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 四子王旗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地理坐标北纬41°20'~43°22',东经110°20'~113°,边界线长104公里。全旗总面积25513平方公里,总人口21.25 万人。全旗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土族、苗族、壮族、彝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维吾尔族14个民族。其中,蒙古族20137人,占总人口比例9.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5人。全旗行政区划为5个苏木(查干补力格苏木、红格尔苏木、脑木更苏木、巴音敖包苏木,江岸苏木),5个镇(乌兰花镇、白音朝克图镇、供济堂镇、吉生太镇、库伦图镇),3个乡(忽鸡图乡、东八号乡、大黑河乡),1个牧场(乌兰牧场)122个行政村(嘎查)801个自然村,13个社区。

    201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6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亿元,下降3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618万元,按同口径增长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牧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833元和9937元,分别增长8.4%和8.5%;三次产业结构为25.6∶32.9∶41.5。

    【农业】  2017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11.67万公顷。其中:马铃薯5.33公顷,葵花2.07万公顷,小麦1.33万公顷,玉米10.8万公顷,杂粮杂豆0.4万公顷,油菜籽1.5万公顷,蔬菜0.2万公顷。2017年,四子王旗粮食产量3.5亿斤,比2016年减产0.39亿斤,油料产量0.89亿斤。2017年,全旗新增膜下滴灌2880公顷,设施农业面积达4.6万公顷,占全旗总耕面积40%。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年内,生产脱毒马铃薯苗约5000万株,生产原原种6000万粒,全旗原种种植面积0.11万公顷,覆盖全旗4564户贫困户。2017年,旗高效创建作物依然是马铃薯,共落实马铃薯膜下滴灌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田0.4万公顷,建立9个试验示范片。

    【畜牧业】  全旗家畜存栏总数99.75万头(只口)。其中:大牲畜存栏2.77万头(只),羊存栏93.93万头(只),生猪存栏3.05万口;肉禽存栏3.95万羽。全旗家畜出栏147.33万头(只)。其中:大小畜出栏135.30万头(只),生猪出栏12.03万口;肉禽出栏11.46万羽。全旗肉产量为3.4万吨,绒毛产量为1803吨,鲜奶产量6070吨。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上,完成牛标准化冷配站40处,羊标准化人工授精站124处,成立22个配种小组,组织技术人员170人,启动配种中心站124处,投入使用的杜泊种公羊1800只,实行市场化运作,完成杜蒙肉羊改良配种30.3万头,其中人工授精25.4万只,完成牛改良配种2.01万头,其中奶牛冷配0.23万头,肉牛冷配1.78万头;猪改良种3000口,马、驴、驼改良配种410匹峰。在肉羊新品种培育方面,杜蒙肉羊新品种培育工程改良示范户达2280户,启动育种各项工作总投资900万元,完成横交后代鉴定6500只,建立完善育种技术档案。新选育杜蒙肉羊5300只,总数1.2万只。完成杜蒙肉羊核心群品种2500只。建立杜泊、萨福克新品系核心群2500只,建立杜泊萨福克新品系繁殖群4580只,回收新品系羔羊8000只。

    【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产品认证】  四子王旗旗推进马铃薯、肉羊全产业链开发,在乌兰花镇建成5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园区1个,在建大型肉羊、马铃薯科技园区2个。完善和发展专业合作社266个,扩大主导产业影响力,培育草原蒙王等知名商标。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生产的羊肉系列产品有3大类200多个品种。农畜产品年加工产值9.66亿元。这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取得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产地认定和认证,并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追溯平台注册。已注册的“太平庄”牌优质马铃薯品牌和羊肉注册商标有“草原蒙王”“草原雄鹰”“乌兰花”等。

    【林业】  2017年,四子王旗深入实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封山育林533.33公顷;完成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人工造林400公顷。开展通道绿化,重点对G209国道(头号—梁底段)16公里进行了绿化升级,升级改造绿化完成面积32.08公顷,共栽植云杉、榆树、柳树、山桃、丁香等6.16万余株(丛);同时对G209国道(麻黄洼—格根塔拉段)党中央绿化带进行了整体围封,共计实施钢制围封护栏18.9万米。围封工程有效防止牲畜对绿化带的啃食破坏。开展四子王旗东山生态公园建设,完成栽植乔木、灌木等各类苗木733.33公顷,75万余株(丛),养护作业道路已全部完成。2017年下半年公园建设项目完成高位水池7座;工业遗迹地植被恢复土方工程20余万方;开挖备植树坑115万穴;修建林产业科技园区管护用房2处;网围栏围封17000余米。

