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五期
  • (专稿)懂得历史才知道爱国——忆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奇忠义关心史志建设二三事
  •     接到内蒙古政协老干处的电话,我才知道政协原副主席奇忠义先生2007年9月1日晚23时30分,在内蒙古医院仙逝。奇忠义先生是成吉思汗34代嫡孙,蒙古语名字是奇渥温•勃尔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作为一名蒙古族上层的特殊代表,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奇忠义先生从容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为历史负责、为民族负责的爱国情怀、统一思想、治学态度、高风亮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对我讲的“懂得历史才知道爱国”的话语,至今在我耳际回响。

    一、四言新诗爱国情

      最后一次见到奇忠义先生,是今年6月中旬。他说,有空来府一趟,有事相商。我赶忙登门拜访,才知内蒙古医院保健病房装修,怕油漆味刺激,暂回家住几天。他情绪很好,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是大事,也是喜事。我躺在病床上吟了几首四言诗,题目就叫《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而作》。你给我润润色,能拿给《内蒙古日报》和《内蒙古政协》发表最好。”他告诉我:“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华诞,也为了表达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之情,我撰写了《鄂尔多斯历史沿革四言长诗》,以抒胸臆。请人配以画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书。送你一本。”他说:“作为成吉思汗34代嫡孙,我拥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几首四言诗也是我的心声。”
      我拿回诗稿,细细拜读,觉得全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其中两首是:
      “区域自治,党的主张;
      蒙古民族,喜气洋洋。
      各族一家,共建北疆;
      携手并肩,奋发图强。”
      
      “六十内蒙,史册名垂;
      人民豪迈,草原壮美。
      黄河滔滔,青山巍巍;
      共度华诞,日月同辉。”
      按他后来的电话所嘱,我对个别字句作了小小润色,建议如设正副题,正题可否明确为《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很客气地在送审稿上批示:“感谢您对我帮助,同意此稿。奇忠义,六月二十六日。”《内蒙古政协》2007年第7期以《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题登载全诗。《内蒙古日报》2007年8月1日“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作品选登”专版上,把奇忠义先生的四言诗与内蒙古政协主席陈光林,内蒙古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伏来旺等领导同志的诗作同时发表,很引社会关注。一个月以后的9月1日,奇老驾鹤西去。这几首四言新诗竟成了他留恋、热爱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绝响,至今读来回肠荡气,声震天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春风化雨。
      科学发达,文化昌盛;
      全面小康,天蓝地绿。”
      
      “邓公理论,光耀神舟;(邓公理论指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指明道路。
      十亿英雄,一代风流;
      今日中华,崛起地球。”

