议定,这一带土地,待升科纳税后,全部税收用于学堂,故得名“学堂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在学田地设置第三区,后改称第二区,1936年曾设学田村。1941年奉天有个姓曾的军阀来此放地契,给学校一块校田地,立屯时根据此屯坐落在学田地边上,遂命名为学田地屯至今。1947年末,设学田区。1962年建立学田人民公社。从名字看出学田乡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有着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学田以前称“学堂地”,如今学融南北西东,田纳雨雪风霜,“学田乡”自此出名。

    image.png 

    全区向三个深度贫困地区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兴安盟派驻驻村干部118名,兴安盟38名,突泉县6名,学田乡2名。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兴安盟盟委组织部脱贫攻坚工作培训后,驻村干部便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在明确驻村工作职能职责后,驻村干部便开始了解村情,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致贫主要原因,宣传扶贫政策,协调落实扶贫项目资金,与村两委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image.png 

    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高润喜带队赴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领导听取学田乡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image.png 

    2015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项目资金240万元新建学田乡卫生院。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资金为学田村主街道加宽铺油路,改善人居环境。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项目资金200万元,为学田小学兴建塑胶跑道与运动场。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资金为学田村休整150米南河护堤。

    image.png 

    多年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累计协调帮扶资金1500万元,在种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走进学田

    image.png 

    “近”学田是初来乍到,是人地生疏,是我来到你的身边;走“进”学田是声情并茂,是顾盼生辉,是我走入你的心理。

    通过驻村工作真正走入贫困户的心中,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走近”贫困户身边到“走进”贫困户心理,是每一位扶贫干部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也是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image.png 

    当好驻村调查员。驻村期间普遍走访贫困户,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及家庭情况,了解致贫原因,掌握学田村产业扶贫情况,主要是大牲畜养殖和林果业发展状况,为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image.png 

    当好驻村宣讲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宣讲扶贫知识与低保评定政策,积极争取贫困户理解和支持,不断巩固贫困户政策知晓率,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发悬挂习近平主席画像。

    image.png 

    当好驻村联络员。及时到贫困户家中把资产收益、低保评定、免费体检、评选护林员、保洁员等事宜第一时间告知贫困户,同时把贫困户遇到的新问题,贫困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村两委反馈,充当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配合村第一书记做好贫困户易地搬迁回访工作。

    image.png 

    当好驻村服务员。与村书记、第一书记研究制定学田乡学田村五年20192023年帮扶发展规划,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型升级。参加学田乡贫困户档案管理业务培训,规范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管理体系并完成信息录入。为贫困户复印扶贫档案及申请贷款、资产收益等所需的各种证件,引领保险人员到户为牲畜办理保险,引领相关部门到户做房屋鉴定,水质检测等,让贫困户少跑腿,在家享受到优质服务。

    image.png 

    当好驻村调解员。针对贫困户提出的质疑或政策盲点,及时到户予以宣讲和解释,把矛盾化解在家中,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凝聚力。

    image.png 

    当好驻村党建指导员。以抓好党建促脱贫为引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完成“学习强国”任务。学田乡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爱你中国”广场大合唱活动,学田村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参加《牛米春州 杭盖突泉》突泉县脱贫攻坚知识竞赛,学田村在全县188个自然村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最终取得第三名。

    学田村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是继续巩固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农牧厅扶持资金购置安格斯基础母牛,发展学田村集体肉牛养殖产业,采取“代养分红”的方式实现村集体和代养户双受益,每年村集体可获益4万元。2020年,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王荣武一行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帮扶点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企业资金5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