    【水利】  维修改造安全饮水工程119处,解决了8200多户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2015—2016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治理:土流失面积22.5平方公里,水源工程64处,节水灌溉工程56处,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国家投资1080万元,工程稳步推进中。完成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基地粮田项目,完成投资1733万元,全旗6个乡镇33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其中贫困户52户,贫困人口713人)的123眼机电井实施膜下滴灌面积0.23万公顷,完成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牧区重点项目剩余20%的工程,建设膜下滴灌面积560.87公顷,喷灌圈146.67公顷,完成全部投资。红格尔水库工程,计划投资9.02亿元,完成总工程量65%。

    【工业】  2017年,四子王旗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按产业划分,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13户,矿产品采选7户,清洁能源11户,建材5户,热力2户,化工2户,塑料加工1户。确立的工业及商贸流通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2项,其中工业项目10项,商贸项目2项。工业项目总投资为27.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共计24.4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64亿元,2017年完成投资7.92亿元,开复工率为70%。商贸流通重点项目总投资6.0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52亿元,2017年底共完成投资0.73亿元,开复工率100%。黑沙图化工园区建设情况。主要完成园区主干道路林围护,对道路两侧继续进行绿化,共种植樟子松2000余棵。园区计划建设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已获得批复,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园区内内蒙古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2.2万吨氟化工14个系列产品已有4个产品于8月开始试生产。

    【商贸物流业】  2017年,四子王旗盛华物流建材市场项目原业主单位与乌兰察布市瑞诚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转让协议,将项目更名为国通物流建材市场。7月已复工,计划投资8000万元,项目业主变更手续正在完善中。四子王旗世京商厦二期项目,于5月底已建设完成,现已正常营业。四子王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现配备技术咨询服务商2家,运营营销服务商1家,物流配套服务商1家。

    【金融】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60.9亿元,增长4.9%;贷款余额46,7亿元,增长22.7%。

    【旅游】  四子王旗入选2017年度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旗。引进深圳锦绣中华管理模式,联创旅游投资公司运营体系,旅游业投资2.42亿元;投资3861万元,完成草原音乐节场地建设,举办乌兰察布市首届“国际草原音乐节”。投资2640万元,修缮保护传统村落大庙村。举办“中蒙俄商品博览会”“百名大师烹羊大赛”活动,“百名大师烹羊大赛”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全旗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

    【城乡建设】  2017年,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投资4506万元。其中:乌兰花镇内沥青路面修补工程,完成投资1299万元,镇内污水、雨水管网配套项目,计划投资900万元,现完成投资702万元;新旧移民村巷道硬化,计划投资1200万元,已完成投资1113万元;更换镇内道路路牙石和人行道砖工程,投资832万元,共铺道牙石10300米,铺装10.57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绿化及镇内其他维修工程投资560万元。四子王旗危房改造任务户数2500户,实际完成2028户,完成投资10300万元。房建工程新建续建项目共21项,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计划完成建筑面积39.67万平方米,其中新建2.94万平方米,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重点完成实验中学、民生小区、移民扶贫、蒙中医院、哈撒尔香园、足球馆、档案馆等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5.09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4.7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2014年度乌兰五期配套基础设施的续建任务,2015年度乌兰六期公共租赁住房续建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任务稳步推进中,分配公租房370套。征收棚户区房屋1504户。

