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五期
  • (史海钩沉)张国焘贫病交加的晚景
  •      张国焘(1897~1979年)  字桤荫,又名特立,江西省吉水县人。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党小组,并致力于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参与创建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和长辛店工人俱乐部。1921年7月,作为北京共产党小组代表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党中央局委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1922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并任党中央组织部长。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被选为候补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5月下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不久获释出狱。此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农部主任、党中央组织部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鄂豫皖党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党中央政府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等职。是中共四大、五大、六大党中央委员,五大政治局常委,六大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在历史上多次犯严重错误,曾阻挠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在鄂豫皖根据地任职期间,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长征期间,反对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妄图用武力挟持党中央,分裂红军,并自立“党中央”,退却逃跑,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深入批判张国焘的错误,并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但他拒不悔改,于1938年4月初借祭黄帝陵之机逃往国民党统治区,当了国民党特务。4月18日,中共中央将其开除党籍。1949年后,流落海外。1979年12月病死于加拿大多伦多。
            1968年10月21日,几名美国官员走进一座普通的香港民宅,拜访一位“重要人物”,以获得主人对大陆时局的高见,供美国政府参考。
            这位身居陋巷的主人,正是流落香港的中共前领导人张国焘。此次访谈的资料一直被美国政府作为机密文件收藏,直到1992年才公布其相关信息。其中耐人寻味的是,张国焘当时就预言邓小平终将复出……
      “张国焘”这个名字,有人可能很熟悉,有人可能很陌生。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昔日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最高领袖,也是中共历史上最有名的叛徒之一。他既有过投身革命的英雄人生,也有过为人不齿的叛徒生涯,更有着令人唏嘘的凄凉晚景。
      那么,张国焘为什么跑到香港?又为什么跟美国方面发生了关系?他在这次采访中又说了些什么?一切都要从1938年张国焘背叛中共说起……

            一、叛党投靠蒋介石
      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共建党初期的高级领导人,一直到长征之前,张国焘的革命生涯可谓可圈可点。但是,1935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之后,作为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张国焘野心膨胀,妄图以军力胁迫党中央,以获得党政大权。并反对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力主南下,事实上走向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此后,他一意孤行,南下受阻,被迫北上与党中央会合。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与恶劣的外界环境相抗争取得的,更是与红军内部的分裂势力作斗争取得的。与张国焘分裂势力的斗争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从1937年开始,中共中央开始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展开大批判,一向心高气傲的张国焘何曾有过这番遭遇,心理拒不承认错误的他决意叛党。
      1938年4月,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之机逃往重庆,投入蒋介石的怀抱。在国民党那里,张国焘先后委身于军统、设计委员会等处,官场的倾轧令他郁郁不得志。
      1948年底,蒋氏政权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在台湾,张国焘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党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却似乎将他遗忘了。
       不久,他住地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改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潦倒的张国焘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1949年冬天,张国焘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
            二、流露出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的意愿
      张国焘生活穷困潦倒,四处乞求救济,于是逐渐萌生回归大陆的念头,并托人带信给毛泽东主席,表达自己回大陆的意愿。