    二、地方史志不能断

      我跟奇忠义先生有近距离接触、交流、请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我在伊克昭盟行政公署科委办公室当副主任。《鄂尔多斯报》周末版编辑找我们开会,研究如何办好《地方风物志》专栏。我无意中讲到,可搞“鄂尔多斯史话”。用“科普”笔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宣传伊盟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科技成就、人文常识。不求系统性,但求可读性,培养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将来可以编为乡土教材。大家表示同意,报社领导也支持,遂以我建议的《鄂尔多斯史话》为名,每期一文,800字左右,开始创办。记得前五期有三期是我写的。如《鄂尔多斯高原的原始人类》,讲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河套人”的发现及意义;《鄂尔多斯高原的年龄》,讲鄂尔多斯古陆的地质形成和特点;《鄂尔多斯高原的古代民族》,讲匈奴族的胡汉和亲、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等,先后登在《鄂尔多斯报》1981年5月9日、6月6日、6月27日的周末版上,依次排为《鄂尔多斯史话》之二、之三、之四。
      没想到,这几篇应约发表的业余之作,引起了时任伊克昭盟政协副主席奇忠义先生的注意。他专程找到科委办公室对我说:“看到了《鄂尔多斯报》上《鄂尔多斯史话》里你的几篇文章。有理有据,短小精悍,文笔不错。地区史是中华民族史的一部分,是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外地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史,这是一项空白,我们要补上。让我们共同把《鄂尔多斯史话》写成,写好!”他动员我参加他负责筹建的鄂尔多斯历史沿革编审委员会的工作,答应以“借调”或“兼职”的方式参与,负责科技史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以鄂尔多斯史话集结出书。我把他的意见向科委领导汇报后,主任为难地说,你爱好史志,能以科技史成果宣传是好事,但打倒“四人帮”,科技工作百废待兴,委里工作离不开你。此事便不了了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奇忠义先生的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务实精神令常人吃惊。他把伊盟史志建设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奇忠义先生后来寄给我的《政协文史资料》、《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和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自传》得知,他对伊盟的史志工作做了开拓性的贡献。在中共伊盟盟委、行政公署、政协领导支持下,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堪称“文化工程”的大事。不但依靠社会力量,通过专职、兼职聘人才的办法,先后组织出版了《伊盟革命回忆录》两册,40万字;《蒙古族通史》五卷,120万字;《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八册,200万字;《鄂尔多斯通典》三册,50万字;而且历时十八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具体组织、主修出版了《伊克昭盟志》一至六卷,后由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实在令人敬佩有加。据他日记记载:为了编辑出版《伊盟革命回忆录》,一年多时间里,他“亲自登门拜访了盟内各旗县57位老革命,呼(和浩特)地区5位老革命;所拜访过的62位老革命,平均每一位家里我去过三次。”(见《末代王爷奇忠义自传》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177页)
      虽然在伊盟我没有机会在奇忠义先生身边直接学习、工作,至今引为憾事。但20多年前老先生那次谈话和其后的交往,激起了我对鄂尔多斯的地区史志,包括科技史、生态史、民族史、经济史的兴趣;并对科普学的励志、释疑、教化、启智作用有了新的理解。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陆续在伊盟和内蒙级报刊上发表了《鄂尔多斯高原的秦直道》、《漫话住娘家炭》、《侯德榜博士与伊克昭盟天然碱》、《毛乌素沙漠自古如此吗?》等10多篇科普文章,有的还获过奖。从某种程度讲,都是奇忠义先生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业余研究方向:“不懂得本民族历史的民族是没长大的民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什么也可以忘,历史不能忘;什么也可中断,文脉不能断!”
      我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校长陈育宁教授赠我的一本《鄂尔多斯史论集》的序言中,看到了内蒙古党委副书记千奋勇先生1986年的如下一段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伊克昭盟在盟委、公署以及政协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了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肯定了陈育宁教授(当时任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的研究,也赞扬了奇忠义先生的功德:“陈育宁同志近年来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历史,发表了不少论文;内蒙人大常委会委员、伊盟政协副主席奇忠义同志一直热心于鄂尔多斯史志工作,他从陈育宁同志发表的论文中选择了十余篇汇编在一起,以便于人们参考、利用和进一步探讨,这是很有益的。”(见政协伊克昭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陈育宁著《鄂尔多斯史论集》第1—2页)。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精心推出图文并茂的《鄂尔多斯史话》,由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主编之一杨道尔吉同志在送奇忠义先生样书的同时,也赠了我一本。杨道尔吉同志是奇忠义先生史志研究的得力青年助手之一。睹物思人,我感慨良多。这本特殊的、酝酿了二十多年、汇聚了几代人心智的巨著,终于以献礼书登上大雅之堂,实在令人兴奋。这应该是对奇忠义先生在天之灵的一种极好告慰吧。

    三、支持“成陵保卫战”

