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8年  /  第四期
  • (文化博览)内蒙古西部区农村方言婚俗词反映出的婚俗文化
  •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作为语言地域变体的方言,就像是一面多棱镜,不仅可以表现整个中国文化的共性,也可以折射出一定地域的独特文化。本文以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内蒙古西部区农村方言中婚俗词为切入点,来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文化。

        “在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即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中,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1]正是由于婚姻在上述三大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称为婚姻大事。早在周代,人们对婚姻就非常重视。《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一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且在周代婚姻礼仪就已经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具有了社会性的合法地位。其中《仪礼》和《礼记》中的记载最完备,即把婚姻的过程分六个阶段,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以后我国历代的婚姻礼俗都以它为主干,在六礼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的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婚姻礼俗在继承周代“六礼”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整个婚姻的过程也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即:提亲、看家、定亲、择日子、娶亲、住七住八。“提亲”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男家请说媒的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只是不再以雁作为礼物,而是带一些烟酒之类的东西。“看家”是在男方提亲之后,如女方有意同意这门亲事,便会由说媒的领着到男方家“看家”、“认门儿”,其实不仅仅是“认门儿”,主要意图是看男方家的房舍,考察男方家底是否厚实,甚至会向邻里邻居探听男方家的人品。“定亲”大致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徵”,也叫“定婚”、“结定”。在定婚席上,女方会提一些条件,如房子、财礼、衣服钱、首饰等,而并不是玄纁、束帛、俪皮等就能解决问题的。“择日子”大致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吉”和“请期”,即双方家长分别请阴阳先生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一个“吉日”,经常是两家选的不一致,最后由两家协定。“娶亲”就是“六礼”中的“亲迎”,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娶亲”一般要持续三天,男女两家都是。正式迎亲的头一天晚上是“卯夜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同时布置好第二天正式迎亲的事宜。第二天正式“娶亲”,新郎要到女方家亲自把新娘娶回家。第三天“谢人”,即设宴感谢所有在婚礼期间帮忙的亲朋好友、邻里邻居。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还有“住七住八”一说,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后,先在新郎家住七天,然后由新娘的父亲接新娘回娘家住八天,再回婆家。

      张崇先生曾说:“就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方言是第二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出现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语。”[2]风俗习惯有地方性,这种地方性往往在方言词语中表现出来。婚嫁,在世界各地是普遍现象,但不同社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仪式和程序,这便形成不同的婚俗,于是就用不同的特定的方言词语表现。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婚姻礼俗的六个主要阶段中,有一些特定的方言词语,通过对这些方言词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探究出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理念及渊源。兹归类分析如下:
      (一)缝盖物、压床、逶富贵、四色礼、送鞋、偷筷子、下马面、抓富贵、守喜灯
