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3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史记寻踪】尘封往事六十载 文化名流赞通辽——中央文化参观团访问通辽记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来源:

  • ◆刘忱


    文化名流是文化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 是人才中的精英。他们以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 慧眼独具的文化素养、严谨探索的科学精神、 奋发勤勉的工作态度,在各自领域作出了突出 贡献,并以其文化格调和文化创造,形成一种 社会文化效应和文化风尚,影响社会。文化名 流往往见微知著、入木三分,见常人之所未料; 或高屋建瓴、深入浅出,道常人之所未道。

    1961 年秋,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内蒙 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的邀请,在教育 部副部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率领下,由著名 作家老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文化学 者吴祖缃,著名画家林风眠、谢稚柳,著名作 家陆柱国、曹禺、端木蕻良、海默,著名摄影 家郑景康,著名音乐家吕骥,著名歌唱家于淑 岩,舞蹈家高玉、李胜顺以及国内有名望作曲 家、演奏家等 17 人组成的中央文化参观团到 哲里木盟参观访问。

    中央文化参观团从到达哲里木盟的第一天 起,名流大家们就深入到农村和牧区进行参观 访问,不顾旅途劳顿。在考察中,他们听得认 真、看得仔细,对每一件事都观察入微,进行 由表及里、细腻周详的思考。大家们各个身手 不凡,有感而发,记事、写人、抒发、评论……, 落笔成章,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在哲里木盟 考察的 9 天时间里,他们以深邃的洞察力、高 超的创作技巧,作诗、绘画、填词、撰文、摄影……,挥洒自如、文体灵活、感情饱满,记 下了时代风貌、描绘了民族特色,给我们留下 了很多艺术珍品。今汇珠成文,以志纪念。

    初秋的哲里木盟大地,天高野阔、美画卷 铺、花香四溢。8 月 16 日,访问团成员包乘 一节软卧车厢从呼伦贝尔盟到达通辽,受到哲 里木盟委、盟行署负责同志的热情欢迎。

     

    image.png 

    部分访问团成员与接待人员合影。老舍(左 三)、林风眠(左四)


    8 月 17 日早晨,访问团首访原通辽市茂 林公社新艾里生产大队。新艾里生产大队以前 是个荒僻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 辉照耀下,新艾里人畜两旺。仅十几年时间, 全村人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 84 人发 展到 246 口人;牲畜从 162 头发展到 1273 头 ( 只 );粮食从年产几十石发展到 800 多石。新 艾里生产大队蒙古族居多,这里民风淳朴,蒙 古族社员们敞门迎客,端出新鲜的牛奶和上等奶油、炒米、奶茶,礼待佳宾,这厚道唯实的 盛情让艺术家们十分感动。

    离开新艾里生产大队,访问团乘汽车赶往 莫力庙水库。那年正赶上哲里木盟粮食丰收, 望着片片长势喜人的庄稼:红橙橙的高粮、黄 灿灿的谷穗,访问团成员十分兴奋。当时全国 粮荒,粮食问题即是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 题。歌唱家于淑岩感慨地说:“哲里木盟真是 个粮仓啊,名不虚传!”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 考察观感《内蒙风光》一文中说 :“我们访问 了内蒙古的‘乌克兰 '——哲里木盟。这里生 产高粱、玉米、谷子、大豆。我没有看见过这 么多样儿的谷子 , 长穗的 , 短穗的 , 带芒儿的 , 不带芒儿的 , 还有一个穗上长出许多小犄角的。 我们看见了 , 那长穗的有一尺多长;我们看见 了 , 原来这里的农业研究所已经搜集了很多种 谷子 , 一一详作研究试验 , 看哪一种谷子最适 于生长在哪一种土壤上 , 争取丰产。这是件最 可喜的事”,“内蒙古有一些黄沙地带 , 可是 也有极为肥沃的黑土地 , 生产大量的粮食。说 不定 , 我们饭碗里的米或面恰好是来自内蒙古。 我们应当感谢内蒙古的农村兄弟姐妹。”[1] 中共哲里木盟盟委第一书记石光华向访问团介 绍:1953 年至 1960 年的 8 年时间里,哲里木 盟给国家贡献粮食 15 亿斤,供应十几个省市。 1961 年,全盟各族人民克服困难,苦干实干, 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 15 亿 3000 万斤。这个数字,今天看起来无足挂齿,但在 当时却是了不起的成就。[2] 离开新艾里生产大队,访问团南行 15 公 里,来到了莫力庙水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西辽河水患 频发,哲里木盟水害十分严重。哲里木盟盟委 重视水利建设,变水害为水利,筑堤蓄水,为 发展农牧林业创造条件。1958 年 3 月,开工 兴建莫力庙水库。1959 年 3 月完工,当年蓄 水成湖,转年开闸放水,灌溉农田。莫力庙水 库是在沙地上修筑的,是当时亚洲最大沙漠水 库。库区占地总面积 120 平方公里,库容 1.92亿立方米,水面 40 平方公里。

     

    image.pn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莫力庙水库(王金提供)