    【公路建设】  乌兰花至艾勒格庙段旅游公路,路线主线全长201公里,另设13公里连接线连接脑木更胡杨林,项目投资估算15.46亿元。截至11月底,K48+000—K198+810段,完成125公里的路基、小桥涵工程,胡杨林连接线12.833公里已全面展开,完成乌兰花镇内段K0+000-K2+500路面铺筑工程2.5公里、涵洞165道基础、160道管涵的安装工程,大中桥座桩基72根/4座,完成墩36根/3座,完成红格尔大桥下部基础。完成投资3.2亿元;S313线(呼布—满肯段)公路工程,项目已通过审批,路线全182公里,另设乌兰哈达至供济堂连接线30公里,项目投资12.1亿元。截至年底,正在开展征拆工作。国道335线科布尔一乌兰花(四子王旗段)36公里一级公路,已开展征拆工作。国道331线扎布哈郎特至乌华敖包段112公里改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已通过可研论证,进入立项准备审批阶段。同时,续建的2016年农村公路230公里,全面完工;2017年上级下迖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计划42.5公里,实际计划实施47.123公里。其中:已完成37公里,10.1公里完成测设工作。

    【电力】  2017年,农网升级改造35千伏工程共两项,投资7547万元。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输电线路97公里,以上两项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农网改造升级l0千伏工程共6项,投资7485.36万元。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191.2公里,0.4千伏架空线路185.1公里,改造10千伏电缆1.37公里;改造配变4台/1600千伏安,改造电缆分支箱7台,环网柜5台,新建变台30台/3450千伏安,新建一户一表3450户,新建配电变压器450千伏安/6台,新建配电变压器1450千伏安/45台。

    【招商引资】  2017年,四子王旗争取北京市和自治区财政京蒙帮扶资金1032万元。截至2017年底,全旗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区外项目15项(续建项目13项、新建项目2项),总投资92.94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0.46亿元。

    【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比任务下降0.31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1658人,完成任务103.6%,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650人,完成任务82.5%;创业培训279人,完成任务121.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8万元,完成任务89.8%,组织家庭服务企业人员培训101人,完成任务的91.8%。农牧民转移就业32177人,完成任务100.6%。其中:稳定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25761人,完成任务99.1%。失业保险参保5352人,完成任务64.5%,征缴失业保险金217.1万元,完成任务的103.4%。

    【社会保障】  2017年,全旗企业职工续保职工(含个体参保职工、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参保者)参保人数为8474人,完成下达参保任务数(8589人)的99%;五年共征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8878万元,完成下达征缴任务数(7534万元)的118%;为全旗10201名企业退休人员(含430名遗属人员)发放养老金22281万元。全旗参保城乡居民91372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30053人,完成下达任务(91500人)99.86%。

    【精准扶贫】  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00户11143人,全年实现1600户3528人脱贫。根据“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补贴扶持贫困户4000多户,兑现补贴资金1331.5万元;推行“政银企合作”助推脱贫攻坚的“资产收益”脱贫模式,共覆盖贫困户2000户5152人,实现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小村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撤并自然村81个,已完成撤并35个,新建新村12个,解决120多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2017年,共对1377名贫困家庭在读学生给予了定额补助,共发放教育扶贫资金698.3万元;在健康扶贫方面,设置“固定+流动”体检点,投入200多万元,为121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免费体检,体检率91.6%。同时,建立完善大病住院治疗绿色通道,并采取“一降四提五救助一兜底”的保障办法,费用报销“一站式”服务,贫困患者因病支出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90%,且全年累计自付金额不超过5000元;对3698名贫困群众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不符合低保政策条件的500多人给予现金直补;全旗金融扶贫贷款发放16亿元,惠及农牧民27808户83352人,其中贫困户3742户8596人。

    【教育体育】  投资152万元,筹建六犋牛幼儿园附属工程,投资470万元新建古营子幼儿园(2670平方米)。投资3212万元用于教育设备购置(现招投标已结束)。校园足球运动广泛开展,举办“旗长杯”足球联赛。

    【卫生】  旗蒙中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妇幼保健所三位一体综合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建的西河子卫生院现已投入使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送药。全面实行生育网上登记、办证服务,有序推进“全面两孩政策。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累计发放奖励资金217.9万元。旗食品药品检验所全面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文化】  原创蒙古剧《神舟阿木古郎》作为乌兰察布市参加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献礼剧目,获全区首届蒙古语戏剧节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相继在北京民族剧场、长安大戏院演出。