      1953年春的一天,当时正在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新闻工作的金尧如接到一个姓陈的人打来的电话。陈先生在香港出版界工作,据说是陈独秀的儿子。
      在双方约见时,陈先生慎重而认真地说:“张国焘伯伯最近几次同我谈起,说他看到中国共产党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心理也很振奋。他现在闲居在香港,很想回北京去,重新回到党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建设工作。我告诉他,我认识新华社的金先生,他很高兴,要我请教请教你,有没有可能回北京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一下他的愿望。”
      金尧如回到分社后,向社长黄作梅如实汇报。黄作梅同意向北京反映。张国焘连夜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信是开口的,以示转信人也可启看。取出信来一看,抬头写的是“毛泽东主席并刘少奇书记、周恩来总理”。信写得不长,大意是:在你们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极大地鼓舞和深刻的愧疚。经过这两三年的思考,我决心回到党的身边,在你们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我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
      两三个星期后,刘少奇以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名义传下话来:张国焘愿意回来是可以的,党中央是欢迎的;但是,他必须首先写一个报告给党中央,深刻检讨他在历史上坚持自己的错误路线,提出改过自新的保证,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金尧如当即电约陈先生,如实转告刘少奇的话。第二天,陈先生打电话给金尧如说:“张伯伯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他说这件事且搁一搁,慢慢再说吧。他要我谢谢你们。”
      1953年初夏,正在为生计发愁的张国焘,突然遇到了一件让他高兴不已的事。美国党中央情报局通过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找到了他,向他了解有关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情况。美方希望通过了解中共党政领导人的过去、性格、爱好、交往,推测出其在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关系,以至未来的内外政策。张国焘与建国后任领导职务的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有过接触,甚至长期共事,掌握着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情况。
      从1953年7月起,美国党中央情报局派其驻港负责人,先后20多次拜访张国焘,希望了解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要人的情况。对于美国人的要求,张国焘总是尽己所知以满足他们。这样,张国焘从美国人那里也讨到了一些报酬,使自己经济窘迫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一直寄人篱下感到日子不好过的他,又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国共产党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58年,中国大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在香港的张国焘再次受到鼓舞,又萌发与中国政府建立联系的打算。当年10月,他托人向政府表示,愿为中国政府做点事,并要求给他以生活补助。此要求作为内部情况简报,以《关于张国焘最近情况简报》的形式呈送毛泽东后,毛泽东在上面批示道:“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以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但从事情发展的结果看,张国焘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建议。
             三、美国人找上门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了下来。他每天没什么事,便订了几份报纸,专门研究战争的前景问题,有时也就此写点评论寄给小报,赚点零钱花。随着战争的继续,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 000美金作押,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一夜之间黄金价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一天上街买菜时,不幸跌倒,摔断了臀盘骨,成了跛子,行动很不方便。一连串的打击,使张国焘处境极为困窘,愁苦难堪。经济与精神上的压力,令他一下子老了许多。这个时候的张国焘困顿之极,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
           在香港,张国焘为了自己的安全,采取了“超然”的政治态度,与国、共两党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专与中间派人士来往。张国焘与同在香港的原国民党桂系要人程思远来往密切,似乎对自己的过去有所省悟。
            1951年,青年党领导人谢澄平与程思远几经交换意见,决定组织一个定期座谈会。不久,原国民党要人张发奎、顾孟余邀张国焘出任新创办的反蒋刊物——《中国之声》的社长,张国焘也发表过反蒋的文章。1952年10月10日,由张发奎、顾孟余积极筹备的“自由民主战斗同盟”正式宣告成立。但好景不长,“战盟”成立不久即发生分裂,张国焘的《中国之声》社长一职也被张发奎派来的亲信林伯雅接收。眼看积蓄日渐减少,张国焘夫妇很是焦虑。
            就在张国焘艰难度日之时,美国的一些机构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们看来,张国焘虽然已经离开政治中心,但他曾长期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他的一些见解和回忆或许对研究中国有着极大地价值。