    二是深入发展种植业,带动庭院经济。充分发挥学田村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和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好果树种植。学田乡天兴种植养殖合作社李子种植园占地400亩其中贫困户有150亩2019年每户收益180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2019年推广的庭院经济,在李子树中间种植板栗南瓜,全村70%的贫困户参与南瓜种植,每户约增收1000元,极大调动了贫困户积极性。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帮扶学田村开展安格斯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当年23头安格斯基础母牛已部分产下牛犊,目前总数近50头。

    image.png 

    2020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企业资金5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

    image.png 

    2019年推广的庭院经济,在李子树中间种植板栗南瓜,全村70%的贫困户参与南瓜种植。

    image.png 

    学田乡的庭院经济模式。水稻田里养河蟹河虾,鸭鹅吃了河蟹河虾产的鸭蛋鹅蛋又大又多汁,产的粪便又育肥了稻田。

    image.png 

    学田村高粱、小麦丰收景象。

    image.png 

    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推进了学田乡种植业的发展。

    如今的学田,已初显乡村振兴美好景象。好比一首歌中唱到:“唱起草原的歌,……牛羊满山坡”蔬果飘香,乡亲民眷。

    三、学田乡的那些人、物、事

    image.png 

    学田村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马屹山。马屹山是学田乡卫生院的一名西医外科医生,1965年出生的他工作以来一直为百姓看病开药、救死扶伤。本以为自己会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健康事业,可让他不承想到的是,在自己50多岁的时候被组织委派到学田村担任了第一书记,有了新的使命——带领学田村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第一次见,50来岁就已满头白发,可见为脱贫攻坚事业倾尽的心血。

    image.png 

    都说“医者仁心”,担任了第一书记后马书记除了夜以继日的忙着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外,依然不忘自己的老本行,他每天随身携带血压器、听诊器,利用入户走访时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血压、听心率,送诊上门,他的热心服务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整个突泉县都知道有一位“带着听诊器下户的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初,学田村就能实现整村脱贫,这个满头白发、心系百姓疾苦的第一书记表示脱贫攻坚结束后还会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服务百姓的路上!

    image.png 

    在突泉县学田乡学田地六烈士墓西北20多米处,有一座孤坟,墓主人叫汤吉祥山东省胶南县人。汤吉祥1923年生于山东省胶州胶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春,汤吉祥与孙友参加了由罗荣桓为政治委员、代师长的八路军115师对日伪军发起的春季攻势和大反攻。1946年9月初的一天,匪首“常胜”带领100多个土匪在学田区胜利村一带烧杀掠夺,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独立一旅司令员闻讯后,立即派三连连长张发迅速集合队伍,急行军赶到胜利村后三河屯。部队到达时,土匪早已做好准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三连迅速占据胜利村后双河屯东山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向屯内的土匪发起进攻。后双河屯三面环山,屯内居民有50多户。匪首“常胜”指挥众匪依托房屋、院墙作掩体,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对峙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一个小时后,连长张发发出冲锋命令,当冲锋号吹响的刹那间,杀声震天,战士们犹如离弦之箭冲入屯里,与土匪展开了短兵相接的巷战,土匪被迫向屯西撤退,汤吉祥与战友孙友一前一后紧追不放,当他们路过一栋房前时,孙友听到身后有动静,当孙友回头看时一个土匪在这栋房子后正端着枪向汤吉祥开枪,孙友一边喊“卧倒!”同时一个箭步冲过去扑到汤吉祥身上,这时枪响了,当汤吉祥翻过身站起来,看到亲爱的战友孙友倒在血泊中。说着说着汤吉祥放下孙友,纵身一跃跳起来,红着眼睛端起枪向土匪冲过去,……几声枪响,几个土匪接连倒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打得土匪闻风丧胆,匪首“常胜”带着匪徒向屯西撤退,越过西山梁,逃向桦树林。战斗结束后,汤吉祥洒泪学田地掩埋了战友的尸体,跪下连磕三个头说:“大哥等推翻蒋家王朝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陪你一辈子!”之后,汤吉祥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1946年10月,汤吉祥随同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独立一旅撤防奔赴前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直捣蒋家王朝,解放广州,一直战斗到海南岛。1951年初,汤吉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后,汤吉祥放弃了回山东省胶南县老家安置的优越条件,并且舍弃了回家与亲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孤身一人毅然决然的来到突泉县学田区学田地落户,在距离战友孙友坟墓不远处,在乡亲们帮助下盖了一间10多平方米土房,与战友孙友坟墓为伴,朝夕与共。19世纪70年代,汤吉祥儿子想到父亲年岁一年比一年大,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儿子几次到学田地接父亲回老家安度晚年,汤吉祥由于割舍不下战友“孙友”,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学田地半步,儿子眼泪汪汪地看着老父亲,无奈之下,只好把18岁的女儿汤艳华派来照顾爷爷。20世纪6070年代,每到清明节时,学校师生祭扫烈士墓,汤吉祥就把压在箱底褪了色的军装和军功章拿出来穿戴整齐,讲述自己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还得赤脚给地主放猪、扛活、当长工,受尽地主的欺压和凌辱,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时他就会泪如雨下、老泪纵横。当他讲到在山东参加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和在突泉剿匪战斗故事给师生们听的时候,他就会兴致勃勃、手舞足蹈。