      在娶亲之前,男方家要给新郎新娘缝盖物,“盖物”就是“被子”,但在“缝盖物”这个方言词中,也包括“褥子”。缝盖物用的针线要一根线缝到头,不能打结,不能倒针,更不能中途续接。“一根线缝到头”是预祝新婚夫妇琴瑟和谐、白头到老。“不能打结”是预祝婚后的日子一帆风顺,避免磕磕碰碰。“不倒针”、“不续接”是说婚后新娘不走回头路,不会被“休”回家,更不会有“断弦续接”。娶亲的头一天晚上——“卯夜席”完毕后,男方家要找新郎的侄子或外甥(未婚)去新房睡一夜,俗称“压床”,意为送子、驱邪,祝愿新婚夫妇多生儿子。“娶亲”当天,新娘要在新郎抱来的大红被子上坐一会儿,预示着结婚以后的日子厚厚实实,俗称“逶富贵”。且新郎要给新娘娘家送“四色礼”,即酒、茶叶、糖、点心。有些地方订婚也送“四色礼”。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古时候女子出嫁以茶叶为聘礼。唐代茶圣陆羽撰《茶经》后,民俗又将女子订婚受聘谓之“吃茶”,又称“茶礼”。据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载:“种茶下之,不可移植,移西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取其不移志之意,故“茶礼”一词也就成了女子受聘的美称。“酒”是古代祭祀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礼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饮少量的酒也有益于身体健康。这大概也就是偈文“清酒降幅”,“白酒欢之由”之本意了。“酒”也具有巫术作用,常用于驱鬼镇邪等法式中,利用鬼魂喜酒、好酒的弱点,直接驱赶凶煞恶鬼或诱使作祟的凶煞恶鬼离开。著名民俗学家黄石于在《婚姻礼节的法术背景》中指出,结婚的主要目的在于养儿育女、百子千孙,故用种种法术,增长新婚男女的生殖能力。“糖”和“点心”则寓意新郎新娘婚后生活甜甜蜜蜜。此外,新娘娘家要把新郎带来的四色礼之一——酒倒在别的瓶子里,再在原来的酒瓶里倒上水,栽一根葱,由新郎带走,预示着“栽根立后”,子孙繁茂。女儿出嫁当天,娘家要送新郎一双新鞋,以“鞋”与“偕”同音,嘱咐新人“同偕到老”。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女方家要设宴招待,桌上摆上点心、水果等,而且心照不宣地在桌下用酒杯扣住一双筷子。伴郎乘人不备时,将筷子偷入怀中。“筷子”与“快子”谐音,是为了祝福新人“快快生子”。新郎将新娘娶回家后,婆婆要给新郎新娘煮“长寿面”,也俗称“下马面”,祝愿新人长长久久。然后稍微休整后,新郎要陪着新娘拜人认亲,按长幼辈份行大礼,亲戚朋友会把备好的礼钱放入托盘中。认亲结束后,新娘要抓托盘中的拜喜钱,抓到多少就归新娘多少,俗称“抓富贵”,抓得越多越吉祥。在新婚之夜,洞房内的灯要亮到天明,认为亮到天明的灯可以避除危害婚姻的邪魔,保佑新婚夫妇白头偕老,俗称“守喜灯”。其实,“守喜灯”渊于“火”的避邪作用。火从古至今都是神圣之物,具有镇吓鬼神的神力,火能发光,是光明的象征,且火具有焚烧化物的功能,按照巫术相似律的逻辑,火也能焚烧掉妖魔鬼怪。维吾尔族就有跨火婚仪。迎娶时,男方家在门口点燃一堆火,新娘必须跨越火堆进屋。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驱鬼辟邪,降临幸福”。
      (二)上马饺子、闹洞房、听房
      娶亲那天,新郎和陪他迎娶的人到了新娘家,要一起吃“上马饺子”。与平常饺子的区别是,有一些饺子包的是辣椒、胡椒面、花椒等,但外观看不出来。目的是想耍笑新郎,以增加喜盈盈闹哄哄的喜庆气氛,也有试探新郎是否精明的意图。亲朋好友晚上要“闹洞房”,耍笑新人。闹哄哄的新房,人声嘈杂,喜气洋洋,认为家中人气旺,可以驱邪镇宅。此习俗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燕地风俗:“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是说在闹洞房时,人们可以不讲传统礼仪,男女可以随便嬉戏。杨慎《丹铅续录》:“世俗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然以《抱朴子》考之,则晋世已然矣,历千余年而不能变,可怪哉!”《抱朴子》是晋时葛洪所撰,杨慎为明代人,可见从晋到明闹洞房之俗,世世相传,以至到今。闹完洞房还有“听房”的习俗。《汉书》:“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如因故没有听房,门口要立一把扫帚拟听房之举,以防不吉利。此习俗,源于姜子牙的老婆马氏,传说马氏是由扫帚星转世,且爱听房。“闹洞房”、“听房”是人们结婚求喜庆、爱热闹心理的一个突出表现,而求喜庆、爱热闹心理的深层,更多的则是希求兴旺发家。喜事只有热闹才能形成喜庆的氛围,“闹”是一种快乐的场景,是一种欢腾和兴旺发达的象征,因而只有“闹”,“喜庆”才能广扬,财路才能大开。
      (三)择日子、四铺四盖
      择日子时,两家一般都择双日,而不择单日,最后商定的也一定是双日。因为人们认为偶数是大吉大利之数,凡事讲究成双成对,尤其是结婚。这是古代“合二而一”思想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太极图就是一对旋转的阴阳鱼合为一个圆体,象征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反映了古代“合二而一”的辩证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观念反映到生活中,就是喜欢事物的成双成对,事事讲究对称和对偶。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中,这种思想观念在不少方面都有体现。男方家给新郎新娘缝盖物时一般讲究“四铺四盖”,即四床褥子四床盖物。如果男方家困难,无力负担“四铺四盖”,也可以