    访问团一行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水库沙坝, 目睹流水滋润着的沙丘,绿草覆盖,野花飘香; 水库中碧波荡漾,水草辉映,水鸟争鸣,形成 了别具一格的水墨世界,非常高兴。他们了解 到过去这里沙丘连绵、风沙茫茫,草木罕见、 一片凄凉,看到这里如今发生的巨大变化,对 哲里木盟人民在沙丘里建水库的敢想敢干精神 和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十分赞赏。 目睹碧波荡漾的水面和炙热难当的沙漠,看似 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在这里得到了和协统一。 叶圣陶望浩瀚沙丘,怀古今之变,览浩渺碧波, 沐畅快清风,风物景至,韵味独具,此情此景, 陡长豪放之气,诗兴大发:

    《莫力庙水库》

    大坝万米众聚沙,

    辽河引水一道斜,

    波光云影顿涌现,

    干渠东出分枝杈。

    沙土解渴气沾润,

    庄稼牧草绿无涯,

    沼泽水滋蒲苇盛,

    清池风动红莲花。

    远从长江移鱼秧,

    银鳞塞北新有家,

    一尾何止十斤重,

    烹调共欢鱼味佳。

    人力胜天岂虚语,

    党群奏绩信堪夸,

    三年全改自然貌,

    谁信往时荒沙而外更无他。[3]

    诗句平实,不拘形式,尽搜其详,点滴不漏。水库观景堤坝上登时成了赛诗会。著名作家老舍献诗两首:

    其一:《莫力庙水库》

    荒漠无林石

    狂流莫奈何

    移沙营渠坝

    擂鼓战辽河

    水草荣渔牧

    池塘戏鸭鹅

    清波溉四野

    从此稻粮多

    其二:《水库赏莲》

    江南鲢鲤乐新家

    蒲草青青唱绿蛙

    水库今朝迎远客

    插瓶带露摘莲花[4]

    寥寥数笔、生动贴切,如涂如画、极尽淋漓,字里行间中体现了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表现功力。

    著名作家陆柱国怀着兴奋的心情攀上沙筑大坝,眺望左堤右岸,树木成荫、瓜果飘香;湖里波光闪耀,荷花斗艳,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嬉戏,他胸中也涌出美丽的诗章:

    《参观莫力庙水库》

    万米大坝沙迭沙

    巧夺天工非自夸

    满湖江南青鲢鱼

    一湾关内红荷花

    右栽肥城千树桃

    左种德州百亩瓜

    忽闻来客家首都

    推栏请看北京鸭[5]

    作家奋笔抒怀,艺术家们也不甘寂寞。著名画家谢稚柳也用寥寥数笔,对莫力庙水库作了画龙点睛般的勾画。

    《哲盟莫力庙湖》

    水面嚣喧唼喋鱼,

    莲裳荇带午风徐。

    沙边软步贪光景,

    为爱黄家轻包图。[6]

    中午,莫力庙水库为访问团同志们准备了一顿清一色的鱼宴,款待尊贵的客人。厨师大展厨艺,食材全部水库自产,简约而不奢费。摄影专家郑景康激动地说 :“从前我脑里的印象,以为到内蒙可以吃到全羊,没曾想到还能够吃上全鱼。在沙漠地区,能吃到用鲜鱼做成这样多的菜,真是了不起 !”[7]

     

    image.png 

    20 世纪 60 年代的莫力庙水库捕鱼场景 (王金提供)

     

    水库里盛长的蒲苇、盛开的红莲花随风摇 曳,似乎在向客人招手致意 ! 访问团的同志们 流连忘返,直到太阳偏西,才登车返城。

    20 日,访问团一行来到哲里木盟展览馆, 详细参观各展厅,了解到哲里木盟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协同发展,民族团结,以人为本、 战天斗地,物质承载经济与时俱进。参观后, 作家老舍感触颇深,作诗一首:

    《哲里木盟展览馆》

    欣来展览馆

    珠玉不胜收

    十载除三害[8]

    全盟争上游

    逢山开宝库

    因地引渠流

    草木无遗利

    辉煌百代犹[9]

     

    image.png 

    老舍 ( 中 )、叶圣陶 ( 右 )、林风眠 ( 左 ) 参观展品

     

    在访问团中,老舍最为活跃,言谈幽默, 饶有风趣。他与林风眠是老朋友,也情趣相投。 老舍大林风眠一岁,同样经历过留学欧洲生活, 视野开阔。老舍曾被誉为当代文坛上最懂画 的人,发表的评画文章和画集序达 20 多篇。 参观休息间隙,老舍向两位画家林风眠、谢稚 柳提议作画。展览馆的同志渴望艺术大师题字 留念正难于启齿,老舍的提议让他们喜出望外。 林风眠、谢稚柳毫不吝啬,欣然命笔。林风眠 画了一只雄鸡图赠哲里木盟博物馆,老舍为此 画题字:

    一鸣天下白,

    霞日万旗红。

    8 20 日,林风眠(右四)为哲里木盟 展览馆作画时,不知是哪位摄影师抓住了这个 开笔之前的瞬间拍下这幅照片:林风眠胸有成 竹,兴致勃勃;老舍(右二)匍匐桌边,深情 注视,欣赏有加;展览馆的同志们围在一旁,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image.png 

    大师谢稚柳也挥笔画了一幅西瓜和葡萄的 丰收图赠与哲里木盟博物馆。叶圣陶在面画上 题诗:

    《为哲里木盟展览馆题句》

    哲盟之美灿如霞

    佳绩种种并堪夸

    休坐忆访莫力湖

    沙漠乃见红莲花

    眼前盘陈殊不绝

    开怀共喜吃西瓜[10]