            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张国焘,表示希望张国焘为该中心撰写回忆录,作为报酬,名人中心每月向其提供2 000港元。在当时,每月2 000港元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对张国焘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时年64岁的张国焘满口应承,开始积极写回忆录。在花费了4年时间后,终于写成了《我的回忆》共三册,约100万字。在这4年期间,堪萨斯大学每月仅给他2 000港币作为研究费用,所得到的却是他用心血写成的著作的英文版权。这样,实际上等到张国焘交稿时,全部费用已经所剩无几。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了其回忆录的中文版权,他才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报酬。
      美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也看中了张国焘,在他们看来,张国焘不仅对中共早期的历史十分了解,而且与红色中国的现任领导人有着长期的交往,对他们的籍贯、性格、爱好、交往和中共的政策运作十分熟悉,因此张提供的信息,对美国了解当时中国大陆的政局有重要价值。于是,美国的一些政府机构也找上他,让他对红色中国的时局发表一些看法。
            四、称“文革”难以为继
      张国焘虽远离政治,但仍然密切关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更何况这种关注还可以带来报酬。
      1968年10月21日,三名美方人员(这三人包括两名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和一名美国专家,为首的是负责中国大陆事务的领事馆官员米西兰尼奥斯)对其进行专访,在这次访问中,张国焘大谈他对“文革”走向的判断。
      在张国焘看来,毛泽东发起“文化大革命”绝不仅仅是(如外界所推测的)出于政治权力的考虑,他认为毛泽东此举还有着哲学上的思考。早在五四时期,张国焘便和毛泽东相识,在中共一大上,两人又一同与会。此后,两人都曾担任苏区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会师后,张国焘又曾与毛泽东发生政治斗争。毛、张两人既曾是同志,又曾是对手,张对毛自然有自己的认识。
      在分析毛泽东的特点时,张国焘认为毛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社会主义者,毛泽东有一种对“平等”的渴望,一旦他发现自己建立的政权没有提供这些,甚至反而有走向反面的趋势时(也就是所谓的“变修”时),毛便想采取措施来达到目的。这是“文革”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张国焘也认为,在“文革”发动以来的两年中,毛还常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危险的戏剧性的行动。
      对于那些“文革”中迅速上升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获得一些权力的“革命小将”和造反派,张国焘认为这些人缺乏实际工作能力,那些年轻的“革命继承人”不能胜任工作反而成为负担。在那些激进的现任领导人衰落后,中国将回归平静,“文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必然难以为继,将由此进入实干家治国的时期。
            五、大胆预言邓小平将复出
      至于毛泽东选定的继承人林彪,张国焘认为他是一个很难让人喜欢,也很难共事的人。林彪被选为接班人,主要原因是毛泽东认为作为一个多年的下属,林对毛有着长期的忠诚。但林彪显然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张国焘推测,林彪会优先考虑军事方面的利益。
      在毛泽东去世后,中国政局将如何发展?面对美国人关心的问题,张国焘大胆地给出了预测。由于接班人林彪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所以在林彪执政之后,他将不得不更加借重周恩来,二者将会很好地合作,因为林需要周的支持和治国的专家知识。在张国焘眼中,周恩来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在周的率领下,一些“实干家”将出现并推动国家前进。
      此外,张国焘更是大胆预测,那些昔日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激进派,比如毛的妻子江青、陈伯达、康生等,都将很快地失去其位置和政治影响。在张国焘的眼里,康生是一个平庸之人,对政策或者经济都一无所知。至于当时已被打倒的一些人,比如刘少奇、邓小平等等,将会复出,因为治理国家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组织能力。
            六、减轻美国对华敌意
      美国政府极为关心“文革”时期中国大陆的外交走向,张国焘认为对所谓“红色中国扩张的企图”无需多虑。
            “文革”以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一直在持续进行,比如当苏联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中国就严厉谴责,但其目的是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名声大坏,不具有太强的进攻性。
      张国焘认为:“在眼下的中国,国内的因素要大于国外的因素,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无暇过多考虑国际关系,现在外交事务并非重点,就连中苏矛盾和越南问题都被放在一边。”同时,张国焘又认为:“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西方国家往来时,毛泽东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比如,现在毛泽东之所以很关注西德(联邦德国),就在于它既反对苏联同时又有着中国需要的资源,它向中国提供了急需的货物。与西德一样,日本、英国、法国都将与中国保持友好的贸易关系,在此,中国根本不会考虑政治的气候。”
      张国焘的上述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地对华政策?在某些方面,张国焘的这些分析显然加深了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在具体的政策上,比如张国焘对中国外交的判断,无疑有助于减轻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意。至于其他方面,就不敢轻下断语了。
            七、贫病交加冻死在加拿大