    缝“两铺两盖”,决没有缝“一铺一盖”、“三铺三盖”的。当然,如果男方家很富裕,“六铺六盖”、“八铺八盖”更好。总之,绝不会有“奇数”。此外,“娶亲”时要贴红双喜字;洞房中的小物品如暖壶、毛巾、牙缸、牙刷、镜子等也准备双份;还有洞房中的家具、床单、被面、枕巾也常选择有鸳鸯图案的,甚至要在新郎新娘的鞋垫上绣上鸳鸯。鸳鸯是爱情和婚姻的吉祥鸟,雄称鸳,雌称鸯,其性喜雌雄双宿双飞,形影不离。
      (四)财礼、衣服钱、上车钱、下车钱、离娘钱、压箱钱、离娘馍馍
      《礼记•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可见在中国的买卖婚姻中,“币”起着极大地作用。不过,周代六礼中,所携礼物并不昂贵,数量也小。但到秦汉时期,重聘金已盛行。《二十四史九通正典类要合编•晋朝》:“汉高祖聘夫人,黄金五千斤,马四匹。”《太平御览》:“东汉时议曹史展允,笃学贫苦,慈孝推让,年将如命,未成婚配。长吏李固乃向僚属为其征集聘金二三万钱,才促成其婚事。”又如《东汉会要•礼四》记载,桓帝娶梁翼的妹妹为皇后,“聘黄金二万金,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如此贵重的聘礼,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买卖婚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颇有市场和影响力的社会民俗文化事象,在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的内蒙古西部区农村还留有足迹。在定婚宴上,女方一般要向男方提一些条件,如财礼钱、衣服钱、首饰、家电、房子等。其中财礼钱给女方父母。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财礼要得很重,多达几万元,且每个村都有标准价,互相参考。男女双方因“财礼钱”、“衣服钱”等断裂关系的也不少。且在定婚之后,结婚之前,男方每年都要给女方换所谓的“冬衣”、“夏衣”。迎亲的当天,男方还要程度不等地付给女方各种名目的钱,如上车钱、下车钱、压箱钱、离娘钱等。八十年代还曾经流行“离娘馍馍”,就是男方家要给女方家蒸一定数量的馍馍,俗称“离娘馍馍”。究其深层原因,一方面是古代买卖婚姻的遗留,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人们物质生活匮乏,生活水平低下,所以才想出各种要钱的“名目”,反映出人们对金钱的贪求,以致给婚姻笼上了一层金钱关系。近几年,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尽管财礼钱、衣服钱、上下车钱等形式还存在,但只是象征性地要一点,男女两家再也不用为此讨价还价,男方家反倒主动给。这反映了人们的新思想、新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语词对文化的反映比起语言的其他方面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迅速,语词里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文化表象,它映射着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3] 以上四组婚俗方言词较全面地反映了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文化。第一组“缝盖物、压床、逶富贵、四色礼、送鞋、偷筷子、下马面、抓富贵、守喜灯”,表现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祝愿新人白头偕老、长长久久,如缝盖物、送鞋、下马面、守喜灯;二是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如压床、四色礼、偷筷子;三是祝愿新人富贵、吉祥,如压床、四色礼、逶富贵、抓富贵、守喜灯。第二组“上马饺子、闹洞房、听房”,反映出人们崇尚喜庆、热闹气氛的心理。第三组“择日子、四铺四盖”是古代“合二而一”思想的遗留。第四组“财礼、衣服钱、上车钱、下车钱、离娘钱、压箱钱、离娘馍馍”,折射出婚姻中的金钱关系,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低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笼罩在婚姻上的金钱观念会越来越淡薄,美好的、文明的婚俗事象会与日逐增。

      本文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西部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课题批准号06B059)系列论文成果之一

    注释: 
        [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3页. 
        [2]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J]唐都学刊,1992(4).26页. 
        [3]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4页.

    参考文献: 
        [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J]唐都学刊,1992(4). 
        [3]戴昭铭.中国东北的婚丧习俗和民俗词语[J]汉语学习,1996(6). 
