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3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史记寻踪】二连浩特市 赛乌苏蔬菜农场的开发与建设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来源:
  • 王秀芳

    二连镇建镇初期,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蔬菜供应极其困难,虽然每月集宁铁路分局的供应车来两次,带来一部分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但既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每次所带货物有限,供不应求),又不方便(不是天天来)。每逢冬春季节,居民只能靠吃腌菜度日。

    1957年7月14日,二连镇升格为二连浩特镇。1958年初,二连浩特县党委、人委就解决市民蔬菜供应进行调研,考察后决定在县周边垦荒地种蔬菜,并从乌兰察布盟丰镇县选调18名经验丰富的菜农开荒种地建农场。第一个场址选在浩特以东盐池西南的扎汉乌苏,打了井,盖了房,种了菜,因水质含盐份高,浇地起碱,不宜种菜而放弃。第二个场址选在赛乌苏火车站以东的(二连浩特取水的)水源地北面,打井、盖房很快完成,试种蔬菜一次成功,从长远考虑不能与二连浩特(水源地)争水而放弃。第三个场址选在火车站以西的笈笈草滩上,开地、打井、盖房、招工,最终确定在这里,现在已发展成小镇规模。

    场址确定,当年(1958年)开荒50亩,试种蔬菜15亩。由于缺乏土壤知识和经验及选地不当,蔬菜产量很低,亏损严重(投资11500元,收入仅900余元)。面对出师不利的局面,县党委不气馁、不放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在赛乌苏农场附近打井寻找水源。庆幸的是经过努力,打出两眼出水量很大的机井,为第二年蔬菜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二连浩特县党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机关职工帮助农场以沙土、马粪等改良土壤,为来年开春种植蔬菜做好准备。

    开发之初,正值全国的大跃进时期。当时赛乌苏农场外来人员很多,用工手续也很简便,凡到农场参加劳动的人只要有选民证就可以登记上工。人员流动相当频繁,来的人多,走的人也不少,最后留下600多人,分别在蔬菜一、二、三队、大农田队、大车队、基建队、牧业队、大小职工食堂干活。只要上工干活,就发饭票保证吃饱,人心安定,好管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并提到二连浩特县党委议事日程,大规模拓荒种地随之开始。从1960年起,赛乌苏、查干特格、齐哈日格图等地附近平滩草场用牛拉双铧犁开出大片耕地。当年播种大田7045亩,第二年播种110亩,蔬菜300亩,饲料755亩,因干旱少雨、风沙大以及缺苗断垄严重等,大田庄稼不是颗粒无收就是广种薄收,根本无法完成口粮任务。

    建场初期,水是发展的关键。最初用小筒子井水浇地,人推或牛拉走的慢,解放牌水车的出水量还能满足浇地用水。改由驴拉或马拉走得快了,出水量就跟不上,即使走走停停也浇不了几亩地,浇地成了大问题。在学习外地经验基础上,浩特党委带领农场挖大(口)井。大(口)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5马力小柴油机、配潜水泵,连续24小时抽水浇地,既经济实惠,又效率高。但打一眼直径10米左右的大(口)井土方量大、耗时长,有时一个冬天只能打成一眼。打大(口)井作为最重要的农田基本建设之一,很受重视。每年秋收结束后即根据规划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开始打大(口)井,有时全场干部职工及家属齐上阵,挖土的、大筐抬土的、扁担担土的,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干。热火朝天地干上一两个月,抢水时还需二连浩特县的干部下来支援,才能最后竣工。一年打一眼大(口)井,到1964年年底,打5眼大(口)井,水浇地面积达到364亩,生产的粗细品种蔬菜有20多种,蔬菜产量44万公斤,蔬菜质量明显提升。二连浩特属半荒漠草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沙大,土地贫瘠,为保护蔬菜正常生长和移栽秧苗存活,先是用土坯立起来挡风,效果不好;后打土板墙挡风,费力,效果也不好。菜地周边大量植树建防护林,挡风沙、护秧苗效果好,解决了防风固沙的根本问题。为此,农场成立造林小组领导植树造林,经过不懈努力,沙枣成行、榆树成墙,500亩菜园子变成了戈壁绿洲。