      2004年9月以来,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在党中央电视台的热播,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再度引起关注。《北京青年报》2004年10月8日登载郑永秋、贝汉姆的报道,题为《发现至关重要的“灵庙”,日蒙联合考古队语出惊人,成吉思汗陵墓已被发现?》文中说,“在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纪的灵庙遗址”。联合考古队负责人之一、日本新泻大学的白石典之助教授称:“距这个陵墓7英里之内密布着各个时代的蒙古首领陵墓。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当便是传说已久的成吉思汗陵墓。”
      据我所知,20世纪初的1915—1917年,中国两位著名教授张相文先生和屠寄先生,就成吉思汗葬地到底在肯特山还是鄂尔多斯,在权威刊物《地学杂志》上连续发表过文章,进行过学术辩论。虽影响不小,“家喻户晓”,但各执一端,“并没有一个更权威的人出来为此作出结论”。(见陈育宁:“大汗安在”,《永远的牵挂》,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不过,辩论双方都承认,作为国家意志和民族公祭的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随着黄金家族而移动,后来就确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即郡王旗)。新中国成立后定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2001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新版的蒙古文《成吉思汗金书》记载,只有蒙古可汗有权补充金书。历史上只有忽必烈汗和北元的巴图孟克汗对《金书》有过补充。《金书》的校勘则由“济农”(主持八白室祭务的皇子)负责。奇忠义先生按家族世袭,是最后一位济农。他既是郡王府的王爷,又是1954年内蒙古到青海塔尔寺迎接成吉思汗陵的代表团成员。(见旭红:“成吉思汗八白室系列丛书”,《内蒙古日报》2001年3月13日第8版)
      我觉得重视古史料研究要和追踪活档案分析相结合,才会更准确深入全面地接近实际。黄金家族对自己先祖成吉思汗的魂安之处,应该比外人有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便受内蒙古政协民族文化课题组委派,2004年10月下旬登门拜访了奇忠义先生,当面请教。他说:“在考古及史学界尚未完全确认成吉思汗陵墓的确切地点之前,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是世界上唯一的成吉思汗陵。”他说:“据我年轻时阅读的家藏珍贵文献中记载,鄂尔多斯部及‘八白室’是十五世纪末叶由满都赉窃取进入河套(即今鄂尔多斯),其后由我的祖先巴尔斯博罗特控制了鄂尔多斯部。”(见奇忠义2004年10月23日给郝诚之的信)
      奇忠义先生说,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寝,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但由于严守秘密,史无详载。对外界妄说的“在肯特山”不予辟谣是出于策略考虑。因为“越往远说,越能保证近的;越宣扬假的,越有利于保住真的”。直到明代,“鄂尔多斯人始以成吉思汗陵寝祀典”;到了清代,世事渐太平,才呈请理藩院获得认可,完全公开。经查阅,清代《钦定理藩院则例》(卷六)确有如下一段记载:“伊克昭盟境内向有成吉思汗园寝,其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园寝、承办祭祀之达尔扈特五百户,每年共出银五百两以供修理祭祀之用。”
      奇忠义先生一边拿出一个神秘的像框让我看,说是从成吉思汗灵柩中取出的《成吉思汗全家画像》;一边强调:“关于成吉思汗的真身(金身)之所在,几百年蒙古人都奉行不说的信条。既如此,作为黄金家族的成员,我也不能随便说。我的观点是:任何考古专家,从任何地方,拿不出成吉思汗陵园的实据,光用‘推敲’、‘判断’作为依据的事实,我是决不相信!”经奇忠义先生同意,我以《国内外新发现有力证明:成吉思汗陵寝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为题,撰写了包括采访他在内的调研报告,先登在《内蒙古地方志》2004年第5期,后被国家权威网站《新华网》“成吉思汗陵园研究专题”采用,全文转载。听北京市政协的朋友讲,此专题后来被北京学者称为“成陵保卫战”组稿。
      2004年12月,《北京科技报》以《2004年科技十大骗局》的通栏标题,揭露在蒙古国发现成吉思汗陵墓是个骗局。2005年3月23日,《内蒙古日报》用整版配图加编者按登载我的文章。责任编辑博尔姬•塔娜女士为便于阅读,与我商量后,加了六个小标题:一、新闻炒作、经不起推敲;二、反向思维,只能在内蒙古;三、保守秘密,是“策略考虑”;四、“内藏骨烬”,不是衣冠冢;五、“草原敦煌”,壁画新佐证;六、天骄后裔,揭历史面纱。这些样报我都呈送奇忠义先生,他很高兴。
      2007年1月14日,我和课题组的张卫东同志到内蒙古医院保健病房4—15号看望奇忠义先生,他微笑着说,郝诚之,你在学界有影响,已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成陵真伪辨,一是“河套人”不能改为“鄂尔多斯人”。我说:“这都是您支持的结果。”