      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波及到了香港。这使张国焘甚为惊慌,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和妻子远走高飞,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加拿大,投奔大儿子海威。张海威此时正在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多伦多当工程师。张国焘夫妇到达多伦多后,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不久,他和杨子烈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免费的养老院。加拿大法律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即可接受政府福利救济。这样他们每月领到的养老金足够生活,有时还可到中国餐馆小酌一顿。
      1976年的一天,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中风后的张国焘行动不便,说话困难,发音不清楚,耳朵也不怎么管用,每日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室内活动。杨子烈也已年逾七旬,腿还有残疾,无力照料张国焘。张国焘只得申请住进老人病院。老人病院地处多伦多郊区,因为是官办的慈善机构,所以条件很差。不仅医生和护士很少,狭窄逼仄的病房也让张国焘气短。更令张国焘难以忍受的是,每到冬天,多伦多的夜晚寒风刺骨,缺乏足够供暖的医院分外酷冷。
      1979年11月26日,是张国焘的82岁生日。三个儿子将他从老人病院接到大儿子张海威的家中,天伦之乐使张国焘的心情好转起来,不愿再回到严寒难忍的老人病院。但不回老人病院又能去哪里?三个儿子都是勉强度日,再养活张国焘就更拮据,张国焘只能再回到他不愿去住的老人病院,当张国焘离开家时,杨子烈为他准备了几床毛毯,以抵挡严寒的侵袭。
      1979年冬天的加拿大寒冷异常,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严寒的折磨。身体已虚弱不堪的张国焘受此风寒,健康状况急转直下。3日凌晨5时,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当他想再看一眼亲人时,身边却空无一人。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杨子烈抚着丈夫冰冷的尸体,悲恸欲绝。
      杨子烈讲述丈夫死前的情况是:“(1979年)12月初,当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转身时毯子掉在床下,自己无法拾起,想叫人也无人来助,暖气关闭,只有咬紧牙关受冻。12月3日5时起,他忽然大吐大呕两小时,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护士欲叫医生诊断,竟已气绝。”张国焘的一生就此走向完结。
      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
    (作者: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张国焘贫病交加的晚景
  •      张国焘(1897~1979年)  字桤荫,又名特立,江西省吉水县人。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党小组,并致力于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参与创建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和长辛店工人俱乐部。1921年7月,作为北京共产党小组代表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党中央局委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1922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并任党中央组织部长。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被选为候补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5月下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不久获释出狱。此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农部主任、党中央组织部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鄂豫皖党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党中央政府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等职。是中共四大、五大、六大党中央委员,五大政治局常委,六大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在历史上多次犯严重错误,曾阻挠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在鄂豫皖根据地任职期间,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长征期间,反对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妄图用武力挟持党中央,分裂红军,并自立“党中央”,退却逃跑,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深入批判张国焘的错误,并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但他拒不悔改,于1938年4月初借祭黄帝陵之机逃往国民党统治区,当了国民党特务。4月18日,中共中央将其开除党籍。1949年后,流落海外。1979年12月病死于加拿大多伦多。
            1968年10月21日,几名美国官员走进一座普通的香港民宅,拜访一位“重要人物”,以获得主人对大陆时局的高见,供美国政府参考。
            这位身居陋巷的主人,正是流落香港的中共前领导人张国焘。此次访谈的资料一直被美国政府作为机密文件收藏,直到1992年才公布其相关信息。其中耐人寻味的是,张国焘当时就预言邓小平终将复出……
      “张国焘”这个名字,有人可能很熟悉,有人可能很陌生。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昔日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最高领袖,也是中共历史上最有名的叛徒之一。他既有过投身革命的英雄人生,也有过为人不齿的叛徒生涯,更有着令人唏嘘的凄凉晚景。