    image.png 

    学田乡六位烈士和汤吉祥的故事在突泉乃至兴安盟广为流传。目前,参观与祭扫坐落在学田乡村部后的六位烈士和汤吉祥的墓,成为开展党建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

    image.png 

    学田乡建有耕读文化园,由文化长廊、耕读文化广场和“知雨阁”仿古学堂组成。其中知雨阁是办公厅协调资金参与筹建的仿古建筑。之所以叫知雨,取名自“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寓意,也是对风调雨顺的一种美好寄托。

    image.png 

    知雨阁目前是突泉县国学教育基地,将扶贫工作、廉政建设与国学有效融合在一起。知雨阁共有两层,古人的家训和治学名篇放在一楼大厅,左侧的是《荀子劝学》,右侧是《朱子家训》。大厅里摆放的学田的微型立体地图,像鸟瞰图一样能够看到学田的全貌。一楼两侧是礼堂和学堂,礼堂里面有专供教学用的多媒体,可容纳200余人,是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可播放廉政影片,召开廉政讲座。对面是学堂,完全仿古建设,开设国学课堂,传播传统文化,为的就是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都是讲授的内容。二楼是书房和画苑,展示的是书画家、知青留下的书画作品。知雨阁同时也为贫困户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一举多得。

    image.png 

    学田乡卫生院临街坐落在学田村村部前面。周边许多乡镇包括县里的群众都来这里看病,给大家带来许多方便。

    image.png 

    学田乡卫生院的医生免费为贫困户作健康讲座和义诊。

    image.png 

    2020年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企业资金5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9月底,我与村书记赴吉林省玻璃山镇购羊。

    image.png 

    2020年3月,学田乡一农户焚烧自家玉米秸秆,引发火灾,近600亩农田和山林被烧,损失较大,全乡干部参与救火。焚烧秸秆危害极大,探讨秸秆转化清洁能源。

    四、扶贫感悟

    image.png 

    乡镇的扶贫工作非常辛苦,5加2,白加黑是常态,有许多的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扶贫专干00后,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勇气与担当,为脱贫攻坚注入青春的力量。

    image.png 

    学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整整齐齐种着一排松树。这里有这样一个传统:每一位扶贫干部在离开学田的时候都要种一棵松树,作为纪念。我也有幸亲手种下了一棵,愿它茁壮成长!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能够亲眼见证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圆满落幕,乡村全面振兴的蓝图如期绘就,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与大家分享几点心得体会:

    一、勤奋永远是贫穷的克星。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贫困户内在动力的提升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学田的广大农户,不管是贫困户还是一般户,都特别的勤奋。不论家境如何,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拼搏、乐观向上的心态,每天早晨4点天一亮就下地干活,卖豆腐跑运输。这也是学田村能够脱贫并发展越来越好的重要内在因素。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扶贫产业的壮大与发展。得益于政府办公厅多年的帮扶与投入,学田乡种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形成了李子树下种南瓜、发展庭院经济的种植业,养殖能繁母羊、安格斯牛的养殖业,秸秆转化加工的新能源为主的与当地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都将成为学田乡乡村振兴的驱动力。

    三、借助脱贫攻坚,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常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乡村振兴的信心,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乡村振兴的力量,对于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意义深远。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为广大脱贫攻坚干部提供更加坚实的信仰力量、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奋进的勇气担当,必将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四、地方志可以借鉴学田乡脱贫的成功经验,转变观念,展现活力。那就是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讲台走向田野,从案桌走向灶台,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入实践,亲近自然,亲近乡村,亲近基层,在基层和乡村中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为志鉴编纂提供源源不绝的养料。

    2021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了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状和奖牌,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全国有832个贫困县,全区3694个贫困嘎查村,扶贫驻村干部18284名,有很多第一书记、扶贫专干抛家舍业比我要付出的多,辛苦的多。我能够代表自治区地方志研究室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在乡村发扬和展现方志情怀,我倍感荣光!

    祝愿全区地方志事业可以像这轮东升的旭日一样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image.png

    image.png 

    撰稿  李洋

     


  • 【机关党建】图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
  • 发布时间:2023-07-06
  • 来源:

  • 2019年7月,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向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的通知》要求,我代表自治区政府地方志研究室赴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近两年的扶贫驻村工作成为我人生重要经历和宝贵财富,让我收获颇丰。为分享交流扶贫工作的心得体会,我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大家汇报、讲述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情况,希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所感悟与帮助。

    一、走近学田

    image.png 

    学田村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典型东北黑土地,位于兴安盟突泉县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为学田乡政府所在地。学田村辖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1个自然屯,学田村耕地面积4222.3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亩。全村户籍人口383户815人,常住人口237户535人。学田村是一般贫困村,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户114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农业发展受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人均耕地少,村集体经济模式单一。学田村于2018年出列,2019年底经自治区第三方验收已全部脱贫。

    image.png 

    所谓学田,是指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设田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学田”这一很有历史内涵的名字源起宋代以来的这种赡学制度,即田地税赋所得,全部用于资助办学。此后,一直延续到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站——清朝。辽金时期,此地就有各族人民劳作、生息。清末境域属图仕业图旗王荒,放荒初,王旗与垦务机构议定,这一带土地,待升科纳税后,全部税收用于学堂,故得名“学堂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在学田地设置第三区,后改称第二区,1936年曾设学田村。1941年奉天有个姓曾的军阀来此放地契,给学校一块校田地,立屯时根据此屯坐落在学田地边上,遂命名为学田地屯至今。1947年末,设学田区。1962年建立学田人民公社。从名字看出学田乡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有着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学田以前称“学堂地”,如今学融南北西东,田纳雨雪风霜,“学田乡”自此出名。

    image.png 

    全区向三个深度贫困地区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兴安盟派驻驻村干部118名,兴安盟38名,突泉县6名,学田乡2名。参加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兴安盟盟委组织部脱贫攻坚工作培训后,驻村干部便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在明确驻村工作职能职责后,驻村干部便开始了解村情,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致贫主要原因,宣传扶贫政策,协调落实扶贫项目资金,与村两委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image.png 

    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高润喜带队赴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领导听取学田乡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image.png 

    2015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项目资金240万元新建学田乡卫生院。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资金为学田村主街道加宽铺油路,改善人居环境。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项目资金200万元,为学田小学兴建塑胶跑道与运动场。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资金为学田村休整150米南河护堤。

    image.png 

    多年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累计协调帮扶资金1500万元,在种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走进学田

    image.png 

    “近”学田是初来乍到,是人地生疏,是我来到你的身边;走“进”学田是声情并茂,是顾盼生辉,是我走入你的心理。

    通过驻村工作真正走入贫困户的心中,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走近”贫困户身边到“走进”贫困户心理,是每一位扶贫干部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也是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image.png 