        [4]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玉芳.从白水方言婚俗词看古今婚俗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博览)内蒙古西部区农村方言婚俗词反映出的婚俗文化
  •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作为语言地域变体的方言,就像是一面多棱镜,不仅可以表现整个中国文化的共性,也可以折射出一定地域的独特文化。本文以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内蒙古西部区农村方言中婚俗词为切入点,来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文化。

        “在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即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中,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1]正是由于婚姻在上述三大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称为婚姻大事。早在周代,人们对婚姻就非常重视。《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一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且在周代婚姻礼仪就已经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具有了社会性的合法地位。其中《仪礼》和《礼记》中的记载最完备,即把婚姻的过程分六个阶段,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以后我国历代的婚姻礼俗都以它为主干,在六礼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的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婚姻礼俗在继承周代“六礼”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整个婚姻的过程也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即:提亲、看家、定亲、择日子、娶亲、住七住八。“提亲”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男家请说媒的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只是不再以雁作为礼物,而是带一些烟酒之类的东西。“看家”是在男方提亲之后,如女方有意同意这门亲事,便会由说媒的领着到男方家“看家”、“认门儿”,其实不仅仅是“认门儿”,主要意图是看男方家的房舍,考察男方家底是否厚实,甚至会向邻里邻居探听男方家的人品。“定亲”大致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徵”,也叫“定婚”、“结定”。在定婚席上,女方会提一些条件,如房子、财礼、衣服钱、首饰等,而并不是玄纁、束帛、俪皮等就能解决问题的。“择日子”大致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吉”和“请期”,即双方家长分别请阴阳先生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一个“吉日”,经常是两家选的不一致,最后由两家协定。“娶亲”就是“六礼”中的“亲迎”,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娶亲”一般要持续三天,男女两家都是。正式迎亲的头一天晚上是“卯夜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同时布置好第二天正式迎亲的事宜。第二天正式“娶亲”,新郎要到女方家亲自把新娘娶回家。第三天“谢人”,即设宴感谢所有在婚礼期间帮忙的亲朋好友、邻里邻居。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还有“住七住八”一说,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后,先在新郎家住七天,然后由新娘的父亲接新娘回娘家住八天,再回婆家。

      张崇先生曾说:“就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方言是第二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出现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语。”[2]风俗习惯有地方性,这种地方性往往在方言词语中表现出来。婚嫁,在世界各地是普遍现象,但不同社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仪式和程序,这便形成不同的婚俗,于是就用不同的特定的方言词语表现。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婚姻礼俗的六个主要阶段中,有一些特定的方言词语,通过对这些方言词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探究出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理念及渊源。兹归类分析如下:
      (一)缝盖物、压床、逶富贵、四色礼、送鞋、偷筷子、下马面、抓富贵、守喜灯