    四、“河套人”名不必改

      2004年是思想活跃的一年。不少政协委员注意到,一种论调甚嚣尘上。以“鄂尔多斯人”取代“河套人”的改名风越刮越烈。如鄂尔多斯市博物馆个别同志就撰文指出:“鄂尔多斯与河套,在现代人们的地理概念中是两个存在很大差别的地址,因此,按照学术界以发掘地命名的惯例,应该把‘河套人’正名为‘鄂尔多斯人’。这样,不仅有利于今后对‘鄂尔多斯人及其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便于与国际学术界接轨,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混淆。”(杨泽蒙,“中西考古文化交流的结晶——鄂尔多斯人(河套人)——写在鄂尔多斯人发现八十周年之际”,《鄂尔多斯文化》2004年第1期第11~12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草原宝藏——内蒙古重大文物考古发现纪实》一书,也把1980年《化石》杂志登载的内蒙古考古学家汪宇平先生的《河套人是怎样发现的》文章标题擅自改为《河套——鄂尔多斯人是怎样发现的》,“纪实”变成了不实。
      有的记者和个别网友也议论纷纷,说“河套人”改“鄂尔多斯人”是当地人民的呼声。笔者也看到内蒙古《包头网》上《史说包头》就有如下内容:“为此鄂尔多斯现代人觉得很冤,现在正支持学术界将‘河套人’改为‘鄂尔多斯人’。”
      我们课题组为此再次走访奇忠义先生。因为他是《伊克昭盟志》六卷本的主修,不但身居高位,德高望隆;而且学养精深,博古通今,兼通蒙、汉、满、藏多种语言文字。要说鄂尔多斯现代人的民意,他是很有发言权的。他明确表态:“河套人”是三万五千年前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那时哪有什么汉人、蒙古人?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同意把‘河套人’改为‘鄂尔多斯人’。因为伊克昭盟蒙古语叫‘宝日套海’,就是古河套。没有错,改什么?如果‘河套人’改名,那么‘山顶洞人’改不改?中小学课本改不改?”他指着1999年由他编写、正式出版的《鄂尔多斯四言长歌》念道:“鄂尔多斯,天下闻名;河套先民,在此衍生。始皇灭赵,中原一统;命令蒙恬,率领大军;入驻河套,称新秦中。”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顾不上钻研历史,常常一知半解,好像什么都是外国人对,这是我最担心的。他翻出成书于1994年的《伊克昭盟志》第一册第四页,让我们读关于“河套人”命名及古人类化石遗址的记载: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在盟境南部的萨拉乌苏河(汉语称无定河)流域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境内的大沟湾一带,陆续挖掘了23块古人类化石。古人类学界认定这是35000年以前生活在伊盟境内‘河套人’的化石。在盟境30处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大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证实了‘河套人’的广泛存在,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况。丰富的文化遗存说明他们已会制造石器、骨器、陶器,过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及畜牧狩猎活动,伊克昭盟顺着‘河套人’开凿的历史长河盘桓而下,经过三万多年的劳动、生息,经过漫长的铁与火的熔炼、磨砺,经过世世代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造的艰辛,塑造成20世纪80年代伊克昭盟的高大身驱,……”
      写回忆文章的此刻,我拿着《中国环境报》内蒙古记者站站长翁浩同志拍摄的我向奇忠义先生请教的照片,当时情景宛若眼前。老人家那次不但欣然同意拍照,而且特意穿上了民族服装,显示了对我们采访的重视和对我们报道的认可。他对我说:“你们尊重我,不但是尊重我自己,而是尊重我们这个家族、我们这个民族。我的一举一动都要对得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人。”
      他弥留之际写给政协的《我的要求》,虽然仅仅一页纸,却显示了哲人的高风亮节,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以防万一计,我提早安顿对后事处理办法。具体要求是:1.过世后,千万不要麻烦领导来看遗体;2.不要通知亲朋好友;3.不要建处理后事的组织;4.不开任何形式的遗体告别会议;5.不接收礼物、花圈。从简,从简,特此留言。”
      这位1951年9月曾经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合过影的奇忠义先生,不显山不显水地悄悄地走了,我们没有见着他的遗容。我们可以告慰他的,只能是学习他的爱国精神,继承他的爱国遗志:让“今日中华崛起地球”,让“十亿英雄”代代风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政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懂得历史才知道爱国——忆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奇忠义关心史志建设二三事
  •     接到内蒙古政协老干处的电话,我才知道政协原副主席奇忠义先生2007年9月1日晚23时30分,在内蒙古医院仙逝。奇忠义先生是成吉思汗34代嫡孙,蒙古语名字是奇渥温•勃尔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作为一名蒙古族上层的特殊代表,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奇忠义先生从容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为历史负责、为民族负责的爱国情怀、统一思想、治学态度、高风亮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对我讲的“懂得历史才知道爱国”的话语,至今在我耳际回响。