    赛乌苏农场建场时,是锡林郭勒盟几个

    重点农场之一,隶属锡盟农牧场管理局管理。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国营农场全部下马,考虑到居民吃菜,农场划归二连浩特县,变国营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由人委农业部管理。

     

    image.png 

     

    为了生存发展,赛乌苏农场转制后把租放的“苏鲁克”(蒙古语,原意是畜群,通常指牧工与牧主之间的生产关系。)物归原主,以所得的牲畜为基础,发展属于自己的畜牧业,主动将暂时不用的耕畜、役畜、肉畜换成能繁殖仔畜的基础母畜,同时发展优良品种杂交改良畜,提高发展效率和牲畜质量。几年后,牛、马、羊的品种实现改良化,毛驴生产实现骡子化。因耕畜很受农区欢迎,优良的牛、马、骡子行情好,收购季节许多外地人来论价购买,农场财力日渐增强,职工的生活美满幸福。

    半荒漠草原,不仅载畜量低,而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冬季雪大易变成“白”灾,雪少甚至无雪又变成“黑”灾,春季风沙肆虐,灾害不断。“黑”“白”灾之年,牲畜“走敖特尔”,近到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北部公社,远到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草场放牧。20世纪60年代,赛乌苏农场的畜牧业生产在艰难中发展壮大。截至1964年,牲畜总数达到1740头(只),基础母畜快速增长,实现了每个职工有:母牛1头、母马1匹、母羊5只的“以牧养农”的发展目标。

    196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市。

    1988年,为缓解我国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提出“菜篮子工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二连浩特市“菜篮子”工程最早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点解决“吃菜难”和“买菜难”。

     

    image.png 


    1991年—1994年间,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菜篮子”工程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先后建立起友谊市场、副食品市场、八达蔬菜市场、瓜果蔬菜批发市场等四处蔬菜和副食品市场,初步满足了全市居民的蔬菜消费需求。

    1994年下半年至1995年4月,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先后5次到赛乌苏农场实地考察蔬菜基地建设。在了解到农场耕作方法还陈旧,塑料大棚、地膜等先进技术手段尚未推广,菜农有强烈的科技兴农愿望后,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就“菜篮子”工程提出九点具体意见,一是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要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二是要适当加强对农业建设的投入,除此之外,农场还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一旦投入,就要见效益,让它产生滚动效应。三是必须深化农场内部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加强班子建设,树立思农、想农、为农服务的整体意识,班子要认真研究问题,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五是建立农业服务体系,解决农民购买农用物资困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民讲授科学种田知识;六是抓好蔬菜的销售环节,想办法使菜农多获利;七是搞好科技示范推广,推广大棚菜、精细菜的种植技术,增加产量和品种;八是引进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中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九是继续探索场办企业的路子,以工补农,以工助农。

    为了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加强农业建设,二连浩特市委提出:抓好赛乌苏“菜篮子”建设,扶持第一产业发展”。二连浩特市委认为赛乌苏农场作为二连浩特市唯一的蔬菜生产基地,弥补了产业结构的空白,在赛乌苏农场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用于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时期可以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调动菜农的积极性。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开展改水、治水、打井、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效益,适度开发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宜农菜地,做好土地的使用、有偿转让和基本建设;要组建科贸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兴农,推广大棚菜、精细菜的种植技术,增加蔬菜的产量和品种,为菜农在产、供、销环节上提供服务,疏通农业流通渠道,满足市民菜篮子,平抑市场物价。认真研究论证,在赛乌苏农场建立和发展育肥羊基地,扩大农产品结构。