      在娶亲之前,男方家要给新郎新娘缝盖物,“盖物”就是“被子”,但在“缝盖物”这个方言词中,也包括“褥子”。缝盖物用的针线要一根线缝到头,不能打结,不能倒针,更不能中途续接。“一根线缝到头”是预祝新婚夫妇琴瑟和谐、白头到老。“不能打结”是预祝婚后的日子一帆风顺,避免磕磕碰碰。“不倒针”、“不续接”是说婚后新娘不走回头路,不会被“休”回家,更不会有“断弦续接”。娶亲的头一天晚上——“卯夜席”完毕后,男方家要找新郎的侄子或外甥(未婚)去新房睡一夜,俗称“压床”,意为送子、驱邪,祝愿新婚夫妇多生儿子。“娶亲”当天,新娘要在新郎抱来的大红被子上坐一会儿,预示着结婚以后的日子厚厚实实,俗称“逶富贵”。且新郎要给新娘娘家送“四色礼”,即酒、茶叶、糖、点心。有些地方订婚也送“四色礼”。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古时候女子出嫁以茶叶为聘礼。唐代茶圣陆羽撰《茶经》后,民俗又将女子订婚受聘谓之“吃茶”,又称“茶礼”。据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载:“种茶下之,不可移植,移西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取其不移志之意,故“茶礼”一词也就成了女子受聘的美称。“酒”是古代祭祀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礼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饮少量的酒也有益于身体健康。这大概也就是偈文“清酒降幅”,“白酒欢之由”之本意了。“酒”也具有巫术作用,常用于驱鬼镇邪等法式中,利用鬼魂喜酒、好酒的弱点,直接驱赶凶煞恶鬼或诱使作祟的凶煞恶鬼离开。著名民俗学家黄石于在《婚姻礼节的法术背景》中指出,结婚的主要目的在于养儿育女、百子千孙,故用种种法术,增长新婚男女的生殖能力。“糖”和“点心”则寓意新郎新娘婚后生活甜甜蜜蜜。此外,新娘娘家要把新郎带来的四色礼之一——酒倒在别的瓶子里,再在原来的酒瓶里倒上水,栽一根葱,由新郎带走,预示着“栽根立后”,子孙繁茂。女儿出嫁当天,娘家要送新郎一双新鞋,以“鞋”与“偕”同音,嘱咐新人“同偕到老”。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女方家要设宴招待,桌上摆上点心、水果等,而且心照不宣地在桌下用酒杯扣住一双筷子。伴郎乘人不备时,将筷子偷入怀中。“筷子”与“快子”谐音,是为了祝福新人“快快生子”。新郎将新娘娶回家后,婆婆要给新郎新娘煮“长寿面”,也俗称“下马面”,祝愿新人长长久久。然后稍微休整后,新郎要陪着新娘拜人认亲,按长幼辈份行大礼,亲戚朋友会把备好的礼钱放入托盘中。认亲结束后,新娘要抓托盘中的拜喜钱,抓到多少就归新娘多少,俗称“抓富贵”,抓得越多越吉祥。在新婚之夜,洞房内的灯要亮到天明,认为亮到天明的灯可以避除危害婚姻的邪魔,保佑新婚夫妇白头偕老,俗称“守喜灯”。其实,“守喜灯”渊于“火”的避邪作用。火从古至今都是神圣之物,具有镇吓鬼神的神力,火能发光,是光明的象征,且火具有焚烧化物的功能,按照巫术相似律的逻辑,火也能焚烧掉妖魔鬼怪。维吾尔族就有跨火婚仪。迎娶时,男方家在门口点燃一堆火,新娘必须跨越火堆进屋。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驱鬼辟邪,降临幸福”。
      (二)上马饺子、闹洞房、听房
      娶亲那天,新郎和陪他迎娶的人到了新娘家,要一起吃“上马饺子”。与平常饺子的区别是,有一些饺子包的是辣椒、胡椒面、花椒等,但外观看不出来。目的是想耍笑新郎,以增加喜盈盈闹哄哄的喜庆气氛,也有试探新郎是否精明的意图。亲朋好友晚上要“闹洞房”,耍笑新人。闹哄哄的新房,人声嘈杂,喜气洋洋,认为家中人气旺,可以驱邪镇宅。此习俗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燕地风俗:“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是说在闹洞房时,人们可以不讲传统礼仪,男女可以随便嬉戏。杨慎《丹铅续录》:“世俗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然以《抱朴子》考之,则晋世已然矣,历千余年而不能变,可怪哉!”《抱朴子》是晋时葛洪所撰,杨慎为明代人,可见从晋到明闹洞房之俗,世世相传,以至到今。闹完洞房还有“听房”的习俗。《汉书》:“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如因故没有听房,门口要立一把扫帚拟听房之举,以防不吉利。此习俗,源于姜子牙的老婆马氏,传说马氏是由扫帚星转世,且爱听房。“闹洞房”、“听房”是人们结婚求喜庆、爱热闹心理的一个突出表现,而求喜庆、爱热闹心理的深层,更多的则是希求兴旺发家。喜事只有热闹才能形成喜庆的氛围,“闹”是一种快乐的场景,是一种欢腾和兴旺发达的象征,因而只有“闹”,“喜庆”才能广扬,财路才能大开。
      (三)择日子、四铺四盖
      择日子时,两家一般都择双日,而不择单日,最后商定的也一定是双日。因为人们认为偶数是大吉大利之数,凡事讲究成双成对,尤其是结婚。这是古代“合二而一”思想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太极图就是一对旋转的阴阳鱼合为一个圆体,象征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反映了古代“合二而一”的辩证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观念反映到生活中,就是喜欢事物的成双成对,事事讲究对称和对偶。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中,这种思想观念在不少方面都有体现。男方家给新郎新娘缝盖物时一般讲究“四铺四盖”,即四床褥子四床盖物。如果男方家困难,无力负担“四铺四盖”,也可以