    (撰稿人:韩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四子王旗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地理坐标北纬41°20'~43°22',东经110°20'~113°,边界线长104公里。全旗总面积25513平方公里,总人口21.25 万人。全旗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土族、苗族、壮族、彝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维吾尔族14个民族。其中,蒙古族20137人,占总人口比例9.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5人。全旗行政区划为5个苏木(查干补力格苏木、红格尔苏木、脑木更苏木、巴音敖包苏木,江岸苏木),5个镇(乌兰花镇、白音朝克图镇、供济堂镇、吉生太镇、库伦图镇),3个乡(忽鸡图乡、东八号乡、大黑河乡),1个牧场(乌兰牧场)122个行政村(嘎查)801个自然村,13个社区。

    201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6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亿元,下降3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618万元,按同口径增长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牧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833元和9937元,分别增长8.4%和8.5%;三次产业结构为25.6∶32.9∶41.5。

    【农业】  2017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11.67万公顷。其中:马铃薯5.33公顷,葵花2.07万公顷,小麦1.33万公顷,玉米10.8万公顷,杂粮杂豆0.4万公顷,油菜籽1.5万公顷,蔬菜0.2万公顷。2017年,四子王旗粮食产量3.5亿斤,比2016年减产0.39亿斤,油料产量0.89亿斤。2017年,全旗新增膜下滴灌2880公顷,设施农业面积达4.6万公顷,占全旗总耕面积40%。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年内,生产脱毒马铃薯苗约5000万株,生产原原种6000万粒,全旗原种种植面积0.11万公顷,覆盖全旗4564户贫困户。2017年,旗高效创建作物依然是马铃薯,共落实马铃薯膜下滴灌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田0.4万公顷,建立9个试验示范片。

    【畜牧业】  全旗家畜存栏总数99.75万头(只口)。其中:大牲畜存栏2.77万头(只),羊存栏93.93万头(只),生猪存栏3.05万口;肉禽存栏3.95万羽。全旗家畜出栏147.33万头(只)。其中:大小畜出栏135.30万头(只),生猪出栏12.03万口;肉禽出栏11.46万羽。全旗肉产量为3.4万吨,绒毛产量为1803吨,鲜奶产量6070吨。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上,完成牛标准化冷配站40处,羊标准化人工授精站124处,成立22个配种小组,组织技术人员170人,启动配种中心站124处,投入使用的杜泊种公羊1800只,实行市场化运作,完成杜蒙肉羊改良配种30.3万头,其中人工授精25.4万只,完成牛改良配种2.01万头,其中奶牛冷配0.23万头,肉牛冷配1.78万头;猪改良种3000口,马、驴、驼改良配种410匹峰。在肉羊新品种培育方面,杜蒙肉羊新品种培育工程改良示范户达2280户,启动育种各项工作总投资900万元,完成横交后代鉴定6500只,建立完善育种技术档案。新选育杜蒙肉羊5300只,总数1.2万只。完成杜蒙肉羊核心群品种2500只。建立杜泊、萨福克新品系核心群2500只,建立杜泊萨福克新品系繁殖群4580只,回收新品系羔羊8000只。

    【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产品认证】  四子王旗旗推进马铃薯、肉羊全产业链开发,在乌兰花镇建成5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园区1个,在建大型肉羊、马铃薯科技园区2个。完善和发展专业合作社266个,扩大主导产业影响力,培育草原蒙王等知名商标。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生产的羊肉系列产品有3大类200多个品种。农畜产品年加工产值9.66亿元。这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取得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产地认定和认证,并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追溯平台注册。已注册的“太平庄”牌优质马铃薯品牌和羊肉注册商标有“草原蒙王”“草原雄鹰”“乌兰花”等。

    【林业】  2017年,四子王旗深入实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封山育林533.33公顷;完成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人工造林400公顷。开展通道绿化,重点对G209国道(头号—梁底段)16公里进行了绿化升级,升级改造绿化完成面积32.08公顷,共栽植云杉、榆树、柳树、山桃、丁香等6.16万余株(丛);同时对G209国道(麻黄洼—格根塔拉段)党中央绿化带进行了整体围封,共计实施钢制围封护栏18.9万米。围封工程有效防止牲畜对绿化带的啃食破坏。开展四子王旗东山生态公园建设,完成栽植乔木、灌木等各类苗木733.33公顷,75万余株(丛),养护作业道路已全部完成。2017年下半年公园建设项目完成高位水池7座;工业遗迹地植被恢复土方工程20余万方;开挖备植树坑115万穴;修建林产业科技园区管护用房2处;网围栏围封17000余米。