    当好驻村调查员。驻村期间普遍走访贫困户,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及家庭情况,了解致贫原因,掌握学田村产业扶贫情况,主要是大牲畜养殖和林果业发展状况,为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image.png 

    当好驻村宣讲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宣讲扶贫知识与低保评定政策,积极争取贫困户理解和支持,不断巩固贫困户政策知晓率,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发悬挂习近平主席画像。

    image.png 

    当好驻村联络员。及时到贫困户家中把资产收益、低保评定、免费体检、评选护林员、保洁员等事宜第一时间告知贫困户,同时把贫困户遇到的新问题,贫困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村两委反馈,充当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配合村第一书记做好贫困户易地搬迁回访工作。

    image.png 

    当好驻村服务员。与村书记、第一书记研究制定学田乡学田村五年20192023年帮扶发展规划,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型升级。参加学田乡贫困户档案管理业务培训,规范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管理体系并完成信息录入。为贫困户复印扶贫档案及申请贷款、资产收益等所需的各种证件,引领保险人员到户为牲畜办理保险,引领相关部门到户做房屋鉴定,水质检测等,让贫困户少跑腿,在家享受到优质服务。

    image.png 

    当好驻村调解员。针对贫困户提出的质疑或政策盲点,及时到户予以宣讲和解释,把矛盾化解在家中,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凝聚力。

    image.png 

    当好驻村党建指导员。以抓好党建促脱贫为引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完成“学习强国”任务。学田乡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爱你中国”广场大合唱活动,学田村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参加《牛米春州 杭盖突泉》突泉县脱贫攻坚知识竞赛,学田村在全县188个自然村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最终取得第三名。

    学田村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是继续巩固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农牧厅扶持资金购置安格斯基础母牛,发展学田村集体肉牛养殖产业,采取“代养分红”的方式实现村集体和代养户双受益,每年村集体可获益4万元。2020年,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王荣武一行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帮扶点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学田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企业资金5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

    二是深入发展种植业,带动庭院经济。充分发挥学田村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和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好果树种植。学田乡天兴种植养殖合作社李子种植园占地400亩其中贫困户有150亩2019年每户收益180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2019年推广的庭院经济,在李子树中间种植板栗南瓜,全村70%的贫困户参与南瓜种植,每户约增收1000元,极大调动了贫困户积极性。

    image.png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帮扶学田村开展安格斯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当年23头安格斯基础母牛已部分产下牛犊,目前总数近50头。

    image.png 

    2020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企业资金5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

    image.png 

    2019年推广的庭院经济,在李子树中间种植板栗南瓜,全村70%的贫困户参与南瓜种植。

    image.png 

    学田乡的庭院经济模式。水稻田里养河蟹河虾,鸭鹅吃了河蟹河虾产的鸭蛋鹅蛋又大又多汁,产的粪便又育肥了稻田。

    image.png 

    学田村高粱、小麦丰收景象。

    image.png 

    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推进了学田乡种植业的发展。

    如今的学田,已初显乡村振兴美好景象。好比一首歌中唱到:“唱起草原的歌,……牛羊满山坡”蔬果飘香,乡亲民眷。

    三、学田乡的那些人、物、事

    image.png 

    学田村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马屹山。马屹山是学田乡卫生院的一名西医外科医生,1965年出生的他工作以来一直为百姓看病开药、救死扶伤。本以为自己会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健康事业,可让他不承想到的是,在自己50多岁的时候被组织委派到学田村担任了第一书记,有了新的使命——带领学田村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第一次见,50来岁就已满头白发,可见为脱贫攻坚事业倾尽的心血。

    image.png 

    都说“医者仁心”,担任了第一书记后马书记除了夜以继日的忙着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外,依然不忘自己的老本行,他每天随身携带血压器、听诊器,利用入户走访时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血压、听心率,送诊上门,他的热心服务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整个突泉县都知道有一位“带着听诊器下户的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初,学田村就能实现整村脱贫,这个满头白发、心系百姓疾苦的第一书记表示脱贫攻坚结束后还会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服务百姓的路上!

