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四期
  • (志鉴论坛)以人为本是社会方志意识的核心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社会方志意识是一种对方志带普遍性认识程度的社会性观念,它对方志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社会和某个国家的文明发达水平。

    方志工作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

    方志工作具有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教育性、法律性和服务性。方志来自社会,用之于社会,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各领域密切联系、融合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方志的诸种特性和人类发展规律,决定社会方志意识的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政治参与积极性为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方志事业提供了无限生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方志工作取得的成就为开创方志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方志工作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方志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人民的新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方志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方志工作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思维惯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重新认识方志工作,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高度上谋划和推进方志工作,科学发展方志事业。

    以人为本是社会方志意识的核心

    社会方志意识的增强极大地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方志部门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服务社会、满足公众需要为己任,方志工作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方志意识,极大地改善了方志工作的外部环境,使方志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方志和方志工作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人们利用方志实现方志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对方志工作的参与程度取决于社会方志意识的强弱程度,社会方志意识不断增强,可以推进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社会成员的方志意识,应首先加强方志工作的社会意识,即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方志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标。方志工作者社会方志意识的强弱,与人民群众对方志工作的认可程度、对方志利用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通过利用方志信息资源保障权益,获得利益,满足精神文化追求的程度成正比。第一,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方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方志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方志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才能促进社会方志意识不断增强。第二,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最充分地保护、引导、调动人民群众利用方志的权利,进而激发其支持参与方志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应通过方志工作把发展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社会方志意识,鼓励人们利用方志,就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强社会方志意识的几点思考

    首先,应重新认识方志工作。方志工作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处于重要位置,方志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方志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方志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且是其它资源不可替代的,是宝贝,是财富,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和精神原材料。方志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为方志事业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信息化建设将实现方志管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数字方志馆,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方志工作的管理模式、服务类型、利用方式,而且为整合、开发、利用方志信息资源,实现方志信息共享提供了巨大空间。网络虚拟世界,扩大了方志工作的活动舞台和辐射面;信息一体化使方志工作与社会发生从未有过的、越来越紧密的交融。

    其次,应以方志事业发展的新业绩提高社会方志意识,有作为才有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决定了方志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方志的广泛性、真实性、资料性、实用性、时代性、地方性等众多属性决定了方志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将大有作为。

    第三,应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方志意识。方志工作的重心应下移,这是实现方志工作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方志意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方志事业的最有效方法。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发展基层方志工作提供了机遇和舞台。方志工作者应树立信心,发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入每个乡镇、每个村庄、每个社区、每个家庭,积极营造全民知志、用志、建志、护志的社会氛围,为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四,应在服务文化建设中提升全社会的方志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方志事业必然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方志部门应注重方志宣传教育的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发挥方志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

     

                             (作者:浙江省嘉兴市档案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论坛)以人为本是社会方志意识的核心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社会方志意识是一种对方志带普遍性认识程度的社会性观念,它对方志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社会和某个国家的文明发达水平。

    方志工作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

    方志工作具有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教育性、法律性和服务性。方志来自社会,用之于社会,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各领域密切联系、融合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方志的诸种特性和人类发展规律,决定社会方志意识的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政治参与积极性为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方志事业提供了无限生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方志工作取得的成就为开创方志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方志工作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方志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人民的新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方志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方志工作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思维惯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重新认识方志工作,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高度上谋划和推进方志工作,科学发展方志事业。

    以人为本是社会方志意识的核心

    社会方志意识的增强极大地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方志部门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服务社会、满足公众需要为己任,方志工作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方志意识,极大地改善了方志工作的外部环境,使方志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方志和方志工作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人们利用方志实现方志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对方志工作的参与程度取决于社会方志意识的强弱程度,社会方志意识不断增强,可以推进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社会成员的方志意识,应首先加强方志工作的社会意识,即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方志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标。方志工作者社会方志意识的强弱,与人民群众对方志工作的认可程度、对方志利用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通过利用方志信息资源保障权益,获得利益,满足精神文化追求的程度成正比。第一,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方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方志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方志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才能促进社会方志意识不断增强。第二,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最充分地保护、引导、调动人民群众利用方志的权利,进而激发其支持参与方志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应通过方志工作把发展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社会方志意识,鼓励人们利用方志,就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强社会方志意识的几点思考

    首先,应重新认识方志工作。方志工作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处于重要位置,方志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方志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方志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且是其它资源不可替代的,是宝贝,是财富,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和精神原材料。方志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为方志事业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信息化建设将实现方志管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数字方志馆,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方志工作的管理模式、服务类型、利用方式,而且为整合、开发、利用方志信息资源,实现方志信息共享提供了巨大空间。网络虚拟世界,扩大了方志工作的活动舞台和辐射面;信息一体化使方志工作与社会发生从未有过的、越来越紧密的交融。

    其次,应以方志事业发展的新业绩提高社会方志意识,有作为才有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决定了方志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方志的广泛性、真实性、资料性、实用性、时代性、地方性等众多属性决定了方志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将大有作为。

    第三,应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方志意识。方志工作的重心应下移,这是实现方志工作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方志意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方志事业的最有效方法。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发展基层方志工作提供了机遇和舞台。方志工作者应树立信心,发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入每个乡镇、每个村庄、每个社区、每个家庭,积极营造全民知志、用志、建志、护志的社会氛围,为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四,应在服务文化建设中提升全社会的方志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方志事业必然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方志部门应注重方志宣传教育的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发挥方志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

     

                             (作者:浙江省嘉兴市档案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