    缝“两铺两盖”,决没有缝“一铺一盖”、“三铺三盖”的。当然,如果男方家很富裕,“六铺六盖”、“八铺八盖”更好。总之,绝不会有“奇数”。此外,“娶亲”时要贴红双喜字;洞房中的小物品如暖壶、毛巾、牙缸、牙刷、镜子等也准备双份;还有洞房中的家具、床单、被面、枕巾也常选择有鸳鸯图案的,甚至要在新郎新娘的鞋垫上绣上鸳鸯。鸳鸯是爱情和婚姻的吉祥鸟,雄称鸳,雌称鸯,其性喜雌雄双宿双飞,形影不离。
      (四)财礼、衣服钱、上车钱、下车钱、离娘钱、压箱钱、离娘馍馍
      《礼记•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可见在中国的买卖婚姻中,“币”起着极大地作用。不过,周代六礼中,所携礼物并不昂贵,数量也小。但到秦汉时期,重聘金已盛行。《二十四史九通正典类要合编•晋朝》:“汉高祖聘夫人,黄金五千斤,马四匹。”《太平御览》:“东汉时议曹史展允,笃学贫苦,慈孝推让,年将如命,未成婚配。长吏李固乃向僚属为其征集聘金二三万钱,才促成其婚事。”又如《东汉会要•礼四》记载,桓帝娶梁翼的妹妹为皇后,“聘黄金二万金,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如此贵重的聘礼,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买卖婚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颇有市场和影响力的社会民俗文化事象,在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的内蒙古西部区农村还留有足迹。在定婚宴上,女方一般要向男方提一些条件,如财礼钱、衣服钱、首饰、家电、房子等。其中财礼钱给女方父母。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财礼要得很重,多达几万元,且每个村都有标准价,互相参考。男女双方因“财礼钱”、“衣服钱”等断裂关系的也不少。且在定婚之后,结婚之前,男方每年都要给女方换所谓的“冬衣”、“夏衣”。迎亲的当天,男方还要程度不等地付给女方各种名目的钱,如上车钱、下车钱、压箱钱、离娘钱等。八十年代还曾经流行“离娘馍馍”,就是男方家要给女方家蒸一定数量的馍馍,俗称“离娘馍馍”。究其深层原因,一方面是古代买卖婚姻的遗留,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人们物质生活匮乏,生活水平低下,所以才想出各种要钱的“名目”,反映出人们对金钱的贪求,以致给婚姻笼上了一层金钱关系。近几年,在内蒙古西部区农村,尽管财礼钱、衣服钱、上下车钱等形式还存在,但只是象征性地要一点,男女两家再也不用为此讨价还价,男方家反倒主动给。这反映了人们的新思想、新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语词对文化的反映比起语言的其他方面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迅速,语词里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文化表象,它映射着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3] 以上四组婚俗方言词较全面地反映了内蒙古西部区农村的婚俗文化。第一组“缝盖物、压床、逶富贵、四色礼、送鞋、偷筷子、下马面、抓富贵、守喜灯”,表现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祝愿新人白头偕老、长长久久,如缝盖物、送鞋、下马面、守喜灯;二是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如压床、四色礼、偷筷子;三是祝愿新人富贵、吉祥,如压床、四色礼、逶富贵、抓富贵、守喜灯。第二组“上马饺子、闹洞房、听房”,反映出人们崇尚喜庆、热闹气氛的心理。第三组“择日子、四铺四盖”是古代“合二而一”思想的遗留。第四组“财礼、衣服钱、上车钱、下车钱、离娘钱、压箱钱、离娘馍馍”,折射出婚姻中的金钱关系,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低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笼罩在婚姻上的金钱观念会越来越淡薄,美好的、文明的婚俗事象会与日逐增。

      本文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西部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课题批准号06B059)系列论文成果之一

    注释: 
        [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3页. 
        [2]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J]唐都学刊,1992(4).26页. 
        [3]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4页.

    参考文献: 
        [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J]唐都学刊,1992(4). 
        [3]戴昭铭.中国东北的婚丧习俗和民俗词语[J]汉语学习,1996(6). 
        [4]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玉芳.从白水方言婚俗词看古今婚俗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