     

    image.png 

    访问团同志十分关心哲里木盟人民的健康 和生活。通辽是闻名世界的鼠疫疫源地。整个 20 世纪,全国有 5 次鼠疫大爆发。其中 1928 年和 1947 年的鼠疫大流行均以通辽市为中心。 通辽当时成了举世闻名的“鼠疫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哲里木盟委、盟行署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 作,每年春季都全面开展灭鼠拔源活动,取得 显著效果,1957 年全盟控制住了人间鼠疫发生。 8 月 20 日,访问团视察了全盟卫生模范村—— 通辽县大林公社保安大队。他们认真听取了村 里灭鼠拔源的汇报。以前,这个屯子受到洪水、 疫病、风沙的侵害,村民们背井离乡、四处流 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村民们重建家园, 发展生产,大力灭鼠,成绩显著。代表们参观 了生产大队的展览室、仓库、浴池。当他们看 到街道整洁平坦,路两旁杨柳成荫,家家窗明 几净,仓库物品摆放有序,灭鼠措施到位,社 员生活幸福,深受感动。在座谈时,建筑学家 梁思成还对保安大队的村屯规划提供了十分宝 贵的建议:农村建房要经济实用!

    image.png 

    20 世纪六十年代的通辽县大林公社保安屯村鸟瞰图(王金提供)

     

    搞卫生不仅仅是增进群众的健康,也是爱 国主义的表现,讲卫生更能提高国民素质、振 奋民族精神。叶老献诗一首:

    《通辽大林公社保安屯》

    土屋皆南向,比邻相间宽。

    家家蔬圃绿,树树午阴圆。

    窗敞盆栽灿,院清鸡啄闲。

    儿童欣客过,拍手立篱前。

    卫生模范户,石沈是朱陈。[11]

    彩柜净于镒,玻窗绝点尘。

    北墙多贴画,南炕可延宾。

    男妇皆佳健,大娘顾笑频。

    访问团还考察了哲里木盟文化教育。1950 年哲里木盟共有小学 1312 所,教员仅有 649 人,平均一所小学只有 2 名教师。小学教师不 但数量缺而且质量也很差,很多是小学毕业教 小学。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哲里木盟十分重视 师范教育。除为本盟培养师资外,还大力为昭 乌达盟和呼伦贝尔盟培训教师。当时的通辽师 范学校办得好,一时成为东三盟的名校。1960 年自治区副主席王再天、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 长胡昭衡等领导来师范学校视察,匈牙利的专 家也来师范学校考察。1961 年,通辽师范学 校建校十周时,学校有 24 个教室,另有 2 个 音乐教室、1 个实验室,建筑面积 8666 平方米。 教职员工已发展到 84 人,是建校时的 4 倍; 其中党员 18 人,党员是建校时的 6 倍。建校 10 年共为国家培养初级师范毕业生 724 人、 中级师范毕业生 240 人、短期培训小学教师和 干部 909 人、为高等师范院校保送新生 28 人、 在学生中发展党员 9 人。

    22 日,叶老和吴祖缃教授冒雨访问了通 辽师范学校、通辽一中和二中。二中是民族中 学,教师和学生们拿出校田产的西红柿等蔬果 招待客人,叶老和吴祖缃教授对民族中学勤工 俭学、贯彻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给予 很高评价。吴祖缃教授这样评价:一个学校的 住校师生能够实现蔬菜、肉蛋自给,并能供应 市场,这是不简单的事。

    在通辽期间,艺术大家们与哲里木盟的教 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分别举行了座谈。叶圣 陶、老舍、吴祖缃给 100 多名教育工作者讲了 有关语文教育中的目的和任务等问题;文艺工 作者和爱好者聆听了老舍关于文学创作中的题 材、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内容的讲座;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就如何发 展民族音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叶老在他的《内 蒙日记》中写道:“老舍所谈最多,亦最动人 听,谈两小时有余”。[12]艺术家们踔厉奋发、 讲得酣畅淋漓;现场观众如醍醐灌顶、听得如 痴似醉。

    参观通辽师范学校后, 叶老十分欣喜,满怀深情地 题词留念,盛赞通辽师范学 校取得的成绩并瞩望殷殷:

    十年致绩斐然可观,

    愿祝精进人尽红专。[13]

    访问期间,长篇小说《科 尔沁旗草原》作者、著名作 家端木蕻良作诗《内蒙即景》 发表在 8 月 27 日的《哲里 木报》第 3 版上:

    青林紫塞连芳草

    远水边城晴云绕

    马奶行茶乳作醪

    杨花八月飞春晓

    image.png 

    22 日,访问团的一部分同志前往文化先 进单位库伦旗库伦镇哈尔稿公社下养畜牧生产 大队访问。被誉为“中国蒙古族第一舞”的安 代舞即发源于哲里木盟的库伦旗。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 是一种广为流传的原生态舞蹈,是蒙古民族舞 蹈艺术殿堂里的一颗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 格,浓郁的生活气息,已成为蒙古族的文化奇 葩。当天晚上 6 点钟,访问团赶到下养畜牧生 产大队。作家和艺术家们参加了社员们专门为 他们举办的欢迎晚会。在晚会上,社员们表演 了许多精彩的节目。七十多岁的老牧民吉木彦 带领一家老少三辈 9 口为代表们表演了“安代 舞”。牧民们的纯朴和热情深深地感染着访问 团的同志们。他们很快便融入到这欢快的氛围 中,与社员们一起跳起安代舞,一直跳到午夜12 点。社员们怕访问团的老同志过于劳累, 劝他们先休息。但社员们舞兴未尽继续跳舞。 作家陆柱国和舞蹈家们回宾馆后又悄悄地返回 来同社员一起共舞。这一夜,社员和艺术家们 几乎通宵未眠。摄影家郑景康说:“我们简直 进入了神话世界,安代舞美极了,但愿这种舞 蹈能到天安门广场上去跳 !”[14]