    【水利】  维修改造安全饮水工程119处,解决了8200多户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2015—2016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治理:土流失面积22.5平方公里,水源工程64处,节水灌溉工程56处,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国家投资1080万元,工程稳步推进中。完成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基地粮田项目,完成投资1733万元,全旗6个乡镇33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其中贫困户52户,贫困人口713人)的123眼机电井实施膜下滴灌面积0.23万公顷,完成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牧区重点项目剩余20%的工程,建设膜下滴灌面积560.87公顷,喷灌圈146.67公顷,完成全部投资。红格尔水库工程,计划投资9.02亿元,完成总工程量65%。

    【工业】  2017年,四子王旗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按产业划分,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13户,矿产品采选7户,清洁能源11户,建材5户,热力2户,化工2户,塑料加工1户。确立的工业及商贸流通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2项,其中工业项目10项,商贸项目2项。工业项目总投资为27.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共计24.4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64亿元,2017年完成投资7.92亿元,开复工率为70%。商贸流通重点项目总投资6.0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52亿元,2017年底共完成投资0.73亿元,开复工率100%。黑沙图化工园区建设情况。主要完成园区主干道路林围护,对道路两侧继续进行绿化,共种植樟子松2000余棵。园区计划建设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已获得批复,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园区内内蒙古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2.2万吨氟化工14个系列产品已有4个产品于8月开始试生产。

    【商贸物流业】  2017年,四子王旗盛华物流建材市场项目原业主单位与乌兰察布市瑞诚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转让协议,将项目更名为国通物流建材市场。7月已复工,计划投资8000万元,项目业主变更手续正在完善中。四子王旗世京商厦二期项目,于5月底已建设完成,现已正常营业。四子王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现配备技术咨询服务商2家,运营营销服务商1家,物流配套服务商1家。

    【金融】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60.9亿元,增长4.9%;贷款余额46,7亿元,增长22.7%。

    【旅游】  四子王旗入选2017年度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旗。引进深圳锦绣中华管理模式,联创旅游投资公司运营体系,旅游业投资2.42亿元;投资3861万元,完成草原音乐节场地建设,举办乌兰察布市首届“国际草原音乐节”。投资2640万元,修缮保护传统村落大庙村。举办“中蒙俄商品博览会”“百名大师烹羊大赛”活动,“百名大师烹羊大赛”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全旗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

    【城乡建设】  2017年,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投资4506万元。其中:乌兰花镇内沥青路面修补工程,完成投资1299万元,镇内污水、雨水管网配套项目,计划投资900万元,现完成投资702万元;新旧移民村巷道硬化,计划投资1200万元,已完成投资1113万元;更换镇内道路路牙石和人行道砖工程,投资832万元,共铺道牙石10300米,铺装10.57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绿化及镇内其他维修工程投资560万元。四子王旗危房改造任务户数2500户,实际完成2028户,完成投资10300万元。房建工程新建续建项目共21项,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计划完成建筑面积39.67万平方米,其中新建2.94万平方米,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重点完成实验中学、民生小区、移民扶贫、蒙中医院、哈撒尔香园、足球馆、档案馆等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5.09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4.7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2014年度乌兰五期配套基础设施的续建任务,2015年度乌兰六期公共租赁住房续建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任务稳步推进中,分配公租房370套。征收棚户区房屋1504户。