    一、四言新诗爱国情

      最后一次见到奇忠义先生,是今年6月中旬。他说,有空来府一趟,有事相商。我赶忙登门拜访,才知内蒙古医院保健病房装修,怕油漆味刺激,暂回家住几天。他情绪很好,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是大事,也是喜事。我躺在病床上吟了几首四言诗,题目就叫《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而作》。你给我润润色,能拿给《内蒙古日报》和《内蒙古政协》发表最好。”他告诉我:“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华诞,也为了表达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之情,我撰写了《鄂尔多斯历史沿革四言长诗》,以抒胸臆。请人配以画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书。送你一本。”他说:“作为成吉思汗34代嫡孙,我拥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几首四言诗也是我的心声。”
      我拿回诗稿,细细拜读,觉得全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其中两首是:
      “区域自治,党的主张;
      蒙古民族,喜气洋洋。
      各族一家,共建北疆;
      携手并肩,奋发图强。”
      
      “六十内蒙,史册名垂;
      人民豪迈,草原壮美。
      黄河滔滔,青山巍巍;
      共度华诞,日月同辉。”
      按他后来的电话所嘱,我对个别字句作了小小润色,建议如设正副题,正题可否明确为《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很客气地在送审稿上批示:“感谢您对我帮助,同意此稿。奇忠义,六月二十六日。”《内蒙古政协》2007年第7期以《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题登载全诗。《内蒙古日报》2007年8月1日“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作品选登”专版上,把奇忠义先生的四言诗与内蒙古政协主席陈光林,内蒙古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伏来旺等领导同志的诗作同时发表,很引社会关注。一个月以后的9月1日,奇老驾鹤西去。这几首四言新诗竟成了他留恋、热爱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绝响,至今读来回肠荡气,声震天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春风化雨。
      科学发达,文化昌盛;
      全面小康,天蓝地绿。”
      
      “邓公理论,光耀神舟;(邓公理论指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指明道路。
      十亿英雄,一代风流;
      今日中华,崛起地球。”