      那么,张国焘为什么跑到香港?又为什么跟美国方面发生了关系?他在这次采访中又说了些什么?一切都要从1938年张国焘背叛中共说起……

            一、叛党投靠蒋介石
      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共建党初期的高级领导人,一直到长征之前,张国焘的革命生涯可谓可圈可点。但是,1935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之后,作为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张国焘野心膨胀,妄图以军力胁迫党中央,以获得党政大权。并反对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力主南下,事实上走向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此后,他一意孤行,南下受阻,被迫北上与党中央会合。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与恶劣的外界环境相抗争取得的,更是与红军内部的分裂势力作斗争取得的。与张国焘分裂势力的斗争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从1937年开始,中共中央开始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展开大批判,一向心高气傲的张国焘何曾有过这番遭遇,心理拒不承认错误的他决意叛党。
      1938年4月,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之机逃往重庆,投入蒋介石的怀抱。在国民党那里,张国焘先后委身于军统、设计委员会等处,官场的倾轧令他郁郁不得志。
      1948年底,蒋氏政权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把《创进》停刊,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在台湾,张国焘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党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却似乎将他遗忘了。
       不久,他住地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改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潦倒的张国焘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1949年冬天,张国焘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
            二、流露出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的意愿
      张国焘生活穷困潦倒,四处乞求救济,于是逐渐萌生回归大陆的念头,并托人带信给毛泽东主席,表达自己回大陆的意愿。
      1953年春的一天,当时正在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新闻工作的金尧如接到一个姓陈的人打来的电话。陈先生在香港出版界工作,据说是陈独秀的儿子。
      在双方约见时,陈先生慎重而认真地说:“张国焘伯伯最近几次同我谈起,说他看到中国共产党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心理也很振奋。他现在闲居在香港,很想回北京去,重新回到党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建设工作。我告诉他,我认识新华社的金先生,他很高兴,要我请教请教你,有没有可能回北京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一下他的愿望。”
      金尧如回到分社后,向社长黄作梅如实汇报。黄作梅同意向北京反映。张国焘连夜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信是开口的,以示转信人也可启看。取出信来一看,抬头写的是“毛泽东主席并刘少奇书记、周恩来总理”。信写得不长,大意是:在你们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极大地鼓舞和深刻的愧疚。经过这两三年的思考,我决心回到党的身边,在你们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我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
      两三个星期后,刘少奇以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名义传下话来:张国焘愿意回来是可以的,党中央是欢迎的;但是,他必须首先写一个报告给党中央,深刻检讨他在历史上坚持自己的错误路线,提出改过自新的保证,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金尧如当即电约陈先生,如实转告刘少奇的话。第二天,陈先生打电话给金尧如说:“张伯伯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他说这件事且搁一搁,慢慢再说吧。他要我谢谢你们。”
      1953年初夏,正在为生计发愁的张国焘,突然遇到了一件让他高兴不已的事。美国党中央情报局通过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找到了他,向他了解有关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情况。美方希望通过了解中共党政领导人的过去、性格、爱好、交往,推测出其在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关系,以至未来的内外政策。张国焘与建国后任领导职务的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有过接触,甚至长期共事,掌握着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情况。