    1995年11月4日,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次列入赛乌苏农场,在详细了解农场生产经营情况后,指出赛乌苏作为本市唯一的蔬菜基地,潜力很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蔬菜能否自给,关系到全市人民“菜篮子”是否充实。要在已有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固思想,加强管理,想办法增加科技投入,推广科技项目,让菜农看到实惠,更有效地调动起菜农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解决赛乌苏农场蔬菜种植用水问题,在国家水利部、北京军区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开辟了赛乌苏军民共建第二水源地。1995年11月11日下午,总投资280万元,由内蒙古军区给水团施工的“952”工程的首期供水工程(完成了钻5眼深水井的任务)在赛乌苏农场竣工。新建成的7眼井出水量达到7000吨,彻底解决了赛乌苏农场蔬菜的种植用水的问题。二连浩特地区纬度高无霜期短,一直以来种植的蔬菜品种单一,大量细菜无法种植。1995年,市科委引进获国家专利、联合国“科学技术进步之星奖”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试验之初选择在市公安局、边防大队和赛乌苏农场建成3座温室大棚,试种菠菜、油菜、香菜、苦菜、生菜、水萝卜、芹菜等获得成功。1996年,为满足市民冬季吃菜需求,全市推广建成43型节能日光温室30座,冬季蔬菜品种增加到20多种。二连浩特市第一次实现了新鲜蔬菜的全年供应。1996年,蔬菜产量达1700吨,比上年增长6.3%,平均亩产8000斤左右。同时,在市中心建立起蔬菜直销市场,开始为市民提供质优价廉的蔬菜“菜篮子”工程初见成效。

    1997年,市委继续把赛乌苏农场建设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在上年日光节能温室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又投资20万元新建节能温室18个,扩大了温室面积,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市政府主管部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市中心建起蔬菜直销市场,既较好地丰富了市民群众的“菜篮子”,又平抑了市场物价。

    随后几年,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继续投资“菜篮子”工程,到2000年底共新建日光温室50座,在赛乌苏建立科技示范园,从全国各地引进上百种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蔬菜科技含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二连浩特市的“菜篮子”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不仅满足了全市人民的需求,而且还部分实现了对蒙古国的出口。

    (作者单位:二连浩特市档案史志馆)


  • 【史记寻踪】二连浩特市 赛乌苏蔬菜农场的开发与建设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来源:
  • 王秀芳

    二连镇建镇初期,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蔬菜供应极其困难,虽然每月集宁铁路分局的供应车来两次,带来一部分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但既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每次所带货物有限,供不应求),又不方便(不是天天来)。每逢冬春季节,居民只能靠吃腌菜度日。

    1957年7月14日,二连镇升格为二连浩特镇。1958年初,二连浩特县党委、人委就解决市民蔬菜供应进行调研,考察后决定在县周边垦荒地种蔬菜,并从乌兰察布盟丰镇县选调18名经验丰富的菜农开荒种地建农场。第一个场址选在浩特以东盐池西南的扎汉乌苏,打了井,盖了房,种了菜,因水质含盐份高,浇地起碱,不宜种菜而放弃。第二个场址选在赛乌苏火车站以东的(二连浩特取水的)水源地北面,打井、盖房很快完成,试种蔬菜一次成功,从长远考虑不能与二连浩特(水源地)争水而放弃。第三个场址选在火车站以西的笈笈草滩上,开地、打井、盖房、招工,最终确定在这里,现在已发展成小镇规模。

    场址确定,当年(1958年)开荒50亩,试种蔬菜15亩。由于缺乏土壤知识和经验及选地不当,蔬菜产量很低,亏损严重(投资11500元,收入仅900余元)。面对出师不利的局面,县党委不气馁、不放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在赛乌苏农场附近打井寻找水源。庆幸的是经过努力,打出两眼出水量很大的机井,为第二年蔬菜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二连浩特县党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机关职工帮助农场以沙土、马粪等改良土壤,为来年开春种植蔬菜做好准备。