     

     image.png 

     

    20 世纪 60 年代库伦旗举办的安代舞汇演 (王金提供)

     

    叶老和陆柱国对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兴趣极 浓,他们来到安代舞的故乡库伦旗后,下车伊 始,就被安代舞热情奔放的旋律,强烈的自娱 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所感染, 便填词盛赞。

    《浣溪沙·安代舞》

    叶圣陶

    脆竹柔铜宛转弦,

    红巾挥拂队回旋,

    欹腰踏足舞蹁跹。

    一唱群和齐顿拍,

    移时高啭彻云天,

    赓歌继阕尽流连。

    安代流行遍哲盟,

    引喉起舞欲忘形,

    儿童翁媪亦称能。

    时出新词非偶发,

    当前歌颂吐衷诚,

    全场豪兴更云蒸。[15]

     

    叶老用“引喉”“转弦”“踏足”“红巾”“蹁 跹”“忘形”等生花妙笔,把安代舞的特点描 摹得绘影绘声、鲜活灵动。陆柱国也不甘落后, 随即也赋诗一首

    《安代吟》

    陆柱国

    哲里木盟库伦旗 家家户户通音律

    假日不断管弦声 善将歌舞当休息

    街头一呼跳安代 三岁幼儿离母怀

    七旬翁媪弃杖走 老小尽奔场内来

    彩巾起处云披霞 舞步落时浪卷沙

    妙歌插翅飞九霄 行人路上停车马

    舞酣夕阳归林中 歌催嫦娥掌明灯

    汗透锦袍露沾裙 转瞬东方又泛红

    通宵狂欢不知困 却道生产更有劲

    若问工效谁最高 昨晚领舞领唱人

    乍听此语未轻信 百里奔波到库伦

    深夜歌舞除疲劳 床头笑作安代吟[16]

     

    库伦旗“家家户户通音律”;安代舞不仅 “三岁幼儿离母怀,七旬翁媪弃杖走”,可见 其魅力和广泛的普适性;“通宵狂欢不知困, 却道生产更有劲”,安代舞还能强身健体,正 因为如此,作者“深夜歌舞除疲劳,床头笑作 安代吟”。

    24 日,中央文化参观团结束在哲里木盟 参观访问,满载哲里木盟各族人民的盛情离开 通辽去赤峰。中共哲里木盟委第一书记石光华、 书记处书记陈福隆、盟长色音巴雅尔、书记处 书记云曙碧、书记处书记周振超,副盟长徐英, 盟委宣传部长赵强,中共通辽市委第一书记那 木吉等盟市党政领导同志、各文化团体的负责 人等一行到火车站送行。

    中央文化参观团在哲里木盟参观访问其 间,全国正处困难时期。盟委、盟行署把访问 团当作贵客来款待,虽然菜品非常简单,今天 看起来甚至十分寒酸,但在当时人们吃不饱的 情况下,能够吃饱的待遇就很难得了。按照当 时的规定,访问团成员的食宿费用均由文化部 机关负责,不给地方增加负担。但每个访问团 成员不论级别多高,到访问的地方吃饭都要自 掏粮票。访问团遵纪守则的作风,也为我们今 天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智慧的人民, 各民族的紧密团结,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本要 素;“让历史说话、请名人做证”,是树立“地 方形象”的有效手段。如今,叶圣陶、老舍、 梁思成等巨匠名流来通辽已经 60 余载,这段 尘封的往事为大多年轻人所不知。但这些名流 大家创作的作品中所盛赞的民族团结、经济发 展、自强不息的精神却一直贯穿于我们通辽市 70 多年的发展中。在富民强市的今天,我们 要借助名人的激励,以满腔的热情、百倍的信 心、科学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把我们的家乡 建设得更美好。

    (作者系中共通辽市委史志办公室退休干部、 编审、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 作者,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

    注释:

    1]《少数民族散文选》, 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 1963 年版第 8 页。

    2]叶圣陶《日记三抄》花城出版社 1982 年 第 1 版、138 页。

    3]叶圣陶《日记三抄》花城出版社 1982 年 第 1 版、149 页。

    4]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5]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6]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7]《李全喜:作家艺术家在我盟做客的日

    子里》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8]三害:辽河泛滥、鼠疫、风沙。

    9]此诗初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转载 1961 年 9 月 7 日《内蒙古日报》,

    后收入《老舍旧体诗辑注》2000 年中国国际广播出

    版社。

    10]叶圣陶《日记三抄》1982年第1版、149页。

    11]所访石大娘、沈大娘为亲家。载《哲里

    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12]哲里木盟的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哲里

    木盟的教育志》1989 年内部发行,第 189—190 页。

    13]叶圣陶《日记三抄》1982年第1版、145页。

    14]载 1961 年 8 月 27 日《哲里木报》第 3 版。

    15]《李全喜:作家艺术家在我盟做客的日

    子里》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15]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 【史记寻踪】尘封往事六十载 文化名流赞通辽——中央文化参观团访问通辽记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来源:

  • ◆刘忱


    文化名流是文化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 是人才中的精英。他们以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 慧眼独具的文化素养、严谨探索的科学精神、 奋发勤勉的工作态度,在各自领域作出了突出 贡献,并以其文化格调和文化创造,形成一种 社会文化效应和文化风尚,影响社会。文化名 流往往见微知著、入木三分,见常人之所未料; 或高屋建瓴、深入浅出,道常人之所未道。

    1961 年秋,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内蒙 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的邀请,在教育 部副部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率领下,由著名 作家老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文化学 者吴祖缃,著名画家林风眠、谢稚柳,著名作 家陆柱国、曹禺、端木蕻良、海默,著名摄影 家郑景康,著名音乐家吕骥,著名歌唱家于淑 岩,舞蹈家高玉、李胜顺以及国内有名望作曲 家、演奏家等 17 人组成的中央文化参观团到 哲里木盟参观访问。

    中央文化参观团从到达哲里木盟的第一天 起,名流大家们就深入到农村和牧区进行参观 访问,不顾旅途劳顿。在考察中,他们听得认 真、看得仔细,对每一件事都观察入微,进行 由表及里、细腻周详的思考。大家们各个身手 不凡,有感而发,记事、写人、抒发、评论……, 落笔成章,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在哲里木盟 考察的 9 天时间里,他们以深邃的洞察力、高 超的创作技巧,作诗、绘画、填词、撰文、摄影……,挥洒自如、文体灵活、感情饱满,记 下了时代风貌、描绘了民族特色,给我们留下 了很多艺术珍品。今汇珠成文,以志纪念。

    初秋的哲里木盟大地,天高野阔、美画卷 铺、花香四溢。8 月 16 日,访问团成员包乘 一节软卧车厢从呼伦贝尔盟到达通辽,受到哲 里木盟委、盟行署负责同志的热情欢迎。

     

    image.png 

    部分访问团成员与接待人员合影。老舍(左 三)、林风眠(左四)


    8 月 17 日早晨,访问团首访原通辽市茂 林公社新艾里生产大队。新艾里生产大队以前 是个荒僻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 辉照耀下,新艾里人畜两旺。仅十几年时间, 全村人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 84 人发 展到 246 口人;牲畜从 162 头发展到 1273 头 ( 只 );粮食从年产几十石发展到 800 多石。新 艾里生产大队蒙古族居多,这里民风淳朴,蒙 古族社员们敞门迎客,端出新鲜的牛奶和上等奶油、炒米、奶茶,礼待佳宾,这厚道唯实的 盛情让艺术家们十分感动。

    离开新艾里生产大队,访问团乘汽车赶往 莫力庙水库。那年正赶上哲里木盟粮食丰收, 望着片片长势喜人的庄稼:红橙橙的高粮、黄 灿灿的谷穗,访问团成员十分兴奋。当时全国 粮荒,粮食问题即是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 题。歌唱家于淑岩感慨地说:“哲里木盟真是 个粮仓啊,名不虚传!”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 考察观感《内蒙风光》一文中说 :“我们访问 了内蒙古的‘乌克兰 '——哲里木盟。这里生 产高粱、玉米、谷子、大豆。我没有看见过这 么多样儿的谷子 , 长穗的 , 短穗的 , 带芒儿的 , 不带芒儿的 , 还有一个穗上长出许多小犄角的。 我们看见了 , 那长穗的有一尺多长;我们看见 了 , 原来这里的农业研究所已经搜集了很多种 谷子 , 一一详作研究试验 , 看哪一种谷子最适 于生长在哪一种土壤上 , 争取丰产。这是件最 可喜的事”,“内蒙古有一些黄沙地带 , 可是 也有极为肥沃的黑土地 , 生产大量的粮食。说 不定 , 我们饭碗里的米或面恰好是来自内蒙古。 我们应当感谢内蒙古的农村兄弟姐妹。”[1] 中共哲里木盟盟委第一书记石光华向访问团介 绍:1953 年至 1960 年的 8 年时间里,哲里木 盟给国家贡献粮食 15 亿斤,供应十几个省市。 1961 年,全盟各族人民克服困难,苦干实干, 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 15 亿 3000 万斤。这个数字,今天看起来无足挂齿,但在 当时却是了不起的成就。[2] 离开新艾里生产大队,访问团南行 15 公 里,来到了莫力庙水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西辽河水患 频发,哲里木盟水害十分严重。哲里木盟盟委 重视水利建设,变水害为水利,筑堤蓄水,为 发展农牧林业创造条件。1958 年 3 月,开工 兴建莫力庙水库。1959 年 3 月完工,当年蓄 水成湖,转年开闸放水,灌溉农田。莫力庙水 库是在沙地上修筑的,是当时亚洲最大沙漠水 库。库区占地总面积 120 平方公里,库容 1.92亿立方米,水面 40 平方公里。

     

    image.pn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莫力庙水库(王金提供)