      从1953年7月起,美国党中央情报局派其驻港负责人,先后20多次拜访张国焘,希望了解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要人的情况。对于美国人的要求,张国焘总是尽己所知以满足他们。这样,张国焘从美国人那里也讨到了一些报酬,使自己经济窘迫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一直寄人篱下感到日子不好过的他,又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国共产党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58年,中国大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在香港的张国焘再次受到鼓舞,又萌发与中国政府建立联系的打算。当年10月,他托人向政府表示,愿为中国政府做点事,并要求给他以生活补助。此要求作为内部情况简报,以《关于张国焘最近情况简报》的形式呈送毛泽东后,毛泽东在上面批示道:“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以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但从事情发展的结果看,张国焘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建议。
             三、美国人找上门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张国焘已在香港安顿了下来。他每天没什么事,便订了几份报纸,专门研究战争的前景问题,有时也就此写点评论寄给小报,赚点零钱花。随着战争的继续,黄金价格一路飞涨。于是他以全部家当5 000美金作押,在金融市场上干起了“炒黄金”的生意。不出张国焘所料,黄金价格一直持续走高。但是突然一夜之间黄金价格大跌,等张国焘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是跌得惨不忍睹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一天上街买菜时,不幸跌倒,摔断了臀盘骨,成了跛子,行动很不方便。一连串的打击,使张国焘处境极为困窘,愁苦难堪。经济与精神上的压力,令他一下子老了许多。这个时候的张国焘困顿之极,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
           在香港,张国焘为了自己的安全,采取了“超然”的政治态度,与国、共两党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专与中间派人士来往。张国焘与同在香港的原国民党桂系要人程思远来往密切,似乎对自己的过去有所省悟。
            1951年,青年党领导人谢澄平与程思远几经交换意见,决定组织一个定期座谈会。不久,原国民党要人张发奎、顾孟余邀张国焘出任新创办的反蒋刊物——《中国之声》的社长,张国焘也发表过反蒋的文章。1952年10月10日,由张发奎、顾孟余积极筹备的“自由民主战斗同盟”正式宣告成立。但好景不长,“战盟”成立不久即发生分裂,张国焘的《中国之声》社长一职也被张发奎派来的亲信林伯雅接收。眼看积蓄日渐减少,张国焘夫妇很是焦虑。
            就在张国焘艰难度日之时,美国的一些机构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们看来,张国焘虽然已经离开政治中心,但他曾长期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他的一些见解和回忆或许对研究中国有着极大地价值。
            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张国焘,表示希望张国焘为该中心撰写回忆录,作为报酬,名人中心每月向其提供2 000港元。在当时,每月2 000港元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对张国焘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时年64岁的张国焘满口应承,开始积极写回忆录。在花费了4年时间后,终于写成了《我的回忆》共三册,约100万字。在这4年期间,堪萨斯大学每月仅给他2 000港币作为研究费用,所得到的却是他用心血写成的著作的英文版权。这样,实际上等到张国焘交稿时,全部费用已经所剩无几。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了其回忆录的中文版权,他才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报酬。
      美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也看中了张国焘,在他们看来,张国焘不仅对中共早期的历史十分了解,而且与红色中国的现任领导人有着长期的交往,对他们的籍贯、性格、爱好、交往和中共的政策运作十分熟悉,因此张提供的信息,对美国了解当时中国大陆的政局有重要价值。于是,美国的一些政府机构也找上他,让他对红色中国的时局发表一些看法。
            四、称“文革”难以为继
      张国焘虽远离政治,但仍然密切关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更何况这种关注还可以带来报酬。
      1968年10月21日,三名美方人员(这三人包括两名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和一名美国专家,为首的是负责中国大陆事务的领事馆官员米西兰尼奥斯)对其进行专访,在这次访问中,张国焘大谈他对“文革”走向的判断。
      在张国焘看来,毛泽东发起“文化大革命”绝不仅仅是(如外界所推测的)出于政治权力的考虑,他认为毛泽东此举还有着哲学上的思考。早在五四时期,张国焘便和毛泽东相识,在中共一大上,两人又一同与会。此后,两人都曾担任苏区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在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会师后,张国焘又曾与毛泽东发生政治斗争。毛、张两人既曾是同志,又曾是对手,张对毛自然有自己的认识。
      在分析毛泽东的特点时,张国焘认为毛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社会主义者,毛泽东有一种对“平等”的渴望,一旦他发现自己建立的政权没有提供这些,甚至反而有走向反面的趋势时(也就是所谓的“变修”时),毛便想采取措施来达到目的。这是“文革”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张国焘也认为,在“文革”发动以来的两年中,毛还常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危险的戏剧性的行动。
      对于那些“文革”中迅速上升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获得一些权力的“革命小将”和造反派,张国焘认为这些人缺乏实际工作能力,那些年轻的“革命继承人”不能胜任工作反而成为负担。在那些激进的现任领导人衰落后,中国将回归平静,“文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必然难以为继,将由此进入实干家治国的时期。