    开发之初,正值全国的大跃进时期。当时赛乌苏农场外来人员很多,用工手续也很简便,凡到农场参加劳动的人只要有选民证就可以登记上工。人员流动相当频繁,来的人多,走的人也不少,最后留下600多人,分别在蔬菜一、二、三队、大农田队、大车队、基建队、牧业队、大小职工食堂干活。只要上工干活,就发饭票保证吃饱,人心安定,好管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并提到二连浩特县党委议事日程,大规模拓荒种地随之开始。从1960年起,赛乌苏、查干特格、齐哈日格图等地附近平滩草场用牛拉双铧犁开出大片耕地。当年播种大田7045亩,第二年播种110亩,蔬菜300亩,饲料755亩,因干旱少雨、风沙大以及缺苗断垄严重等,大田庄稼不是颗粒无收就是广种薄收,根本无法完成口粮任务。

    建场初期,水是发展的关键。最初用小筒子井水浇地,人推或牛拉走的慢,解放牌水车的出水量还能满足浇地用水。改由驴拉或马拉走得快了,出水量就跟不上,即使走走停停也浇不了几亩地,浇地成了大问题。在学习外地经验基础上,浩特党委带领农场挖大(口)井。大(口)井的优点是可以使用5马力小柴油机、配潜水泵,连续24小时抽水浇地,既经济实惠,又效率高。但打一眼直径10米左右的大(口)井土方量大、耗时长,有时一个冬天只能打成一眼。打大(口)井作为最重要的农田基本建设之一,很受重视。每年秋收结束后即根据规划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开始打大(口)井,有时全场干部职工及家属齐上阵,挖土的、大筐抬土的、扁担担土的,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干。热火朝天地干上一两个月,抢水时还需二连浩特县的干部下来支援,才能最后竣工。一年打一眼大(口)井,到1964年年底,打5眼大(口)井,水浇地面积达到364亩,生产的粗细品种蔬菜有20多种,蔬菜产量44万公斤,蔬菜质量明显提升。二连浩特属半荒漠草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沙大,土地贫瘠,为保护蔬菜正常生长和移栽秧苗存活,先是用土坯立起来挡风,效果不好;后打土板墙挡风,费力,效果也不好。菜地周边大量植树建防护林,挡风沙、护秧苗效果好,解决了防风固沙的根本问题。为此,农场成立造林小组领导植树造林,经过不懈努力,沙枣成行、榆树成墙,500亩菜园子变成了戈壁绿洲。

    赛乌苏农场建场时,是锡林郭勒盟几个

    重点农场之一,隶属锡盟农牧场管理局管理。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国营农场全部下马,考虑到居民吃菜,农场划归二连浩特县,变国营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由人委农业部管理。

     

    image.png 

     

    为了生存发展,赛乌苏农场转制后把租放的“苏鲁克”(蒙古语,原意是畜群,通常指牧工与牧主之间的生产关系。)物归原主,以所得的牲畜为基础,发展属于自己的畜牧业,主动将暂时不用的耕畜、役畜、肉畜换成能繁殖仔畜的基础母畜,同时发展优良品种杂交改良畜,提高发展效率和牲畜质量。几年后,牛、马、羊的品种实现改良化,毛驴生产实现骡子化。因耕畜很受农区欢迎,优良的牛、马、骡子行情好,收购季节许多外地人来论价购买,农场财力日渐增强,职工的生活美满幸福。

    半荒漠草原,不仅载畜量低,而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冬季雪大易变成“白”灾,雪少甚至无雪又变成“黑”灾,春季风沙肆虐,灾害不断。“黑”“白”灾之年,牲畜“走敖特尔”,近到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北部公社,远到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草场放牧。20世纪60年代,赛乌苏农场的畜牧业生产在艰难中发展壮大。截至1964年,牲畜总数达到1740头(只),基础母畜快速增长,实现了每个职工有:母牛1头、母马1匹、母羊5只的“以牧养农”的发展目标。

    196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市。

    1988年,为缓解我国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提出“菜篮子工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二连浩特市“菜篮子”工程最早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点解决“吃菜难”和“买菜难”。

     

    image.png 


    1991年—1994年间,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菜篮子”工程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先后建立起友谊市场、副食品市场、八达蔬菜市场、瓜果蔬菜批发市场等四处蔬菜和副食品市场,初步满足了全市居民的蔬菜消费需求。