    访问团一行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水库沙坝, 目睹流水滋润着的沙丘,绿草覆盖,野花飘香; 水库中碧波荡漾,水草辉映,水鸟争鸣,形成 了别具一格的水墨世界,非常高兴。他们了解 到过去这里沙丘连绵、风沙茫茫,草木罕见、 一片凄凉,看到这里如今发生的巨大变化,对 哲里木盟人民在沙丘里建水库的敢想敢干精神 和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十分赞赏。 目睹碧波荡漾的水面和炙热难当的沙漠,看似 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在这里得到了和协统一。 叶圣陶望浩瀚沙丘,怀古今之变,览浩渺碧波, 沐畅快清风,风物景至,韵味独具,此情此景, 陡长豪放之气,诗兴大发:

    《莫力庙水库》

    大坝万米众聚沙,

    辽河引水一道斜,

    波光云影顿涌现,

    干渠东出分枝杈。

    沙土解渴气沾润,

    庄稼牧草绿无涯,

    沼泽水滋蒲苇盛,

    清池风动红莲花。

    远从长江移鱼秧,

    银鳞塞北新有家,

    一尾何止十斤重,

    烹调共欢鱼味佳。

    人力胜天岂虚语,

    党群奏绩信堪夸,

    三年全改自然貌,

    谁信往时荒沙而外更无他。[3]

    诗句平实,不拘形式,尽搜其详,点滴不漏。水库观景堤坝上登时成了赛诗会。著名作家老舍献诗两首:

    其一:《莫力庙水库》

    荒漠无林石

    狂流莫奈何

    移沙营渠坝

    擂鼓战辽河

    水草荣渔牧

    池塘戏鸭鹅

    清波溉四野

    从此稻粮多

    其二:《水库赏莲》

    江南鲢鲤乐新家

    蒲草青青唱绿蛙

    水库今朝迎远客

    插瓶带露摘莲花[4]

    寥寥数笔、生动贴切,如涂如画、极尽淋漓,字里行间中体现了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表现功力。

    著名作家陆柱国怀着兴奋的心情攀上沙筑大坝,眺望左堤右岸,树木成荫、瓜果飘香;湖里波光闪耀,荷花斗艳,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嬉戏,他胸中也涌出美丽的诗章:

    《参观莫力庙水库》

    万米大坝沙迭沙

    巧夺天工非自夸

    满湖江南青鲢鱼

    一湾关内红荷花

    右栽肥城千树桃

    左种德州百亩瓜

    忽闻来客家首都

    推栏请看北京鸭[5]

    作家奋笔抒怀,艺术家们也不甘寂寞。著名画家谢稚柳也用寥寥数笔,对莫力庙水库作了画龙点睛般的勾画。

    《哲盟莫力庙湖》

    水面嚣喧唼喋鱼,

    莲裳荇带午风徐。

    沙边软步贪光景,

    为爱黄家轻包图。[6]

    中午,莫力庙水库为访问团同志们准备了一顿清一色的鱼宴,款待尊贵的客人。厨师大展厨艺,食材全部水库自产,简约而不奢费。摄影专家郑景康激动地说 :“从前我脑里的印象,以为到内蒙可以吃到全羊,没曾想到还能够吃上全鱼。在沙漠地区,能吃到用鲜鱼做成这样多的菜,真是了不起 !”[7]

     

    image.png 

    20 世纪 60 年代的莫力庙水库捕鱼场景 (王金提供)

     

    水库里盛长的蒲苇、盛开的红莲花随风摇 曳,似乎在向客人招手致意 ! 访问团的同志们 流连忘返,直到太阳偏西,才登车返城。

    20 日,访问团一行来到哲里木盟展览馆, 详细参观各展厅,了解到哲里木盟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协同发展,民族团结,以人为本、 战天斗地,物质承载经济与时俱进。参观后, 作家老舍感触颇深,作诗一首:

    《哲里木盟展览馆》

    欣来展览馆

    珠玉不胜收

    十载除三害[8]

    全盟争上游

    逢山开宝库

    因地引渠流

    草木无遗利

    辉煌百代犹[9]

     

    image.png 

    老舍 ( 中 )、叶圣陶 ( 右 )、林风眠 ( 左 ) 参观展品

     

    在访问团中,老舍最为活跃,言谈幽默, 饶有风趣。他与林风眠是老朋友,也情趣相投。 老舍大林风眠一岁,同样经历过留学欧洲生活, 视野开阔。老舍曾被誉为当代文坛上最懂画 的人,发表的评画文章和画集序达 20 多篇。 参观休息间隙,老舍向两位画家林风眠、谢稚 柳提议作画。展览馆的同志渴望艺术大师题字 留念正难于启齿,老舍的提议让他们喜出望外。 林风眠、谢稚柳毫不吝啬,欣然命笔。林风眠 画了一只雄鸡图赠哲里木盟博物馆,老舍为此 画题字:

    一鸣天下白,

    霞日万旗红。

    8 20 日,林风眠(右四)为哲里木盟 展览馆作画时,不知是哪位摄影师抓住了这个 开笔之前的瞬间拍下这幅照片:林风眠胸有成 竹,兴致勃勃;老舍(右二)匍匐桌边,深情 注视,欣赏有加;展览馆的同志们围在一旁,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image.png 

    大师谢稚柳也挥笔画了一幅西瓜和葡萄的 丰收图赠与哲里木盟博物馆。叶圣陶在面画上 题诗:

    《为哲里木盟展览馆题句》

    哲盟之美灿如霞

    佳绩种种并堪夸

    休坐忆访莫力湖

    沙漠乃见红莲花

    眼前盘陈殊不绝

    开怀共喜吃西瓜[10]