    image.png 

    在突泉县学田乡学田地六烈士墓西北20多米处,有一座孤坟,墓主人叫汤吉祥山东省胶南县人。汤吉祥1923年生于山东省胶州胶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春,汤吉祥与孙友参加了由罗荣桓为政治委员、代师长的八路军115师对日伪军发起的春季攻势和大反攻。1946年9月初的一天,匪首“常胜”带领100多个土匪在学田区胜利村一带烧杀掠夺,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独立一旅司令员闻讯后,立即派三连连长张发迅速集合队伍,急行军赶到胜利村后三河屯。部队到达时,土匪早已做好准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三连迅速占据胜利村后双河屯东山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向屯内的土匪发起进攻。后双河屯三面环山,屯内居民有50多户。匪首“常胜”指挥众匪依托房屋、院墙作掩体,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对峙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一个小时后,连长张发发出冲锋命令,当冲锋号吹响的刹那间,杀声震天,战士们犹如离弦之箭冲入屯里,与土匪展开了短兵相接的巷战,土匪被迫向屯西撤退,汤吉祥与战友孙友一前一后紧追不放,当他们路过一栋房前时,孙友听到身后有动静,当孙友回头看时一个土匪在这栋房子后正端着枪向汤吉祥开枪,孙友一边喊“卧倒!”同时一个箭步冲过去扑到汤吉祥身上,这时枪响了,当汤吉祥翻过身站起来,看到亲爱的战友孙友倒在血泊中。说着说着汤吉祥放下孙友,纵身一跃跳起来,红着眼睛端起枪向土匪冲过去,……几声枪响,几个土匪接连倒下。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打得土匪闻风丧胆,匪首“常胜”带着匪徒向屯西撤退,越过西山梁,逃向桦树林。战斗结束后,汤吉祥洒泪学田地掩埋了战友的尸体,跪下连磕三个头说:“大哥等推翻蒋家王朝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陪你一辈子!”之后,汤吉祥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1946年10月,汤吉祥随同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独立一旅撤防奔赴前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直捣蒋家王朝,解放广州,一直战斗到海南岛。1951年初,汤吉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后,汤吉祥放弃了回山东省胶南县老家安置的优越条件,并且舍弃了回家与亲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孤身一人毅然决然的来到突泉县学田区学田地落户,在距离战友孙友坟墓不远处,在乡亲们帮助下盖了一间10多平方米土房,与战友孙友坟墓为伴,朝夕与共。19世纪70年代,汤吉祥儿子想到父亲年岁一年比一年大,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儿子几次到学田地接父亲回老家安度晚年,汤吉祥由于割舍不下战友“孙友”,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学田地半步,儿子眼泪汪汪地看着老父亲,无奈之下,只好把18岁的女儿汤艳华派来照顾爷爷。20世纪6070年代,每到清明节时,学校师生祭扫烈士墓,汤吉祥就把压在箱底褪了色的军装和军功章拿出来穿戴整齐,讲述自己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还得赤脚给地主放猪、扛活、当长工,受尽地主的欺压和凌辱,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时他就会泪如雨下、老泪纵横。当他讲到在山东参加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和在突泉剿匪战斗故事给师生们听的时候,他就会兴致勃勃、手舞足蹈。

    image.png 

    学田乡六位烈士和汤吉祥的故事在突泉乃至兴安盟广为流传。目前,参观与祭扫坐落在学田乡村部后的六位烈士和汤吉祥的墓,成为开展党建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