    二、地方史志不能断

      我跟奇忠义先生有近距离接触、交流、请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我在伊克昭盟行政公署科委办公室当副主任。《鄂尔多斯报》周末版编辑找我们开会,研究如何办好《地方风物志》专栏。我无意中讲到,可搞“鄂尔多斯史话”。用“科普”笔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宣传伊盟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科技成就、人文常识。不求系统性,但求可读性,培养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将来可以编为乡土教材。大家表示同意,报社领导也支持,遂以我建议的《鄂尔多斯史话》为名,每期一文,800字左右,开始创办。记得前五期有三期是我写的。如《鄂尔多斯高原的原始人类》,讲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河套人”的发现及意义;《鄂尔多斯高原的年龄》,讲鄂尔多斯古陆的地质形成和特点;《鄂尔多斯高原的古代民族》,讲匈奴族的胡汉和亲、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等,先后登在《鄂尔多斯报》1981年5月9日、6月6日、6月27日的周末版上,依次排为《鄂尔多斯史话》之二、之三、之四。
      没想到,这几篇应约发表的业余之作,引起了时任伊克昭盟政协副主席奇忠义先生的注意。他专程找到科委办公室对我说:“看到了《鄂尔多斯报》上《鄂尔多斯史话》里你的几篇文章。有理有据,短小精悍,文笔不错。地区史是中华民族史的一部分,是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外地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史,这是一项空白,我们要补上。让我们共同把《鄂尔多斯史话》写成,写好!”他动员我参加他负责筹建的鄂尔多斯历史沿革编审委员会的工作,答应以“借调”或“兼职”的方式参与,负责科技史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以鄂尔多斯史话集结出书。我把他的意见向科委领导汇报后,主任为难地说,你爱好史志,能以科技史成果宣传是好事,但打倒“四人帮”,科技工作百废待兴,委里工作离不开你。此事便不了了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奇忠义先生的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务实精神令常人吃惊。他把伊盟史志建设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奇忠义先生后来寄给我的《政协文史资料》、《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和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自传》得知,他对伊盟的史志工作做了开拓性的贡献。在中共伊盟盟委、行政公署、政协领导支持下,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堪称“文化工程”的大事。不但依靠社会力量,通过专职、兼职聘人才的办法,先后组织出版了《伊盟革命回忆录》两册,40万字;《蒙古族通史》五卷,120万字;《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八册,200万字;《鄂尔多斯通典》三册,50万字;而且历时十八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具体组织、主修出版了《伊克昭盟志》一至六卷,后由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实在令人敬佩有加。据他日记记载:为了编辑出版《伊盟革命回忆录》,一年多时间里,他“亲自登门拜访了盟内各旗县57位老革命,呼(和浩特)地区5位老革命;所拜访过的62位老革命,平均每一位家里我去过三次。”(见《末代王爷奇忠义自传》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177页)
      虽然在伊盟我没有机会在奇忠义先生身边直接学习、工作,至今引为憾事。但20多年前老先生那次谈话和其后的交往,激起了我对鄂尔多斯的地区史志,包括科技史、生态史、民族史、经济史的兴趣;并对科普学的励志、释疑、教化、启智作用有了新的理解。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陆续在伊盟和内蒙级报刊上发表了《鄂尔多斯高原的秦直道》、《漫话住娘家炭》、《侯德榜博士与伊克昭盟天然碱》、《毛乌素沙漠自古如此吗?》等10多篇科普文章,有的还获过奖。从某种程度讲,都是奇忠义先生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业余研究方向:“不懂得本民族历史的民族是没长大的民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什么也可以忘,历史不能忘;什么也可中断,文脉不能断!”
      我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校长陈育宁教授赠我的一本《鄂尔多斯史论集》的序言中,看到了内蒙古党委副书记千奋勇先生1986年的如下一段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伊克昭盟在盟委、公署以及政协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了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肯定了陈育宁教授(当时任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的研究,也赞扬了奇忠义先生的功德:“陈育宁同志近年来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历史,发表了不少论文;内蒙人大常委会委员、伊盟政协副主席奇忠义同志一直热心于鄂尔多斯史志工作,他从陈育宁同志发表的论文中选择了十余篇汇编在一起,以便于人们参考、利用和进一步探讨,这是很有益的。”(见政协伊克昭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陈育宁著《鄂尔多斯史论集》第1—2页)。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精心推出图文并茂的《鄂尔多斯史话》,由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主编之一杨道尔吉同志在送奇忠义先生样书的同时,也赠了我一本。杨道尔吉同志是奇忠义先生史志研究的得力青年助手之一。睹物思人,我感慨良多。这本特殊的、酝酿了二十多年、汇聚了几代人心智的巨著,终于以献礼书登上大雅之堂,实在令人兴奋。这应该是对奇忠义先生在天之灵的一种极好告慰吧。

    三、支持“成陵保卫战”