     

    image.png 

    访问团同志十分关心哲里木盟人民的健康 和生活。通辽是闻名世界的鼠疫疫源地。整个 20 世纪,全国有 5 次鼠疫大爆发。其中 1928 年和 1947 年的鼠疫大流行均以通辽市为中心。 通辽当时成了举世闻名的“鼠疫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哲里木盟委、盟行署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 作,每年春季都全面开展灭鼠拔源活动,取得 显著效果,1957 年全盟控制住了人间鼠疫发生。 8 月 20 日,访问团视察了全盟卫生模范村—— 通辽县大林公社保安大队。他们认真听取了村 里灭鼠拔源的汇报。以前,这个屯子受到洪水、 疫病、风沙的侵害,村民们背井离乡、四处流 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村民们重建家园, 发展生产,大力灭鼠,成绩显著。代表们参观 了生产大队的展览室、仓库、浴池。当他们看 到街道整洁平坦,路两旁杨柳成荫,家家窗明 几净,仓库物品摆放有序,灭鼠措施到位,社 员生活幸福,深受感动。在座谈时,建筑学家 梁思成还对保安大队的村屯规划提供了十分宝 贵的建议:农村建房要经济实用!

    image.png 

    20 世纪六十年代的通辽县大林公社保安屯村鸟瞰图(王金提供)

     

    搞卫生不仅仅是增进群众的健康,也是爱 国主义的表现,讲卫生更能提高国民素质、振 奋民族精神。叶老献诗一首:

    《通辽大林公社保安屯》

    土屋皆南向,比邻相间宽。

    家家蔬圃绿,树树午阴圆。

    窗敞盆栽灿,院清鸡啄闲。

    儿童欣客过,拍手立篱前。

    卫生模范户,石沈是朱陈。[11]

    彩柜净于镒,玻窗绝点尘。

    北墙多贴画,南炕可延宾。

    男妇皆佳健,大娘顾笑频。

    访问团还考察了哲里木盟文化教育。1950 年哲里木盟共有小学 1312 所,教员仅有 649 人,平均一所小学只有 2 名教师。小学教师不 但数量缺而且质量也很差,很多是小学毕业教 小学。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哲里木盟十分重视 师范教育。除为本盟培养师资外,还大力为昭 乌达盟和呼伦贝尔盟培训教师。当时的通辽师 范学校办得好,一时成为东三盟的名校。1960 年自治区副主席王再天、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 长胡昭衡等领导来师范学校视察,匈牙利的专 家也来师范学校考察。1961 年,通辽师范学 校建校十周时,学校有 24 个教室,另有 2 个 音乐教室、1 个实验室,建筑面积 8666 平方米。 教职员工已发展到 84 人,是建校时的 4 倍; 其中党员 18 人,党员是建校时的 6 倍。建校 10 年共为国家培养初级师范毕业生 724 人、 中级师范毕业生 240 人、短期培训小学教师和 干部 909 人、为高等师范院校保送新生 28 人、 在学生中发展党员 9 人。

    22 日,叶老和吴祖缃教授冒雨访问了通 辽师范学校、通辽一中和二中。二中是民族中 学,教师和学生们拿出校田产的西红柿等蔬果 招待客人,叶老和吴祖缃教授对民族中学勤工 俭学、贯彻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给予 很高评价。吴祖缃教授这样评价:一个学校的 住校师生能够实现蔬菜、肉蛋自给,并能供应 市场,这是不简单的事。

    在通辽期间,艺术大家们与哲里木盟的教 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分别举行了座谈。叶圣 陶、老舍、吴祖缃给 100 多名教育工作者讲了 有关语文教育中的目的和任务等问题;文艺工 作者和爱好者聆听了老舍关于文学创作中的题 材、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内容的讲座;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就如何发 展民族音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叶老在他的《内 蒙日记》中写道:“老舍所谈最多,亦最动人 听,谈两小时有余”。[12]艺术家们踔厉奋发、 讲得酣畅淋漓;现场观众如醍醐灌顶、听得如 痴似醉。

    参观通辽师范学校后, 叶老十分欣喜,满怀深情地 题词留念,盛赞通辽师范学 校取得的成绩并瞩望殷殷:

    十年致绩斐然可观,

    愿祝精进人尽红专。[13]

    访问期间,长篇小说《科 尔沁旗草原》作者、著名作 家端木蕻良作诗《内蒙即景》 发表在 8 月 27 日的《哲里 木报》第 3 版上:

    青林紫塞连芳草

    远水边城晴云绕

    马奶行茶乳作醪

    杨花八月飞春晓

    image.png 

    22 日,访问团的一部分同志前往文化先 进单位库伦旗库伦镇哈尔稿公社下养畜牧生产 大队访问。被誉为“中国蒙古族第一舞”的安 代舞即发源于哲里木盟的库伦旗。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 是一种广为流传的原生态舞蹈,是蒙古民族舞 蹈艺术殿堂里的一颗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 格,浓郁的生活气息,已成为蒙古族的文化奇 葩。当天晚上 6 点钟,访问团赶到下养畜牧生 产大队。作家和艺术家们参加了社员们专门为 他们举办的欢迎晚会。在晚会上,社员们表演 了许多精彩的节目。七十多岁的老牧民吉木彦 带领一家老少三辈 9 口为代表们表演了“安代 舞”。牧民们的纯朴和热情深深地感染着访问 团的同志们。他们很快便融入到这欢快的氛围 中,与社员们一起跳起安代舞,一直跳到午夜12 点。社员们怕访问团的老同志过于劳累, 劝他们先休息。但社员们舞兴未尽继续跳舞。 作家陆柱国和舞蹈家们回宾馆后又悄悄地返回 来同社员一起共舞。这一夜,社员和艺术家们 几乎通宵未眠。摄影家郑景康说:“我们简直 进入了神话世界,安代舞美极了,但愿这种舞 蹈能到天安门广场上去跳 !”[14]

