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3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修志札记】《史记》与地方志
  • 发布时间:2023-08-16
  • 来源:
  • 谭志刚

     

    作为一名方志人,《史记》真的不能不读。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方面,我们暂不做赘述。作为一名地方志工作者,笔者认为《史记》的艺术成就,对我们地方志、年鉴的编撰工作更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叙事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手法,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史记》的叙事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事件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而我们在地方志和年鉴的编撰过程中,往往功力不够,叙事拖沓,不够精炼,不注重语言和细节描写。习惯性的大话套话空话,喜欢大而化之,这是方志人需要补的非常重要的一课,读《史记》可补上这一课。

    其次是描写手法的运用,在《史记》中,司马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高祖本纪》中,司马迁较多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将刘邦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高祖本纪》中有一段话,陈述了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与天下同利”,并且善于用人。层叠排比,滔滔而下,显出刘邦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志得意满。张良、萧何与韩信,都是杰出的人物,俱能为刘邦所用,则刘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在《史记》的其他篇章里,司马迁也多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人物和事件写活,刻画的惟妙惟肖。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在编写地方志和年鉴时适当的运用一些描写手法,未尝不可。这样,就增强了文字的生动性、使文字鲜活起来。有人说,地方志和年鉴的编写只需要平铺直叙即可,只叙述,不评论,不修饰,实则不尽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任何文字如果缺乏了生动鲜活,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可读性,变得刻板,单调,读者自然不会喜欢。这一点,作为方志人要正确理解和领会,叙述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循规蹈矩,它正需要我们志书年鉴编撰者要解放思想,不照搬照抄理论,把理论活学活用。这样,我们的地方志和年鉴不仅能成为一册工具书,也能成为人人都喜欢读的文艺作品,真正走向人民大众而广泛传播。

    第三是互见法的运用,司马迁写《史记》,既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历史的真实,在安排材料上他采用了“互见法”。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几乎交织在一起,司马迁按描写人物的需要,或详或略,或补或删,描写人物各具性格,记述史实则互相补足,这就是“互见法”。

    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并不是时时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一顿暴打,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了。如果将这件事写进《魏公子列传》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点,又不损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

    关于互见法的运用,我们方志人主要应该在条目如何科学设置上多借鉴一下,要做足功课,下足功夫,条目的设置关乎一部地方志以及年鉴的成败,这一点至关重要。纵观这些年全国各地涌现出的精品志和精品年鉴,无不是条目设置科学合理,浑然天成。这一点,《史记》早就给我们后世的方志人做出了典范。

    总之,司马迁的《史记》所写的历史真人真事,既保持了叙事的客观性,又赋予了人物事件的生动鲜活,极富传奇色彩。其实,我们方志人所要书写的地方志和年鉴,不也是一部当代传奇吗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出历史必然性。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我们当代方志人启示多多。

    作者单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档案史志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修志札记】《史记》与地方志
  • 发布时间:2023-08-16
  • 来源:
  • 谭志刚

     

    作为一名方志人,《史记》真的不能不读。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方面,我们暂不做赘述。作为一名地方志工作者,笔者认为《史记》的艺术成就,对我们地方志、年鉴的编撰工作更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叙事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手法,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史记》的叙事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事件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而我们在地方志和年鉴的编撰过程中,往往功力不够,叙事拖沓,不够精炼,不注重语言和细节描写。习惯性的大话套话空话,喜欢大而化之,这是方志人需要补的非常重要的一课,读《史记》可补上这一课。

    其次是描写手法的运用,在《史记》中,司马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高祖本纪》中,司马迁较多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将刘邦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高祖本纪》中有一段话,陈述了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与天下同利”,并且善于用人。层叠排比,滔滔而下,显出刘邦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志得意满。张良、萧何与韩信,都是杰出的人物,俱能为刘邦所用,则刘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在《史记》的其他篇章里,司马迁也多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人物和事件写活,刻画的惟妙惟肖。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在编写地方志和年鉴时适当的运用一些描写手法,未尝不可。这样,就增强了文字的生动性、使文字鲜活起来。有人说,地方志和年鉴的编写只需要平铺直叙即可,只叙述,不评论,不修饰,实则不尽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任何文字如果缺乏了生动鲜活,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可读性,变得刻板,单调,读者自然不会喜欢。这一点,作为方志人要正确理解和领会,叙述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循规蹈矩,它正需要我们志书年鉴编撰者要解放思想,不照搬照抄理论,把理论活学活用。这样,我们的地方志和年鉴不仅能成为一册工具书,也能成为人人都喜欢读的文艺作品,真正走向人民大众而广泛传播。

    第三是互见法的运用,司马迁写《史记》,既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历史的真实,在安排材料上他采用了“互见法”。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几乎交织在一起,司马迁按描写人物的需要,或详或略,或补或删,描写人物各具性格,记述史实则互相补足,这就是“互见法”。

    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并不是时时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一顿暴打,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了。如果将这件事写进《魏公子列传》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点,又不损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

    关于互见法的运用,我们方志人主要应该在条目如何科学设置上多借鉴一下,要做足功课,下足功夫,条目的设置关乎一部地方志以及年鉴的成败,这一点至关重要。纵观这些年全国各地涌现出的精品志和精品年鉴,无不是条目设置科学合理,浑然天成。这一点,《史记》早就给我们后世的方志人做出了典范。

    总之,司马迁的《史记》所写的历史真人真事,既保持了叙事的客观性,又赋予了人物事件的生动鲜活,极富传奇色彩。其实,我们方志人所要书写的地方志和年鉴,不也是一部当代传奇吗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出历史必然性。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我们当代方志人启示多多。

    作者单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档案史志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