      2004年9月以来,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在党中央电视台的热播,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再度引起关注。《北京青年报》2004年10月8日登载郑永秋、贝汉姆的报道,题为《发现至关重要的“灵庙”,日蒙联合考古队语出惊人,成吉思汗陵墓已被发现?》文中说,“在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纪的灵庙遗址”。联合考古队负责人之一、日本新泻大学的白石典之助教授称:“距这个陵墓7英里之内密布着各个时代的蒙古首领陵墓。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当便是传说已久的成吉思汗陵墓。”
      据我所知,20世纪初的1915—1917年,中国两位著名教授张相文先生和屠寄先生,就成吉思汗葬地到底在肯特山还是鄂尔多斯,在权威刊物《地学杂志》上连续发表过文章,进行过学术辩论。虽影响不小,“家喻户晓”,但各执一端,“并没有一个更权威的人出来为此作出结论”。(见陈育宁:“大汗安在”,《永远的牵挂》,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不过,辩论双方都承认,作为国家意志和民族公祭的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随着黄金家族而移动,后来就确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即郡王旗)。新中国成立后定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2001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新版的蒙古文《成吉思汗金书》记载,只有蒙古可汗有权补充金书。历史上只有忽必烈汗和北元的巴图孟克汗对《金书》有过补充。《金书》的校勘则由“济农”(主持八白室祭务的皇子)负责。奇忠义先生按家族世袭,是最后一位济农。他既是郡王府的王爷,又是1954年内蒙古到青海塔尔寺迎接成吉思汗陵的代表团成员。(见旭红:“成吉思汗八白室系列丛书”,《内蒙古日报》2001年3月13日第8版)
      我觉得重视古史料研究要和追踪活档案分析相结合,才会更准确深入全面地接近实际。黄金家族对自己先祖成吉思汗的魂安之处,应该比外人有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便受内蒙古政协民族文化课题组委派,2004年10月下旬登门拜访了奇忠义先生,当面请教。他说:“在考古及史学界尚未完全确认成吉思汗陵墓的确切地点之前,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是世界上唯一的成吉思汗陵。”他说:“据我年轻时阅读的家藏珍贵文献中记载,鄂尔多斯部及‘八白室’是十五世纪末叶由满都赉窃取进入河套(即今鄂尔多斯),其后由我的祖先巴尔斯博罗特控制了鄂尔多斯部。”(见奇忠义2004年10月23日给郝诚之的信)
      奇忠义先生说,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寝,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但由于严守秘密,史无详载。对外界妄说的“在肯特山”不予辟谣是出于策略考虑。因为“越往远说,越能保证近的;越宣扬假的,越有利于保住真的”。直到明代,“鄂尔多斯人始以成吉思汗陵寝祀典”;到了清代,世事渐太平,才呈请理藩院获得认可,完全公开。经查阅,清代《钦定理藩院则例》(卷六)确有如下一段记载:“伊克昭盟境内向有成吉思汗园寝,其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园寝、承办祭祀之达尔扈特五百户,每年共出银五百两以供修理祭祀之用。”
      奇忠义先生一边拿出一个神秘的像框让我看,说是从成吉思汗灵柩中取出的《成吉思汗全家画像》;一边强调:“关于成吉思汗的真身(金身)之所在,几百年蒙古人都奉行不说的信条。既如此,作为黄金家族的成员,我也不能随便说。我的观点是:任何考古专家,从任何地方,拿不出成吉思汗陵园的实据,光用‘推敲’、‘判断’作为依据的事实,我是决不相信!”经奇忠义先生同意,我以《国内外新发现有力证明:成吉思汗陵寝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为题,撰写了包括采访他在内的调研报告,先登在《内蒙古地方志》2004年第5期,后被国家权威网站《新华网》“成吉思汗陵园研究专题”采用,全文转载。听北京市政协的朋友讲,此专题后来被北京学者称为“成陵保卫战”组稿。
      2004年12月,《北京科技报》以《2004年科技十大骗局》的通栏标题,揭露在蒙古国发现成吉思汗陵墓是个骗局。2005年3月23日,《内蒙古日报》用整版配图加编者按登载我的文章。责任编辑博尔姬•塔娜女士为便于阅读,与我商量后,加了六个小标题:一、新闻炒作、经不起推敲;二、反向思维,只能在内蒙古;三、保守秘密,是“策略考虑”;四、“内藏骨烬”,不是衣冠冢;五、“草原敦煌”,壁画新佐证;六、天骄后裔,揭历史面纱。这些样报我都呈送奇忠义先生,他很高兴。
      2007年1月14日,我和课题组的张卫东同志到内蒙古医院保健病房4—15号看望奇忠义先生,他微笑着说,郝诚之,你在学界有影响,已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成陵真伪辨,一是“河套人”不能改为“鄂尔多斯人”。我说:“这都是您支持的结果。”