     

     image.png 

     

    20 世纪 60 年代库伦旗举办的安代舞汇演 (王金提供)

     

    叶老和陆柱国对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兴趣极 浓,他们来到安代舞的故乡库伦旗后,下车伊 始,就被安代舞热情奔放的旋律,强烈的自娱 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所感染, 便填词盛赞。

    《浣溪沙·安代舞》

    叶圣陶

    脆竹柔铜宛转弦,

    红巾挥拂队回旋,

    欹腰踏足舞蹁跹。

    一唱群和齐顿拍,

    移时高啭彻云天,

    赓歌继阕尽流连。

    安代流行遍哲盟,

    引喉起舞欲忘形,

    儿童翁媪亦称能。

    时出新词非偶发,

    当前歌颂吐衷诚,

    全场豪兴更云蒸。[15]

     

    叶老用“引喉”“转弦”“踏足”“红巾”“蹁 跹”“忘形”等生花妙笔,把安代舞的特点描 摹得绘影绘声、鲜活灵动。陆柱国也不甘落后, 随即也赋诗一首

    《安代吟》

    陆柱国

    哲里木盟库伦旗 家家户户通音律

    假日不断管弦声 善将歌舞当休息

    街头一呼跳安代 三岁幼儿离母怀

    七旬翁媪弃杖走 老小尽奔场内来

    彩巾起处云披霞 舞步落时浪卷沙

    妙歌插翅飞九霄 行人路上停车马

    舞酣夕阳归林中 歌催嫦娥掌明灯

    汗透锦袍露沾裙 转瞬东方又泛红

    通宵狂欢不知困 却道生产更有劲

    若问工效谁最高 昨晚领舞领唱人

    乍听此语未轻信 百里奔波到库伦

    深夜歌舞除疲劳 床头笑作安代吟[16]

     

    库伦旗“家家户户通音律”;安代舞不仅 “三岁幼儿离母怀,七旬翁媪弃杖走”,可见 其魅力和广泛的普适性;“通宵狂欢不知困, 却道生产更有劲”,安代舞还能强身健体,正 因为如此,作者“深夜歌舞除疲劳,床头笑作 安代吟”。

    24 日,中央文化参观团结束在哲里木盟 参观访问,满载哲里木盟各族人民的盛情离开 通辽去赤峰。中共哲里木盟委第一书记石光华、 书记处书记陈福隆、盟长色音巴雅尔、书记处 书记云曙碧、书记处书记周振超,副盟长徐英, 盟委宣传部长赵强,中共通辽市委第一书记那 木吉等盟市党政领导同志、各文化团体的负责 人等一行到火车站送行。

    中央文化参观团在哲里木盟参观访问其 间,全国正处困难时期。盟委、盟行署把访问 团当作贵客来款待,虽然菜品非常简单,今天 看起来甚至十分寒酸,但在当时人们吃不饱的 情况下,能够吃饱的待遇就很难得了。按照当 时的规定,访问团成员的食宿费用均由文化部 机关负责,不给地方增加负担。但每个访问团 成员不论级别多高,到访问的地方吃饭都要自 掏粮票。访问团遵纪守则的作风,也为我们今 天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智慧的人民, 各民族的紧密团结,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本要 素;“让历史说话、请名人做证”,是树立“地 方形象”的有效手段。如今,叶圣陶、老舍、 梁思成等巨匠名流来通辽已经 60 余载,这段 尘封的往事为大多年轻人所不知。但这些名流 大家创作的作品中所盛赞的民族团结、经济发 展、自强不息的精神却一直贯穿于我们通辽市 70 多年的发展中。在富民强市的今天,我们 要借助名人的激励,以满腔的热情、百倍的信 心、科学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把我们的家乡 建设得更美好。

    (作者系中共通辽市委史志办公室退休干部、 编审、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 作者,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

    注释:

    1]《少数民族散文选》, 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 1963 年版第 8 页。

    2]叶圣陶《日记三抄》花城出版社 1982 年 第 1 版、138 页。

    3]叶圣陶《日记三抄》花城出版社 1982 年 第 1 版、149 页。

    4]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5]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6]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7]《李全喜:作家艺术家在我盟做客的日

    子里》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8]三害:辽河泛滥、鼠疫、风沙。

    9]此诗初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转载 1961 年 9 月 7 日《内蒙古日报》,

    后收入《老舍旧体诗辑注》2000 年中国国际广播出

    版社。

    10]叶圣陶《日记三抄》1982年第1版、149页。

    11]所访石大娘、沈大娘为亲家。载《哲里

    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12]哲里木盟的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哲里

    木盟的教育志》1989 年内部发行,第 189—190 页。

    13]叶圣陶《日记三抄》1982年第1版、145页。

    14]载 1961 年 8 月 27 日《哲里木报》第 3 版。

    15]《李全喜:作家艺术家在我盟做客的日

    子里》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15]载《哲里木报》1961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