    image.png 

    学田乡建有耕读文化园,由文化长廊、耕读文化广场和“知雨阁”仿古学堂组成。其中知雨阁是办公厅协调资金参与筹建的仿古建筑。之所以叫知雨,取名自“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寓意,也是对风调雨顺的一种美好寄托。

    image.png 

    知雨阁目前是突泉县国学教育基地,将扶贫工作、廉政建设与国学有效融合在一起。知雨阁共有两层,古人的家训和治学名篇放在一楼大厅,左侧的是《荀子劝学》,右侧是《朱子家训》。大厅里摆放的学田的微型立体地图,像鸟瞰图一样能够看到学田的全貌。一楼两侧是礼堂和学堂,礼堂里面有专供教学用的多媒体,可容纳200余人,是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可播放廉政影片,召开廉政讲座。对面是学堂,完全仿古建设,开设国学课堂,传播传统文化,为的就是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都是讲授的内容。二楼是书房和画苑,展示的是书画家、知青留下的书画作品。知雨阁同时也为贫困户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一举多得。

    image.png 

    学田乡卫生院临街坐落在学田村村部前面。周边许多乡镇包括县里的群众都来这里看病,给大家带来许多方便。

    image.png 

    学田乡卫生院的医生免费为贫困户作健康讲座和义诊。

    image.png 

    2020年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协调企业资金5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9月底,我与村书记赴吉林省玻璃山镇购羊。

    image.png 

    2020年3月,学田乡一农户焚烧自家玉米秸秆,引发火灾,近600亩农田和山林被烧,损失较大,全乡干部参与救火。焚烧秸秆危害极大,探讨秸秆转化清洁能源。

    四、扶贫感悟

    image.png 

    乡镇的扶贫工作非常辛苦,5加2,白加黑是常态,有许多的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扶贫专干00后,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勇气与担当,为脱贫攻坚注入青春的力量。

    image.png 

    学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整整齐齐种着一排松树。这里有这样一个传统:每一位扶贫干部在离开学田的时候都要种一棵松树,作为纪念。我也有幸亲手种下了一棵,愿它茁壮成长!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能够亲眼见证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圆满落幕,乡村全面振兴的蓝图如期绘就,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与大家分享几点心得体会:

    一、勤奋永远是贫穷的克星。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贫困户内在动力的提升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学田的广大农户,不管是贫困户还是一般户,都特别的勤奋。不论家境如何,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拼搏、乐观向上的心态,每天早晨4点天一亮就下地干活,卖豆腐跑运输。这也是学田村能够脱贫并发展越来越好的重要内在因素。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扶贫产业的壮大与发展。得益于政府办公厅多年的帮扶与投入,学田乡种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形成了李子树下种南瓜、发展庭院经济的种植业,养殖能繁母羊、安格斯牛的养殖业,秸秆转化加工的新能源为主的与当地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都将成为学田乡乡村振兴的驱动力。

    三、借助脱贫攻坚,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常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乡村振兴的信心,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乡村振兴的力量,对于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意义深远。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为广大脱贫攻坚干部提供更加坚实的信仰力量、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奋进的勇气担当,必将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四、地方志可以借鉴学田乡脱贫的成功经验,转变观念,展现活力。那就是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讲台走向田野,从案桌走向灶台,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入实践,亲近自然,亲近乡村,亲近基层,在基层和乡村中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为志鉴编纂提供源源不绝的养料。

    2021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了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状和奖牌,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全国有832个贫困县,全区3694个贫困嘎查村,扶贫驻村干部18284名,有很多第一书记、扶贫专干抛家舍业比我要付出的多,辛苦的多。我能够代表自治区地方志研究室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在乡村发扬和展现方志情怀,我倍感荣光!

    祝愿全区地方志事业可以像这轮东升的旭日一样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image.png

    image.png 

    撰稿  李洋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