    四、“河套人”名不必改

      2004年是思想活跃的一年。不少政协委员注意到,一种论调甚嚣尘上。以“鄂尔多斯人”取代“河套人”的改名风越刮越烈。如鄂尔多斯市博物馆个别同志就撰文指出:“鄂尔多斯与河套,在现代人们的地理概念中是两个存在很大差别的地址,因此,按照学术界以发掘地命名的惯例,应该把‘河套人’正名为‘鄂尔多斯人’。这样,不仅有利于今后对‘鄂尔多斯人及其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便于与国际学术界接轨,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混淆。”(杨泽蒙,“中西考古文化交流的结晶——鄂尔多斯人(河套人)——写在鄂尔多斯人发现八十周年之际”,《鄂尔多斯文化》2004年第1期第11~12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草原宝藏——内蒙古重大文物考古发现纪实》一书,也把1980年《化石》杂志登载的内蒙古考古学家汪宇平先生的《河套人是怎样发现的》文章标题擅自改为《河套——鄂尔多斯人是怎样发现的》,“纪实”变成了不实。
      有的记者和个别网友也议论纷纷,说“河套人”改“鄂尔多斯人”是当地人民的呼声。笔者也看到内蒙古《包头网》上《史说包头》就有如下内容:“为此鄂尔多斯现代人觉得很冤,现在正支持学术界将‘河套人’改为‘鄂尔多斯人’。”
      我们课题组为此再次走访奇忠义先生。因为他是《伊克昭盟志》六卷本的主修,不但身居高位,德高望隆;而且学养精深,博古通今,兼通蒙、汉、满、藏多种语言文字。要说鄂尔多斯现代人的民意,他是很有发言权的。他明确表态:“河套人”是三万五千年前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那时哪有什么汉人、蒙古人?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同意把‘河套人’改为‘鄂尔多斯人’。因为伊克昭盟蒙古语叫‘宝日套海’,就是古河套。没有错,改什么?如果‘河套人’改名,那么‘山顶洞人’改不改?中小学课本改不改?”他指着1999年由他编写、正式出版的《鄂尔多斯四言长歌》念道:“鄂尔多斯,天下闻名;河套先民,在此衍生。始皇灭赵,中原一统;命令蒙恬,率领大军;入驻河套,称新秦中。”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顾不上钻研历史,常常一知半解,好像什么都是外国人对,这是我最担心的。他翻出成书于1994年的《伊克昭盟志》第一册第四页,让我们读关于“河套人”命名及古人类化石遗址的记载: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在盟境南部的萨拉乌苏河(汉语称无定河)流域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境内的大沟湾一带,陆续挖掘了23块古人类化石。古人类学界认定这是35000年以前生活在伊盟境内‘河套人’的化石。在盟境30处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大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证实了‘河套人’的广泛存在,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况。丰富的文化遗存说明他们已会制造石器、骨器、陶器,过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及畜牧狩猎活动,伊克昭盟顺着‘河套人’开凿的历史长河盘桓而下,经过三万多年的劳动、生息,经过漫长的铁与火的熔炼、磨砺,经过世世代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创造的艰辛,塑造成20世纪80年代伊克昭盟的高大身驱,……”
      写回忆文章的此刻,我拿着《中国环境报》内蒙古记者站站长翁浩同志拍摄的我向奇忠义先生请教的照片,当时情景宛若眼前。老人家那次不但欣然同意拍照,而且特意穿上了民族服装,显示了对我们采访的重视和对我们报道的认可。他对我说:“你们尊重我,不但是尊重我自己,而是尊重我们这个家族、我们这个民族。我的一举一动都要对得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人。”
      他弥留之际写给政协的《我的要求》,虽然仅仅一页纸,却显示了哲人的高风亮节,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以防万一计,我提早安顿对后事处理办法。具体要求是:1.过世后,千万不要麻烦领导来看遗体;2.不要通知亲朋好友;3.不要建处理后事的组织;4.不开任何形式的遗体告别会议;5.不接收礼物、花圈。从简,从简,特此留言。”
      这位1951年9月曾经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合过影的奇忠义先生,不显山不显水地悄悄地走了,我们没有见着他的遗容。我们可以告慰他的,只能是学习他的爱国精神,继承他的爱国遗志:让“今日中华崛起地球”,让“十亿英雄”代代风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政协)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