    1994年下半年至1995年4月,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先后5次到赛乌苏农场实地考察蔬菜基地建设。在了解到农场耕作方法还陈旧,塑料大棚、地膜等先进技术手段尚未推广,菜农有强烈的科技兴农愿望后,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就“菜篮子”工程提出九点具体意见,一是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要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二是要适当加强对农业建设的投入,除此之外,农场还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一旦投入,就要见效益,让它产生滚动效应。三是必须深化农场内部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加强班子建设,树立思农、想农、为农服务的整体意识,班子要认真研究问题,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五是建立农业服务体系,解决农民购买农用物资困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民讲授科学种田知识;六是抓好蔬菜的销售环节,想办法使菜农多获利;七是搞好科技示范推广,推广大棚菜、精细菜的种植技术,增加产量和品种;八是引进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中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九是继续探索场办企业的路子,以工补农,以工助农。

    为了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加强农业建设,二连浩特市委提出:抓好赛乌苏“菜篮子”建设,扶持第一产业发展”。二连浩特市委认为赛乌苏农场作为二连浩特市唯一的蔬菜生产基地,弥补了产业结构的空白,在赛乌苏农场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用于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时期可以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调动菜农的积极性。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开展改水、治水、打井、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效益,适度开发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宜农菜地,做好土地的使用、有偿转让和基本建设;要组建科贸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兴农,推广大棚菜、精细菜的种植技术,增加蔬菜的产量和品种,为菜农在产、供、销环节上提供服务,疏通农业流通渠道,满足市民菜篮子,平抑市场物价。认真研究论证,在赛乌苏农场建立和发展育肥羊基地,扩大农产品结构。

    1995年11月4日,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次列入赛乌苏农场,在详细了解农场生产经营情况后,指出赛乌苏作为本市唯一的蔬菜基地,潜力很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蔬菜能否自给,关系到全市人民“菜篮子”是否充实。要在已有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固思想,加强管理,想办法增加科技投入,推广科技项目,让菜农看到实惠,更有效地调动起菜农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解决赛乌苏农场蔬菜种植用水问题,在国家水利部、北京军区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开辟了赛乌苏军民共建第二水源地。1995年11月11日下午,总投资280万元,由内蒙古军区给水团施工的“952”工程的首期供水工程(完成了钻5眼深水井的任务)在赛乌苏农场竣工。新建成的7眼井出水量达到7000吨,彻底解决了赛乌苏农场蔬菜的种植用水的问题。二连浩特地区纬度高无霜期短,一直以来种植的蔬菜品种单一,大量细菜无法种植。1995年,市科委引进获国家专利、联合国“科学技术进步之星奖”的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试验之初选择在市公安局、边防大队和赛乌苏农场建成3座温室大棚,试种菠菜、油菜、香菜、苦菜、生菜、水萝卜、芹菜等获得成功。1996年,为满足市民冬季吃菜需求,全市推广建成43型节能日光温室30座,冬季蔬菜品种增加到20多种。二连浩特市第一次实现了新鲜蔬菜的全年供应。1996年,蔬菜产量达1700吨,比上年增长6.3%,平均亩产8000斤左右。同时,在市中心建立起蔬菜直销市场,开始为市民提供质优价廉的蔬菜“菜篮子”工程初见成效。

    1997年,市委继续把赛乌苏农场建设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在上年日光节能温室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又投资20万元新建节能温室18个,扩大了温室面积,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市政府主管部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市中心建起蔬菜直销市场,既较好地丰富了市民群众的“菜篮子”,又平抑了市场物价。

    随后几年,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继续投资“菜篮子”工程,到2000年底共新建日光温室50座,在赛乌苏建立科技示范园,从全国各地引进上百种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蔬菜科技含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二连浩特市的“菜篮子”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不仅满足了全市人民的需求,而且还部分实现了对蒙古国的出口。

    (作者单位:二连浩特市档案史志馆)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