            五、大胆预言邓小平将复出
      至于毛泽东选定的继承人林彪,张国焘认为他是一个很难让人喜欢,也很难共事的人。林彪被选为接班人,主要原因是毛泽东认为作为一个多年的下属,林对毛有着长期的忠诚。但林彪显然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张国焘推测,林彪会优先考虑军事方面的利益。
      在毛泽东去世后,中国政局将如何发展?面对美国人关心的问题,张国焘大胆地给出了预测。由于接班人林彪缺乏毛泽东所具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赋,所以在林彪执政之后,他将不得不更加借重周恩来,二者将会很好地合作,因为林需要周的支持和治国的专家知识。在张国焘眼中,周恩来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在周的率领下,一些“实干家”将出现并推动国家前进。
      此外,张国焘更是大胆预测,那些昔日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激进派,比如毛的妻子江青、陈伯达、康生等,都将很快地失去其位置和政治影响。在张国焘的眼里,康生是一个平庸之人,对政策或者经济都一无所知。至于当时已被打倒的一些人,比如刘少奇、邓小平等等,将会复出,因为治理国家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组织能力。
            六、减轻美国对华敌意
      美国政府极为关心“文革”时期中国大陆的外交走向,张国焘认为对所谓“红色中国扩张的企图”无需多虑。
            “文革”以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一直在持续进行,比如当苏联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中国就严厉谴责,但其目的是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名声大坏,不具有太强的进攻性。
      张国焘认为:“在眼下的中国,国内的因素要大于国外的因素,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无暇过多考虑国际关系,现在外交事务并非重点,就连中苏矛盾和越南问题都被放在一边。”同时,张国焘又认为:“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西方国家往来时,毛泽东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比如,现在毛泽东之所以很关注西德(联邦德国),就在于它既反对苏联同时又有着中国需要的资源,它向中国提供了急需的货物。与西德一样,日本、英国、法国都将与中国保持友好的贸易关系,在此,中国根本不会考虑政治的气候。”
      张国焘的上述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地对华政策?在某些方面,张国焘的这些分析显然加深了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在具体的政策上,比如张国焘对中国外交的判断,无疑有助于减轻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意。至于其他方面,就不敢轻下断语了。
            七、贫病交加冻死在加拿大
      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波及到了香港。这使张国焘甚为惊慌,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和妻子远走高飞,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加拿大,投奔大儿子海威。张海威此时正在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多伦多当工程师。张国焘夫妇到达多伦多后,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不久,他和杨子烈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免费的养老院。加拿大法律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即可接受政府福利救济。这样他们每月领到的养老金足够生活,有时还可到中国餐馆小酌一顿。
      1976年的一天,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中风后的张国焘行动不便,说话困难,发音不清楚,耳朵也不怎么管用,每日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室内活动。杨子烈也已年逾七旬,腿还有残疾,无力照料张国焘。张国焘只得申请住进老人病院。老人病院地处多伦多郊区,因为是官办的慈善机构,所以条件很差。不仅医生和护士很少,狭窄逼仄的病房也让张国焘气短。更令张国焘难以忍受的是,每到冬天,多伦多的夜晚寒风刺骨,缺乏足够供暖的医院分外酷冷。
      1979年11月26日,是张国焘的82岁生日。三个儿子将他从老人病院接到大儿子张海威的家中,天伦之乐使张国焘的心情好转起来,不愿再回到严寒难忍的老人病院。但不回老人病院又能去哪里?三个儿子都是勉强度日,再养活张国焘就更拮据,张国焘只能再回到他不愿去住的老人病院,当张国焘离开家时,杨子烈为他准备了几床毛毯,以抵挡严寒的侵袭。
      1979年冬天的加拿大寒冷异常,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严寒的折磨。身体已虚弱不堪的张国焘受此风寒,健康状况急转直下。3日凌晨5时,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当他想再看一眼亲人时,身边却空无一人。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杨子烈抚着丈夫冰冷的尸体,悲恸欲绝。
      杨子烈讲述丈夫死前的情况是:“(1979年)12月初,当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转身时毯子掉在床下,自己无法拾起,想叫人也无人来助,暖气关闭,只有咬紧牙关受冻。12月3日5时起,他忽然大吐大呕两小时,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护士欲叫医生诊断,竟已气绝。”张国焘的一生就此走向完结。
      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
    (作者: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