    【公路建设】  乌兰花至艾勒格庙段旅游公路,路线主线全长201公里,另设13公里连接线连接脑木更胡杨林,项目投资估算15.46亿元。截至11月底,K48+000—K198+810段,完成125公里的路基、小桥涵工程,胡杨林连接线12.833公里已全面展开,完成乌兰花镇内段K0+000-K2+500路面铺筑工程2.5公里、涵洞165道基础、160道管涵的安装工程,大中桥座桩基72根/4座,完成墩36根/3座,完成红格尔大桥下部基础。完成投资3.2亿元;S313线(呼布—满肯段)公路工程,项目已通过审批,路线全182公里,另设乌兰哈达至供济堂连接线30公里,项目投资12.1亿元。截至年底,正在开展征拆工作。国道335线科布尔一乌兰花(四子王旗段)36公里一级公路,已开展征拆工作。国道331线扎布哈郎特至乌华敖包段112公里改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已通过可研论证,进入立项准备审批阶段。同时,续建的2016年农村公路230公里,全面完工;2017年上级下迖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计划42.5公里,实际计划实施47.123公里。其中:已完成37公里,10.1公里完成测设工作。

    【电力】  2017年,农网升级改造35千伏工程共两项,投资7547万元。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输电线路97公里,以上两项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农网改造升级l0千伏工程共6项,投资7485.36万元。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191.2公里,0.4千伏架空线路185.1公里,改造10千伏电缆1.37公里;改造配变4台/1600千伏安,改造电缆分支箱7台,环网柜5台,新建变台30台/3450千伏安,新建一户一表3450户,新建配电变压器450千伏安/6台,新建配电变压器1450千伏安/45台。

    【招商引资】  2017年,四子王旗争取北京市和自治区财政京蒙帮扶资金1032万元。截至2017年底,全旗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区外项目15项(续建项目13项、新建项目2项),总投资92.94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0.46亿元。

    【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比任务下降0.31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1658人,完成任务103.6%,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650人,完成任务82.5%;创业培训279人,完成任务121.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8万元,完成任务89.8%,组织家庭服务企业人员培训101人,完成任务的91.8%。农牧民转移就业32177人,完成任务100.6%。其中:稳定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25761人,完成任务99.1%。失业保险参保5352人,完成任务64.5%,征缴失业保险金217.1万元,完成任务的103.4%。

    【社会保障】  2017年,全旗企业职工续保职工(含个体参保职工、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参保者)参保人数为8474人,完成下达参保任务数(8589人)的99%;五年共征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8878万元,完成下达征缴任务数(7534万元)的118%;为全旗10201名企业退休人员(含430名遗属人员)发放养老金22281万元。全旗参保城乡居民91372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30053人,完成下达任务(91500人)99.86%。

    【精准扶贫】  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00户11143人,全年实现1600户3528人脱贫。根据“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补贴扶持贫困户4000多户,兑现补贴资金1331.5万元;推行“政银企合作”助推脱贫攻坚的“资产收益”脱贫模式,共覆盖贫困户2000户5152人,实现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小村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撤并自然村81个,已完成撤并35个,新建新村12个,解决120多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2017年,共对1377名贫困家庭在读学生给予了定额补助,共发放教育扶贫资金698.3万元;在健康扶贫方面,设置“固定+流动”体检点,投入200多万元,为121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免费体检,体检率91.6%。同时,建立完善大病住院治疗绿色通道,并采取“一降四提五救助一兜底”的保障办法,费用报销“一站式”服务,贫困患者因病支出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90%,且全年累计自付金额不超过5000元;对3698名贫困群众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对不符合低保政策条件的500多人给予现金直补;全旗金融扶贫贷款发放16亿元,惠及农牧民27808户83352人,其中贫困户3742户8596人。

    【教育体育】  投资152万元,筹建六犋牛幼儿园附属工程,投资470万元新建古营子幼儿园(2670平方米)。投资3212万元用于教育设备购置(现招投标已结束)。校园足球运动广泛开展,举办“旗长杯”足球联赛。

    【卫生】  旗蒙中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妇幼保健所三位一体综合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建的西河子卫生院现已投入使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送药。全面实行生育网上登记、办证服务,有序推进“全面两孩政策。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累计发放奖励资金217.9万元。旗食品药品检验所全面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文化】  原创蒙古剧《神舟阿木古郎》作为乌兰察布市参加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献礼剧目,获全区首届蒙古语戏剧节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相继在北京民族剧场、长安大戏院演出。

    (撰稿人:韩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